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种植主要是对光照、温度、水份与施肥管理,只要这几个方面管理得当,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西葫芦种植方法,了解一下西葫并搭芦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西葫芦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是25-30℃,低于13℃不易发芽,高于35℃则发出的芽非常细弱,不易长成壮苗;
开花结瓜期的最适宜温度是22-25℃,低于15℃,受精不良,不易坐瓜,或易出现畸形瓜,低于10℃,则停止生长,30℃以绝稿拿上,花也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还易感染病毒病;
瓜发育膨大期的最适宜温度是22-30℃。根系生长要求地温最低应在12℃以上,低于12℃根系发育迟缓或不发育,甚至会受到损害。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西葫芦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
在苗期,每天8-10小时的光照时间(短日照)有利于西葫芦雌花的早分化和早发育;但也不是光照时间越短越好,如果光照时间少于每天7小时,幼苗就会生长不好。
在开花结瓜期,较长时间的光照(如每天11小时)对开花结瓜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每天较长时间的光照,也可以弥补光照强度不足给西葫芦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所以,当在日光温室栽培西葫芦时,常常要求尽量早揭晚盖草苫等覆盖物,来延长光照时间。
西葫芦根系较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和抗旱能力。但由于西葫芦的叶片也较大,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也多,因此它的抗旱能力也是相对的。
西葫芦喜欢土壤湿润而空气干燥的环境,特别适合在有水浇条件的干燥地区栽培。
结瓜前期不宜灌水过多敬让,灌水过多易造成徒长(疯秧),影响坐瓜。瓜膨大期需水量大,应及时浇水。
如果是在保护地内栽培,浇水后要及时通风,排除湿气,降低空气湿度,否则,极易引发病害。
西葫芦在生长前期需肥量较少,主要是在进入结瓜期后需肥量较大,且对钾肥的需求量增加明显。因此施肥时,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以少量的复合肥;
开花前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可追施少量的氮肥;
进入结瓜期后,要定期追施氮肥,到结瓜中后期还要注意增施钾肥和磷肥,必要时可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追施磷酸二氢钾等肥料。
西葫芦的品质脆嫩、口感鲜美族改、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也很高,抓好西葫芦种植技术的确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西葫芦种植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
我国目前已取消了大部分蔬菜的新品种审定制度,在选择优良品种时,应选择在生产上已经过实践检验的品种,并尽量选择信誉度好、科研实力及经济实力强的单位销售的品种。
另外,对于在当地没有种植过的品种,一定要先经小面积试种,然后再逐渐扩大试种面积,以免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在实际西葫芦生产中,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是否进行育苗要根据种植者的具体情况及种植季节等来决定。
在没有育苗条件的情况下,或者在进行秋季栽培时,雨水不大、播种时气候不是特别炎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播方式。
一般来说,橘穗丛在冬春季节生产,为了提早收获期及保证田间不出现缺苗,都应进行育苗。
西葫芦在冬春季育苗,一般来说,在苗期不需要进行浇水和圆樱追肥,因为培养土中的养分及播种前浇的底水足以维持到定植以前的水肥需要。
如万一发生缺水,且不太严重时,可通过覆盖湿细土来补充水分。
夏秋季育苗,由于天气炎热,水分散失快,在播种后出苗前,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也可起到降低地温的作用。
出苗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少浇或不浇水,并及早定植。
西葫芦种子是老鼠较喜欢的食物,尤其是在早春西葫芦育苗时,正值老鼠取食困难时期,生产上常常受到鼠害,甚至刚播完的种子就被老鼠吃掉。
因此,灭鼠是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容忽视。灭鼠的方法很多,如采用人工捕捉、堵塞鼠洞、用灭鼠药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最简便、最经济、效果最明显的方法是把玉米面炒成炒面,拌上一部分500号水泥,炒面香味不减,放在苗床或老鼠常出没的地方,老鼠吃到胃里,水泥凝结成块,最后不进食而死。
上一篇:百合花的养殖方法冬天怎么养 百合花的养殖方法冬天开花吗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