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漏什么意思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漏是用来干什么的和茶漏什么意思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茶漏,又叫作茶斗,是茶具之一,与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桶一齐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在做什么都越来越求简单的今天,有人喝茶也不常用茶漏了。
茶漏怎么用?
冲泡茶叶之际,将茶漏放在茶壶口,茶漏上置放茶叶,谨防茶叶外泄散落,还能虑掉很多茶叶碎渣、一些杂质,使茶汤保持清亮,茶味保持清爽。
泡什么茶需要茶漏?
茶漏可以虑掉很多茶叶碎渣,因此在冲泡细碎茶叶时建议使用茶漏,比如碎茶、红茶、细碎的花草茶等,而冲泡茶叶完整度比较高的茶叶时,茶漏就可以被稍稍忽略了。
茶漏有什么材质?
市面上茶漏的材质还是较为丰富的,有金属材质、陶瓷、紫砂、竹质、玻璃等等。
金属茶漏:此材质的茶漏普及时间较早,主要有纯银、不锈钢制成的,耐用实惠,使用方便,只是时间久了,可能会有沉积的茶垢,不易清洗。
金属茶漏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影响茶汤滋味,并且较大的茶漏空隙,只能虑走相对大的茶末,细碎茶末和杂志可能就会沉入茶汤中。
紫砂茶漏:紫砂茶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养”,它与紫砂壶、紫砂杯一样都是越用越润,越养越有味,使用茶漏也变成了一件有雅致的事。
陶瓷茶漏:具有美观性和欣赏性,陶瓷质地高雅,易清洗,细密的网孔连细碎的茶末都能虑走,而且也不影响茶汤滋味。
赏心悦目中品尝茶鲜,不错不错。
需要的时候,茶漏还是好好用起来吧,好看好玩也好用!
一、日本生铁壶的历史
日本江户时期(16151868),在幕府和平时代,南部28代藩主信直公,因为本藩盛产品质很好的铁矿石,于是在1659年的冬季招聘来自京都的高级工艺师小泉仁左卫门清行和高级工程师铃木,专门为藩主制作御用的煮水铁锅学名“茶釜”,如下图:
至到江户期间(16151868),由小泉家第三代的小泉仁左卫门将茶釜附上手把和壶嘴直至改良成现今壶形的铁壶。。
铁壶最早是由铸铁所制成,而这铸铁必须经由传统日本炉炼制才能制成铁壶,1868年后由于设在日本许多地方的西方炉也开始使用铸铁,提供了炼制历史的发展延革。
日本铁壶流行于一般家庭,大约是在江户中期昭和期间盛行。当时的铁壶是采用优质的日本铸铁打造,然而到了昭和初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开打,战争需使用大量的铁料,因此铁制品都受到严密的管制,导致铁壶的产量剧减,昭和二十年(1945年),民生用品铸物铁壶全面恢复生产。
二、日本铁壶的产地
日本铁壶产地分为两个:“南部铁器”及“京都铁器”。
明治41年(1908年)大正天皇还是皇太子时,访问盛冈时参访第八代小泉仁左卫门制壶的过程,由于工法精湛获得极高的评价,随行的记者拍下,并在各大报报导,从此南部铁器在全国打开知名度。
首代小泉仁左卫门,这就是南部釜的起源。第三代佐卫门创造了各个种类的铁瓶,总称为现在的“南部铁器”,“南部铁器”是地域的统称,其实是泛指日本岩手县的著名特产,用传统铸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铁制品。
主要特征是盖子由铁打造,壶体几乎以黑色为主,没有鸣金,以盛冈及水泽两地为最主要的产地。
如下图:
“京都铁器”是指在京都等地制作的铁壶,亦叫关西铁壶。其壶盖由铜打造,盖子上的壶钮为梅等的造型,另外,壶底有鸣金(壶底的响片),茶具的把手形状较多。
三、日本铁壶的称谓日本铁壶称为铁瓶或急须。
急须一般是指容量在500cc(或700cc)以下的铁制茶壶,附有滤网,一般是用来泡茶。
四、日本铁壶的堂号
根据现有的资料,铁壶的堂号大致可以区分为五十多家(不含南部铁器及纯粹名人作品),
分别有:龟文堂、银秀堂、梅泉堂、五叶堂、龙文堂、龙云堂、龙虎堂、龙方堂、金龙堂、青龙堂、金凤堂、光龙堂、万龙堂、昭龙堂、信龙堂、地龙堂、金寿堂、晴寿堂、正寿堂、松寿堂、龙寿堂、金阳堂、金光堂、金祥堂、金玉堂、金青堂、金金堂、金清堂、精金堂、光玉堂、松玉堂、云色堂、省铸堂、凤鸣堂、三德堂、菊光堂、光宝堂、紫金堂、荣青堂、铁紫堂、英青堂、等等堂号。
主要分有龙文堂及金寿堂两大体系,龙文堂风格花俏,相当于紫砂壶的花货,因它的铜盖闻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买铜盖(如下图)。
金寿堂风格高雅素洁,相当紫砂壶的光货。十八世纪以后开始在壶体壶盖落款。
五、日本的新、老铁壶
新铁壶:指日本现代制作的铁壶,主要表现在壶体内部涂有防锈漆或壶把涂有植物生漆。
老铁壶:指明治到大正期间前后的作品遗留至今,技术精湛,以龙文堂,金寿堂,龟文堂为代表,如下图,但因年代缘故,品质有好有差,需具本分析。
六、壶脐、壶鸣,
“壶脐”指铁壶外面的壶底的铸铁孔,有凹陷的单孔,有突出的肚脐孔,有三孔,甚至有较少见的“一字孔”。
但应注意是否后来的修补孔。
铁壶有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壶鸣,在煮水过程中,铁壶的声响有的像风吹松的声音,有的是波涛汹涌,有时似耸入云霄的瀑布,有时是拍打撞击岩石的海浪,或是吹拂竹林的风雨,或是风吹耸立山丘上的扁柏,都是难得的混合了自然的声音,你得用心,用心去听,从它的旋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轻闭双眸感受腾波鼓浪后那拨动心弦的低鸣盖鸣除外,这也是引领进入品茶氛围的方法之一。
“壶鸣”分有两种,“盖鸣”及“鸣金”
“盖鸣”称为技罩法,壶嘴的根部较低,壶体感觉上呈圆筒状,其中壶底比盖口宽,盖子较薄,如此,水沸腾时内部会产生压力水蒸气会往上升,然后从盖口喷出,此时壶盖就会与壶体产生敲打的响声。
此技法主要表现在“南部铁壶”。
“鸣金”是指铁壶里面的底部会有三或四片左右的铁片,也叫“响片”,是釜师精心的制作,因为有罩响片所以铁壶才会有悦耳的声音。
此技法主要表现在“京都铁器”。
七、日本铁壶的保养及注意事项
铁壶不能用清洁剂洗清洁,壶体不能用尖硬物质擦拭,铁壶不使用时保持干燥。
注水时不要注满,6、7分满为宜,煮水沸腾时,水蒸气会从壶口或壶盖喷出,注意灼伤。
放置冷却,严禁用
对于爱茶的人来说,茶杯不仅仅是一种器具,它更像是一位好友,时间久了,便有了感情,纵便有更好的,也轻易不愿换。
既然是好友,自然要相互了解,那些茶杯上的故事,又怎么能不知道呢?
羲之爱鹅
王羲之,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自幼能书,很早就名扬天下了,所以总有很多人慕名去求他的书法。时间长了,他非常无奈,轻易就不再应允。
有一个老道人,是王羲之的老乡,也想要他的墨宝。这个老道人很聪明,他没有直接上门去碰钉子,而是四处打听王羲之有什么喜好。
人们都说,王羲之特别喜欢鹅,听说一个老太太家里养了只鹅特别好,还专门带朋友过去看。
结果老太太听说他们要来,就把鹅煮了招待他们,让王羲之叹息了好久。
于是老道人就在道观里精心饲养了一笼良种的好鹅。每次闻知王羲之游山之际,就将观中的好鹅放养在山中。
终于有一天,这些鹅被游山的王羲之偶遇,他很是喜欢,想要买下。老道人就顺势提出,只要他手抄一份《黄庭经》,就赠送所有的鹅。
王羲之欣然答应。
最后,王羲之带着一群他喜爱的鹅回家了,老道人也是欣喜地抚摸着手中的经书。这段事迹也成了后人乐道的佳话,王羲之手抄的那份《黄庭经》也被唤作《换鹅帖》。
渊明爱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随意的一句诗,使得菊花名扬天下。
说到菊花,陶渊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陶渊明一生性格正直,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后过着田园生活。因他爱菊,种了很多菊花。
每逢秋日,附近的乡亲、朋友,常到他家作客赏菊。因为人们川流不息,他经常不能按时去田园耕作。
他就想,要是菊花开的时候,客人们一起来了,那该多好。于是灌园浇菊时自语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
说来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一齐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亲朋诗友望着满园菊花吟诗作赋,相约年年重阳一日来赏菊。
重阳赏菊的习惯由此形成。
陶渊明逝后,被奉为“九月花神”。
太白爱酒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他是李白,字太白。他是酒中仙,他是诗中仙,他喝酒的时候写诗,写诗的时候喝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这些飘散着浓浓酒香的诗句,带着李白微醺后惊世艳艳的才华,一起在世间流传至今。
太白醉酒
这么爱酒,必定常常醉酒。
杜甫曾经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由此可见,醉酒的李白,不仅诗兴大发,而且置天子的传召于不顾,任诞狂妄至极。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醉后的李白,会反客为主,会不断要酒,与世间的其他酒徒几无二致;然而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又让人不禁一叹。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是用来浇愁的,可是都已经醉了,愁还是在。
醉后的李白,像个痛哭的孩子,让人莫名心疼。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把君山铲去,让湘水直流;巴陵偌大的湖,如同醇香的酒,把整个洞庭秋都喝醉了
醉后的李白,他的想象力仿佛插上了翅膀,可以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这些奔放恣肆、飘逸浪漫的诗句,也成为诗坛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羽煮茶
陆羽,字鸿渐,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陆羽之前的时代,茶写作“荼”,有着药的属性。
在他之后,才有茶字,也才有茶学。
茶就是“人在草木间”。草木如诗,美人如织,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之道。
茶来自草木,因人而获得独特价值。确切地说,茶是因为陆羽摆脱自然束缚获得解放,一举成为华夏的饮食和精神缩影。
挥袖抚琴
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琴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们也将它融入诗中传情达意。
琴是夫妇情笃和谐的象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琴是兄弟朋友情谊的见证。俞伯牙遇钟子期,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
琴也是人生理想志趣的寄托。嵇康之后,“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成为绝唱。
抚琴,不单是一种技能的展示,其中更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
思旧赋
《思旧赋》是魏晋时期文学家向秀创作的一篇赋。这篇赋是作者为追思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既表达了对好友的深切悼念,也抒发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但却总有一种言犹未尽的感觉。当时残酷的现实和高压的政策,迫使作者只好如此。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它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又煞了尾。
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除了现实的压力,也许纵然是心里有太多的话,斯人已逝,说了也是枉然;刚开了口,却又哽咽着无法继续。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漏什么意思和茶漏是用来干什么的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