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建盏” 建盏的建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音乐虫子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建盏”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建盏的建和“建盏”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建盏” 建盏的建1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建盏因宋代斗茶之风的盛行应运而出。建盏所烧瓷为黑瓷,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于建州建安县而得名。

建盏与点茶

建盏本身的设计,无疑是为了适应点茶法而生。它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囗四大类,传世以及出土最多的是束口碗。

束口碗口沿以下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便于点茶时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俗称“注水线”。

建盏的胎体厚重、釉面花纹变幻莫测以及对茶汤的保持温性好,适应斗茶需求,一时成为皇族、士大夫、文人墨客追捧的点茶珍品。

建盏种类

陶瓷界目前把建盏的釉面花纹种类大致分为六类: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鷓鸪斑、曜变和杂色釉。

其中,乌金、兔毫占宋朝早期建盏的大多数,油滴和曜变皆为日本舶来语,中国古代文献未见记载。

1、乌金

这是建窑较典型的釉色。乌金釉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则黑中泛青,即所谓的“青黑”;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成熟时期的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2、兔毫

黄庭坚的“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写的便是建盏中的兔毫,兔毫是建窑最典型且产量最大的产品,以至人们常常习惯以“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

兔毫盏有金兔毫、银兔毫、蓝兔毫,因其釉面纹理丝丝柔长如兔毫而得名。

3、油滴

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建盏珍品,烧制难度极大。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分。

这种斑点多为圆形,大者直径为三、四毫米;小者仅一毫米,甚至细如针尖,形如沸腾的油滴散落而成。

4、鹧鸪斑

鹧鸪斑是建窑产品中较为名贵的产品。“鹧鸪斑”即指釉面呈献出类似于鹧鸪鸟胸部散缀正圆白点的形状。

它形成是浮萍机理,釉面斑点是由许多小斑点拼合而成。小斑点像浮萍在釉面上漂游,随机而遇靠在一起,组合成许多形状不一的大斑点,斑点内的结晶物质没有连成一体,是分散的,所以有肉眼可见的沟纹。

5、曜变

“曜变”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圆点,也就是耀斑,曜斑广布于建盏的内壁,并随所视方向的移动而变化,垂直观察时呈蓝色,斜看时闪金光,仿佛置身于浩荡宇宙之中,周围是无数璀璨的繁星。

变斑建盏烧成的偶然性居多,千万分之一的概率,目前仅存的三件曜变斑建盏分别珍藏在日本静嘉堂文库、藤田美术馆和龙光院,被日本视为国宝。

6、杂色釉

杂色釉是由建窑黑釉“窑变”所致,釉面纹理变化多端,除上述五大类釉面纹理之外,还有一些杂色釉面,如柿红色、赤红色、灰白釉、芝麻花、结晶冰花纹、龟裂纹、酱釉(酱绿釉、酱黑釉、酱黄釉)等。

建盏的制作工艺难度在于“烧”,不同于景德镇青花是画者的艺术。烧制建盏,是对温度的掌控,在土与火的交融过程中,变化随时都在发生。

稍不留意则全军覆没,从如今建窑遗址碎片成山中可见难度之大。

建窑与点茶法一样,盛于两宋,衰于元。建窑随着元代中后期景德镇五彩瓷的登场,趋于衰落而渐渐停烧。

但建盏釉彩以其特殊的绚美,永远定格在历史,并随着如今我们对中国艺术的重视,建盏也将再起辉煌。

茶具选不对,茶汤就要毁!茶具

古往今来,爱茶人士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壶侍一茶。

如今,茶具的种类虽然增多了,但材质还是以陶器、瓷器、玻璃为主,那这三种不同的茶具对茶汤分别有什么影响呢?

对香气的影响

茶具的质地。我们在这里以密度来区分。

密度不同,导热和散热系数也就不同,一般密度高的壶,散热速度快,保温效果茶;密度低的壶,散热速度慢,保温效果好。

所以,茶具的密度高,泡起来茶香清扬;壶的密度低,泡起来茶香低沉。而我们常见的茶具材质密度排序为:

玻璃>瓷器>陶器

也就是说,用玻璃茶具冲泡绿茶比较好,用瓷器茶具冲泡红茶、香片比较好,陶器如紫砂壶可以冲泡黑茶。

对汤感的影响

玻璃茶具表面光滑,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容易翻动,导致茶叶内含物不能再稳定的环境下浸出,所以茶汤没那么粘厚。

瓷器茶具导热系数低,茶汤浸出环境相对稳定,所以比玻璃茶具冲泡的茶汤要软、厚、粘稠一点。

紫砂茶具表面附着能力强,且保温性强,散热慢,所以茶叶内含物能很好的浸出,与水融合,品味的汤感就比较软、厚度和粘稠度也会上升。

对汤色的影响

这个更在于视觉的享受,对香气和汤感并无影响。但满足了视觉、嗅觉、味觉的享受,品饮的乐趣才会无限放大。

白瓷茶具精致光洁,和绿茶更为搭配。

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怡,可配以黄茶或白茶。

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以及普洱茶比较合适。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确实客观存在,但什么样质地的茶具泡什么茶,差别还是细微的,这需要茶友们在饮茶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建盏,彰显主人品味的主人杯

爱喝茶的人,会很在意茶器,从茶壶到杯盏,都可能是喝茶人的一份心情。拥有一枚特殊的、可心的主人杯,是每一个茶人追求个性的一种表现。

当看到茶人的主人杯时,你可能就会读懂他的百分之五十。同样,你也能通过主人杯,向别人展示你独特的格调和趣味。

主人杯,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的品茗杯,它就像男人的手表、女人的包包。它的出现就彰显了主人的品味,喜好。

那么,为什么说建盏是彰显主人品味的茶杯呢?

盏中可悟道

建盏并非仅仅是一件喝水的器物,更是思想的载体,就像书法、国画一样,是有灵魂的。

建盏作为宋代斗茶之风的产物,因为宋“茶色贵白”“宜黑盏”,才使得这看似并不起眼的建盏有了用武之地。

建盏造型浑厚古朴,釉色为古代结晶釉,通过烧成时析晶,液相分离等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产生了自然天成的斑点与流纹,恰似美丽。

它再现兔子身上的毫纹和鹧鸪鸟羽毛上正圆如珠的斑点。这种自然天成的现象的某种意蕴,在建盏珍品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建盏追求自然天成的釉色美符合宋代理学崇尚自然的最高审美标准。因而文人士大夫们在品饮的过程中,追求和欣赏建盏的自然美,从中悟出哲理,摆脱了人事的束搏,从而获得了心灵的释放。

每一个建盏独一无二

购买建盏的时候,卖家一定会告诉你:“我们店的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句话听着像是在唬人,但其实,卖家说的没错。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一只建盏的釉面花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独特性,与建盏在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密不可分。

成品建盏之所以带有炫目的“金属质感”,是因为它对胎料和釉料的选择都有讲究。

建盏胎料会选用含铁量很高的瓷土,釉水则要用建阳区水吉镇特有的、富含高铁物质的釉矿。

建盏匠人们把略带红色的釉矿粉碎后,在水里浸泡软化,然后过滤掉残渣,加入草木灰、长石等配料,就制成了建盏所需的釉水。

这种特殊的釉水属于含铁量很高的石灰釉,它构成了建盏区别于青瓷、白瓷的最显著特征。

“(石灰釉)在高温中流动性强。低温时,结晶生成各种奇特的斑纹。斑纹在不同光线下色泽和明暗也不同,变化丰富。”(《建盏烧制技艺浅析》,谢松青)

也就是说,在建窑1300℃左右的密闭高温下,釉水是会在器皿表面流动的。匠人们无法对流动的釉水施加具体的影响,只能通过对温度高低的控制,在“大体上”掌控建盏的釉面斑纹。

所以,每一件光辉夺目的建盏,都是由时间、温度和流动的釉水,共同慢慢酝酿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结晶。

建盏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因为建盏对胎土含铁量、含砂量高低的筛选、拉胚的松实薄厚及上釉浓淡厚薄的制作皆有特殊的功能设计。

所以用建盏喝茶,可以长时间保温蓄热提高茶汤的碱性,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更佳,更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充分达到品茗效果和极致的软滑甘甜顺口感,您欲饮几何加分的好茶,必定要用盛茶最佳组合建盏。

建盏在胎釉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等化学成分。

所以建盏的高含铁量在使用过程中能不断的释放二价铁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增加血红蛋白的载体及红细胞的功能执行。

可预防贫血、高血压,能调节人体中枢神经,达到舒缓的作用。

此外对平衡内分泌系统也有功效,可将细菌吸附,并将细菌赖以生存的酶活性抑制的逆转和氧达到杀菌的效果。

二氧化硅本身无毒副作用,主要是用来改善口感、增加润滑度。铝能释放微量铝离子、氧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氟离子。

养盏亦是乐趣

主人杯,亦是跟随着主人的随身之物,也像是一个相处很久的老朋友。

你爱盏,盏亦爱你,时间久了,七彩之光便会在盏中呈现。

建盏是有灵性的,每个人在养盏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心得,养盏不是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七彩,而是享受过程。

和烧盏一样,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糅合,成就了每把盏的“独一无二”。

建盏的“七彩”乃是融入了时光的打磨和玩盏者的感情,这就是为什么每只盏养出来的韵味都不一样,每个人养出来的盏也都不同。

只有亲自体会过才知道个中滋味。

建盏是民间艺术家手工作品,其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艺都是完全遵循古法制作,大部分工艺师都是极其认真严谨。

建盏兴于宋代,没落于元代,中间断代几百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一批工艺师重新掌握了建盏的工艺,亦显建盏之珍贵。

所以如果选择建盏作为自己的主人杯,更能与茶成为一幅美卷,彰显自己的品味!

以上内容是关于“建盏”和建盏的建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铁壶和铜壶的区别 铁壶和铜壶哪个烧水好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