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养殖下,蚯蚓的平均产量为1500-2000斤,但是因为养殖技术以及蚯蚓品种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产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为了提高蚯蚓的产量一般需要根据蚯蚓的发育阶段来进行养殖,在养殖幼蚓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一般可以养5-6万条,长至成蚓后再适当的降低密度。
一、蚯蚓一亩地产量多少斤
1、亩产量
在常规养殖下,蚯蚓的平均产量为1500-2000斤,但由于养殖技术、蚯蚓品种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产量也纤饥会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提高蚯蚓产量的方法
(1)根据蚯蚓的个体大小、发育阶段来提供不同的养殖方法,比如在养殖幼蚓的时候需要适当的提高养殖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以养5-6万条,当幼蚓把大部分孵化基料变为蚓粪之后,需要清理粪便并扩大床位,降低密度,同时补充新料。
(2)当幼蚓长大之后便需要进一步降低养殖密度,而且还要定期清粪、取茧、倒翻料脊悔床以及补料,并保证环境黑暗,而且还要注意通风。
二、如何养殖蚯蚓
1、养殖环境
(1)需要为蚯蚓准备养殖容器,比如鞋盒、泡沫箱、塑料盒、水果箱等容器。
(2)因为蚯蚓比较害怕光,因此需要将养殖容器放在避光的地方,如果蚯蚓长时间都生活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便容易出现生长不良、缺水死亡的现象。
2、生存的土壤
(1)为蚯蚓准备土质疏松、有肥力、营养丰富、没有农药化肥的土壤,确保蚯蚓可以正常的生长。
(2)为了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也可以往土壤中混入适量的细沙。
3、食物
(1)蚯蚓一般以腐烂的植物毁野返、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食,因此一般可以给它饲喂菜叶、苹果核等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
(2)需注意,如果是冬天储存的白菜烂菜叶,那么便不宜饲喂,因为容易导致死亡。
4、日常管理
(1)定期清理蚯蚓粪,避免粪便大量堆积。
(2)注意防治蚂蚁、老鼠、寄生蝇、黄鼠狼、鸟类、蜘蛛等天敌。
蚯蚓室内养殖的方法弊明有箱框饲养、花盆养殖、垃圾饲养、温室迹皮养殖等。
1、箱框饲养
在室内养殖蚯蚓时,要准备一个长60厘米、高60厘米的箱租州告框,箱子的底部以及侧面需要钻排水和通气小孔,往箱子中堆放十壤,高度控制在16cm左右,然后将蚯蚓放入。
2、花盆养殖
室内空间较小,如果是小规模养殖蚯蚓,可以使用花盆、塑料盆或者废弃的陶瓷器,往盆中添加饲料,添加量以达到盆高度的四分之三左右为宜,为了保证蚯蚓的湿度,可以在岔口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3、垃圾饲养
室内蚯蚓可以使用垃圾饲养法,对垃圾进行处理,将有害金属、塑料、玻璃、石头等去掉,然后进行发酵,最后将发酵好的垃圾作为饲料,堆放在蚯蚓生存的地方。
4、温室养殖
蚯蚓最适宜活动的温度范围为20—27摄氏度,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将其放在温室内。
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有三:消费者、分解者和调节者。通常认为,它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不重要。进入分解子系统的能量一般只有3–6%被蚯蚓消耗;但若加上它在排泄物和蚓茧中所耗的能量,蚯蚓在系统能量传递中的作用会更大。
蚯蚓养殖方法:
1、场地选择
蚯蚓的唯历尘烂团养殖场地选择非常方便,一般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或育苗温床来养殖蚯蚓。
2、投放种苗
在蚯蚓的养殖场地平铺新鲜牛粪15-20cm,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米投入3000-500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
3、饵料投喂
饵料宜选择牛粪、猪粪以及秸秆、树叶、杂草等动植物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必平整,以便分离蚯蚓。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
4、温湿度条件
蚯蚓生活的适宜温度是15-30℃,低于12℃就停止繁殖,超过35℃就有热死的危险指禅。因此,高温季节应注意洒水降温,冬季注意覆盖,增温保暖。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
5、日常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每月添料一次。要定期清理蚓粪并将蚯蚓分离出来,这是促进蚯蚓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同时,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
6、适时采收
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每平米2-3万条,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最佳的采收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利用蚯蚓怕光的特性,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采收目的。
上一篇:三角梅室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角梅室内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