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型有哪些 紫砂常见壶型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一人独行者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型有哪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常见壶型和紫砂壶型有哪些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型有哪些 紫砂常见壶型1

宜兴紫砂壶,造型多变无穷,品种数以万计,在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且从古到今,长盛不衰。

说起西施,大家也不陌生,顾名思义,此壶应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世界那么大,壶型那么多。为什么受人追捧的偏偏是西施与石瓢?

景舟石瓢(底槽清)

一:壶名经典

西施:西施乃是四大美女之一,其丰姿婀娜,貌美倾城,令人赞叹,人们自然会觉得以西施命名的壶也很好看。别名更是羞人的“西施乳”,简直会让人浮想联翩的。

石瓢:大凡以“石瓢”命名的紫砂壶,都是古今紫砂壶艺家的经典之作。如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弧曲的“曼生石瓢”,与瞿应绍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与朱坚合作虚盖的“石梅石瓢”,顾景舟与吴湖帆、江寒汀合作的“景舟石瓢”等。

西施(段泥)

西施和石瓢各有特点,虽然造型不能给人一见钟情的感觉,但却是十分的耐看。一个刚劲中带着柔美,尽是线条竟浑然天成。一种淳朴中带着韵味,无一锋芒却凸显神韵。无论是型还是工,都有可取之处,如果他们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是不会经久不衰的。与此同时,实用性也是占很大的因素。

“石瓢”就好比一位音乐家创作了一首成功的曲子,美妙动人,后来的演奏家在演奏这同一首曲子时,都能发挥自身的理解与才能,不断创作演奏出个具名人风格的新曲,从而名曲长演长新,长演长盛。

西施(朱砂泥)

西施壶的主体壶身,犹如那粉润圆秀的脸颊,樱桃小口般的流嘴微启欲说,截盖上高贵的发冠作为的子,典雅的发髻装扮出倒把,更显得成熟与华贵。

西施与石瓢,哪个是你的最爱?

【紫砂专栏】笑樱壶:婴宁一笑千愁解(什么是笑樱壶)

笑樱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壶型之一,流传甚广,皆因其张力十足,为人所喜爱。看外表也许你会觉得平淡无奇,但由于形体轮廓,结构比例,尺度的细部处理安排得当,恰如其分,造物造境,经得起长久玩味,百看不厌,具有永久艺术魅力。

笑樱壶发自明代,型制沉重扎实,有种绝不妥协的硬汉风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态,介绍其冲茗特性:“冷酷的外表,蕴藏着火热的心,冲茗热情豪放,醇厚而韵强,香甘温甜,明快果决,壶中英雄也”。

据说“笑樱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

笑樱壶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恰如“婴宁一笑”,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

王寅春笑樱壶

笑樱壶作为紫砂壶款式中的经典之作,众多的笑樱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紫砂七大老艺人”中的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有类似的创作,因各自对壶体高低,壶流、壶把、壶盖等比例的理解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韵味。

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顾景舟大师的笑樱壶作品,顾景舟大师的笑樱壶微扁圆折腹隆肩,形体雄健线条流畅,特显丰满柔和之美。选用天然纯紫泥而作,泥质细而不腻,色泽紫而不姹,润泽腴丽,是壶艺光素器的珍品代表 。

顾景舟 笑樱壶(紫泥) 高:10cm 容量:530cc

紫砂壶式变化万千,耐人寻味,和而不同。五百年来,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紫砂壶,书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艺术史。宜兴紫砂壶技艺,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笑罂壶,亦为笑樱壶,原名三线壶,壶式从古代陶瓷贮茶器具“罂”中汲取灵感,后因花苞壶纽形意似枝头樱桃,传名为笑樱。罂,《说文》:“罂,缶也”。是为大腹小口的瓦器。或作“甇”,古代瓷质贮茶用具。圆唇、短颈、鼓腹、平底。最早见于唐代,以宋代江河七里镇窑制品为佳。

设计者从圆润的曲线形体中抽象出富于变化的线条,系统的加以设计成壶,已成为光素器中的经典。

凝视砂壶,富有流动洒脱感的线条,笑罂壶式之美,似乎能令观者感受壶之笑意。翻阅笑罂壶之相关文献,有人认为:“笑罂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

“婴宁”是明末清初的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本性爱花、善笑的女主人公婴宁,她的笑恰如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一样,纯美真率又像谜一般的笑声征服了后代读者,何谓“撄宁”?唐成玄英疏云:“撄(与婴通假),扰动也。宁,寂静也。夫圣人慈惠,道济苍生,妙本无名,随物立称,动而常寂,虽撄而宁者也。”

友情提示,配图为作品实景实拍,禁止盗用。

玩壶路上の坎

玩物如求学,觅宝如淘金,

撇去泥之纷乱、型之微妙、工之曲折、品之深奥不谈,

提提脑子里松了的那根“弦儿”,

视为自说自话。

......

第一点:别把手里的壶当钱

紫砂壶和其中门类的收藏一样,无一例外都是玩长线,今天买回来计算着明天就能卖了挣大钱,不是绝对没有,但概率绝对不高。

第二点:掌眼有“讲究”

给朋友尤其是新手掌眼时,对看不明白的地方,千万别充“大个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刚愎自用、不懂装懂,搞得对方犯糊涂,把人带沟里去。很多人在论坛上评壶三纸无驴,还自封专家,说得难听点,简直缺德。

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是给好朋友作鉴定,东西又绝对有假,这时候就不用拐弯抹角了,直接告诉他哪儿哪儿不对,今后要注意些什么云云。

第三点:就得“豁出去”

有时候,做了市场调研,吃准了投资哪把壶准不错,而兜里的银子也还凑合的情况下,就得有种上去就拿的精神和勇气。要敢于拼实力,不要因为行情“炙热”而不出手。

今时不同往日,过去市场还不成熟,捡漏的机会也多,那会儿只要人脑袋聪明腿跑勤,拿平常的价格买到好壶也很正常。现在市场已经成熟,谁的壶该是什么市场价,谁谁谁又是当下投资的热门,大致格局已经形成,谁也诳不了谁,这时候想投资精品,就得豁得出去。

第四点:懂壶,也要懂茶

茶养壶,壶养茶,不会喝茶的壶友怎么也不算一个好玩家。学壶的同时,也要学茶,了解茶的门道。

重壶勿轻茶,才能更好的懂壶和茶的匹配问题。有些讲究的茶人壶友做过不少定量分析,什么器型、多大容量适合什么茶叶,怎么置茶,如何冲水的问题都做了量化的表格。咱可以没那么爱认死理儿,但也应该积极用亲身实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茶,适合自己品茗的壶。

看似边沿事,可作笑谈,往往一不留神,影响了玩壶的路。盘的是小道,至于能不能一解“小惑”,就全凭天意吧。 

往期回顾

觀 |《溪隐》佘永锋

链    接

摶 |《双耳花瓶—松林赋》柯沁钰

链    接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型有哪些和紫砂常见壶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壶的故事讲的道理 紫砂壶典故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