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用盖碗泡茶怎么不烫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用盖碗泡茶怎么不烫手呀和用盖碗泡茶怎么不烫手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盖碗形成之初不是用来冲泡的,它就是个直接饮用的杯子,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有许多好处:
看汤色、辨浓度、观叶底,简单、明了、真实。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直至审评茶叶的专用器。
盖碗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在茶事中广泛使用。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即天、地、人。
往玄里说,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
这么(站长 推荐:茶水是碱性还是酸性,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关 注:www.lhEcha.com)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实惠点讲,三件头盖碗中的茶船作用尤妙,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增强了稳定感,也确不易倾覆。
唐代有雏形,一直到清代定型,小小盖碗穿越数百年才有今天三位一体的模样–一盏、一盖、一碟。
①茶盏小于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于让茶叶沉淀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
②上有隆起的茶盖,而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便于凝聚茶香,还可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
③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
④用有盖的碗作饮具,保温性更好。
不过,盖碗的使用有一些小技巧;很多茶人初次使用,往往会感到烫手。其实,只要学会一些拿捏的方法,就可以避免烫手了。
①无论你是拿壶还是拿盖碗,就算你是拿枪,第一点都是要放松,松而不懈的松,何为不懈?就是有控制。
②调整盖与碗边的出水缝隙,在不用滤网时尤其重要。
③这个动作决定烫不烫手,尽可能是端起来,不是拎起来。
④食指的动作可圈可直,每个人的手型不同,长短不一,适合就好。
⑤出汤要自然平滑转动手腕,沉肩坠肘,如太极拳般气运流畅。
⑥一气呵成,出汤环节所有反关节的动作都有搔首弄姿的嫌疑,需杜绝。(作者及来源:云南紫陶,图来源:说茶网图库)
品茶是一门学问,泡茶亦然是,学习茶道,都会从泡茶开始,品每一道茶汤不同的变化,掌握泡茶的技巧和学问是开始喜欢茶,研究茶的必经过程,当开始享受泡茶的过程,兴趣愈浓时,盖碗泡茶就成了我们学习泡茶时的必备器皿。
为什么盖碗是必备的器皿?盖碗冲泡是专业度提升的开始。
抛开盖碗的传承的文化内涵,从专业审评角度考量,我们需要方便把握水温、控制注水、出汤的节奏、叶底的变化等等,用白瓷盖碗,无论是浸泡、出汤、闻香、观叶底等都极为方便、直接。
从开始学习泡茶时,都会有过一些状况发生,或是不小心烫着手,或是茶汤忽浓忽淡,或是器皿掉落,或是分茶的分寸不足等等,这些基本的茶道礼仪和技巧,大部分的行为准则一学就会,只要开始,专注着每一次泡茶的过程,经过一次次经验的积累,就是提升茶道专业度的开始。
那么,泡茶的专业度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在泡茶过程中,从撬茶、注水到出汤,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细节的考量,而每个细节都是以体现茶汤品质为目地的,从这个思维出发,大拙总结了专业泡茶高手的经验,归纳出了十条,GET这十条经验足以成为泡茶高手。
1、撬茶的完整度越高汤感越好
从饼茶、沱茶、砖茶上撬干茶备用时,尽量保证干茶的完整度,尽量避免过多的碎末,因为干茶越完整,冲泡时候叶底的完整度越明显,汤感表现的也越好,反之,碎末过多,滋味不足。
2、每一泡干茶重量要学会因材选择
一般,一泡茶的干茶重量标准是以8克为一泡,但也会根据自身品饮的习惯加量至10克或减量至7克,那么,8克作为一泡茶的标配,实际上,是以盖碗的容积大小为参考依据的,这是因为注水的容量一般是以达到完全浸泡茶叶为考量,也就是常说的“茶水比”。不管使用什么器皿冲泡,如果干茶过多占满器皿空间,注水量明显不足,反之,干茶过少,注水量明显过多,都会影响出汤的时间和汤感的浓淡。
3、必须学会控制水温,切勿降温太快
普洱茶特别讲究水温,必须是沸水,是烧开后不再沸腾的热水。尤其是在醒茶过程中,如果水温不够,茶叶泡不开,茶汤的滋味很难显现,而当冲泡普洱老茶时,对水温的控制要求更为密切,因为老茶的醒茶时间相对新茶要长一些,水温降的过快,会影响老茶的汤感,这也是很多资深茶友选择紫砂壶冲泡的原因,保温。
4、注水必须匀速、稳定
茶艺培训过程中,对于注水主要是高冲、高吊、低冲、低吊四种方式,注水点还分螺旋形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等。一般,我们日常泡茶过程中不需要这么多技巧存在,反而单点注水,匀速注水,更容易把握茶汤的稳定。
5、出汤的节奏需摸索
从注水到出汤的过程,在刚开始学泡茶时,大拙建议看着茶汤的颜色出汤或看着叶底苏醒程度出汤,大拙建议心理默默地数着秒数,或者有个节拍的节奏,多少秒左右出汤,一开始可能需要看着时间出汤,经验多了,自然心里也就会有个节奏的存在。
6、每一道茶汤需出尽
当注水、出汤的节奏都有了经验时,要仔细品鉴每一道茶汤的汤感变化,就必须要让每一道茶汤出尽,如果未出尽,在盖碗中的残留的水会影响下一道茶汤的汤感变化。
7、盖碗的盖子不要随意放
泡好一道茶,出完茶汤后,很多人会将盖碗的盖子随意摆放,或是随意放在茶台上,或是抓在手上,大拙建议,在出尽茶汤后,盖子应该置于盖碗上,占四分之三的位置,保留一点空隙,让叶底有个换气的空间,同时,也保持一点叶底的温度,这样做的原因,是能更好保证后面每一道茶汤的浸出物释放。
8、醒茶是泡茶技巧的关键
9、闻香的小窍门
醒茶后的闻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想闻公道杯里的香气,有时闻的到,有时闻不到,这其实就是泡茶老不老道的一个小窍门,在醒茶完成后,将公道杯的中茶汤倒掉后,需要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净,才能让香气显现出来,如果杯中还残留水份,香气是不显的。
10、一些不该有的小动作
常常看到新手泡茶会有一些小动作,例如,用盖碗的盖子拨弄茶叶或是泡茶后拨弄叶底,直接对着干茶注水等,这些小动作都会影响茶汤的汤感,最明显的就是加重了茶汤的涩感,这些小动作尽量别做,泡茶应讲究干净、利落。(作者:大拙古茶社,来源:大拙古茶)
盖碗表面光洁致密,不吸味,完全不会串味,是常用的泡茶茶具。它适用性广泛,很多茶类都可以用盖碗冲泡。那么,你知道怎么使用盖碗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正确拿盖碗的几种手势。
正确拿盖碗的几种手势
1、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盖碗是最普遍的一种拿手法,暂且称之为“三指法”。这种手法比较简单,新手也可以很快掌握。
使用方法:
出汤时,盖子先调整好合适的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直接接触,否则烫手,把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注意不可翘兰花指,否则显得妖媚而不雅观。
2、抓碗法
使用抓碗法的人不多,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比较烫手,难度大,初学者不容易掌握。抓碗法大气、豪迈,喜欢这种风格的不妨试试。
使用方法:
第一步:左手将盖碗拿起,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右手拇指压住盖钮,其他手指拿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不可接触碗身,否则会烫手。
第二步:松开左手,将盖碗垂直过来,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即可出汤。
拿盖碗的手法技巧
(1)如果盖钮深凹,食指“抠”进去就会很烫,可以把手指横压在盖钮上面。
(2)手指尽量往碗的边缘拿,无名指和小指不要贴到碗身上。
(3)盖子的口开大一点,出汤速度快,不容易烫手,如担心倒出茶渣,可以使用茶滤。
盖碗使用注意事项
1、不选碗身厚的盖碗
这样的盖碗虽然隔热成效不错,但是散热慢,容易闷到茶,再者碗身厚的盖碗一般容量都比较大,对于手小的女性来说拿起来笨重、不方便泡茶。
2、选择碗身较薄的盖碗
容量在110毫升-120毫升,盖碗的边缘向外敞开,碗身薄的。手拿起来时较碗身厚的轻便许多。
3、注水量的掌握
注水离盖碗口半指即可。
4、正确拿盖碗
先将盖子倾斜流出一个出水口,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选择一个刚刚合适的角度,食指放在盖纽上,大拇指与中指拿住盖碗的边缘两端,拿稳盖碗再出汤,茶汤与盖碗垂直向倒入公道杯内。
盖碗要正确使用才能避免烫手,特别是新人初次泡茶,更应该掌握盖碗泡茶的技巧,避免弄伤自己的手。
以上内容是关于用盖碗泡茶怎么不烫手和用盖碗泡茶怎么不烫手呀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