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扦插法
扦插是割取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利用其分生机能或再生能力,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之生根发芽并逐渐长成新的植物体的一种繁殖方法。这一方法简单易行、生根快、成活率高,是菊花主要的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主要可分为芽插和枝插两种。
①芽插:秋冬季节用脚芽扦插。此法一般用于引种和大立菊的栽培。此方法亦用于独本菊栽培。
秋菊自现蕾开花时起至次年春天,菊株地下茎陆续萌发出土,初出土时为叶片尚未放开的芽头,称为抱头芽,以后叶片逐渐开展成为大芽。抱头芽扦插后生根快,易于成活。作为插穗的脚芽以选离母株较远的丰满抱头、节间均匀、秋末冬初萌发的第一代脚芽为佳,这样的脚芽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易退化。而初春萌发的脚芽有可能是秋生新枝地下茎,第二三代脚芽,则长势较弱且易退化,均不宜作插穗。
如果是引种繁殖,最好是在开花季节进行,此时可以观察到品种的形态特征,便于取舍,但这时萌发的脚芽不多,特别是生长势较弱的品种脚芽较少,会给引种带来困难。
挖取脚芽时可用小刀沿脚芽一侧插入土中割断基部,即可取出。挖取的脚芽最好随即扦插,如果转运应注意保湿,防止失水。扦插完毕,对脚芽进行编号、做好标记并按品种登记,做好记录。
②枝插:枝插是在春、夏期间利用菊花的嫩枝进行扦插的一种方法,可大量繁殖,此法是菊花繁殖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插穗可选用越冬母株脚芽拨芽后萌发的嫩枝,以生长旺盛枝条顶部的嫩梢为佳,如扦插材料不足时,也可用中段嫩枝,但生根缓慢,扦插时间4~7月均可进行,通常在5月份为大批扦插适期。由于品种特征不同、各种造型的需要和栽培目的不庆备同,可分期、分批摘取嫩梢扦插育苗。
(2)分株法利用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和匍匐茎进行人工分割,栽植后成为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植株,这种方法叫做分株法。菊花宿根越冬后,会萌发许多根状茎,长出脚芽,于3~4月间把这些带根的脚芽分开,移栽后浇透水,适当遮荫,缓苗后使之见光,成活后施薄肥,以后生长成新的植株。分株幼苗带根,很容易成活,生长速度很快,但繁殖数量不多,长期采用分株法繁殖,因植株未能彻底更新,易发生退化。此法多用于引种和培育大立菊。
(3)压条法将菊株的枝条弯下埋于湿润誉埋毁疏松土壤中,使枝条顶端露于土面或行高压,在枝条壅土的部位适当环状剥皮或割伤促使其生出不定根,生根后将枝条切断,与母株分开成一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叫压条法。此法应用较少,可用于优良变异和矮化植株。
(4)嫁接法将两个植物的器官进行结合,成为一个植物体的繁殖方法叫嫁接法。嫁接的方法有劈接、靠接、芽接等。菊花嫁接多采用劈接法,此法是采用菊株的嫩梢作接穗,以专门播种繁殖栽培的作砧木。采用青蒿作砧木主要是利用青蒿的适应性、抗逆性强,根系发达,生长势旺盛的优点,为接穗提供丰富的营养而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菊株。此法多用于培育大立菊、塔菊等。具体的方法是:从菊株上取5厘米的嫩梢作为接穗,用快刀将接穗基部2~3厘米削成楔形;同时将青蒿侧枝截干,截干处粗细要适度,去顶后纵劈,深度2~3厘米,比接穗的削面略长,劈后立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劈缝中,一直插到接穗裂口液谈的底部并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相互对齐,用塑料薄膜条缠扎接口,然后用塑料口袋将接穗连同接口一并套上,并将袋口扎实,以保持接穗和接口的湿润度,强光高温季节要遮光,防直晒,防止接穗萎蔫,提高成活率。嫁接后10天接穗新叶已展开,即已成活,可除去塑料袋;15天除去绑扎带,并将接口以下砧木上的蒿叶摘除。
(5)组织培养作为一门新学科、新技术,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新型林业、农业、蔬菜、花卉园艺等领域快速获得大批量优质种苗的重要手段。它是应用无菌方法培养植物的某一器官、组织和细胞产生愈伤组织并经诱导、分化、生长和发育形成完整的新植株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可以在人为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其快速高效非其他方法所能及。据报道,以菊花成年植株的茎为外植体,组织培养的侧枝增殖率很高,52周内可增加9×10^14倍。目前已有一整套可行的实用操作技术。
①外植体:生长旺盛的幼期组织或分生能力强的组织都可选作外植体。菊花常用茎尖、幼茎段、叶柄、叶片、花序梗、花序轴、幼花、花瓣、形成层等作外植体。然而以快速繁殖为目的的组织培养,则多数采用茎尖作外植体。外植体以幼嫩、清洁、不带病者最好,易建立起无菌的培养体。
②:菊花用MS培养基为基础效果很好。MS培养基的成分由14种化合物组成。
表1MS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
表1MS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续)-1
另外,菊花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MS培养基的基本无机盐组成中必须再加添一些成分:
基本培养基(BM):1升MS无机盐成分+10毫克+盐酸硫氨素0.04毫克+3%+琼脂0.5%。
诱导培养基:基本培养基(BM)+激动素0.2毫克+萘乙酸(NAA)0.002毫克。
枝增殖培养基:不加琼脂的基本培养基(BM)+激动素0.02毫克+萘乙酸0.002毫克。
生根培养基:基本培养基(BM)+萘乙酸0~0.002毫克。在丛生枝移入生根培养基内之前,丛生枝应保留在使枝伸长的培养基中,即在基本培养基(BM)中+激动素0.05~0.2毫克+1.0毫克配成的培养基中。据报道,赤霉素可促进菊芽的起始分化,离体培养的菊花茎尖的正当发育和继代培养,需要外源激素赤霉素0.1毫克/升浓度。
③脱毒:脱毒与繁殖密切相关,菊花在长期的营养繁殖过程中,很容易染上病毒并代代相传。带病毒的菊花,常表现出生长不良、经济性状差而降低品质与价值。目前尚无防治病毒的药剂,只能使用不带病毒的种苗及生产中防病毒传播的方法对付。对已感染病毒的品种,则可用组织培养方法脱毒复壮。在20世纪60~80年代,已有不少用取得不含多种菊花病毒植株的报道。“茎尖”对除去植株中携带的病毒是有效的,这是基于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中的输导组织蔓延扩散,其次才是通过细胞间的渗透缓慢扩散的原理。菊花在旺盛生长期中,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的增殖快,在未分化出输导组织之前,病毒尚未传到茎尖,以它作为外植体培养,便可能去掉母株携带的病毒而获得无毒的原原种。原原种再用组织培养法扩大繁殖,以取得大量无毒生产用苗。但是从已知的报道,单一使用茎尖组培亦不能保证取得不带病毒的植株,必须配合其他措施,经过一定的操作程序,才能取得不含病毒的原原种。
1、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也称孢子繁殖,主要是一些菌类植物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进行后代的繁殖。主要有苔藓类和菌类植物。
2、器官繁殖
器官繁殖是大多数植物的繁殖方式,他又包括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
3、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就是把某些植物的鳞茎、球茎、块根、根茎以及珠芽等部分从母株上分割下来,另行栽植,培育成独立的新植株。这类植物如地黄、山药等等。
4、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等组接到另一株带有根系的植物上。之类繁殖方式通常用于各种水果的繁殖,如猕猴桃,柿子树等等。
扩展资料: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一般种子繁殖出来的实生苗,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同时繁殖系数大。种子是一个处在休眠期的猛兆有生命的活体。只有优良的种子,才能产生优良的后代。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寿命和发芽特性都不一样。
种子特性
①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由于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限制,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种子休眠期的长短,随植物种类和品种而异。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有内因、有外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皮的障碍,由于种皮太厚太硬,或有蜡质,
透水透气性能差,影响种子的萌发,如莲子、穿心莲等此知败;二是后熟作用,由于胚的分化发育未完全(如人参、银杏等),或胚的分化发育虽已完全,但生理上尚未成熟,还不能萌发(如桃、杏);三是在果实、种皮或胚乳中存在抑制性物质,如氢氰酸、有机酸等,阻碍胚的萌芽。
②种子发芽年限指种子保持发芽能力的年限。各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寿命差异很大。寿命短的只有几天或不超过1年,如肉桂种子,一经干燥即丧失发芽力,当归、白芷种子的寿命不超过1年,
多数药用植物种子发芽年限为2~3年,如牛蒡、薏苡、水飞蓟、桔梗、板蓝根、红花等。贮藏条件适宜可以延长种子的寿命。但是生产上还是以新鲜种子为好,因为隔年种子往往发芽率很低。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它可以提高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健壮生长。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化学物质处理
a.一般药剂处理用化学药剂处理,必须根据种子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药剂和浓度,严格掌握处理时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甘草种子用硫酸处理也可打破种皮障碍提高发芽率。明党参的种子用0.1%小苏打、0.1%溴化钾溶液浸30分钟后播种,可提早发芽10~12天,发芽率提高10%左右。
b.生长调节剂处理如用赤霉素处理牛膝、白芷、防风、桔梗等的种子,均可提高发芽率。
c.微量元素处理常用的微量元素有硼、锰、锌、铜、钼等。如桔梗种子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浸24小时,种子和根的产量均获提高。
②物理因素处理
a.浸种采用冷、温水或变温交替浸种,不仅能使种皮软化,增强透性,促进种子萌发,而且还能杀死种子内外所带病菌,防止病害传播。如穿心莲种子在37℃温水浸24小时,可显著促进发芽,薏苡种子采用冷热水交替浸种,对防治黑粉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b.晒种晒种能促进某些种子的后熟,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还能防止病虫害。
c.机械损伤处理采用机械方法损伤种皮,打破种皮障碍,促进种子萌发,如黄芪、甘草、穿心莲等种子可用粗砂擦破种皮,再用温水浸种,发芽率显著提高。
d.层积处理层积法是打破种子休眠常用的方法,银杏、人参、黄连等常用此法促进后熟。其方法是将种子和湿润的砂土混匀,放于较低温度下贮藏。
③生物因素处理生产上主要用细菌肥料拌种。
播种
①土地准备包括耕翻、整地、作畦等,翻地时要施基肥,尤其对根类药用植物更为重要,翻地后细碎土块,以防种子不能正常发芽,根据植物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作畦,如南方种植根类药材多采用高畦。畦的宽度以便于操作管理为准。
②播种期药用植物特性各异,播种期很不一致。但通常以春、秋两季播种为多。一般耐寒性差、生长期较短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及没有休眠特性的木本植物宜春播,如薏苡、紫苏、荆芥、川黄柏等。耐寒性强、生长期长或种子需休眠的植物宜秋播,如北沙参、白芷、厚朴等。
由于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同一种药用植物,在不同地区播种期也不一样,如红花在南方宜秋播,而在北方则多春播。每一种药用植物在某一地区都有适宜播种期,
如当归、白芷在秋季播种过早,第二年易发生抽薹森颤现象,造成根部不能药用;而播种过迟,则影响产量甚至发生冻害。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确定适宜播种期。
③播种方法
a.直播有穴播、条播、撒播三种方法,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播种密度、覆土深度等。如大粒种子宜深播,小粒种子宜浅播,黏土宜浅,砂土宜深。
b.育苗移栽杜仲、黄柏、厚朴、菊花、白术、党参、黄连、射干等,采用先在苗床育苗,然后移栽于大田。育苗移栽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管理方便,便于培育壮苗。
参考资料来源:
通常无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组织培养以及克隆等,其中营养生殖指由植物体的根、叶、茎营养器官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因为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因此常用扦插、嫁接、压条、高压、分根等人工的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
一、无性生殖方式有哪几种
1、分裂生殖
由一个母体分裂出新子体的生殖方式就叫做分裂生殖,比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眼虫等。
2、出芽生殖
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的生殖方式就是出芽生殖,比如水螅常进行出芽生殖。
3、孢子桐悔生殖
一部分生物在身体长成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该细胞(孢子)不用经过结合,便可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一般低等植物和真菌便用该生殖方式,比如青霉。
4、营养生殖陆轮带
营养生殖指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因为营养生殖可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所以常用分根、扦插、嫁接、压条、高压等人工的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
5、组织培养
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就可以完成植物的繁殖。因为植物的组织培养具有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脱毒以及便于自动化管理的特点,所以该技术广泛早芦应用于果树和花卉的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等方面。
6、克隆
由一个共同前体通过无性繁殖,所形成的一群基因结构相同的细胞或个体便是克隆,英国英格兰科学家和美国俄勒冈科学家先后培养出了克隆羊以及克隆猴。
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1、区别
有性繁殖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而无性繁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相较而言,有性繁殖要比无性繁殖更加的有生活力以及变异性。
2、接合生殖方式简介
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由个体直接进行便被称作接合生殖,通常原生动物的接合生殖,多见于纤毛虫类。
下一篇:更多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