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方器大全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方器里的经典壶型和紫砂方器大全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宜兴紫砂方器也是传统的造型工艺,对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要求甚高。一把既美观又实用的方型茶壶,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其工艺水平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
因其难度较高,所以生产数量相对较少。欣赏一件方器作品美不美、好不好关键在以下几方面:
紫砂方器要有“度”。构思要合理,比例要得当,线条要流畅,虚实搭配要恰当。这与创作者的功力、对作品的见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制作的方器茶具不在乎有多少个面、有多少层,关键要有层次感和立体空间感。
紫砂方器要有“力”。这是一把方器茶壶重要的直观特征。为什么清代黄玉麟创作的“铺砂斗方壶”、现代顾景舟创作的“僧帽壶”能被收藏家和行家青睬、追捧,就是因为它们看上去非常有力,似一位“年轻的小伙子”。
线条有力、角度有力、衔接有力、虚实对比有力,作品厚重。
紫砂方器要有“角”。所谓方器茶壶,就是用数学立体几何概念来衡量的。比如周志良老师创作的方韵壶,用四片泥片镶接而成,角度端庄,嵌接合理,是一件上乘之作。
这里说的“角”,不仅是角度的意思。而是一个气度,也就是上下左右线面界定明显,角度协调,对称匀称。
紫砂方器要有“粒”。紫砂方器对泥料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以“拼紫”、“底槽青”等掺以颗粒适当的砂粒为宜.烧成后让砂粒在壶身上似隐似现,反而让人感到老而不枯、新而不嫩、粗而不润、娇而不艳的混沌感觉.这就是方货区别于一般其它种类紫砂壶的工艺特色。
紫砂方器要有“润”。方器茶壶是由多个面嵌接而成的,在“公共边”处理上,也要注重“方中寓圆”的艺术感受,把线条在交界处处理得圆润些,使线条变化更富有特征。
当然一件好的作品也要根据造型特色和创作理念,不一定要牵强附会地找“圆”接点。
所以说,方器茶壶在创作或制作过程中合理把握好线与角、线与面的关系,或粗犷、或丰腴、或刚健、或清秀,将会呈现不同的立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这就是方壶造型富有独特魅力之处。
如今我们说起近现代的花器大师,大多都会提到朱可心、蒋蓉、汪寅仙等,而再细数民国时期时,大家好像都知之甚少了。
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民国时的一位花器宗师,他一生创制紫砂花货精品甚多,仅新品种类就达二百余种,是紫砂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匠艺师之一。
他的名字,叫冯桂林。
冯桂林,宜兴周铁镇人,1918年迁居宜兴蜀山北厂,师从范大生、程寿珍。
其擅长刻画及仿生自然塑器,制品精致细腻,深沉肃穆,线条简巧沉稳,设计创制极富巧思,有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之感。
冯桂林梅桩套组
2023瀚海春拍
RMB1,092,500
此壶借鉴杨凤年之梅桩造型,但对梅气质的提炼更为完美,完整刻画了梅桩苍劲奇倔的节疤,俏丽多姿的身段。
制作技巧高超熟练,毫无修琢之气,尤其对细部桩节的生态,梅枝的结构、花朵的刻画传神写意。
朱可心大师亦对此壶极为推崇,赞不绝口,曾借于身边进行鉴赏。
冯桂林竹壶套组
2023嘉德春拍
RMB230,000
此壶体取方竹枝干,上下对称,嘴以三弯曲流,塑竹枝叶状,把以圆把式,并出一枝竹叶呈风中飘动状态。
虚嵌盖,便利制作,四面转动,吻合贴切。上塑扭曲竹节,两旁附几片竹叶,各个角度观之,都具灵秀之气。
该壶平滑光润,骨肉亭匀,把玩得体圆顺,为紫砂壶上品之作。
冯桂林松鼠葡萄桩
2023观宇春拍
RMB575,000
此套紫砂茶具,壶为树桩型,鋬与流嘴皆是葡萄藤条所化,皆有自然藤条之绞拧纹路,隐隐藏于其内。
流嘴三弯,有藤枝疤节,颇显老味。壶鋬下端发出两支藤蔓,自然攀爬于壶体,藤上有松鼠嬉戏其间,藤蔓上枝条生发自然,枝叶活灵活现,生机勃勃。
通观整壶,浑然一体,流、把、钮处理得恰到好处,具有天然意趣。
冯桂林松鼠葡萄壶
2023远方春拍
RMB437,000
冯桂林所制此壶曾获国际大奖的,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他所制松鼠葡萄。
松鼠寓十二生属相中鼠之意,而鼠与中国古代干支计时法中地支里的子相对,并称作子鼠,松鼠葡萄相配是多子多福之意。
此壶最大的亮点,乃是壶身靠流侧饰以「螭龙」,神态灵动,非常少见。
冯桂林东坡提梁壶
东坡提梁制作难度极高,又以汪宝根、冯桂林二人所制最为著名。
冯桂林制此壶,充分发挥捏塑梅桩特长,在原作基础上作较大的变动,壶流、壶钮、壶提均采用梅桩铁杆枝节处理。
以苍老劲挺、勃勃生机来表达东坡提梁壶耐冰霜雪露,不畏艰辛之品格,充分显示冯桂林的高超技艺。
冯桂林大五竹壶
壶做大竹节形状,四角接四颗小竹节形状的圆筒,整体近似四方形,底略平。
流、柄、盖钮及壶身钧做竹节形,盖倭角,与口扣合严密,整器器身大气周正,砂质细密,极有韵味。
冯桂林鱼化龙
壶身通体作海水波浪云纹,壶身两侧各塑一鱼一龙浅浮雕,神韵灵动。
壶盖有一可活动龙首伸出云端,龙首口内之舌亦可活动,随壶注水倾斜,龙舌能吐出,妙趣横生。
壶把为龙尾造型,整壶饱满,气度非凡。
冯桂林上合桃壶
此壶为筋囊花器,壶体较扁,壶身分为五瓣筋囊,等分均匀,线条颇具张力,囊块饱满,壶盖与身密合,壶流一弯,出水流畅。
壶鋬从囊凹处舒展而出,强化形体的平衡感,盖钮以捏塑手法抟成小桃及小枝桃叶五片,形体逼真。
对于喜爱紫砂壶的人来说,我们应该知道这些大师的名字,市场和投资者的目光或许在流转改变,但真正好的作品,总有天会被青睐。
很多朋友,感叹紫砂壶水太深,让许多缺乏紫砂壶知识储备的爱壶者望壶却步。想买一把紫砂壶,但是由于刚接触紫砂不久,第一次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壶?
面对千万种壶型,他表示选择困难症都犯了。今天,我们就新手入门紫砂如何选壶,来讲讲~
1、选壶前,先要知道自己买壶的目的,买壶做什么用的,是送人还是自用。
送人:
(1)男或女
(2)喝什么茶
(3)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4)大概什么职业、职位
(5)领导还是同事
(6)为什么送
(7)想送什么价位
自用:
(1)准备泡什么茶
(2)平时几人用
(3)喜欢什么泥料什么器型
(4)心理价位多少
(5)只需实用,还是买来收藏
2.假如是为了升值或者珍藏
当然,从珍藏的角度讲,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一定买大家都会喜欢的壶,这样的掌握性比较大。
也可能现在没有挖掘到壶的价值,但以后会升值的壶,可这不是你一开始就要考虑的事情,只有你在珍藏了一段时间以后,你才有捡漏的能力。
3.假如是为了把玩或者装饰
你可以比较有实力的壶,在把玩和观赏过程中,好壶可以增补自己的乐趣。当然,壶做的好的不一定名气大,有很多艺人名气不高,但是壶做的很好,所以你必需对紫砂艺术有很深的理解。
4.假如你买壶是为了喝茶
由于是你第一把壶,在你不是很熟悉紫砂文化的时候,选择有品质保证的平台,当你深入了解一些知识后,可以慢慢来。
误区一:老壶一定比新壶有价值
比如发现的很多明代紫砂壶,没有留款,而且在泥料的处理,壶身、钮、把的线条、过度等存在问题,很明显地就能看出做工粗糙,收藏价值不大。
虽然说,一把老壶,特别是明中期或清早期的一些壶,确实难得一见,但它也会因年代久远,工艺粗糙等问题,收藏价值有待考量。
而且现留存的老壶很多都是一些大路货、粗货,出自名家之手的很少。
误区二:全手工壶一定比半手工壶好
全手工壶,就是使用工具而不使用模具来制作的,难度较大,时间和精力花费较多。半手工壶也是手工制成,只不过是通过使用模具辅助成型,也是手工完成。
好的壶不管是所谓全手工还是半手工,对艺师的水平要求都较高,所以全手工和半手工并不是评判一把壶好坏的唯一标准。
误区三:花壶比光壶艺术价值高
紫砂壶从造型可分为光壶、花壶、筋囊壶。光壶有圆器和方器两种,主要是指壶体表面为素面的壶;花壶则是以自然界的瓜果花木、鸟兽虫鱼为表现内容;筋囊壶是通过线与线的交织给人美感。
有些藏友认为花壶形态仿生,工艺复杂,制作繁琐,比光壶更有价值,其实不然。光壶虽然制作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临摹和描写,但正因为这样,才对制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要求表达准确,线条到位,意境悠长。
当然,这些只是建议,具体的还要看个人的喜欢。但是,我要提醒广大的新手朋友,在你第一次购买紫砂壶,一定要选择值得信赖的平台,有口碑,有保证,才不会买到“假壶”,才能在壶涯中少走弯路。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方器大全和紫砂方器里的经典壶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老银器的鉴别方法 老银鉴别方法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