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石质茶具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石头的好还是木头的好和石质茶具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从饮茶开始就有了茶具,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金属茶具和石茶具:
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盘、盛水,制作爵、尊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
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它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中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属器具。
到隋唐时,金属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一套鎏金茶具,由唐僖宗供奉,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因其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得以流行于世。
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鎏金茶具。
石茶具
石茶盘,顾名思义,是取材于天然石头,雕刻一些比较含蓄有意义的题材加为装饰,附加在有实用功能的茶盘上,而形成一种新的茶具新型产品。
石雕茶盘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的天然特性,设计加工精雕细琢而成。因为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磨光后不会吸茶色等优点。
所以用石头雕刻制作而成的石雕茶盘,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实乃赋石头之灵性,兼水土并容,五行相行,让茶叶回归自然。
用石雕茶具品茶,赏心悦目,修身养性。
石茶盘的材质:可分为天然与人工合成两大类型。规格:可分为规则与不规则。色彩:可分为纯色与混色。
排水外观:可分为隐藏式与外露式。排水方式:可分为储水式与直排式。雕刻方式:可分为平面写意雕刻与平面写真立体雕刻。
经常会有朋友问,银壶做旧与不做旧有什么区别?哪一种好一点?我自己适合什么样式的?
今天银壶客就把自己所知告知大家。
银壶做旧
银壶做旧,从银壶工艺上讲,其实就是一种氧化。利用银的易氧化(硫化变黑特征),在银壶表面用板蓝根等纯天然药材,进行浸泡氧化处理,一段时候后做旧的颜色就会出来。
其颜色也是根据比例来调配。
很多老银壶,壶体表面那种暗哑带黑的有层次的质感颜色,就是银壶长时间氧化后形成的,做旧后的银壶,壶表稳定性更高,不会轻易出现养壶不均、难打理的现象,平时常用常擦,适当注意保养就行。
不做旧的银壶
银本色的银壶,多受女士喜爱,但很多人顾虑太易氧化,难打理。本色的大概分为三种,一是银本色,回火后呈雪白色的,二是本色抛光,像不锈钢一样的光亮。
三是本色有锤纹的银壶,这三种相对来说,有锤纹的美观度更高也好打理不易氧化和刮花。
其实银壶正常使用情况下不易氧化,而且纯银制作的银壶茶器,和空气中的硫发生反应,壶表都会氧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银壶自然氧化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在自然氧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壶表氧化不均的现象,壶友得用擦银布对壶表进行擦拭,耐心保养。
未做旧的银壶氧化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很丑,壶表颜色开始会先慢慢变黄,再变棕色或者褐色,最终呈现一种黑色质感。
这种氧化过程,也会让银壶本身的锤纹、錾刻图样更有层次感,厚重感,做旧古朴的感觉。
花心思耐心养出来的壶,整体光泽变得光润,退去那层光,变得沉稳而温雅,如同日积月累的学问与笔墨,褪去了火气,由生而熟,这也是岁月的沉淀与积累。
至于适合哪一种?这个问题,阿鹏觉得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喜欢。和自身的用途和需求,如果您是在家自用并且用的频率不多,建议购买浮雕做旧款,如果是经常泡茶的建议购买本色锤纹的,当然这只是阿鹏个人的小建议,银壶是永久性、长久使用的,购买一把自己喜欢的器形和样式很重要。
常见茶具通常有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等十三种,一般来说,在会客室以茶待客时,准备好这些基本能够保证正常泡一道好茶了。
常见的十三种茶具的具体使用方法!
一、茶杯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
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
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适,“入口”顺畅。
二、茶漏
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三、盖碗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到六分钟后饮用。
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四、茶盘
五、茶则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六、茶挟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七、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针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九、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一般茶友都用自动电炉。
十、茶叶罐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十一、茶船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
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十二、茶海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
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十三、茶匙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以上内容是关于石质茶具和茶具石头的好还是木头的好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