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花进行修剪
对花修剪和造型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摘心(又称打顶)
摘心是指摘除正在生长中的嫩枝顶端或芽尖。摘心的目的是抑制其长高碰雀,使植株矮化并增加分枝数,以形成丰满而矮壮的株形。摘心也有抑制生长、推迟开花的作用。
2、剪枝(分轻剪与重剪二种)
(1)轻剪轻剪可在植物休眠时进行,也可在生长期进行。轻剪只剪除病枝、虫枝、重叠枝、过密枝、细弱枝、徒长枝,以使植株内部通风透光,枝条分布均匀,使养分集中在有效枝条上,促进生长与开花。
(2)重剪重剪(短截修剪)是剪短大部分枝条。一般在植物休眠期或生长势较低时进行。如在生长势较强时重剪,易使其元气大伤,生长不良,生长势恢复极其缓慢。重剪可在临近植株的基部处剪切,除去以上部分,以降低新枝的起点,使植株矮化。
修剪时,要注意留芽的方向,当需要新枝向上生长时,留内侧芽;要新枝向外开展时,留外侧芽。剪口应为一斜面,以防积水腐烂。留下的芽应在剪口对方,剪口应高于所留芽1厘米,不宜过高或过低。如剪去整根枝条,应贴近分叉处,勿留残桩。
3、摘叶、跳苦与摘花、摘果
(1)摘叶摘叶是摘除生长已老化、徒耗养分或过密的叶片,以及影响花芽光照的叶片。也有的摘叶是为了促进新生叶及花芽的生长,如摘除白兰花、扶郎花的老叶可促进新叶及花芽的生长。
有些花卉经过休眠质,叶片杂乱无章,叶的大小不整齐,叶柄长短也很悬殊,因此需要整理,摘除不相称的叶片。
(2)疏蕾疏蕾是摘除生长过多的花蕾。单株上花蕾过多,营养供应不足,所开花密集而小,不利于观赏。
疏蕾可使花期整齐一致,如将杜鹃花较小或较大的花蕾摘除,留大小相当的花蕾,开花时即整齐一致,当然疏蕾时也应注意使花朵在整株上的分布均匀,不能形成空缺。疏蕾还可以使花期相错,如康乃馨可利用摘去花蕾将花期错开,以延长开花数伏时间,满足不同时期对花的薯吵携需求。为了使主蕾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在花蕾形成后,应剥除侧蕾。如月季为集中养分开出大而形好的花朵,应将主蕾边2~3个侧蕾剥除。
(3)摘花摘花是指摘除残花以及残缺僵化的花朵。杜鹃开花之后,残花久存不落,影响嫩芽及嫩枝的生长,需要及时摘除。
(4)摘果摘果是摘除过多的小果,以保证所留果实能获得充足的营养。
4、抹芽
抹芽是将枝条上发生的幼小侧芽抹除。其目的是减少过多的侧枝,以减少养分分散,使留下的枝条茁壮生长。
以上所介绍的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的使用中而是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的。植物在造型时应注意各个植物的特性。对于枝条较软的植物,如盆栽招财草(花叶垂椒草)可让其呈瀑布状下垂,也可使其成为半球状盆栽,还可通过绑扎做成各种造型。灌木类植物如庐山忍冬可修剪成球状,也可通过修剪让其成为低矮的灌丛。但梅花的造型不能用绑扎来实现,只能用修剪来达到曲折虬劲的观赏效果,绑扎会使梅花失去特有傲性。
花卉怎么剪?
各位花友平常一定会对一些花卉植物进行修剪,但每种花卉植物的修剪方式和修剪时间都不尽相同,所以在修剪的时候就会一不小心敬丛乱就剪坏了,这很是让人头疼。本来一件挺高兴的事儿,可以把这些盆栽植物修剪的更好看,让人看起来也可以赏心悦目一些。一些常见的修剪方式有摘心、疏剪、摘蕾等。
花花这边整理了最实用的四种花卉修剪方法,快来看看吧。
1、摘心


摘心是很常见的一种修剪花卉的方法,一般在花卉开花之前,对其进行摘心的处理,可以让花卉开出更多的花来,而且还能刺激嫩芽的生长。有些植物可能比较特殊,在生长期的时候要多次进行摘心,这样可以促进更多的的嫩芽生发出来。这些摘了心的花卉植物,不仅开花数量会更多,美观性也大大的提高了。
2、强剪


强剪是一种比较“狠”的修剪方法,几乎要把植株二分之一的枝条给剪掉,以此来促发新枝条的生长,这样可以孕育出更多的花蕾,开花也就会更多了。一般这种修剪方式多用于长势比较高的植株,因为如果它们长的太高就容易失去美观性,降低了观赏价值。
3、疏剪


疏剪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修剪花卉的方法,而且很实用哦。将一些过密的枝条以及一些枯枝、病枝修剪掉,可以增加主干的养分,这样植物可以生长的更旺盛。而且,通过对枝条的疏剪,可以使各枝条更好的接受到光照,这样可郑乱以使整个植株生长的都会比较亮档壮实。
4、疏蕾


这种修剪方式一般适用于一些开花比较多的花卉,将它们的一些侧蕾和一些长势比较弱的花蕾修剪掉,这样开出的花会更大。
以上就是花花整理的一些实用的花卉修剪方式了,喜欢的花友不妨一试。
花卉修剪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摘心。
以手指或剪刀摘除新梢的顶端,目的是为了抑制向高生长,有利于养分积累,促使萌发侧枝、加粗生长、花芽分化等。有时为了调整邻近新梢的长势,也可通过摘心来达到抑强扶弱的目的,也可对侧枝进行摘心,使其成为主干的辅养枝,促使主干通直健旺。草本或木本花卉均可进行摘心作业(见下图)。
彩图61
(2)抹芽。
盆花抹芽,是指在花卉生长期,在嫩芽木质化之前及时用手把花卉基部或干上生长出的多余的不定芽抹掉。盆花抹芽一方面可以避免多余的芽消耗养分,另一方面可避免植株萌发过多的枝条,扰乱树势,影响株形。需要及时抹芽的盆花种类较多,如月季、杜顷旅信鹃、扶桑等。
(3)疏枝。
剪除枯枝、病虫枝、纤细枝、过强枝、密生枝、无用枝等,以调整植株姿态,使枝条疏密有致,利于通风透光。一般应在休眠期进行。疏枝时残桩不能过长,也不能切入下一级枝干,一般是在分枝点按45度倾斜角剪截,切口要平滑。萌芽力弱的花木,如广玉兰、白玉兰等,疏枝量宜少。
(4)短截。
剪除枝条的一部分,使之短缩。其目的是为了促使萌发侧枝;使萌发的枝条向预定空间镇局抽生;调整长势。如短截是为了使冠幅均匀,可对强枝短截;当短截是为了恢复长势,可对弱枝进行重短截,促使长出有利的新枝。短截常施用于花木,一般宜在休眠期进行。短截时应注意剪口芽的方向,使它朝着较疏的枝间或朝向外侧,剪口要平滑,成45度角向剪口芽相反方向倾斜,剪口的下端与剪口芽的芽尖相齐。花芽顶生的花木不宜短截。
(5)疏花、疏果。
盆花疏花、疏果是在花卉生长期用手将多余的花蕾和过多的果实摘掉。盆花疏花、疏果的目的是摘除花果,利于集中养分,使花朵大而鲜艳,果实累累;对于幼龄的花木或生长衰弱的观果植物,全部摘除花蕾幼果,不让其开花结果,贮存积累营养,为来年雀轮更好地开花结果做好准备。
(6)修根。
剪除根的一部分。例如苗木移植时,剪短过长的主根,促使长出侧根;花卉上盆或翻盆时适度剪根,可抑制枝叶徒长,而促使花蕾形成。剪根一般在休眠期进行,但在植株过分徒长时,在生长期也可进行(见下图)。
彩图62修根过程
彩图63修根后
(7)环状剥皮、芽伤、扭枝。
这三者都是通过损伤枝条的一部分来达到调整生长的目的。环状剥皮常施行于新梢基部,促使养分在环剥处的上方积累,利于花芽分化。芽伤,在即将发育芽的上方施行,做深达木质部的刻伤,促使萌发。扭枝主要用于直立、过旺的徒长枝,经过扭曲使之趋于水平方向,抑制长势,扭枝也有促进孕蕾的效果(见下图)。
彩图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