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四种茶具 茶具四件套是哪四件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罗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四种茶具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具四件套是哪四件和四种茶具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四种茶具 茶具四件套是哪四件1

无器、无水、无茶泡不成茶。“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可见茶具对于冲泡出一杯好茶的重要作用。

中国茶具发展历史超越千年,从唐代的煎茶法茶具,到宋代的点茶法茶具,再到明清的泡茶法茶具,直到现代的工夫茶具,茶具经历几次变更,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与器物学。

1.“三无”茶具不选

目前很多个人工作室出品手工茶具不具备厂名、注册商标、厂址、许可证等,但是正规、负责任的个人工作室一定会在茶具上留有明确的款识,以注明作者。

选取正规品牌、工作室的茶具,可以使茶友们最大程度上避开化工壶、重金属超标茶具等有毒有害的劣质茶具。

2.造型夸张、怪异的茶具不选

造型夸张、怪异的茶具,一般不具备协调的美感,多为哗众取宠、粗制滥造的低档茶具。这类茶具的手感普遍较差,外观偏离大众的审美取向,缺乏实用性,不建议茶友凭一时好奇购买。

3.过大、过小、过重的茶具不选

茶具的重量必须要适中,过重则操作不灵便,影响泡茶者正常发挥;过轻则手感轻浮不踏实,易产生负面心理暗示,使泡茶人放不开手脚。

因此,使用重量适中的茶具才更容易泡出一杯好茶。

尺寸过大的茶具不易稳定握持,易打滑,需要用更大的力量才能控制,不利于顺畅的冲泡茶汤,而且容易在泡茶过程中意外脱手损坏茶具。

尺寸过小的茶具,同样违背人体力学原理,使用多有不便,不易冲泡出一杯好茶。

4.没有性价比的茶具不选

茶具是本质是泡茶的工具。高等级、高品质、名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茶具从某个方面也能体现出拥有者的艺术品位、社会地位、财富多寡。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茶具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普通茶友们选购茶具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必盲目追高、攀比,选择具有最佳性价比的茶具即可。

选好茶具的几个小贴士

1.白瓷盖碗,万能泡茶神器。白瓷盖碗易清洗,器具上不易残留茶汤,适合冲泡绝大多数茶品。

其中,宽口沿的撇口盖碗最为好用,不易烫手。

2.想要更好的观察茶汤颜色,最好采用纯白色或透明玻璃茶具,以避免茶具色彩的干扰。

3.杯壁、壶壁较厚的茶具吸热性好、传热慢,相对不容易烫手。

4.空隙较大的陶壶,最好一把壶固定冲泡一种茶。具备双透气孔结构的正宗宜兴紫砂壶,一定要一把壶固定冲泡一种茶,防止串味。

5.正宗宜兴老紫砂壶,更适合冲泡各类老茶。老紫砂壶可以很好的冲泡出老茶的气韵。

6.银质、铜制等金属茶具导热最快,最易烫手,需要在使用前做好隔热措施。

7.茶具的容量大小要根据茶叶种类与品茶人数选择。人多选用中大容量的茶具,人少采用小容量的茶具。

8.釉下彩、釉中彩的瓷器相对更安全。

9.适度的器型能更好的感受茶的香气和茶气。如:小口深杯肚的杯子聚香更好。敞口杯更易于感受老茶中的茶气、茶韵。

说一千,道一万,什么样的茶具才是好茶具呢?老杨个人认为,安全实用、美观适用、能泡出一杯好茶的茶具就是好茶具。

如何鉴赏建水陶(建水紫陶和建水陶的区别)

建水陶有着浓郁的书卷气,其型色古拙而神秘。当然这是针对可称为艺术品的作品而言。建水陶品玩可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首先观其型看其色,这是所有陶瓷欣赏的第一步。但建水陶之型不能按景德镇、宜兴的标准来横量,这是因为建水陶的工艺特殊性所决定的。

其型多取古朴厚重。其色黑里透红变化丰富,净色较少,这已是建水陶的特色。

二、品味上面的书与画,先看其线条是否有独立的审美性。就陶上而言,好的线质如毛笔写出,其线质是有独立审美性的。

虽经刀刻但无刻意之迹,笔韵线质尚存。反之线条如同木刻,死板无韵。谓之无笔,既无笔则失去了中国书画情趣,情趣既失,神韵何来。

这须观者有一定的书画鉴赏力,方可识其韵味。中国画讲求笔墨功力,更注重写意传神。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而妄言得其神者乃是自欺欺人而已。

当今欺艺盗名者居多,观者须慧眼识之。

古人云:“型而上者谓之道,型而下者为之器。”这里的道是书之道、画之道。中国文化之大道,这也是建水紫陶的灵魂所在。

(随机推荐,安徽茶,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

这也是中国“四大名陶”,“陶中一秀”的立足点。不入其“道”只徒其型,只可谓之器,器皿之器。

不入韵者,属型而下者,非型而上之艺。好的建水紫陶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瓶罐”,因其承载了中国文人的情思与追求。

她是艺术的载体。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的人文精神。

三、建水陶还有一道特殊的无釉磨光工艺。有人喜欢磨得很亮,有的又偏爱哑光,这一点按个人喜好选择即可。

但总言之艺术品还得用艺术审美的标准去评。这才能选到有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的东西。

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茶具摆放讲究)

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

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

(一)主茶具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2、茶船

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茶船除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冲泡水溅到桌面外,有时还作为“温壶”、“淋壶”时蓄水用,观看叶底用,盛放茶渣和涮壶水用,并可以增加美观。

选择时应注意:

(1)形状

(2)大小

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宽处,若是碗状、有夹层的茶船,因要用来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3)造型与色彩

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3、公道杯(茶盅、茶海)

亦称茶盅、茶海,用于均匀茶汤浓度。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

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茶盅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4、茶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1、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2、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3、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4、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5、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6、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茶杯的功能是用于饮茶,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杯的造型丰富多样,其料用感觉亦不尽相同。

5、闻香杯

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

6、杯托

茶杯的垫底器具。

杯托是承载茶杯的器具,虽是小小一物,却也有一段佳话:唐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饮茶时怕茶杯烫着手指,遂命丫鬟以小碟托杯,碟心用蜡捏成刚好嵌住杯底的小环,端拿时杯子不会晃动倾倒,又免于挨烫,后又请人依样做成漆器。

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名之曰“托”,从此便流传开来,延用至今。因此,杯托的要求必须是易取、稳妥和不与杯粘合。

7、盖置

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保持盖子清洁。

盖置的功用是保持壶盖的清洁,并防止盖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盖置要有集水功能。支撑式盖置是简状物,只能支撑住盖子的中心部位,因此盖子也要设计成有集水功能的,使盖上的水集到中心再滴到简内蓄积,高度以略高于杯为宜,亦可用直筒杯代之;托垫式盖置可用各种盘子或用各式茶托。

8、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

①圆底: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大茶杯

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0、同心杯

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1、冲泡盅

(二)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0、茶箸: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1、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2、箸匙筒:插放箸、匙、茶针等用的有底筒状物。

13、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4、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可以计秒的为佳。

15、茶食盘: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16、茶叉: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17、餐巾纸:垫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18、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三)备水器1、净水器

安装在取水管道口用于纯净水质,应按泡茶用水量和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净水器,可配备一至数只。

2、贮水缸

利用天然水源或无净水设备时,贮放泡茶用水,起澄清和挥发氯气作用,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

3、煮水器

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等。

4、保温瓶

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5、水方

置于泡茶席上贮放清洁的包茶用水的器皿。

6、水注

将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的用具。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

7、水盂

盛放弃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亦称“滓盂”。

(四)备茶器1、茶样罐

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

2、贮茶罐(瓶)

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

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藏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藏,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五)盛运器1、提柜

用以存储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

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

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

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

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六)泡茶席1、茶车

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

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20-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席

用以泡茶的地面,常常用泡茶巾垫之。

4、茶凳

泡茶时的坐凳,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5、坐垫

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都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七)茶室用品1、屏风

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

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

插花用的瓶、蒌、篮、盆等物。

以上内容是关于四种茶具和茶具四件套是哪四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鹤庆乾酒52℃系列价格表 鹤庆乾酒全部价格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