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如何用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碗怎么用不会烫手和盖碗如何用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盖碗的历史发展变迁
最早的茶船
盖碗的寓意
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顾名思义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用盖碗品茶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盖碗的使用
盖碗早期是个人使用,冲泡与饮用合二为一。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今天的盖碗更多被当作茶壶来使用,因为使用盖碗泡茶更易于观察汤色和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茶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皿,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盖碗泡茶的步骤
壹、洗杯 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的温度。
贰、落茶 投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为5~8克。
叁、冲茶 洗茶 冲泡时最好能使茶叶在杯中旋转。具体洗茶次数,可依据具体不同茶品而定。
肆、刮沫 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伍、出汤 出汤是盖碗中最优雅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
陆、点茶 将公道杯中茶汤公平均匀的倒入大家的品茗杯中。
柒、看茶 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捌、品茶
如何从容优雅的用盖碗泡茶
出汤: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这是盖碗中最优雅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①无论你是拿壶还是拿盖碗,第一点都是要放松,但有控制,所谓松而不懈的松。
②调整盖与碗边的出水缝隙。
③食指可圈可直,(拿盖碗方式有多种,这是最常用的方式)每个人的手型不同,长短不一,适合就好。
④把盖碗端起来,而非用拎起来。
⑤ 出汤要自然平滑转动手腕,沉肩坠肘。
初用盖碗时,容易烫手,使杯中茶汤倒之不尽,会使茶汤显老。整套动作需如太极拳般气运流畅,多加练习。
如何选择盖碗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那怎么选择一直盖碗呢?
容量:市面上有五克、七克 、十克等不同容量的盖碗,只需根据自己需求购买即可。容量过小,没把握好浸泡时间会泡浓。容量过大,水倒太多会淡,如果是女生,手不够大也抓不住。
造型:其实任何造型的盖碗都会烫手,但只要选对了盖碗,就能尽可能的减轻热度。
①碗身口与盖子边的距离不要过窄,这样茶水容易溢出烫到手,宽口的就不会。
②整个碗身看去比较矮。使用这种外形的盖碗泡茶,茶水除了容易溢出之外,碗口边的热度也会加高。
③盖纽是凹进去的,盖纽离盖短,手指按在上面其实也烫。
想养好壶,首先,要尽量选择质地上乘的紫砂壶,那些低劣、残缺之壶养得再好,终究也是残缺。都说保养紫砂壶要用心去养,那么该如何用心?
开心:
当成是生活中的一个兴趣。可以让你业余生活充实,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紫砂艺术,生活过的平淡而精彩。
小心:
防磕防碰,紫砂的价值不菲,磕碰受损的紫砂价值一落千丈。除了经济损失外,心理看到损坏的紫砂即使修补好了也不舒服。
静心:
忌心浮气燥。今天外养,明天内养,今天乌龙明天红茶,无好效应。个人认为养壶是一个过程,主要在于享受其中的心得和紫砂养护变化的成就感。
凡心:
无论多少价值的紫砂,都有实用的价值。不要因为一把便宜的壶而不精心养护,随意处置,紫砂即使储存量很多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您留一把壶,就是给子孙一份财富。
真心:
紫砂的养护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用三天停半年,怎么也不会有效果的。个人结论紫砂属于您怎么对待它,它就会回报您什么效果。
细心:
认真处理细微。夹缝,死角的污渍清洗要仔细,长久疏忽很难清理。个人认为壶干净有利身体健康,感官好,心情舒畅。
耐心:
持之以恒。长期泡茶养护出来的效果才喜人。急功近利不可取,煮壶,抹油等等出来的效果不自然也没有成就感。养壶纯粹是一种自娱方式。
养壶就如同培养树苗般,掩苗助长则难免有失自然形成之功,所以养壶也不必急于一时,只有要平常多加使用并维护得法,好壶自然就能在您的手里诞生。
养壶法则:
1、一壶一茶,贵在专一,贵在纯粹。
2、 忌沾油污,碰过油的手一定洗净了再摸壶。
3、 每次茶事完结,及时清理茶渣,不只为了爱壶本身,也为自己健康哦。
4、每隔三五天,让爱壶休整两天再用。
养壶秘笈:
一:日复一日的泡茶
二:细节制胜。
所谓细节制胜,就是在养的过程中注意细细打理壶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部件。
1、 壶内壁:用干净柔软的布,环绕擦拭壶内壁,包括壶底、内沿和出水口处等。
2、 壶外部:特别是壶底、壶钮和口流处。
3、 特别提示:壶盖口沿处,沿接缝处细细擦拭一圈。这是泡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茶痕的细节处。
4、 茶事之后,及时清理,将爱壶倒扣在安全的位置,期待再一次美丽相遇。壶,就是你自己。
“提壁壶”,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参与创作设计。从构思的草图到打坯成器,历经数度修改,知道1978年才最后定型,前后耗时二十年。1988年,又将盖面改为玉璧装,创作了“玉璧盖提梁壶”。
汉代 玉璧
玉璧提梁为顾景舟先生融合古今之巨作,于公元一九七三年以中国玉文化为主题,并请徒弟高海庚收集自汉代以降之相关玉璧图样,重新构思了提梁紫砂壶。
当中针对壶盖的部分,采用双层次的设计,盖面以汉玉璧为主题作为编饰,中间开一篓空璧钮以作为壶钮,下层底部开一小圆孔以利出水吐纳,夹层以中空形式呈现,烧制十分困难。
张守智玉璧提梁壶手稿
壶嘴以非常流利的线条自壶身拔地而起,并与壶底收拢的线条和而为一,出水苍劲有力,流水及杯而溅起水花,在古璞的壶身添增一道灵气。
提梁部位采方形设计,夹角部分辅之以圆弧,与壶身玉带接合处融以简单的光面线条,使得整把提梁除结合中国人玉文化的璞、真、实、美之外,每个细节都融入了大师的巧思与工艺更而充满着灵秀之气。
往年拍场记录
2023年香港香港珩隆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3年上海春秋堂拍卖
最终成交价:16,330,000元
2023年北京九歌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最终成交价:828,000元
玉璧提梁,将上古玉礼器玉璧融入紫砂艺术,你的思绪中追寻的是苍璧礼天、璧圆象天的神话思维,还是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传奇和氏璧?
玉璧提梁,在感叹顾老高超制壶技艺的同时,亦展现了玉璧持久、广泛的文化渗透力与历史传承性
以上内容是关于盖碗如何用和盖碗怎么用不会烫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