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六件套 六边紫砂壶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战友啊战友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六件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六边紫砂壶和紫砂壶六件套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六件套 六边紫砂壶1

其根本还是有一个过程,玩壶如登山,若是一直在山脚徘徊,自然是无法领略山顶的风景,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捋捋玩壶的六个境界。

第一境:见山   

弧棱(底槽清)

刚入门,对紫砂知识不了解,但是对传统手艺心怀敬意,商家说什么都会相信。

这个阶段容易被误导,买到灌浆、手拉壶。

于是下定决心,在没弄清楚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不会出手。

特点:买壶看图片,专挑亮润的。

第二境:山麓  

子冶石瓢(4号井底槽清)

有一定了解,知道景舟等大师,开始喜欢传统器,但对泥料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比较能注意器形,偏爱全手工。

这个阶段会开始入手的壶较多,这个时期也是一个深度学习的时期,会对器形和做工有一个比较直观和详细的了解。

特点:买壶看器形与做工,对泥料有要求,但不了解。购壶会要求实拍图。

 

第三境:登山  

景舟石瓢

开始关注职称,偏爱全手工,希望入手一把好的实用器,同时开始研究泥料。

这阶段会开始入手不同泥料的壶,感受不同泥料的变化和效果。

特点:买壶大多看职称,入不同泥料的壶。

第四境:深林  

僧帽(共生矿)

已经有一定的紫砂知识储备了,能看出一把壶的骨架是否端正,了解一些调泥的工艺,对泥料有了一定的认识。

此时对紫砂壶有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工艺还是泥料,一般实用器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了。

这个阶段就开始关注工艺师、助工之类的作品。

特点:买壶看职称,入手壶不多,不再入一些花花绿绿的壶。

第五境:云浅   

小匏尊(朱砂泥)

 

通过不同工艺师的壶,明显感受到了做工、价格差别,开始了解到紫砂行业内的代工等,入壶越发理性。

这个阶段开始入壶非常少,在了解作者的人品和技艺之后才会入手,这类的壶一般也都是达到了收藏级的作品。

特点:不再迷信职称,入壶非常谨慎,已经有了自己的鉴赏知识。

第六境:天青   

 秦权(紫泥)

对紫砂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买壶已经不看职称了,能正确理解全手、半手工,入壶没有以前太多的条框,全凭自己喜好,当然了以这个阶段的眼力是不会入差的壶的。

 

玩壶如登山,必定是有一个过程,这六层无一不是需要拨开云雾,才能得见山青的。

鉴赏篇(鉴赏 欣赏)

对爱喝茶、爱玩壶的朋友来说,对紫砂壶肯定非常熟悉了。

宜兴被称为陶都,也是紫砂的缘故。

纵观整个宜兴陶文化的发展,紫砂壶无疑是最为闪耀的,然而紫砂不仅能用来做壶,也能制作其他物件,而且同样也有不少巧思佳作。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紫砂类的杂件。

 

摆件

于几案赏玩之作。

也有茶桌上常见的茶宠,这里就不多展开。

紫砂石山子 朱可心制

百果水洗(左)段泥伴桃(右)

左边这件为百果水洗,巧用紫砂泥料颜色属性的差异,分别捏塑石榴、白桃、荸荠、花生、板栗、瓜子共计六件果物,石榴与白桃自然连合成形,石榴大小适中,盈手可握,果身红彩点染自然。

 

右边这件为段泥半桃,器身虽小,但却有小中见大之感。

桃身以段泥为主体,在桃核处又饰以红泥铺饰,桃身处洒饰泥浆。信手把玩,但觉古人制器之巧思,亦叹鸣远抟砂功力之深厚。

紫砂石榴花插

仿生作石榴之形,倒置成花插,器表以洒浆工艺渲染装饰,并塑花果枝叶贴附于表面以做瓶足和手柄。插制工细腻,形态拿捏精准。

文房

紫砂所制文房清供。

紫泥金石文字笔筒

 段泥笔架

 紫砂挂盘

紫砂笔洗

形洗造型为一大一小两个桃子相依,取双吉之意。

整体器形端朴,格调素雅,情趣盎然。

景舟自制 龟钮小印

雕塑

紫砂雕塑以徐秀棠先生为代表,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

踏雪寻梅

始陶异僧

兰亭序

花盆

紫砂花盆也是极为出名的,一度远销海外,颇受欢迎。

紫泥小花盆

朱可心制紫砂梅桩花盆

当然,除了这里的挑选出给大家欣赏的作品,还有许多好看、有趣的紫砂杂件。

最后放一张景舟先生的照片,大家可以猜猜他手中做的是什么,另外如果你也曾看到过紫砂杂件或者有意见想法的,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上新桥壶(上新桥壶好做吗)(上新桥适合泡什么茶)

特意带 上新桥壶 去园林找了桥为背景

扁圆壶体上的是块面最简洁的平板桥,江南水乡村前屋后最常见的木板桥,抑或石板桥,远远望去仿佛是座亭桥,它立于壶顶,是个桥形钮,身上清茶水波,晃动着涟漪。把手上亦有一块桥面,立在把环的最顶部,有如虚空的拱桥上部的平坦的桥面,这是端茶倒水时拇指的摁压处,顾景舟从而在一把茶壶上巧妙地建造了两座江南最具形貌的各不相同的桥梁。

 

 

沿着手把连接壶体的上接触点圈圆出一道壶肩线,其上是饱满的圆肩面,从而在高低两块桥面之间的空间过渡上,有了履步的基石,有如虚拟的阶梯,可以从把手的桥面安然地登上壶盖上的桥顶,这是向上的、如履平地地上桥的台阶。而在壶盖平面中央亦同样微微凸起一块线面,自然过渡到立于顶端的桥形钮,层层而上,步步登桥,完成了“上新桥”中“上”的诠释。

从上新桥壶,可以看出顾大师的匠心独运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艺术境界的深刻领悟之上的,也难怪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有文人情怀的紫砂大师。他借助经过提炼、简化的形,写意地表现了水乡的神韵和意趣,这极像中国水墨山水画带给人的简淡玄远的艺术享受。 

 

皎然的《诗仪》中说:“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这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境”与“象”概念不同,“境”是“虚”,“象”是“实”;其二,虽有虚实之别,但融合在一起,很难分清。我想顾景舟的上新桥就达到了境象难明,形意不分的境界。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六件套和六边紫砂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水壶是什么颜色好看 壶的颜色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