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盖碗茶盖的正确用法 茶盖碗怎么用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花谢花飞花满天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茶盖的正确用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茶盖碗怎么用和盖碗茶盖的正确用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盖碗茶盖的正确用法 茶盖碗怎么用1

很多人会觉得盖碗没有手柄,如何喝茶?很多清代古装剧中都有喝茶的场景,大多数都是错误的示范。

下面我们给大家示范一下盖碗正确的古典用法。

《红楼梦》中还有一个镜头是迎春喝茶,用盖撇了浮茶,而黛玉初进荣国府,是客人,就省了这一动作,只是用盖抵住碗沿吃茶。

这就是用盖碗的另一个礼节:客场时不能撇浮茶那是暗示主人的茶不好。

那么,盖碗如何拿才是正确的做法?1.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盖碗,暂且称之为三指法。三指法比较优雅,是最普遍的一种拿盖碗的方法。

盖碗有一个盖钮,既是开盖时捏住的地方,也是盖住时需要按住的地方。

注意无名指和小指不可像兰花指那样翘起,这个动作会显妖娆,是茶艺中的大忌。这种拿法,如果拿的不对,很有可能就会烫手。

2.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还是比较烫手的。在广东潮汕的部分地区,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艺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较多。

这种拿法的要点就是先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拇指按住盖钮,其他手指贴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一只手掌抓住盖碗,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对习惯用这种方法的人来说,实在是豪迈、大气。

盖碗,无疑是泡茶最好用的茶具之一。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用盖碗泡了之后,果然,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盖碗又名三才碗,以盖喻天,碗喻人,托喻地。那么天时地利人和,当然要全抓在手里。

盖碗一般为三件套,好处是不烫手。

优雅喝茶,从正确使用盖碗开始。

这个小东西对茶很重要(茶有关的东西)

都知道盖碗喝茶有格调,但喝茶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器具品茗杯!合适的品茗杯,不仅能彰显茶客的气质,还能增加茶的韵味。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选品茗杯吧~

杯口平滑

怎样判断杯口是否平滑呢?将茶杯倒扣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按住杯底,将茶杯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旋转,若有叩击声音,则多半表示杯口不平滑,反之则平滑。

杯底平滑

杯底平滑也是一只合格的品茗杯的重要标志之一:将茶杯放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按住杯口,检验方法同技巧一。

小浅薄白

选择品茗杯应遵循“小、浅、薄、白”的原则:小则一啜而饮;浅则水不留底;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

一般以瓷质品茗杯尤为多见。当然,这也因个人喜好而有所区别。

与壶相配

杯身学问

茶杯的杯身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盏形茶杯饮茶无需抬头即可将茶汤喝完;直口茶杯则需要抬头才可以将茶汤喝完;收口茶杯则需要仰头饮尽茶汤。

握杯讲究

杯子选好了,握杯的姿势也是有讲究的,有兴趣的茶友可以试试:

①“三龙护鼎”持杯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无名指和小指收好。

②女士诺要表现仪态端庄,持杯时可轻轻的翘起兰花指。

③男士若要表现大权在握,持杯时最好将手指并拢。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二十年代的上海)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最出名的紫砂艺人是谁?

顾景舟?范大生?都不是,他叫唐凤芝,在紫砂壶史上,这是一个被淹没的名字,致使其在民国乃至宜兴建厂的紫砂制壶名家中缺席。

唐凤芝,清末民初出身于紫砂世家,16岁随其父唐顺洪学艺,他构思创作力极强,有过目不忘之美誉。

少年心气都在紫砂里,无论光货花货还是方型圆型俱在手中,随着年岁增长,技艺日渐成熟,每有巧思,便化砂壶。

1943年,这时候的唐凤芝偏安一隅,专注于紫砂壶的创作,在壶界已稍有名气。外面传来消息,时局渐佳,他期盼着战火平息后,生计慢慢好起来。

两年后,在敌国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升起蘑菇云,抗日战争,也终于胜利。他迎来了一生中最为光彩,也是日后回想起来最为悲伤的一天。

曾在自述中说:“那天,我穿上了崭新的中山装,台下照相的记者很多,皆是奔着我和我手里的壶来的,我微笑着示意,大概,那是我这辈子最体面的时刻。”

长达十四年的抗战终于落幕,全国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唐凤芝也是如此,这种欣喜之情,在他的手里,自然也化成了壶。

为纪念抗战胜利,唐凤芝做了一把“抗日战争胜利壶”,壶上浮雕当时被称为抗战领袖的蒋公像,故名为“中正壶”。

此壶参加1946年3月10日开幕的苏州国货展览会,一经展出引起轰动,备受各界瞩目,当时的《中央日报》和地方报纸均发通讯大量报道,唐凤芝由此名动京沪。

也因此他当上了宜兴县参议员,他的壶被当时的报纸称为:“名震中外,视若珍宝”、“出品精良、驰誉遐迩”、“善于创新,工艺精良”、“籍示爱国热忱”,“来预定是壶者,有供不应求之势”,达到了一个手艺人事业的最顶峰。

唐凤芝并以此壶致赠去宜兴巡视紫砂陶业的孙元良将军获得嘉勉,使得当时政府要员、达官贵人,以能藏有一把唐凤芝紫砂壶为荣。

盖内落印(国光),壶底落大方章印(国光方圆天下万民团结共乐一九五一年题唐凤芝制)。

1958年,因为当年做的这把壶,他被开除了公职。即便如此,他仍制壶不辍,抟泥细作。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手艺人,即使曾经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他仍只是一个制壶匠,从心底热爱着民族家国。

但命运似乎总在和他开玩笑,几年后,文革又至,那把壶又被用来大作文章,也成了他再也无法翻身的罪证。

“做壶的,心里想的是什么,自然做的就是什么了,我不懂什么政治,我就是一个做壶的。”

晚年的他,只能自己在家做几把壶变卖度日。村民常看到这个老人提着一筐“洋桶”壶去土窑上烧,窑工不给其好窑位,提回来的都是泥色发花的茶壸。

1972年,为紫砂付出毕生心血的老艺人抑郁而终,直到去世都没有得到“落实翻身”。

在大时代的洪流里,一把壶改变了他整个人生,声名大显是此壶,籍籍无名亦是此壶。

所幸,随着世道廓清,海内升平,唐凤芝留下的许多优秀作品被收藏家们珍爱,也算是对这位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紫砂老艺人一点告慰吧!

以上内容是关于盖碗茶盖的正确用法和茶盖碗怎么用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什么材质的茶具泡茶最好 哪种材质的茶具可以泡所有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