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用紫砂壶喝茶有什么好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用紫砂壶喝茶的十大好处和用紫砂壶喝茶有什么好处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爱壶需要用心,养壶不能乱来,用紫砂壶喝茶,请牢记以下注意事项!
1、不要为养壶而喝茶,顺其自然,慢慢来,这事不急,品茗品人生。
2、茶壶是用来喝茶的,壶是为茶服务的,要根据茶来选壶,利茶的壶才是好壶,从实用意义上讲,一把用了多年养的很棒的半手工壶要比一把一万块的新壶强很多。
3、喝茶养壶都是修身养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别一喝茶就抱着茶壶死命擦,拿个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壶上淋,实在有伤大雅。
4、开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要尽量把壶里外一些小砂料、杂质、灰尘去掉,等你养到一定程度再想起来就晚了。
6、内养是正途,但是很慢的,急性子的就别试了,外养会很亮,养好了很漂亮,但外养会降低紫砂壶的双透性,不利茶,有的泥料不适用外养,内外双修是个折中的好办法,一般都用这个。
7、一把壶只泡一种茶是有道理的,不会变味。
8、多泡各个档次的茶,这是个养壶的好办法,就像吃饭不挑食的人一般都很健康。
9、淋茶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可以防止壶盖和壶身的色差,掩盖一些跳砂和明针的小缺点。
10、每次喝完茶最好不要在壶里留茶汤,用热水洗净,就像我们吃完饭会刷碗一样。
最好用纹理细一点的,软一些的,吸水好,容易干的,必竟不是当砂纸用,有一种女人化妆用的专用毛巾很好,就是贵了点。
怎样辨别紫砂壶的优劣
观察色泽
真正优质的紫砂壶,颜色不会特别的鲜艳亮丽,反而有一种质朴的感觉,如果大家看到紫砂壶的壶身色泽特别的鲜亮,那基本上可以判定为是劣质的紫砂壶了,因为这种紫砂壶中一般只是加入了化工原料,才会导致色彩的鲜丽,优质的紫砂壶,色泽温润有质朴感,而且外表的色泽较为均匀。
手感判定
将紫砂壶拿在受众,除非是紫砂壶的薄胎会比较没有分量之外,如果是用劣质的原料制成的紫砂壶,也是没什么重量感的,一般真正优质的紫砂壶,泥料占据大部分,所以分量感还是有的,基本上一个优质的紫砂壶需要用到半斤的泥料。
壶身连接
紫砂壶分为壶身以及壶盖,优质的紫砂壶,壶身以及壶盖的连接是非常紧密的,特别是从紫砂壶的侧面来看,壶口、壶嘴以及壶把的位置是平齐的,在同一条直线上,反之,要辨别出劣质的紫砂壶,大家会发现紫砂壶会有点歪斜,形态不美观。
紫砂壶是用天然的紫砂泥料做成的,所以制成的紫砂壶多少会带着点泥土的味道,但是如果是真正优质的紫砂壶,这种泥土的味道是属于比较清新型的,如果是劣质的紫砂壶,通过这点就可以鉴别了,特别是嗅觉比较敏感的人群,闻着劣质的紫砂壶气味,会比较刺鼻还容易打喷嚏的话,就基本上可以鉴定为劣质的紫砂壶了。
中国历来就有矜印的传统。不论是书法字画,或是雕塑传器,在完成后都会留下款识,紫砂壶亦如是。
刻款矜印,既是对作品欣赏的自我认同,也能作流传后世辨伪之用。
紫砂款印
早期的紫砂是没有款识的,至时大彬时期,始在壶底有刻款。
后印款行其道,至嘉庆时紫砂壶的印款形式基本确定,即:
1.题铭、书铭者的落款在壶身,用刻款;
2.制壶者、监制者、壶主人的落款在壶底、盖内、把梢,用印款。
以此延续至今。
定真辨伪
紫砂款识鉴定,不能定真,可以辨伪。
紫砂款识,历来被认为是鉴别真伪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基于其有两个特点:
2.款识的特征相对比较明显,利于分辨。
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款识仿制的技术也日趋成熟,所以款识更趋向于辨伪。
而定真的话,往往要根据其款识、泥料、器形风格等综合判断。
如何辨别
通过底章款印辨别紫砂壶,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你要对紫砂的知识、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当然,这个是也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例如,上期我们说到的一厂老壶
紫砂工艺厂(也就是外界所称的一厂)是不会在底款上刻上所谓一厂徒工班、一厂特艺班的款印。
例如,时大彬的底款
明时大彬底章都为刻款,矜印底章是后期流行的,所以这个也可以立马判断是仿品。
这些老壶的底款都是有其时代和历史背景的,早期壶断定需要许多方面的知识背景。
涉及到鉴定方面也就不多展开了,我们谈谈一把好紫砂壶的印款应该是怎样的。
在如今,紫砂壶做壶是严谨的一套流程,一把壶的好坏可以从细节上判断,款印、底章便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细节。
印款应清晰、自然钤印时应注意平整,用力均匀,所打印款清晰、自然。
矜印应端正、适宜印钤款,理当视作品的大小而相应配置。倘若几人合作,几人的印章大小亦宜相仿。打印款时端正、不可有明显的歪斜。
印章应协调、考究端庄稳重的作品,宜用方正平稳的印章;朴实奔放的作品,宜用粗犷、老辣的印章;一般来说工细精致的作品,宜用娟巧秀丽的印章。
紫砂款识,属於篆刻艺术的范畴,也是紫砂陶的重要组成部份。
款识不佳的壶称不上是一把好壶。
只有造型、泥料、制作、款识、烧成俱佳,方为上品。
以上内容是关于用紫砂壶喝茶有什么好处和用紫砂壶喝茶的十大好处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