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泥料练制 紫砂泥料的制作过程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最新民族风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泥料练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泥料的制作过程和紫砂泥料练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泥料练制 紫砂泥料的制作过程1

紫砂矿料从深逾百米的地下矿井开采出来,无论是紫泥、红泥、绿泥,均称为“生料”,质坚如石,需经过一系列“炼泥”处理,方可成为“生泥”。

  

要先在矿场上选捡分类。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数月甚至数年,以使矿体逐渐分解成片状,即“露天风化”,在成为松散小颗粒后才能通过石磨的投料孔上磨。

除去杂料:进行精选,去掉一些铁质、石灰岩、玄武岩等杂质。拿一根磁铁棒在泥料里穿梭,吸出泥料中含铁的杂质。

  

矿料粉碎:用石磨磨成细粉,石磨制出的颗粒接近圆形,用它制壶后透气性会好很多。粉料过筛:根据泥料要求的目数,用不同规格的筛网进行筛选。

  

加水拌和:在圆底大缸里加水调和,紫砂泥浸泡、和水都用雨水或矿泉水,若用自来水和泥,在烧制过程中,水中的净化剂成分会随着水分的挥发而在坯表形成盐析,使成品色泽变杂。

炼制成泥:手工炼制是将干粉加水拌匀,采用人工木杵槌炼或用石碾碾烂后,以锐器划开,断面发亮,泥组织各部分均匀和润即可。

湿泥掇块:手工掇块多为1尺多长的长方形。

陈腐发酵:将湿泥块放置地窖阴湿处或套缸内陈腐。

  

当年顾景舟开始尝试用黄龙山四号井泥料做紫砂壶。用黄龙山原矿泥料做壶,原矿泥料看上去色彩并不是很出挑,但由于原矿含有自然砂砾,泡茶久了,茶色会透过砂砾渗出,使得紫砂壶色泽更加温润,甚至有种玉的感觉,这是一种最上乘的泥料,原矿泥料透气性比一般泥料好很多。

目数

紫砂壶表面的砂质感是否细腻,完全得看紫砂泥料的目数,目数越大,砂质越细,目数越小,越粗。有人说细腻的砂质感看着精细、好看,也有人说目数小的粗砂,有粗狂美,摸上去手感更好。

要了解紫砂泥,必须对“目数”有个基本概念。紫砂矿料磨制成粉后,必须过筛。筛网的网眼大,过筛后的粉就粗;筛网的网眼小,过筛后的粉就细。目数少,网眼大,粒度粗;目数多,网眼小,粒度细。

  

60目左右的泥料制壶,烧成后壶面既细腻又有砂质感,泡养包浆后的光泽度也好,吸水率约在3%~5%,所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等物质结晶相多而玻相少,有较佳的抗震性、透气性和物理强度,经得起骤冷骤热,透气不透水,泡茶不发生化学反应而只发生相宜的物理反应。现在制坯,手工制备的泥料为60目左右,机械制备的泥料在100~120目。

    

(目数参考)

紫砂小知识:养壶切勿心急

养壶要不急不躁,不然的话就会事倍功半,反而不得其所。养壶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但每个细节也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至少要有了这样的感觉才算是明白了养壶的真正意义。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用水清洗后开壶,即可沏茶。

  

在饮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茶油会顺着气孔蒸腾透出壶面,这时候也是需要茶巾来擦拭均匀的,避免茶油在壶面分布不均,日积月累,破坏了壶的品相。使壶体光润亮泽。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下,紫砂壶才会越发柔和绚丽。

  

图:茶窝网

干擦,泡完茶后,用清水冲洗壶内外,可以拿干茶巾把壶外擦拭干,倒扣于茶台。

湿擦,泡完茶后,壶内用水冲干净,壶外用湿茶巾擦拭干净之后,再用干茶巾擦拭。

紫砂壶的泥料是不是越细越好呢?

有很多新手壶友在刚接触紫砂壶时,往往会对紫砂泥料有一个误区,他们会觉得紫砂泥料越细腻越好,而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曾经提到过紫砂目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再来聊一聊。

到底是不是紫砂的泥料越细就越好呢?

首先我们要对紫砂的泥料粗细有一个认识,那就是泥料的目数。紫砂原本是矿石,在一系列工序后成为泥,而其中有一步便是将矿石研磨过筛。

  

而筛网的目数,即是后来我们讲的紫砂泥料的目数,也就是紫砂颗粒的大小,常见的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等。

目数越小,泥料颗粒就越粗,反之,目数越大,泥料颗粒就越细。

  

目数也体现在紫砂烧成后表面的砂质感,目数低的紫砂泥,做出来的紫砂壶,一定相对颗粒更粗些,砂的质感更为突出,目数高的紫砂泥,泥料就较为细腻,砂质感少。

  

砂太粗和太细在制作难度上都非常高,我们常见的紫砂壶多为40目与60目的,这类的泥料既细腻又有砂质感,且制作烧成率最高,烧成后泡养包浆光泽度也好。

泥料越细越好实际上是对紫砂认识的一个误区。

紫砂之名,其“砂”字便表现了其特点,泥料太细没有砂感反而是不美的,砂本就是古拙雅趣不同于瓷器的质感。

  

同样的一块紫砂矿石,碾磨后一定会同时有细颗粒和粗颗粒的,经过不同目数的筛网进行泥料过筛之后,把不同目数的泥料分类出来。

  

同一个工艺师用粗料和细料分别做两把同样款式的壶,并不能说泥料细的那把壶就更好。

    

而且要注意的是,紫砂壶的透气性与泥料本身性质有关,在目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对透气性的影响也是不大的。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泥料练制和紫砂泥料的制作过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判断紫砂壶窑烧好坏的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