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发酵床制作方法
稀释菌种:发或历酵床养牛专用菌种每袋可铺床10-12平米,按1:5比例与玉米粉或麸皮不加水混匀稀释备好。垫料准备:面积20平米的牛床大约需锯末12立方。播洒菌种:可以采用边铺边洒,每10cm锯末洒一层稀释好漏团明拌匀的返告菌种,播洒过程中无需加水。铺足垫料:牛床要求锯末总厚度60公分。
发酵床养牛技术
过去我们有发酵床养猪的成功经验,在这个基础之上,考虑到我们当地第一个牛的养殖量比较大,第二个弄作用秸秆非常丰富,就想在这个方面做点文章,农作物的秸秆是发胡陪酵床垫料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来说给猪用的发酵床是把秸秆粉碎,再加上稻壳和锯末混合后做成六七十厘米厚的床体,这样发酵床比较松软,一头成年猪的体重在100公斤左右,趴在上面很舒服,没有问题,可是换上四五百公斤重的牛,这样的发酵床就很难承受了,容易造成床体塌陷不说,还容易把垫料压实,形成板结,这样一来,里面的微生物就不能充分发酵,粪便也就得不到充分分解了。对牛的体重比较大这个问题,专家指导吴建国对发酵床进行了改进:
农盛乐提供养牛发酵床菌种,提供发酵床养牛技术支持,保证成功,另外有多种养牛用品。
把垫料分成了三层,在这个问题上,秸秆采用长度不一的方式,最底部放置一些稻草,在稻草上面又放置整个玉米秸秆,在整个玉米秸秆上面又放置了比较细碎的玉米秸秆,稻草,没粉碎的玉米秸秆,和粉碎的玉米秸秆形成了三层,每层的厚度在20cm到30cm左右,而总的厚度和猪的发酵床差不多,有六、七十厘米厚,中间采用整秸秆是为了防止牛踩踏过深,过深的碎秸秆容易踩实,在这个时候容易塌陷,容易承受不起牛的重量,有了中间这层整秸秆的支撑作用,发酵床的承重能力就提高了很多,牛踩上去松软有弹性,却不会塌陷。
牛体重大的问题解决了,可还有一个养殖户担心的问题,就是牛的粪便多,据统计一头猪的排粪量每天是2.5公斤,可是一头牛的排粪量是50到60公斤,牛的排粪量这么大,发酵床能受得了吗?粪便能够及时被分解掉吗?
一头牛一天的排粪量能够顶20头猪一天的排粪量,是够多的,这也难怪人家养殖户有所顾虑,但是专家说了,牛的粪便虽然多,但是和猪粪比起来却很容易被团做正分解,像牛排泄出来的粪便中,含氮量相对低一点,与牛的习性和消化系统有关系,与它的采食习性也有关系,一般杂食动物粪便中间的含氮量都比较高一点,草食兽含氮量低一点,氮是粪便臭气的主要来源,而发酵床的作用就是通过垫料里的微生物,来降解动物粪便中的氮,牛的排便量虽然很多,但是粪便里氮的含量少,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养殖户不用太担心它难以分解,不过要想让大量的牛粪充分分解了,还必须要掌握牛的养殖密度,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发酵床养牛,一个是单位面积所饲养的牛的数量,密度不能过大,密度过大,粪尿量过大,发酵床的吃水性达到了饱和程度的时候,就对发酵床产生了影响,发酵效果就不好了,其实这里面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牛的粪便就是垫料里微生物的养料,粪便多了,也就营养过剩了,微生物消化不了,自然不能充分分解,这样就达不到发酵床的作用了,而粪便少了的话,微生物就会因为养料不够,而活力不足,这样也不能很好的发酵分解了。
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好动物的粪便量呢?要动物拉多拉少咱们还真不好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必须控制好牛的养殖密度,发酵床养牛对密度由要求,主要考虑就是整个排粪量的问题,牛体型比较小的时候,比如体型是一两百公斤以内的小牛,那么密度相当于每头牛占用面积2到2.5平方左右,当它体型增大以后,排粪量加大了,这时候我们的密度要相对稀松一点,这样每头牛在成年牛基本上成年的时候,就是400公斤以上的牛,那么每头牛的占地面积是4到5平方米,体型再大一点,塌悔那么就是相应的6到7平方米,这就是说,为了让粪便得到及时的分解,养殖户在用发酵床养牛的时候,饲养密度要跟着牛的不同生长阶段、牛的个体大小适当做出一些调整,像发酵床养猪,猪的饲养密度,一般是一头猪占地1.2平方米,而发酵床养牛,要控制在每头牛占地5到7平方米左右,猪的个体比较小,排粪量也比较少,所以猪的饲养密度大一点,对于牛来说,它的个体比较大,排粪多,所以饲养面积也就多一点。
牛的粪便多,要充分分解,就要控制好饲养密度,另外垫料的分层设计对垫料的充分分解也非常有利,上层细碎秸秆,它比较易于发酵,也便于和粪便粪尿混合,利于有益菌的发酵,处理了大部分的粪便,那么相对渗下去的粪尿在整株秸秆这一层反倒被它吸收了,即便没有益生菌的发酵作用,它也起到了降解作用。
如果没有这样的分层,像养猪这样都是用粉碎的秸秆或者锯末,那么它的吃水性就差,很容易腐烂,发生霉变,容易积液,造成发酵失败,腐烂,最后产生效果的就是很深的一层,有板结,积液现象,这样对牛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看来只要用上合适的垫料,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发酵床上的粪便多,也不是难解的问题,不过要想要发酵床里的微生物发酵效果好,发酵床的使用时间长,还得经常的翻动垫料,那么养猪的话,猪有一个拱的天性,拱来拱去对分解粪便的工作帮了不少忙,可是牛不会拱,怎么办呢?
我们有一句俗话叫“馋猫鼻子尖,饿狗闻上天”,“牛吃料里香,猪拱土里藏”,猪的习性是喜欢拱,喜欢翻,这样有利于对发酵床起到一个翻动,但是对于牛不行,不论是猪还是牛,粪便都是排放在发酵床的表面,而微生物繁殖最活跃的地方在发酵床的内部,粪便只有到发酵床下面,粪便才能及时快速的分解,猪的拱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翻料作用,但是对于牛来说,就没有这个优势了,所以就得人为的想想办法。
吴建国想的办法是给牛增加活动量,他把牛吃饭和喝水的地方分开了,牛吃完饲料,要想喝水就得多走几步到对面去,牛吃饱了就去喝水,喝完水以后就来吃料,在这方面,无形之中它就把整个牛床进行平衡了,为什么牛来回走动,就能够对牛床起到平衡作用呢?老吴解释说,如果让牛老呆在一个地方,发酵床会出现一个地方松软,一个地方结实,床体出现不平整,让牛这样一走动,发酵床上面不均匀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牛仔走动过程中,蹄子会把那些垫料带起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一种翻动。
初此之外,老吴采用这种方法还无意中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喝水和吃料来回总动,可以使牛排泄的粪尿能够均匀的撒在发酵床上,有利于它的粪尿分解,牛排便不定点,走哪拉哪,本来这样分散排便对发酵床的分解有好处,不过牛很懒惰,平时不是站着就是卧着,走动起来也是懒洋洋的,所以排便很不均匀,像老吴的牛这样,吃料在一边,喝水在另一边,牛被迫来回走动的过程中,就把粪便排的相对均匀一些,粪便分布均匀了,分解也就更充分了。
当然让粪便充分分解,只凭牛自身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让人来帮忙,进行人工管控,而人工管控也得分几步来走。
发酵床养牛靠谱吗?如何制作养牛的发酵床?
首先,发酵床养牛当然是可行的,安徽山东等地方早已经开始这种生态养牛方式了。
一、圈舍发酵床的好处:
1、除臭节能省粮。冬天可省升温取暖费,夏季通风凉爽,四季均可清除异臭味,牛圈变得卫生干净,人、牛生活环境、工作生活环境极大改善。一头牛一年能节省20%以上的精饲料,省九成以上的水。我家一直用腔蠢键的农盛乐em菌液制作的养牛发酵床,效果确实不错。他们会打电话给我们讲操作方法的,很贴心。
2、灭害抗病促长。发酵床因升温发酵,能杀灭多种虫卵与病原菌,使牛不易或很少生病,而且增重快、肉质好,水分少而肉香。
3、废物循环利用。锯末等垫料与牛尿粪混和物经发酵后变成粗蛋白饲料和高档优质生物有机肥,营养丰富、疏松通气、无臭味、外观漂亮、不烧根不烧苗,可广泛用于苗木花卉营养土、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等及鸡鸭鹅兔等多种动物饲料。
4、省事简单方便。“傻瓜式”操作,只需一剂一料(即发酵剂和垫料),简单易行,适应广泛,成本低,效益好,环保安全。
二、养牛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发酵床养牛不同于一般的发酵床制作,因为牛的体重比猪要重几倍,常规的发酵床垫料不能承受牛强大的重力,针对发酵床养牛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养牛的发酵床技术。
1、准备好原料:农盛乐EM菌液若干公斤,80~90%的惰性物质(锯木,稻壳,花生壳,粉碎秸秆、玉米芯等之类的不容易腐烂的物质),10~20%的营养物质(麦麸,稻糠,玉米粉之类的有营养的物质),水若干(刚开始先少放些,湿度不够再加,做到40~50%的湿度就行)。百分之0.3的深层土,千分之2盐。
2、把农盛乐EM菌液一半均匀混合到准备的水中,另一半菌伍巧液和10~20%的营养物质(麦麸或者稻糠玉米粉等)混合到一起,湿度拌到50%左右。
3、把惰性物质(锯木之类的)和营养物质(麦麸之类的--农盛乐EM菌液混合后的)混合到一起,一边混合一边喷洒用水稀释过的农盛乐EM菌液,拌匀的垫料的湿度一般为50%左右(用手握下垫料,手缝有水滴,但不会滴下来)。
4、我们把步骤三中的垫料堆放到一起,再用塑料薄膜封闭起来发酵,温度20摄氏度以上,发酵2~3天即可,低于20摄氏度,则要发酵3~5天。一般堆温控制在30~50℃就表明发酵成功。
5、最后一步把发酵好的垫料与黄档尘土混合均匀入圈
6、维护管理:
a、人工管护:牛粪若集中在一起的话要人工疏散,把粪便均与的散开在发酵床上面,埋入秸秆里面,最好每天清理一次,使粪便及时分解。
b、及时更换部分垫料:发酵床养牛床面的温度在25度,20厘米一下是发酵层,温度可以达到50度左右,表层的湿度在30%,若水分大就会造成秸秆板结,发臭,不能使用了,因此遇到这种现象要及时把垫料清理掉,重新加入新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