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辨认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鉴赏紫砂壶的六个标准和紫砂壶的辨认方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购买使用紫砂壶的误区
壶友们在刚接触紫砂壶之后,都会看到各种紫砂知识,但是其中有些所谓的知识,则是壶商营造的卖点和噱头。
如果壶友们按照这种标准买壶使用,便是进入误区了,今天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
倒立不落盖
▲满水倒立
这种其实是商家的卖点,证明气密性好,咋看好像挺对的,其实没什么道理。
其实无非就是一个「内外气压的物理原理」,导致盖子不会掉落,而且大多是西施这种壶型,像石瓢、汉瓦之类的壶型是根本不能玩倒立的。
▲汉瓦壶型
另外还有捏住壶钮能提起整个壶而不掉落的,这类也都是「壶整口的功夫」,与壶做的好坏是两码事。
所以壶友们购壶时不要再以倒立等为标准。
三山齐平
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也讲过,是不是壶嘴、壶口、壶把不在一条水平线就不是好壶,是做工不到位的缘故吗?
▲三山齐平
三山一线齐平在制壶时是很容易做到的,有的壶不齐,完全是为了实用与结构美观而调整的。
▲柿子壶
例如柿子壶,流必须高于壶口,如果三山齐平一线,那么壶内水还未注满,就已经从壶嘴自动溢出了,这便不符合标准。
所以壶友们购壶时不要再以三山齐平为标准。
内壁章
全手半手之分,从各位接触紫砂的那天起可能就一直在分析讨论,许多壶友看见壶内有内壁章,往往就以为是全手工了。
▲内壁章
其实不然,现如今有的商家为了卖高壶价,以半手冒充全手出售的并不少见,而内壁章这个差别标准已经被攻克了。
▲软章按压至内壁
所以壶友们购壶时不要认为有内壁章就是全手工了。
注:壶友们也不要污名化半手,觉得半手工就是不好。半手工与灌浆模型壶完全是两个概念。
甘蔗豆腐开壶
最后是一直在说的开壶,「甘蔗豆腐开壶法」真的是无稽之谈,壶友们不要再这样做了。
▲豆腐甘蔗开壶
▲冲淋洗净
将壶洗净,热水冲淋再放茶叶久闷,之后再倒掉清理干净就可以正常泡饮了。
上面四点也是许多新手壶友们经常会犯的错误,也是需要注意的,资深壶友也不妨转给朋友看看,以免朋友入坑。
喝茶养生,日渐成为了不少职场人的选择。紫砂壶是人们常用的茶具,紫砂壶适宜泡什么茶?和壶型、大小有关吗?
其实,紫砂壶泡茶,除了考虑泥料的因素外,也可以根据容量大小和壶型特点做出选择。
紫砂壶的适茶性
金玉紫泥手中握,青茶绿叶满壶香。
紫砂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使得它能够吸附茶汤,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
紫砂壶用来泡那种半发酵茶或者是全发酵茶最好。比如说,铁观音、冻顶乌龙、普洱茶、单枞茶等。当然,不同规格的紫砂壶也有不同的特性,所以不同规格的紫砂壶适宜泡不同的茶,紫砂壶的适茶性不可谓不广。
不同容量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
1、紫砂壶泡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如朱泥,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青茶;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2、容量在200ml以下的平矮紫砂壶最适合喝铁观音,因为茶壶可以在瞬间达到高温,正好满足了铁观音的冲泡要求。(如虚扁、合欢、仿鼓等)
3、普洱茶、红茶要求保温时间长,用较高深、窄长的250ml左右的紫砂壶饮普洱茶、红茶的最佳(如石瓢、西施壶等)。
4、250ml左右的广口紫砂壶是泡绿茶的较好选择,因为绿茶不适宜长时间的高温浸泡,它要求茶具必须尽快散热(如仿古壶、井栏壶、柱础、虚扁等)。
以方形壶、圆形壶、扁形壶为例:
方形紫砂壶泡茶
方形紫砂壶在制作工序上的关键,在于泥料要练得非常匀称,在片接时的困难度与失败率高。
方形器的内部角度,使茶叶不易滚动,水流容易被阻塞,但方形的外观在造形上引人注目。
用方形紫砂壶来泡普洱熟茶,能使普洱的陈味尽出,非常之适合。
扁形紫砂壶泡茶
扁形紫砂壶,适合泡条索状的武夷茶。例如:一把段泥紫砂壶,用来泡饮经过焙火的武夷茶,这把紫砂壶总能掩饰焙火的燥味,而尽情表现茶所应有的风韵。
紫砂壶制成扁形壶的比率较低。原因是此壶形的烧结成功率即“成品率”较低。
壶身较扁平的壶形,具有十足的稳定感,能够让条索状的茶叶沉稳地在壶里,安心地释出一身的香醇。
当注水时,由于扁形壶的壶壁较短,水流自然有了缓冲,加上壶内空间狭小,茶叶更容易不温不火浸润于水中,温和地吐尽精华。
扁平壶的空间不容一点私苟,正给了武夷茶岩韵精实发挥所在。因此,泡武夷陈年老茶,或是想要借由壶降低茶叶焙火味,那么扁形紫砂壶最适合。
圆形紫砂壶泡茶
根据经验,圆形紫砂壶最适合泡乌龙茶。
为什么呢?因为乌龙茶茶干呈卷球状,圆形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
用圆形紫砂壶适合泡乌龙茶,接下来可进一步考虑圆形壶所用的的材质,因为同一把圆形壶所采用的材质不同,也会影响泡茶效果。
唯有全面地了解,才能买到实用的圆形壶,不再“壶”里“壶”涂!
重要的是你必须亲身泡茶实证,才能抓到茶与壶的对位,才能知道泥料与发茶性的关系,才能回归到壶以茶为本的原点。
玩壶很容易上瘾,难以自控的事情很多。
还有壶友跟我买壶,总是要求,等周一再寄到单位去,寄回家老婆是要骂的...
虽然我自己做得也很不够,但还是要时常提醒壶友节制,“三杯不过岗”的友情提示怕很多壶友都收到过吧,有人说你“忽悠吧~你巴不得别人在你这里多拿点……”。说实话,我真不是怎么想的,良性玩壶很重要,紫砂这东西迷人,但也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把壶变成钱、再把钱变成壶的本事。
当然,上瘾了就会不听劝,容易造成上瘾的原因很多,总结下来主要有三条:
——壶的适茶性让人“上瘾”。紫砂为茶而生,这一点毋庸置疑。谈壶、茶相配是门学问,什么泥适什么茶、什么壶型适什么茶,都有一定的讲究。
——壶的泡养变化让人“上瘾”。养壶也是门大学问,以前也写过,今后会反复提及,勤泡勤养之下,壶身逐渐润滑,渐显黯然之光,是泥料泡透了的标志。
不同泥料养出的效果不一样,不同温度下泥料的养出快慢不一样。这种差异性,让大家对各种矿源的各种料子的养出效果都抱有期待,最好能拿到顶级泥料做的壶,能养出自己的掌上明珠。泡养的变化可以迷煞人。譬如,最近得到的两把壶,一把段泥、一把红清水,都很好,但由于泥料陈腐时间长了,都起了泥花,有些泥色不匀,是缺憾不?但没关系,我拿到茶室泡了两个礼拜,泥花泡没了,一点也看不出原来那么明显的色差,这就是茶水滋润下泥料透润后色逐渐统一,这是不到一百摄氏度下的转变,这种泡养的转变往往大于一千多度的窑烧,神奇啊。
——壶之形态让人“上瘾”。壶是造型艺术,这个结论我在之前很多很多期的前言里论述了,如果好的泥料是低层次需求(类似温饱),那么好的气韵、形态就是高级需求(类似艺术追求)。
壶的优劣是需要揣摩,需要把玩中提升眼光。今天的这把壶,你觉得无懈可击,可能明天你一看,觉得精气神欠了点,十年之后再一看,觉得一无是处。所以极致的过程中,你不知不觉的就经历了很多壶,见识了很多壶,拥有了很多壶,放弃了很多壶,这种“上瘾”,实难抵御。
简单说了上面三个“上瘾”的理由,最后还想表达一条明确的意思:那就是壶是宁缺毋滥的东西,下手多永远不如下手准,我的壶希望能入大家的法眼,也希望玩我的一把壶,抵得过四处乱淘十把壶来得有长进。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的辨认方法和鉴赏紫砂壶的六个标准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釉上彩和釉下彩的餐具哪个好 釉上彩好还是釉下彩的碗好?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