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小花鲢养殖效益怎么样 小花鲢养殖效益如何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你的微笑

白鲢活鱼养殖面积越来越大,白鲢活鱼养殖经济效益如何?

鲢鱼有两种:一种是白鲢,也叫连子鱼;一卜知种是花鲢,也称胖头鱼,均较适合清蒸,烧、炖也较适合。鲢鱼的头与豆腐煮汤,也是百姓家一道美味佳肴。鲢鱼的营养价值很高。一般来说,要想白鲢活鱼的产掘芹量高,养殖的合理密度应根据亩产量来计算,如果预计的亩产量是600斤,上市规格在3斤左右,就应该根据250尾/亩来放养,算上中途的损坏,放养数最多也不应该超过300三十亩的鱼塘,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养鱼的话,其还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

“养鱼先养水”,可见得水对于养殖的重要性。流动水,我们农村人称其为活水。沙塘鳢养殖,沙塘鳢也是喜欢生活在可流动的水域里,但是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而且是属于肉食性鱼类,如果养殖沙塘鳢判弊毕的话,要在鱼塘里放大量的鱼虾(也可以人工投喂),供沙塘鳢捕食。

鱼塘不错,深度和水源条件挺好。就是不知道鱼塘是否规则,电和道路是否通畅,这个对你后续的生产和捕捞销售影响都是蛮大的。由于是活水,首要的一点做好进排水口的防逃工作。特点养殖难度不高,销售路子也良好,价格近年来是稳步上升的。

现在国家支持养殖业力度越来越大,不像以前在农村养殖白条鱼的少之又少,可现在是比较普通的了。白鲢鱼是淡水鱼,就和它的三个兄弟一样,多数都生活在淡水里。但是我们在一些河口区的养殖池塘中也经常会见到一些四大家鱼,这些鱼也能够在一定盐度的池塘中生存。白鲢是属于淡水鱼类,池塘的盐分过高,不适合白鲢的生长。盐分代表每千克水中所含盐分的含量,是衡量水体环境的重要指标,它会影响水体动物的营养吸收和组织结构

现在回农村养鱼怎么样?花鲢鱼和白鲢鱼哪个经济效益高?

首先、回农村养鱼肯定是可以的。至于花鲢和哪个经济效益高咱下面来分析下:

白鲢和花鲢的区别

1、白鲢和花鲢的头都比较大,尤其是花鲢的头,占整个身体的1/2甚至更多,因此花鲢又称“”,以头部肉多而知名。

2、因为它们都生活在水上层,源灶据钓鱼人说,钓白鲢和花鲢的钓法非同一般,用的是浮钓法。它们的不同之处是鱼钩离水面的距离有点不同,钓白鲢40公分深,钓花鲢60公分深。并且,钓白鲢用酸饵,钓花鲢用臭饵。

3、花鲢,头大,身上有淡黑色斑点。白鲢,头小点,全白鳞,无黑色斑点。

有这样一种传说:过去有一人家准备宴客,下人作了一道鳙鱼菜,主人只见其头而不见其身,觉得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就把这道菜撤了下来,并嘱咐下人:“你们拿去吃吧”。过去下人多称“庸人”,于是这种鱼也被称之为“鳙鱼”,指不能上“台面”的菜。

按照现实的理解,花鲢性不急、温顺,似人"庸庸碌碌"而无为,故名"庸"鱼(鳙鱼)。

四、白鲢和花鲢的食性

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也兼食浮游植物。根据倪达书教授研究,鳙鱼食物中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平均比例为1:4.5,在数量上浮游植物占优势,但远不及浮游动物,平均一个浮游动物要比一个浮游植物大10倍或更多。因此,从鳙鱼的食性分析看,浮游植物出现率并不低,但对营养起主要作用的仍是浮游动物。

鲢鱼属上层鱼类,性情暴躁,有爱跳的习性(有时会跃出水面),所以养鱼者常根据鲢鱼“跳水”的情况,来预测鲢鱼的生长和产量。

现在的池塘养殖大多以养吃食鱼(比如:草、鲤、鲫等)为主,往往因大量吃料而排粪量较多,会导致水质肥度过大,容易造成水体或严重,造成生存不适宜。

我们都知道鳙鱼主要吃浮游动物,而鲢鱼主要吃浮游植物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鱼类混养的""原理,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吃食性鱼类排出的粪便是肥沃水质和繁殖的好肥源,有了这肥源就会有浮游植物繁殖,而鲢鱼则以浮游植物为食。为此必须在池塘中混养滤食性的鲢鱼,其次才是鳙鱼,才能够净化水质,彼此互惠互利。

但是现实却是很多人嫌弃白鲢价值低拒绝套养,殊不知白鲢是蓝藻的克星,还非得混养不可,否则,每年的蓝藻暴发让人不己。

其实,花、白鲢混养石与其它鱼类之中,是没有成本或者是成本很低的,照此而说,花白鲢的利润是狠高的,还别以为白鲢卖价低而遭嫌弃,这是一个错误的亮肢误解。

五、白鲢和花鲢的混放比例

我们从食物链来说,浮游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由于肥沃水质首先繁殖浮游植物,而浮游动物大多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鳙鱼的食料是由鲢鱼吃剩的食料转化而来,因此,在鳙龟、鲢鱼的放养比例上就有个比例关系。

有地方养鱼人有句俗语:“一鲩三鳙九鲢”。三与九的比例是1比3,意即指放养一条鳙鱼来搭配放养三条鲢鱼。

为何如此呢?

因为水中的浮游植物总是先繁殖,且数量大,种类多。但鲢鱼不可能把水中的浮游植物吃尽,因此一部分被浮游动物作为食料,因而成为鳙鱼的食料。

从食物链来看,多放鲢鱼,势必水中浮游植物大量减少,浮游动物的食物相应减少,提供给鳙鱼的食料也少了。但并不是说,全部放养鲢鱼,把水中浮游植物吃尽,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

为了综合利用水体,进行立体生产(鲢鱼生活在水上层,而鳙鱼则在水上中层),加上鳙鱼价值高,适当控制鲢鱼的放养量,为鳙鱼留有足够食料,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之一。

再者,某些浮游植物鲢鱼不一定爱吃,而这鲢鱼不爱吃的浮游植物,却成为浮游动物的食料,为鳙鱼提供食料基础。所以挖掘水域生产力,两者都不能偏废,核心问题是比例问题。

综上所述,水中的浮游植物的数量大多超过浮游动物的数量,因此,多放鲢鱼,少放鳙鱼。别认为鳙鱼价值高,就只混养花鲢而不养白鲢或多放花鲢而少放白鲢,这也是不妥当的。

六、主养或专养花鲢

除非有专有特长的技术,主养或专养花鲢也是可以的,但依照目前的养殖技术水平还是不具备的,有望于今后随着科学养鱼技术的提升,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生物有机肥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组成也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为提高鳙鱼的产比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鳙鱼能摄食的浮游动物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在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后,硅藻、甲藻、隐藻,可能会成为优势种群,为浮游动物的天然饵料提供也相应丰足,当然浮游动物敬裂世的生物量也很高了,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

根据有人多年的生产实践,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

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或必须要少量的搭配鲢鱼为好,方可促进主养鳙鱼的生长,否则,鳙鱼也会生长不良的,因为浮游植物过多而浮游动物又消化吸食不完浮游植物,也对鳙鱼来说是不利的。

目前,在常规条件下,混养花白鲢时,大约每亩200-300尾,其中,白鲢150-200尾,花鲢50-100尾。

6cm花鲢鱼苗一年能长多大,花鲢鱼苗一般什么时候投放

回答
1、鱼苗一年可以长到1.8-1kg,三年能长到3-4kg,野生花鲢可以长到30-40kg。2、春季一般花鲢在2-3月份投放,夏季一般在6-7月份投放。3、花鲢外形跟鲤鱼类似,有头油、肉嫩、质鲜、味美等特点,以浮游动物中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兼食少量的虾子和植物残渣。
一、6cm花鲢鱼苗一年能长多大
1、6cm花鲢鱼苗一年可以长多大
(1)一般情况下,花鲢鱼苗一年可以长到1.8-1kg左右,三年可以长到3-4kg左右。
(2)花鲢生长速度很快,在饲料充手腊凯足的时候可以快速生长,野生的花鲢可以长到30-40kg。
2、花鲢的特征特性
(1)花鲢有头油、肉嫩、质鲜、味美等特点,它们一般是天然繁殖,较为容易捕捞。
(2)花鲢外形跟鲤鱼类似,但以头大、无触须、鳃帮密而与鲤鱼相区别。花鲢以浮游动物中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食,也会兼食少量的虾子和植物残渣。
(3)花鲢是滤食性鱼类,对于水质有一定的清洁作用,所以经常跟其它鱼类一起混养,被称为“水中”。
二、花鲢鱼苗一般什么时候投放
1、花鲢鱼苗投放时间
(1)花鲢苗春季一般在2-3月投放,夏季一般在6-7月投放。
(2)不同的地区花鲢苗的投放时间不一样,华北、东北和一般在解冻后投放,水温稳定在5-6°C时放养。
2、花鲢的养殖方法
(1)准备工作
养殖花鲢的池塘面积一般为4-8亩,水深一般在1.5-2米。放养鱼苗前,要施如有机肥料,基肥要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放养鱼苗
1一般在5-6月份放养鱼苗,一般采用混养的方法,可混养少许、鲤鱼等。
2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一样,可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
(3)饲毕唤养管理
1这一阶段的鲢鳙主要以为食,池水里的浮游生物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2池塘放养前要施基肥,放养后还要施及熟粪肥,还要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
3人工投饲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4)日常管理
1每天早晨要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还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
2做好拉网检查的工作,这样利于肥水,且发病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确定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
3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并塘和越冬
1在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C以下时,鱼不会再摄食,这时便要把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
2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在某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要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
局盯3蓄养池水深一般在2米以上,要选择向阳背风,少污泥的池塘。

上一篇:呱呱鸡养殖周期多长 呱呱鸡养殖周期多久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