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有三点:
1、头水紫菜比普通紫菜更细嫩。
2、头水紫菜比普通紫菜色泽更光亮。
3、头水紫菜比普通紫菜更鲜美。
第一次长成的紫菜,头次采割,叫头水紫菜,后面的叫二水,,四水。头水紫菜富含多种生命活性灶宏物质,如多糖、高、牛黄酸、类胡萝卜素、甾淳,海苔浓缩了紫菜当中的各种,大概在每年11~12月隐毁册份收割,最早的一批在10月末。
扩展资料:
紫菜的分布情况
1、紫菜属物种虽然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均有分布,但亚热带至温带海域的物种多样性丰富。紫菜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也遵循这个规律,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到东南余瞎沿海的,另外,也有少数紫菜物种分布在台湾和沿海,且它们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
2、在黄渤海自然分布的紫菜物种主要是条斑紫菜、甘紫菜和半叶紫菜,在东南沿海主要是坛紫菜、皱紫菜和长紫菜等。
3、圆紫菜在中国沿海分布较广,从南到北均有其生长,是一个广温性种类。以自然类群和环境为基础,在中国形成了长江以北的条斑紫菜和长江以南的坛紫菜2大栽培区域。
4、坛紫菜是我国独有的暖温带紫菜栽培品种,产量约占全国紫菜总产量的75%左右,栽培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沿海,近年来随着坛紫菜价格的攀升以及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范围逐渐北移到江苏南通和连云港。
5、条斑紫菜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山东,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条斑紫菜行业95%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
紫菜,是在海水里种植的。
紫菜(海苔),是红毛藻科紫菜属植物。
紫菜属物种虽然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均有分布,但亚热带至温带海域的物种多样性丰富。紫菜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也遵循这个规律,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到东南沿海的潮间带,另外,也有少数紫菜物种分布在沿海,且它们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在黄渤海自然分布的紫菜物种主要是条斑紫菜、甘紫菜和半叶紫菜,在东南沿海主要是坛紫菜、皱紫菜和长紫菜等。另外,圆紫闹神如菜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从南到北均有其生长,是一个广温性种类。以自然类群和生境环境为基础,在我国形成了长江以北的条斑紫菜和长江以南的坛紫菜2大栽培区域。
坛紫菜是我国独有的暖温带紫菜栽培品种,产量约占全国紫菜总产量的75%左右,栽培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沿海,近年来随着坛紫菜价格的攀升以及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范围逐渐北移到江苏南通和连云瞎举港。条斑紫菜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山东,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条斑紫菜行业95%以上。
紫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和氨基酸
紫菜是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海藻之一。紫菜中的蛋白质含量随着藻的种类及生长时间、地点等而有所不同,通常蛋白质占紫菜干质量的25%至50%。
藻富含膳食纤维,它们构成了一大类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液启维的比例很高。膳食纤维许多明显的生理功能与其理化特性有关。其中,其形成粘稠溶液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粘性多糖能够干扰营养成分的吸收,因而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
紫菜脂肪的质量分数为藻体干质量的1%至3%。紫菜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
紫菜中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紫菜中的含量比桔子高,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及的含量均比鸡蛋、牛肉和蔬菜高,而且紫菜中、胆碱和的含量也很高。但不同紫菜之间的数值差异较大,这一方面与紫菜种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紫菜的生长时期及加工方法等有关。
紫菜是天然的理想来源。干紫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B12。紫菜含5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B12化合物。
对不同来源的紫菜样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紫菜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为7%至26%,高于陆地植物及动物产品。大多数陆地植物灰分质量分数为5%至10%。这表明紫菜是重要的矿物质来源,而在陆地蔬菜中缺乏或含量较少。紫菜中Ca、Na、K、Mg及P的含量很高。
紫菜养殖中紫菜根上成绿色,则说明紫菜在海冲迅中生长时,已被有毒物质环状多肽污染。若蓝紫色的紫菜水发后,呈蓝紫色,最好不要食用。
我国人工养殖开始于1970年代,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唯简品种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条斑紫菜生长于江苏省沿海,南通和连云港是主要产地,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条斑紫菜的95%以上。条斑紫菜采收后经过清洗、脱水、切碎、干燥、成型后,制成规格为21cm×19cm大小的片张,这种片张状的散山此条斑紫菜经过烘烤机加工后,制成用于制作寿司的非即食海苔,就是所谓的“非调味海苔”。这种片张状的条斑紫菜经过烘烤机加工、调味机人工添加调料、再烘干,就制成了可以直接食用的即食海苔,就是所谓的"调味海苔”。
坛紫菜生长在浙江、福建沿海,生长地域较条斑紫菜为广。坛紫菜采收后经过清洗、脱水、干燥、成型、包装后上市销售,一般都包装成圆饼装,主要用于烧汤吃。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