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50铃玉怎么养护 五十铃玉的养殖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轻松

五十铃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十铃玉在养殖时,每隔2~3个月施加一次多肉专用肥和稀薄的液肥,浇水一定要浇透,等到叶片变干、发软时再进行。需要注意一年四季都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生长温度控制在12~30摄氏度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30~40%左右。

五十铃玉的养殖方法

养殖五十铃玉时,每隔2~3个月早答,需要施加一次多肉专用升扰肥和稀薄的液肥,在开花的时候,可以施加腐熟发酵的磷钾复合肥。浇水一定要浇透,每次浇水需要等到,叶片存在变干、发软的现象发生时再进行。

五十铃玉一年四季都吵睁旦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维持植株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在夏季正午的时候,需要减少光照时间,避免直射的光线灼伤叶片。生长温度控制在12~30摄氏度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30~40%左右。

注意事项

在养殖五十铃玉的时候,需要控制昼夜之间的温度差在5摄氏度左右,这样能够保证出彩的现象发生。白天可以放置在通风的阳台或窗户旁,在夜晚温度较低的时候,需要移置到室内进行养护,保证正常的生长。

每隔2~3个月,改善一次土壤的透气和排水性,降低土壤的粘性,避免结板和积水现象的发生,阻碍根须的呼吸和吸收作用。每年的春季进行换盆处理,修剪腐烂损失的根系,同时还要向土壤中添加腐熟发酵的有机肥。

五十铃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十铃玉学名是橙黄棒叶花,为番杏科棒叶花属植物,原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其植株非常肉质,密生成丛。那么,五十铃玉怎么养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五十铃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

  五十铃玉的养殖方法

  1.习性:

  五十铃玉是喜阳光且耐旱的植物,但是不能过度暴晒。其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度之间,高于或者低于这个范围的温度时,其就会进入休眠状态。

  2.光照:

  五十铃玉虽然是喜爱光照的植物,不过不能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以春秋冬三季为例,在这三季的生长期内,其也是仅需要每天3-4小时的光照即可。过多的光照会灼伤叶面。在夏季的时候,温度过高,因此要保证其环境的通风性良好,否则会导致烂心而死。

  3.浇水:

  五十铃玉的浇水密度比较难掌握,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其萎蔫。一般可以使用浸盆法进行浇水,也就是从花盆的底部浇水,水位要低于花盆面积的三分之二。浇水的时机也有讲究,一般在叶面出现萎缩的时候就可以浇水了。而在夏季的时候,更是要减橘歼早少浇水量,可以采取叶面喷水的`方法。

  4.施肥:

  施肥同样适用浸盆法,可以和浇水同时进行。在水里融入10粒左右的颗粒状复合肥,然后进行浇水即可。施肥的频率不能过高,一般一年5-6次即可。

  五十铃玉的养殖注意事项

  五十铃玉在夏季时浇水不要从上面浇,要选用圆雀浸盆法,但对于透气性不好的盆最好浸半湿。下雨时不要浇水,也不要淋雨,因为空气湿度大不必浇水。冬天对于室内有暖气的可改搜适当浇水。

  五十铃玉每天的日照五个小时就够了,并注意通风。

如何养五十铃玉如何养五十铃玉



五十铃玉原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属于杏科牛膝属。它的学名是牛膝橙。健康的五十铃玉肉质很好,形状是直径10厘米左右的肉质圆柱体。叶子丛生在一起,顶端有圆孝孙形突起,主要是淡绿色的叶子和浅红色键枣的根。水太多或日晒太多,就会出现萎蔫。枯萎的五十铃玉表面有皱纹。让我们和园丁一起去看看如何养出这么漂亮的50陵玉。1.习性:五十铃玉是喜阳耐旱植物,但不能过度暴晒。它的最适温度在15到30度之间。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稿慎拆范围时,就会进入休眠状态。2.光照:五十铃玉虽然是爱光照的植物,但是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春夏秋冬为例。在这三个季节的生长期,每天只需要3-4个小时的光照。太多的光会灼伤树叶。夏季气温过高,需要保证环境通风良好,否则会导致心脏衰竭而死亡。3.浇水:五十铃翡翠的浇水密度很难掌握。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其萎蔫。一般可以用蘸盆法浇水,即从花盆底部浇水,水位要低于花盆面积的三分之二。浇水的时机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可以在叶子收缩的时候浇水。夏季需要减少浇水量,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4.施肥:五十铃翡翠不需要太多的肥和水,生长期一个月施一次薄肥就可以了。施肥也适用于蘸盆法,可与浇水同时进行。在水中加入10粒左右的颗粒复合肥,然后浇水。施肥的频率不要太高,一般一年5-6次。5.生殖:五十铃玉生殖不能像景天科那样插叶。繁殖方式主要是种子繁殖,也可以分株繁殖。播种方法与其他杏树相同。当然,大五十铃玉也可以单独植株繁殖,用利器分割,伤口一定要晾干,避免伤口感染和根腐。五十铃玉一定要等母株够大了再种。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种植前要把伤口晾干,以免伤口感染导致根腐,得不偿失。要养花,问园丁大叔!

上一篇:洋桔梗切花水培种植方法视频 洋桔梗切花水培种植方法图解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