木耳养殖教程视频 木耳养殖教程图解
木耳怎么养殖 木耳家庭种植方法分享
1、拌料。培养料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搅拌均匀。检查搅拌程度时用手紧握一把培养基,以指缝间有水冒出但不直接下滴为佳。采用机械装袋,可用17cm×33cm或16cm×52cm低压聚乙烯袋。
2、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方式,要求灭菌釜温度尽快达到108度。灭菌釜内温度达108度后保温维持12个小时。期间不可降温,不得停火。灭菌后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3、接种。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如气温较高时,杜绝进行接菌操作。接种前3小时打开风机进行空间消毒,以净化环境。菌种处理人员用75%酒精擦拭手及工具。菌种袋表面用酒精擦拭消毒。用镊子夹拔除旧菌块及菌膜,然后把面上1cm培养基挖除,倒掉,并弃除表面瘤状物。菌棒经过消毒液消毒、打孔、菌种碎种、菌种压入、菌种口压平几道工序及扎口机封口后完成接种。
4、发菌。管理培养袋摆成“#”形,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接种后15天吵颂内,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接种15天后,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当菌丝快发满,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可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袭碰局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黑木耳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黑木耳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
5、管理。木耳浇水是最关键的一环,要采用清澈无污染的河水或井水。采用专用喷水设施进行喷水,喷水时间应合理安排,一旦定下后就不能改变。黑木耳耐旱性强,耳芽及耳片干燥收缩后,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可恢复生长发育。干燥时,菌丝生长,积累养分;湿润时耳片生长,消耗养分,在整个管理时期,应掌握“前干后湿”,形成耳芽后保持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
6、采摘。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若待耳片伸长或向上卷时再采摘就会影响质量和产量。采拍让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耳片的清洁。
7、晾晒。采后要及时晾晒,晾晒时要耳片在上,耳基在下,大朵的晾晒时要将耳片撕开,成单片状。晾晒要用网状物,上下通气。晾晒中途不可翻动,要一次性晒干。木耳怎么养才正确 木耳如何养殖
1、选场:为了获得黑木耳高产,必须要有满足黑木耳生产的场所,首先要选好场地,场地好坏,是直接关系到木耳产量高低的问题。选场应在耳林附近背风向阳的地方,场地要求要有浅杂草,地势比较平坦,日照较长,日夜温差小,早晚有雾罩,靠近水源,湿度比较大。不要选在石角坡上或山顶上,更不能选在浸水窝里作耳场,最好选在有少量的树林中,要有花花太阳照为好。
2、选树:能栽培黑木耳的树很多,除松柏树以外,其它树都可以栽培黑木耳。我省主要以青杠树、桤木树栽培为主。树的大小一般卖亏以7—8年的树龄为好,直径一般在5—20公分为宜,但以10公分左右的树产量最高。
3、砍树:砍树时间:一般从叶老枯黄到新叶初发时间内砍伐,这叫收桨树。也就是冬至以后到立春以前砍的树,虽然木耳生长较猛,但后期产量不高,树皮容易脱落,对木耳生产有很大影响。
4、剃枝:枝配碰树砍倒后,不要立即剃枝,树枝叶可加速水分蒸发,使树杆含有适当的水份,一般要在砍倒后10天或半个月进行剃枝,剃枝要齐树杆,削平“铜钱”不要伤害树皮,以免杂菌浸入。
5、段木:为了运输和管理方便,最好段成3尺长,可用刀或锯子锯成齐头,锯成段木后,堆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架晒,架晒的目的是为了使段木尽快死去,有利于木耳菌丝生产发育,若段木过干,必须经过浸泡,否则,菌种的水份很快就会被段木吸收,对木耳菌丝发育不利。
6、接种:接种是木耳成活的关键工作,也是直接影响今后产量问题,所以接种这一环非常重要。接种时间:根据木耳生长的温度和季节结合看来,最适宜在3—4月之间,这时自然气温也上升到15—20度左右,菌丝虽然在5—36度都能生长,但以20—30度最适宜。接种方法:当前采用两种方法打眼接种,总之,不管是啄斧或打眼机,窝距每隔2—3寸打一个眼,行距1寸适宜,过深容易积水生虫,过浅菌种不进去,总之不能过深、过浅,以菌种接上去和树棒平整为好,但关键注意一条,眼的大小要与菌种块大小配合紧密。菌种块小颗两块一起打进去,菌种块与眼的大小相似更好,一定要与眼打紧,不易脱掉,千万不要把菌种放歪斜在菌种眼上,以免失败。
7、排场:接种后,将耳棒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每根棒相隔1寸左右,但是必须每隔10天翻一次棒,上面翻下面,下面翻上面,在翻棒的同时,一便洒水一次,以保持耳棒内的温湿度,翻棒的目的是为了调剂棒内的温湿度,使菌丝生长速度均匀一致,出耳才整齐。如长期不翻棒,耳棒阴面潮湿,生霉、生虫危害大,阳面又被太阳直射,干燥、脱壳,木质部干湿差异很大,菌丝很难生长,所以不仅是接种了事,翻棒才是关系到出耳迟早和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8、垫棒:经过两个月的翻棒管理,若出现有小耳芽时,应及时垫枕头棒,如不垫头棒,部分小耳就生长不好,甚至烂掉,垫枕头棒以后还是同样隔10天翻棒,千万不可忽视这一工作。
9、立架:按季节来说一般在立夏、小满前后立架为宜,但也要根据木耳的大小决定,木耳生长只有要有大指拇大的耳片时就可立架,架的高度立1.5尺左右,在立架的同时应割去场内的杂草,以保证场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
10、水份管理:木耳生长离不开雨水,但靠天下雨是没有保证的,必须进行人工喷水,木耳生长需要干干湿湿的条猛谈件,在睛天气候干燥情况下,每天洒水1—2次,每次洒透耳棒,连续6—7天就能促进木耳大量生长,木耳采收后需要停止喷水4—5天,让菌丝恢复几天后,再继续喷水,如久干久淋对木耳生长都不利。毛木耳出耳期管理技术简述,毛木耳好养吗,怎么养殖
毛木耳又称黄背木耳,其营养成分与黑木耳相似,具有清肺益气、止痛活血的功效。毛木耳粗纤维含量较高,这些纤维素对人体内许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生长温度
毛木耳生长温度范围为16℃~35℃陪简槐,最适温度为24℃~28℃.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毛木耳生长越快。当温度低于18℃,毛木耳生长缓慢。当温度高于35℃,毛木耳生长受到抑制。当温度低于20℃,减少通风,做好保温。当温度高于33℃,要喷水降温,加强通风。
高温时期,尤其要做好干湿交替管理。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流耳”。每次喷雾后,结合通风,让耳朵上多余的水分散开。在连续阴雨天,必须增加通风,防止“耳流”。
控制光照
增加光的强度对毛木耳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强光下,毛木耳长出浓密、深色、柔软、浓密的长发。毛木耳晒干后是黑色的。在弱光或接近暗的条件下,毛木耳颜色浅红,毛木耳薄,腹绒毛薄短,不明显。干燥后,毛木耳呈红棕色半透明。因此,通过调节耳部环境的光照强度,可以生产出不同质量的毛木芦友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通风管理
毛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耳棚内通风不好,会造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毛木耳也不会分化成“手指状”的子实体。在毛木耳生长后期,当温度和湿度较高时,会引起“耳流”。因此,在出穗期,要保持耳棚内空气通畅清新。因为通风与保温、保湿是矛盾的,在通风时要根据温度和湿度来决定。低温、低湿度,减少通风;高温高湿应加强通风;连续阴雨天,保持通风状态,降低湿度,防止“耳流”。
收获管理
在正常条件下,黑木耳可连续收获3~4次,1~2次收获量多,品质较好,3次收获后品质较差。
第一茬作物收获后,为了促进第二茬作物的快速生长,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清洁耳根。第一茬作物收获后,如果不彻底去除穗基,气温高时容易发霉,造成杂菌污染,无法再生。因此,应沿着包的表面将整个耳朵切掉,并用尖刀将孔口上残留的耳根切除。
2、控制湿度,培养细菌。同时,要加强通风,遮阳棚上的盖板要减薄,增加光线,以收缩咐稿地表水。此时,温度应控制在24℃℃~26℃,能促进细菌的复壮,为第二穗的出现提供强有力的菌丝条件。
3、湿化诱导耳朵。黑木耳收获后,培养基中的部分水分被消耗掉。为了诱导原基的形成,必须在物料表面喷洒少量的雾化水,并每天清除薄膜通风,以更新棚内空气;同时,温差刺激和干湿交替促进了原基的快速形成、分化为穗芽和子实体的生长。
收获后,袋内水分和养分含量相对减少,因此喷水频率和喷水量应相应增加。还可以喷洒一些增产元素,增加营养,促进穗肥大,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