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牛病的巧治方法有哪些 几种常见牛病的巧治方法图解
高温季节常见牛病应该如何防治?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牛发病。
另外高温高湿会使肉牛体温上升、食欲减退、长势变缓,同时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疾病,那么高温季节常见牛病应该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牛发病。
另外高温高湿会使肉牛体温上升、食欲减退、长势变缓,同时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疾病,那么高温季节常见牛病应该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牛腐蹄病
病初趾间蹄冠部位皮肤红肿,疼痛,蹄尖着地,行走困难,如果两后蹄均患病则多卧少立,以此来减轻蹄部负重。
严重的情况下,蹄部化脓,组织破溃,流出恶臭、难闻的黑色液体,体温升高至40℃,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产奶量下降。
防治方法:可用10%硫酸铜溶液清洗浸泡蹄部,并对蹄部进行修整去掉腐烂组织,然后用青霉素160万单位撒入患部,并用纱布进行包扎,每天换药1次,一般5~7天便可以恢复。
注意环境卫生,粪污及时清理,使圈舍保持干净、干燥,只有这样才能使牛快速恢复并避免再次感染。
2、牛腹泻
引起牛腹泻的病因较多,如牛采食了霉变的饲草饲料导致胃肠不适及霉菌中毒,出现霉菌性腹泻;牛采食过多的青草而导致胃肠不适,出现水泻病。
环境卫生较差的情况下会滋生大量的致病菌,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然后这些致病菌通过食物森棚进入牛体,进而便会发生细菌性腹泻。
防治方法:水泻病预防,青绿饲料应逐渐增加,不可突然饲喂大量青绿饲料另外日粮不可全部喂青绿多汁饲料,应适当加入一些干草。
霉菌性腹泻预防,要加强饲草饲料的存放工作才可以,对于霉变的饲草饲料应一律禁止喂牛,另外对于剩料应及时清理,严重的情况下还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肌苷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3、牛中暑
中暑是哗掘高温季节牛经常出现的疾病,中暑又可分为日射病和热射病,患牛发病多较为突然,且症状严重,呼吸极度困难,结膜潮红或发绀,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大量出汗,躁动不安,口吐泡沫,心跳加快,瞳孔散大,视力减退,体温急剧升高至41~43℃,最后神志昏迷,多因虚脱或心力衰竭而亡。
防治方法:发病后应及时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在头部和身上不断喷洒冷水或采用冷水灌肠,接着自饮或灌服冷盐水或西瓜汁3000毫升,用于补充体液及缓解牛中暑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可静脉放血1000~2000毫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0~3000毫升,并加入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20毫升用此芦则于强心。
4、牛眼虫病
牛病初出现结膜潮红、充血、肿胀、发炎、流泪,有浆液性或浓性分泌物,后逐渐加重增多,眼睑肿胀,角膜浑浊或溃疡、穿孔,病牛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烦躁不安,摇头擦眼,羞明怕光,严重时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失明。
防治方法:搞好牛舍环境卫生,保证栏舍干燥,清除污物并妥善处理,做好灭蝇工作,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营养,保护牛眼,防止受伤。
发病后,可用2%~3%的硼酸水溶液冲洗牛眼数次,或用0.5%的来苏儿溶液冲洗牛眼数次来治疗。
5、牛焦虫病
牛焦虫病是一种虫媒传染病,多通过蜱虫进行传播,肉牛、奶牛以及水牛均可发生本病,蜱虫等吸血虫活动频繁的5~9月份为本病高发季节。
牛焦虫为一种血液原虫,主要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黄疸、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泌乳停止、严重消瘦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贝尼尔、黄色素、阿卡普林以及咪唑苯脲对牛焦虫病治疗效果较好,可选择其中一种药物用来治疗牛焦虫病,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即可。
预防牛焦虫病的关键在于消灭传播本病的蜱虫,可采用氯氰菊酯溶液、倍硫磷溶液或双甲脒溶液等药物进行喷洒,但注意不可喷到牛嘴、鼻、眼等部位防治出现中毒,此外给牛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同样对蜱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夏季牛病非常多,为了有效应对,我们应该了解每一种病的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杜绝高温季节常见牛病的发生。
初生犊牛常见病的防治,牛病防治技术
脐带亮拍炎此病是由于在犊牛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被细菌感染后而引起脐带和周围组织发炎。
在脐带炎初期,可在脐孔周围注射青霉素。
如已脓肿,则应切开培腊,撒以磺胺粉,并用锌明胶绷带保护。
对坏死性脐带炎,要切除坏死组织,并用消毒液清洗后,用碘酒或硝酸银进行涂抹。
脐带出血该病是在犊牛出生后,肺脏膨胀不全或心脏卵圆孔封闭不全,使心脏机能发生障碍,影响脐静脉的封闭,因而引起脐带出血。
也有的因用剪刀断脐时,断端血凝固不全引起脐带出血。
出现脐带出血要重新结扎脐带,把脐带的断端浸敬中羡泡在碘酒中5分钟,如果脐带的断端过短,血管缩在脐孔内,可先用消毒纱布填塞脐孔后缝合。
初生犊牛假死症治疗时首先将犊牛后躯抬高,用纱布或毛巾擦净其嘴和鼻中的黏液与羊水,然后将连有橡皮球的橡胶管插入其鼻孔和气管之中,吸尽黏液。
也可用草秆刺激鼻腔黏膜,诱发呼吸反射。
还可用浸有氨水的棉花球放在犊牛鼻孔上刺激气管使它出现呼吸反射,或将犊牛头部以下浸泡在45摄氏度的温水中,并用手掌有节奏地轻压其胸腹部,使胸腔有规律地收缩和开张,以剌激呼吸反射。
同时配合使用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
便秘尽快让初生犊牛吮吸初乳或将植物油灌入直肠,使其及时排出胎粪,可以预防本病发生。
在治疗时,可采用温肥皂水或油剂进行灌肠,也可灌蓖麻油、液体石蜡等轻泻剂。
春季牛病咋防治,牛病防治技术
春季气温多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现将几种常见的牛病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流行性感冒病因:主要是气温多变,突受寒冷侵袭。
症状:精神沉郁、时有流泪、鼻流清涕、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少见甚至不见反刍,体温有时高达4l摄氏度以上。
治疗:本病治疗以解热镇痛为主。
可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液,每天l~2次。
为预防继发感染,在使用镇痛剂后,体温仍不下降或症状没有减轻时,可适当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
预防: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应防止天气突变时家畜受寒。
发现病牛要及时隔离,并多供给温热饮水。
]
瘤胃臌气病因:主要是牛的饲料突然由干草改为青草,从而引起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膨胀成病。
另外吃腐烂的饲草也会引起这种病。
症状:反刍停止,拱背,头常弯至腹部,腹部迅速膨大,左边最为显著,呼吸困难,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急性的有发汗、惊恐、不安等症状,重病的行走摇晃或突然倒地中笑衡死亡。
治疗:1、大蒜2O克,捣碎,加食油5克,醋l5克,混合一次灌服;2、在牛口中横放湿木棍,让牛舔食,同时用-根竹杠,从牛腹下伸过,两人分两边握住竹杠在牛腹下慢慢滚压,帮助牛排出卖做气体;3、急性瘤胃臌气,应在左侧肷部用套管针穿刺瘤胃放气,排气不宜太快,以免引起急性脑贫血。
预防:不要喂给发霉的饲料,不要一次给牛吃过多的嫩草,尤其是豆科牧草,在放牧前,可喂给适量的干草。
瘤胃积食(又称瘤胃食滞)病因:主要是消化不良或吃下过多的发霉饲草。
症状: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
拱背弯腰,腹部膨大。
后期,呼吸急迫,脉搏加快,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治疗:内服泻剂,可使用硫酸纳4OO~5OO克加水配成lO%溶液,并加入鱼石脂2O~3O克,一次灌服,重症伴有脱水和酸中毒时,可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2OOO~3OOOml,每日2~3次。
预防:合理调制饲料,不喂发霉、腐烂的饲料。
牛体表寄生虫病病因:主要由于牛舍不经常清扫,疥癣或壁虱等寄生虫寄生于皮肤引起。
症状:患牛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患部与健康部分界线明显,边缘有细小颗粒状小结,形成痂皮。
防治:1、确保牛体洁净,用2%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2、口服虫克星、灭虫丁;3、皮下注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要想牛少生病,应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体抵抗力;二要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及时、升乱科学接种疫苗;三要保持卫生,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预防外来疫病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