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席水盂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水盂放在茶席的那边和茶席水盂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图为王迎新《人文茶席》
水盂
在使用干泡法的茶席中,水盂是用来承接润茶、温杯的水和剩余的茶水、茶叶叶底的器皿。
干泡法免去了过多的淋壶过程,令席面干爽整洁,节约用水。水盂的大小要根据所要冲泡的茶品来决定大小,质地、色泽也要根据主泡器和茶席的整体风格来决定。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唐时“烹茶”到宋时“点茶”,再到明清以来的“泡茶”,我们对于茶的饮用方法,一直在演变,甚至是绿白黄青黑红六大茶类的冲泡都各有讲究。
进入现代快节奏社会来,茶友们也在追求更加简洁的泡茶方法。“干泡法”在逐渐分占“湿泡法”的光彩。
干泡法:干泡法一般使用的茶盘,不像湿泡法一样可以直接淋水,而是把废弃茶水直接倾倒在垃圾桶里,这样可保持桌面干净且易收拾,还可以随心更换茶席和茶巾,增添了布置泡茶空间的乐趣。
相对于湿泡,干泡法省去了一些较为厚重的茶道用具,使茶道变得更简洁、方便、更有适应性,出门在外旅行时都可以随地布置开来。
上期为大家介绍的是湿泡茶盘,本期为大家介绍干泡茶盘,干泡茶盘更多的是简洁、轻便的款式,可提供茶友外出旅行,随身携带。
一、茶盘按照材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木材制
花梨木
关键词:耐腐、耐磨
花梨又名降香黄檀,耐腐耐磨,不裂下翘,且散发芳香,经久不退,是制作茶盘的上等材料。
黄杨木
关键词: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
黄杨木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此茶盘取黄杨木自然形态,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鸡翅木
关键词:价格实惠、实用性强木材
鸡翅木是价格实惠、实用性强的木材,几乎所有木制茶具都可以用鸡翅木制作。
黑檀木
关键词:坚硬、美观、耐用
黑檀木是珍贵树种,用黑檀木做的茶盘不仅坚硬,还美观耐用。
关键词:火烧工艺、美观、天然工艺
采用火烧工艺处理,天然工艺纹理不上漆,环保又美观。
榆木
关键词:不怕水浸、不开裂、极具收藏价值
老榆木经过漫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形成特有的风化纹路,不怕水浸,不开裂,极具收藏价值。
二、石材制
乌金石
关键词:金属、闪耀
乌金石色呈乌黑,似有金属结晶之闪耀,俗称乌金石,属火成岩。是一种可以长久做茶盘的好材。
火山石
关键词:水性好、坚如金刚、环保
火山石坚如金刚,亲水性好,有稳定水质,活水环保的作用。
木化石
关键词:树木、二氧化硅
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
绿玉石
关键词:矿物成份、翡翠
绿玉石因本身的矿物成份与硬翡翠相似而得名,在此不做多介绍,想要了解详细的绿玉石可在《茶盘图鉴大全(上)》中阅读。
三、竹制
以竹之清寂、谦恭、直而有节,历来为中国文人所推崇。现在的竹制茶盘也在力求美观、环保、无污染的前提下,成为茶友们喜爱的材料之一。
新竹
重竹
湘妃竹
碳化竹
紫竹
四、陶、瓷、土材质
紫砂
关键词:香味皆蕴、不夺茶香
紫砂是从砂锤练出来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白陶
关键词:坚硬、洁净、美观
白陶是以瓷土和高岭土为原料,在1200度左右的温度中烧成的陶器,用白陶做茶盘,不仅坚硬且洁净美观。
粗陶
黑陶
青瓷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白瓷
汝窑
陶土
陶泥仿旧木
五、其他材质
民国锡制
藤编
六、茶盘按照工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雕刻工艺
荷雕
龙雕
镂空花
窗花纹
图腾
2,陶瓷工艺
粉彩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粉彩一般都是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
黄地粉彩
黄地粉彩为皇家御用之物,因为除非皇家,一般人家是不敢用黄色的。
珐琅彩
瓷胎画珐琅,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3,其他工艺
竹镶红木
树脂牡丹
七、茶盘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所谓功能型就是根据现代人不同的需求,以求达到方便、快捷的目的。
干湿两用
八、茶盘按照形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椭圆形
八角形
异形
北斗七星
扁舟形
荷叶盘
葫芦形
扇形
金莲花
莲叶
葡萄叶
太极八卦
Tips:干泡法和湿泡法
有人说,干泡法更为艺术和雅致,“湿泡”与“干泡”,一个像土豪,一个是雅士;一个水汽淋淋,到处茶水横流;一个用水盂,收集多余茶水茶渣,温文尔雅。
泡茶喝茶是一件讲究个人心理体验的事情,无须墨守陈规或是追赶潮流,只要不失茶的“健康、友信、美韵”要义,无论如何变化,轻简易控也好,繁器古法也罢,都有它们各自存在的魅力。
清水泥掇球壶
“底槽清”应该是喜欢壶的朋友,听得比较多的一个泥料名称。底槽清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钟爱之名泥。
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糟青”名之。
底槽青料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底槽青在矿料的时候会有若干白色的斑点或者斑块,这些白色的东西是石英等矿物质团聚物显现,俗称“鸡眼”。
底槽清实际上是紫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出窑后有明显的特征,会在紫砂壶表面隐现一些白色星点。
冲茗: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
适合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底槽清飞鸿延年壶
古文献说它是“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其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
泥性: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
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窑温约1100度,收缩比约14%。
冲茗:由紫砂矿淘炼而成的上乘泥料,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泡茶香气十足,最适合乌龙、铁观音、岩茶、普洱等。
红泥龙蛋壶
段泥,也叫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产地:黄龙山,原矿绿灰色,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烧成后呈米黄色。
段泥烧制窑温一般在1180度。收缩比约为12%。
不知道为何,现在很多朋友都慢慢喜欢上段泥了,无论壶还是杯子,清一色的要段泥的。段泥之所以慢慢受欢迎,很大程度在于它的的变化。
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其实在茶文化中,器就是紫砂茶具。紫砂尊贵,挑茶也是出了名的。
用段泥壶一定记住不能用颜色太深的茶叶,不然花了白养了。
紫砂壶与茶的相关性估计不用介绍了,懂的人都知道,一把紫砂壶只能泡一种茶。紫砂这种材料跟玻璃、陶瓷器皿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的气孔结构,这点不用介绍都知道。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席水盂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和水盂放在茶席的那边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银壶 紫砂壶 银壶烧水紫砂壶泡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