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资讯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分类:茶资讯发布者:天使的歌声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月季花的养殖应注意盆土、温度、光照、浇水、施肥等,注意事项应有防冻、修剪、上盆、病虫害防治等。

1、养殖方法

(1)盆土

花盆选择透水、透气的普通泥盆就可以。新的泥盆在使用之前,先用水将其浸透,然后使用。刚扦插的小苗选择15厘米左右的小花盆,1到2年生的月季苗选择18—20厘米的花盆,并根据植株的大小逐渐增大。月季花喜欢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很怕干旱或者积水。

(2)温度

月季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0摄氏度,因此在每年的4到5月,9到10月,花朵较大,花色艳丽。在高温或低温或谈判的衫改环境下月季花会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可能会出现落叶现象。

(3)光照

月季为喜阳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的光照时间不能低于5—6小时,一般盆栽月季的养护,将其放在阳光充足处,夏季遮阴、降温即可。

(4)浇水

春季是月季花萌芽长枝的季节,水分的供应很重要。3月,新叶长出,2天浇一次水,上午进行;4月,花蕾逐渐形成,每天浇一次水;5月进入花期,一天浇两次水,一般上午8点左右浇一次,下午4点左右根据盆土的干湿情况酌情补水。其他季节根据“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

(5)施肥

月季花施肥要薄肥勤施。春季发芽之前,施肥一次,选用腐熟的豆饼等。含苞欲放之时,增施一次淡液肥。夏季花朵凋谢之后,施一次腐熟的液肥。

2、注意事项

(1)防冻

月季花可以耐-10摄氏度的低温。通常来讲,南方可以直接放在朝南的屋檐下过冬即可,北方盆栽月季则移到室内通风处。另外,冬季温度侍枣很低的时候,可以在稍暖时适当浇水,避免植株干冻致死。

(2)修剪

月季的新枝长到15—20厘米的时候,需要剪掉顶部的3厘米左右。当侧枝长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进行摘心,不断的反复,月季株型丰满,花开较多。

(3)上盆

盆栽月季都涉及到一个换盆、上盆的问题。换盆一般在早春发芽之前进行,换一部分新土,浇透水,放在阴凉处,一周之后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4)病虫害防治

环境通风不畅,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月季花很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干扰,比如蚜虫、白粉病、黑斑病等,出现病虫害时及时喷洒药剂。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的养殖需要肥沃疏松土壤,控制温度,干透再浇水,保证充足光照,适茄羡量施肥。注意事项是修剪和花盆。

养殖方法

1、土壤

比较有营养、土质松散一些的土壤比较适合月季花的生颤顷拍长,一般选用富含、疏松排水的偏酸性沙质土壤。乎顷另外,月季最好选用大一些的花盆,以免影响其生长。

2、温度

月季的适生温度为18-28,如果在室内养殖应注意离暖气空调等电器远一些,最好保持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上,以促进月季生长,如果是在室外养殖,可任其生长,待温度过低时它会自发进入休眠期。

3、浇水

用手去试试土壤的湿润度,如果干燥说明可以浇水,如果还比较湿润,就需要待土壤干透再继续浇水。

4、光照

月季花喜阳光,平时至少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夏季的光线比较强,需要适当遮阴,光线减弱后,可以继续接受光照。

5、施肥

月季花在春季应施一次追肥,秋季初期应减少施肥量,待温度慢慢回转再继续正常施肥。

注意事项

1、如果想要月季保持美观的造型,应定期对它的枝叶进行修剪,最好一两年修剪一次枝条,把发育不好的病枝都修剪掉。

2、盆栽应定期换盆,每隔两年左右换一次盆,换盆时要剪去腐根和烂根。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花卉,而且月季花的种类也非常的多,目前已知的品种就已经近万种了。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光照
月季花喜欢阳光,养护月季花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最好每天能有不低于6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光照,那么月季花就不会开花。
浇水
月季花十分的怕水湿,所以在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积水。一般在土壤完全干透之后再浇水就可以了,否则会造成根部腐烂,但是在夏季的时候水分蒸发比较大,所以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以免月季花缺水。
施肥
月季花十分喜肥,所以养护月季花需要勤施肥,尤其是在生长期,每隔十天左右就需要施一次肥,但是施肥的时候要注意,肥料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会肆指烧坏月季花的根部。
养殖月季花的注意事项
温度
月季花喜欢凉爽的生长环境,一般适合月季花生长的温度在18度到28度之间,但是月季花也比较耐寒,它可以耐受零下10度的低温,所以在南方养护月季花可以不用在室内过冬。
修剪
当月季花开花之后要及时的进行修剪,将干枯的花蕾剪掉,这样可以使以后开花更加差雹悄饱满。这样可以避免养虚渣分被浪费。

上一篇:桂花播种方法视频 桂花播种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茶资讯

茶资讯相关文章
更多茶资讯文章

精选茶资讯

茶资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