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资讯

蛋鸡免疫失败的原因 蛋鸡免疫用药的程序

分类:茶资讯发布者:人鱼王子

鸡疫苗不合格有那些因素?

一、影响免疫失败的因素
1、疫苗及稀释剂
(1)、疫苗的质量
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质量不合格或已过期失效。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
(2)、疫苗选择不当(毒力)
某些肉鸡场忽视肉仔鸡生长快、抵抗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选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如选择中等偏强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新城疫Ⅰ系疫苗饮水,这不仅起不到免疫的作用,相反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
(3)、疫苗间干扰作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如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4)、疫苗稀释剂
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有时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饮水免疫的,饮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2、鸡群机体状况
(1)、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鸡品种繁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鸡,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鸡只甚至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干扰
由于种鸡个体免疫应答差异以及不同批次雏鸡群不一定来自同一种鸡群等原因,造成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所有雏鸡固定同一日龄进行接种,若母源抗体过高的反而干扰了后天免疫,不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即使同一鸡群不同个体之间母源抗体滴度也不一致,母源抗体干扰疫苗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3)、应激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谢。所以,当鸡群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鸡的免疫能力。
(4)、营养因素
维生素及许多其它养分都对鸡免疫力有显著影响。养分缺乏,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D、B、E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时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试验表明,雏鸡断水、断食48小时,法氏囊、胸腺和脾脏重量明显下降,脾脏内淋巴细胞数减少,网状内皮系统细菌清除率降低,即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3、疾病
(1)、血清型
许多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甚至有多个血清亚型,某鸡场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与使用的疫苗毒株(菌苗菌株)在抗原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或不属于一个血清(亚)型,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2)、免疫抑制性疾病
马立克氏病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球虫等能损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哈德氏腺、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样组织等,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特别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可以造成免疫系统的破坏和抑制,从而影响其它传染病的免疫。鸡群发病期间接种疫苗,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3)、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
鸡体接种疫苗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野毒入侵或机体尚未完全产生抗体之前感染强毒,就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免疫失败。
4、免疫程序不合理
  鸡场未根据当地鸡病流行规律和本场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
5其他因素
(1)、饲养管理不当
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鸡舍及周围贺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用疫苗期间鸡群已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这些都会影响疫苗禅唤激的效果,导致免疫失败。饲喂霉变的饲料或垫料发霉,霉菌毒素能使胸腺、法氏链含囊萎缩,毒害巨噬细胞而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2)、免疫方法不当
滴鼻滴眼免疫时,疫苗未能进入眼内、鼻腔;肌注免疫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量不足并导致疫苗污染环境。饮水免疫时,免疫前未限水或饮水器内加水量太多,使配制的疫苗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饮完而影响剂量。
(3)、化学物质的影响
许多重金属(铅、镉、汞、砷)均可抑制免疫应答而导致免疫失败;某些化学物质(卤化苯、卤素、农药)可引起鸡免疫系统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以及活性细胞的破坏,进而引起免疫失败。
(4)、滥用药物
许多药物(如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等)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有的鸡场为防病而在免疫接种期间使用抗菌药物或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以致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5)、器械和用具消毒不严
免疫接种时不按要求消毒注射器、针头、刺种针及饮水器等,使免疫接种成了带毒传播,反而引发疫病流行。
二、采取的主要对策
1、正确选择和使用疫苗
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到经兽医部门批准经营生物制品的专营商店购买。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注意瓶子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瓶内是否真空和有效期,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使用。疫苗种类多,选用时应考虑当地疫情、毒株特点。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鸡群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采用正确的免疫操作方法,保证免疫质量。
疫苗接种操作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饮水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剂、金属离子,可在疫苗溶液中加入0.3%的脱脂奶粉作保护剂。在疫苗饮水前可适当限水以保证疫苗在1小时内饮完,并设置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每只鸡都能同时饮到疫苗水。气雾免疫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并保证雾粒在50μm左右。点眼、滴鼻免疫,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鼻腔。刺种痘苗必须刺一下浸一下刺种针,保证刺种针每次浸入疫苗溶液中。用连续注射器接种疫苗,注射剂量要反复校正,使误差小于0.01mL,针头不能太粗,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

怎样解决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问题?

要解决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问题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最好是自繁自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引种必须从无病种鸡场引进,切不可从不明情况的种鸡场引种。购进的种蛋应自行孵化。

(2)合理选择疫苗。为了防止马立克氏病超强毒感染,可选择CVI988细胞结合性弱毒疫苗、二价疫苗(HVT+CVI988;HVT+SB1)或三价疫苗(CVI988+HVT+SB1)。只有在受马立克氏病超强毒威胁的地区,可以考虑使用多价疫苗,尤其是三价疫苗,否则尽量少用,以免母源抗体影响其后代雏鸡对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效果。

(3)克服母源抗体干扰。可交替使陪搭念用疫苗。如用血清Ⅰ型(CVI988)疫苗免疫种芦困鸡,其后代改用血清Ⅲ型疫苗(HVT)或血清Ⅱ型疫苗免疫。为了避免火鸡疱疹病毒同型母源抗体干扰所造成的免疫失败,采取世代交替免疫接种方案,可采取如下方案:祖代用HVT+SB1,父母代用CVI988,商品代用HVT,但有超强毒存在的情况改用HVT+SB1。商品代在不了解父母代用苗情况下,为了克服母源抗体,也可采用二次马立克氏病疫苗(HVT苗)免疫,二免时间以7~10日龄为宜。

(4)防止马立克氏病病毒早期感染。注射HVT苗后,7~10天才产生免疫力,所以饲养1~30日龄雏鸡的环境,必须严格消毒除尘,每天一次。禁止闲人进出,进出人员要消毒。孵化厅要远离鸡舍,育雏舍和成年鸡舍要隔开。

(5)正确地使用、运输和保存疫苗。疫苗的运输和保存应在低温状态下。在注苗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器械要严格消毒。根据雏鸡数量,疫苗应现配现用,杜绝一次性稀释大量疫苗待用。配制疫苗要使用指定的专门稀释液,不应在稀释液中乱加抗生素,已有人报道在稀释液中加庆大霉素或恩诺沙星造成免疫失败。配好的疫苗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用完。注苗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1小时后2小时内的已稀释的疫苗应多加1倍剂量注射,稀释2小时后的疫苗应废弃。

(6)控制应激和其他感染。首先应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育雏期间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密度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适当的通风,以减少灰尘、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防噪音干扰鸡群;雏枝纳鸡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运输工具的清洁卫生,夜间运输可减少应激因素的刺激。

由于许多传染性疾病可引起免疫抑制,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常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有: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鸡白痢等。在选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时应注意,2周龄以内的雏鸡千万不要使用中等偏强毒力的活疫苗免疫,因为其造成的免疫抑制,可严重干扰对鸡马立克氏病在内的其他疾病的正常免疫应答的产生。

什么是鸡的免疫程序?如何确定鸡的免疫程序?

以下是商品蛋鸡免疫程序和肉鸡免疫程序,供参考:

商品蛋鸡免疫程序:

1日龄:注射马立克疫苗。

7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14日龄:法氏囊苗饮水、点眼或滴鼻。

24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三联苗饮水,三联油苗注射。余肆肢

35日龄:苗刺种。

50日龄:鸡毒支原体苗点眼。

80日龄:新城疫Ⅰ系苗、新城疫油苗同时。

110日龄: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苗。

125日龄:注射苗。

250日龄:三联油苗胸肌注射。

肉鸡免疫程序

1日龄:马立克病疫苗颈背。

7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点眼,

新城疫、二联油苗颈背皮下注射。

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苗滴口或饮水。

21日龄:新城疫LaSota株疫苗饮水。

35日龄:新城疫LaSota株疫苗饮水。

每个养鸡场根据本场疫病发生的特点和鸡群的实际情况选用疫苗,并按疫苗的免疫特性安排预防接种的日龄、次数和方法,这就叫免疫程序。确定免疫程序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鸡场发病史

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该场已发生过什么病、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和发病批次,依此确定疫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时机。如对曾经发生过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鸡场,可在习惯发作日龄前15天进行疫苗滴眼接种。

(2)鸡场原有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时使用的疫苗

如某一传染病始终难以控制,应考虑原有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或疫苗毒株是否与流行的毒株相一致。了解这一点,可以及时调整免疫程序或重新选择疫苗。

(3)雏鸡的母源抗体

了解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抗体整齐度、抗体的及母源抗体对疫苗不同接种途径的干扰,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如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是4~5天。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是6天。对类传染病首免最好是滴鼻、点眼或气雾免疫,这样即能产生较好的又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4)疫竖世苗接种日龄与鸡体易感性的关系

如马立克氏病必须在出壳后24小时内免疫,因为雏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染性最高,并且随着日龄增长,对马立克氏病易感性降低。

成年鸡对传染性喉气管炎最易感,且发病典型,所以该病的免疫应在7周龄以后,才可获得好的效果。禽脑脊髓炎必须在10~15周龄免疫。10周龄以前免疫有时会引起发病,15周龄以后免疫可能发生蛋的带毒。鸡痘在35日龄以后免疫,一次即可。

(5)免疫接种途径

不同的免疫接种途径,产生的免疫效果截然不同。如新城疫滴鼻、点眼明显优于饮水免疫。有些疫苗病毒亲嗜部位不同,应采用特定的免疫途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亲嗜肠道,即病毒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所以最佳的免疫途径是饮水或喷雾免疫。鸡痘亲嗜表皮细胞,必须采用刺种免疫。

(6)季节与疫病的关系

有许多病受环境气候影响很大,如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免疫程序应随着季节有所变化。如在蚊虫繁殖季节来临前刺种鸡痘疫苗。

(7)了解疫情

附近鸡场暴发传染病时,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必要时进行紧急接种。对流行的重大疫情,即使本场没有发生,也应考虑免疫接种。必要时考虑死苗和活苗合理搭配使用。如新城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上一篇:里鱼养殖方法有哪些 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更多茶资讯

茶资讯相关文章
更多茶资讯文章

精选茶资讯

茶资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