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三才盖碗的正确用法 三才盖碗如何使用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诡使神差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三才盖碗的正确用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三才盖碗如何使用和三才盖碗的正确用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三才盖碗的正确用法 三才盖碗如何使用1

三才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是生活中常用的茶具。不过,使用三才盖碗泡茶要注意手法,正确的使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三才盖碗的正确拿法。

三才盖碗的正确拿法

1、在拿三才盖碗的时候,我们要将食指放在盖扭上面,用巧劲轻轻扶住盖子就行。注意,力度不要太大,轻轻搭上去就行,以力度刚好将盖子掌控就行可以。再用拇指和中指向内用力将盖碗的边缘夹住,这样就可以拿稳盖碗了。

3、也可以用拇指来摁住盖碗的盖子上面的盖扭,流出一条缝隙,用无名指和尾指来托住底托,这样轻轻将三个部件都拖起来,再倾斜盖碗倒茶,这样就有一种草莽彪悍之意油然而生。也会让人觉得泡茶之人心性豁达。

拿盖碗喝茶的正确手势

拿盖碗时,手势不偏不歪,食指居中,轻压盖碗,中指、拇指分别夹住盖碗的中部提起,动作要快;开始斟茶时,食指稍松,向前倾斜,以便盖碗自动略开,把茶汤倒出;中指方位及高低始终要保持平衡,以免热茶溢出烫手。

盖碗喝茶,拿对了才不易烫手,所以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手法,否则方法不对,就很容易烫到手哦!

关于好茶用陶瓷盖碗泡的学问(瓷壶和盖碗泡茶有区别吗?)

古代中国的夫妻结婚,一对夫妻在拜堂的时候要给父母敬茶,一般情况下都是夫妻跪在地上给高堂奉上两个盖碗喝茶,然后两位老人都拿起盖碗喝一口茶,这就算是礼成。相信每一个朋友们都在电视上看到过类似这样的画面。

感觉古代人喝好茶都是用盖碗喝的,只有一般在路边的茶棚喝个粗茶才是用碗喝,而古代为什么好茶都要用盖碗喝呢?首先一点就是国家古代时期工业并不发达,可选择的用来喝茶的器皿并不是很多,而以景德镇的陶瓷最为出名,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景德镇出产的陶瓷不仅款式好看,而且质地十分的坚硬,一般的磕磕碰碰都不会发生破损现象,质量优秀深受几代皇族喜欢,皇室餐桌都以使用景德镇的陶瓷为主,所以社会上的其他各级有钱人士同样跟风使用景德镇陶瓷。

紫砂壶也是一类喝茶人使用比较多的器具,但是相对景德镇的盖碗还是属于少数。使用紫砂壶来冲泡普洱茶,因为紫砂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所以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它会吸收掉一部分来自茶叶的味道,这样就使得普洱茶的优劣性很难辨别出来,导致自己买到的茶叶到底好不好都分不清楚。所以紫砂壶并不是特别适合喝好茶,倒是非常的适合喝一点档次稍低一点的茶叶,如果茶叶在储存过程中混入了什么异味,可以非常好的被紫砂壶给吸收掉,从而得到一杯没有异味的茶喝。

现代人常见的玻璃杯,这个材料在古代不是那么常见的,虽然也有少量的玻璃制品流通,但是那时候的技术水平较差,所以那时候玻璃都十分的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情况,所以玻璃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多是当作装饰品存在着。

一些普通老百姓家中经常会使用竹制的器皿喝茶,但是如果对于喝茶有一定追求的人来说,使用竹制品来冲泡茶叶,在沸水进入茶杯中的时候,竹子会散发出一阵特有的清香,这股味道会与茶香味有冲突,并不太适合老茶友们对茶的品味与追求。

功夫茶具欣赏(功夫茶具(商品-生活用品)

功夫茶在中国有一定的历史,功夫茶具也非常多,是中国的饮茶之道名句,功夫所在,有很多讲究。

前些年,笔者有幸到了一趟粤东,所到之处,热情好客的主人招待的都是色、香、味、艺俱全的功夫茶,至今回想起来,仍“茶”韵犹存,遂“作文以记之”。

这功夫茶的“功夫”所在,首先是讲究“水为友,火为师”,水以活泉为佳,火以猛烈为上,茶以乌龙茶为适。入壶须三分之一茶末,因末少不香,末多苦涩。泡沏技法大致有“高山流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而且,须有一套南国特色的茶具。看到这些美妙绝伦的功夫茶具,我不惜囊中银钱,破费一番,觅到了功夫茶具四件宝来。

功夫茶另“两宝”之一的玉书畏以潮州百年老号《陶圣居》做的尤佳,有极好的耐冷热骤变性能。隆冬,拿出炉外许久保温。功夫茶讲究水不能过热,玉书畏便于观察火候且不易生水垢。而潮汕烘炉则是选取粤东优质高龄土精工烧制的红泥小火炉,这种炉具早在唐宋年间即出名,特点是长形,有一尺多高,很雅观。炉心深又小,能使火热均匀省炭,炉有盖有门,通风性能好,值得称道的是水溢炉中“火犹燃,炉不裂”,有的艺匠还喜欢在炉门两侧配一对茶联。

以上内容是关于三才盖碗的正确用法和三才盖碗如何使用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壶煤窑烧 烧壶什么意思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