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普洱茶生虫子还能喝吗 普洱茶生虫的处理方法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旋转保龄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茶生虫子还能喝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普洱茶生虫的处理方法和普洱茶生虫子还能喝吗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普洱茶生虫子还能喝吗 普洱茶生虫的处理方法1

普洱茶长了虫子2113是可以喝的,下面讲解一下普洱茶5261虫的类型。

1、普洱茶里面4102的虫子有两种:

a:白色小1653虫:不是吃茶叶的“茶虫”,它们只是喜欢吃包装棉纸的“纸虫”。

在市场上,大家不难发现一些普洱茶的棉纸出现各种小洞,这些小洞行内人管他叫“虫眼”,这些“虫眼”正是纸虫所为,幸好这种小虫只爱吃棉纸,所以对普洱茶的品质也没多大的影响,不过一定要处理它们,要想对付这些“纸虫”,很简单,大家先用毛刷把茶叶扫干净,然后把爱茶放于通风透气并且干燥的地方存放即可,极端的“暴晒法”和“冷冻法”,还是不要做,因为茶叶经过暴晒或者冷冻后极有可能影响其品质。

注意:市面上出售茶叶时,其版面长相也是影响价格的一大因素,因此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茶叶包装纸被“茶虫”吃光了!

b:灰黑色的小虫:这种“茶虫”只吃茶叶,可惜在市场上见过这种虫子的人寥寥无几。

“茶虫”是极为有益的,在一些品质好的普洱茶成品里会出现,它们专门吃茶,而且爱吃好茶,死后即会成为茶的一部分,据说这种茶泡出的汤色、口感、耐泡程度都比陈了50年的生普更漂亮更好喝(对此,由于小编无缘品尝,也无法告知大家这茶口感究竟如何)。说起“茶虫”,不得不说的是“龙珠茶”(也称虫屎茶),这种茶是指“茶虫”吃了茶叶后拉出的便便经过特别加工而制成的,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

注意:“茶虫”是出现在正常仓储和正常陈化环境下的,切勿和存放于受潮环境下的普洱茶所招惹的虫子相提并论哦!

当普洱茶遇上90后经营者|吉普号深圳店正式开业

2023年7月1日

吉普号深圳体验中心正式开业

小黑和吉普号深圳城市合伙人康建斌

共同进行揭牌仪式

并对到场茶友进行了致辞

店铺还没正式营业,就有附近的发烧友前来咨询。开业当天有不少吉普号和茶山黑话的粉丝慕名来到店内喝茶。

当普洱茶遇到90后

谈及普洱茶,很多人在脑海里浮现的印象还是年过半百长者的随身饮品。

而吉普号深圳店的合作伙伴康建斌,是一位92年的年轻人,进一步证明了普洱茶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品。

深圳店的合作伙伴被人亲切的称为阿斌,工科男的执着让他从一位普洱茶的发烧友成为如今的吉普号体验店合作伙伴。

古老的普洱茶行业与年轻人的碰撞越来越多,90后遇上吉普号擦出的火花会更加的绚烂。

热爱普洱茶的新青年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积极创新给了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里的年轻人更多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小黑是一位专业、热爱、偏执的普洱茶新青年,用年轻人新锐的理性和极致,死磕普洱茶的古老迷雾。阿斌与小黑与吉普号的很多理念都不谋而合。

普洱茶行业会越来越年轻

阿斌作为吉普号的发烧友,体验店门头就是“吉普号”。

通过店里的陈设能看出店主的用心,每一饼茶的摆放似乎都量好过角度,位置分毫不差。

阿斌的妻子告诉我们,体验店里的所有陈设都由阿斌一手打造,每个细节都花了很多心思。

店内一直循环播放着茶山黑话,只要在茶山黑话出过镜的人,阿斌都能一眼认出并能说出称呼。

从一个爱茶人到一位真正的茶人,90后的阿斌真正践行了在咖啡饮料和汽水为主的现状下,年轻人也可能爱上健康养生的普洱纯茶饮,给普洱茶这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人对甜天生就有好感”

这是阿斌常说的一句话

来吉普号第一家90后主导的体验店

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

让阿斌带你体会普洱茶的甜滋味

深圳体验店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

龙岗区龙岗街道龙河路

东方国际茶都商铺K207-208

【专业品评】安神健脑助睡眠的普洱茶——GABA普洱茶

GABA普洱茶【散茶】

富含伽马-氨基丁酸的普洱茶

——专利厌氧设备下诞生的新型普洱茶!

冲泡须知:出汤时间,第一泡5秒、第二泡5秒、第三泡5秒、第四泡15秒、第五泡30秒。

-详细信息-

【品名】GABA普洱茶

【生产工艺】普洱生茶散茶

【规格】5克/袋15袋/盒30盒/件

【配料】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生产日期】2023年6月2日

【贮存条件】产品应保存在清洁、通风、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条件下

【保质期】在符合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出品商】周红杰名师工作室云南万红扬茶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专业品评-

水:珍茗水

烧水器:吉谷恒温烧水器

冲泡器皿:150毫升瓷盖碗

投茶量:5克

-冲泡注意事项-

①散茶从小袋缺口撕开,防止茶叶洒出。

②冲泡前,将茶叶倒入盖碗,以便冲泡。

③润茶一次(可不润茶,口感无影响)。润茶时,以均匀水柱快速注水,令茶叶翻滚充分润茶。

④冲泡时,以均匀水柱稳定注水,令茶叶均匀浸泡,充分浸出滋味,全面展示茶汤优缺。

外形

条索:呈卷曲状,细致紧结,显毫;

色泽:墨绿油润;

整碎:匀整;

净度:匀净,无非茶类物质。

内质

香气:嫩香高扬持久;

汤色:绿黄明亮;

滋味:滋味鲜浓回甘,带有氨基酸特有的酸的口感;

叶底:叶底绿黄柔软、较齐。

【科技普洱系列】科技普洱系列产品是作为大健康茶产业领导品牌的云南万红扬茶业有限公司与周红杰名师工作室联合出品的产品,致力于改变在当今时代下生活、工作压力大引起的脑体力透支等亚健康现象以及高血脂、高血糖等,同时提醒人们学会对自身的健康管理,提倡“健康管理,从一杯茶开始”。该系列产品包含了具有降脂、降糖功效的益菌普洱熟茶系列(散茶、饼茶、袋泡茶)和具有安神、健脑以及助睡眠功效的GABA普洱生茶系列(散茶、饼茶、袋泡茶)在内的多种产品,满足了人们在日常品饮、出差旅行以及节日礼品的多种需求。

云南龙生普洱茶357价格

碰巧我也有“云南龙生2023年 0618普洱熟茶357g”几饼茶,经过几年的存放,茶香浓郁,汤色红艳,口感醇化。 是小厂产品,无收藏价值,建议自饮!!!嘿嘿!!可以和我一起品品!!!

2023年龙生兰香春早普洱茶价格

2023年龙生兰香春早普洱茶价格 300左右/饼

云南龙生绿色产业普洱茶有限公司是2002-04-10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澜公路2公里处。 云南龙生绿色产业普洱茶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30800。

碰巧我也有“云南龙生2023年 0618普洱熟茶357g”几饼茶,经过几年的存放,茶香浓郁,汤色红艳,口感醇化。 是小厂产品,无收藏价值,建议自饮!!!嘿嘿!!可以和我一起品品!!!

普洱茶有哪些品牌

尾数8是海湾茶业,老同志牌的专属唛号。旗下产品均为邹炳良先生制品,其余均为假货。

那不清楚,不过家里老人一直喝的是叶尖上的行者,入口多苦重涩轻,回甘迅速,生津持久

云南龙生普洱茶饼价格

普洱茶品牌有大益茶、下关沱茶、中茶等。 1、大益茶 上榜理由: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包括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皇。

云南龙生普洱茶357价格

普洱茶十大品牌1,大益–勐海茶厂2,八角亭–云南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茶厂3,易昌号–云南昌泰茶叶集团4,郎河–勐海县郎河茶厂5,福海–勐海福海茶厂6,老同志–安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7,龙生–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8,嘉茗–云县嘉木茶。

中国普洱茶2023“十大知名品牌” 中茶(中国土产畜产茶叶进出口公司)、大益(勐海茶厂)、福海(勐海县福海茶厂)、嘉茗(云县嘉木茶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郎河(勐海县郎河茶厂)、龙生(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龙圆号(西双版纳。

冲泡普洱茶投茶几克最好喝?

我们在冲泡普洱茶时,通常使用的泡具有两种,紫砂壶或盖碗,但许多茶友不知道每泡最佳的投茶量是多少。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说起:

1、选择什么样的泡具;

2、泡具的容量是多少?

3、对于出汤时间的掌控。

为了找出一个合适的比例,茶界评茶专家和许多茶友做了很多尝试,最终认为16:1(水量16毫升,投茶量1克)的比例较为合理,也更容易被大多数茶友所接受。因为这个比例对茶中的内含物质释放更为稳定。

结合市场上常见的盖碗和紫砂壶的常规容量来计算,这个比例不会因为泡茶时因前几泡茶未舒展开时,茶的体积过小而相对注水量过多,导致汤量过多而使茶汤滋味淡泊。也不会因为待茶膨胀后而丧失注水空间,使茶汤浓稠苦涩。

市面上通常的盖碗容量为:100毫升、130毫升、150毫升,根据上面的比例可计算出对应的投茶量为:

100毫升投茶量为:6.25克(建议投茶6-7克)

130毫升投茶量为:8.13克(建议投茶8克左右)

150毫升投茶量为:9.38克(建议投茶9-10克)

需要注意的是,茶汤的浓度和出汤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新茶友,5-10秒之间出汤为宜,对于老茶客来说,根据个人喜好,可适当增加出汤时间,生茶以不苦涩为宜,熟茶以不“酱汤”为好。

怎样才可以把普洱熟茶泡得更好喝?

普洱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以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诸位茶人探讨。

我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下面,我先就这几点一一展开,最后在实际演练一次冲泡全过程。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3、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如何健康的喝普洱茶 小心这些事项

至于普洱茶,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都很喜欢喝普洱茶,普洱茶的味道确实很好,这让很多人都很喜欢喝。那么喝普洱茶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睡前饮普洱茶要适度

睡前2小时最好不要喝普洱茶(生茶),会引起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不过,我们可以喝少量温和的熟茶。如果我们喝的普洱茶浓度过高,往往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要注意。我们需要尽可能少喝普洱茶。

忌饮劣质茶或变质茶

存放普洱茶要注意环境,避免吸收异味,否则容易吸潮发霉。变质的茶叶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细菌,所以喝茶时一定要小心。要尽可能避免喝变质劣质的茶,否则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要小心。

忌冲泡次数过多的普洱茶

普洱茶冲泡次数过多,会将一些对健康有害的微量物质浸泡到茶汤中,对健康不利。对于普洱茶来说,如果我们经常喝,冲泡次数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原因。

慎用烹煮法

由于长期高温煮沸,普洱茶中残留的茶多酚被氧化还原,维生素被破坏,水不溶性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都是沉淀下来的,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烹饪方法是不健康的。所以对于茶来说,我们还是选择冲泡方式比较好,这样最健康。

这就是我们给你介绍的普洱茶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普洱茶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茶,但是如果我们想健康地喝它,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保健笑了,否则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损害,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它。

普洱茶纯料到底指什么?古树单株是什么概念?

普洱茶市场越来越捉摸不定,一边是淘宝上到处十几元一饼包邮的老班章、冰岛满天飞。一边是茶价越来越高,今年冰岛最高的毛茶差不多2万多一公斤,卖点除了山头、古树概念外,还有一个就是“纯料”的概念。

不要一听到纯料,就觉得有多么的“高大上”,首先是要搞清楚“纯料”到底是怎么个纯料,以下的纯料茶形式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1、不同山头的古树茶

这种“纯料”茶的特点就是只要是古树茶,不管你是哪个山头的,也不管你是春茶还是秋茶,只要全部是古树茶,那就是这个概念下的纯料。

2、同一山头,或同一寨子的不同树龄不同批次的古树茶

这种纯料只要是同一山头或者同一个寨子,不分茶树的年纪大小,也不分采收批次,只是按照采收的季节,也就是说只分春茶,秋茶和雨水茶(夏茶)。

3、同一片茶园的古树茶,部分树龄和批次

这个纯料茶的特点就是同一片茶园,而不是同一个山头或者是寨子,这个相比第二种的纯料的话区域范围就大大缩小了,但是也是不分采摘批次的。这样的纯料是一些做茶很严谨的老字号茶厂所说的纯料,特别是易武那边的一些老字号。

4、同一片茶园的古树茶,分树龄,不分批次

这种纯料古树茶采摘是按同一片茶园,按照茶树的年纪来分类的,但是不分采摘批次,如分为100年的古树、200年古树,在100年的古树里有头春第一批、第二批等。

5、同一片茶园古树茶,分树龄分批次

这样的纯料必须是同一片茶园,同一批采的而且树龄也必须是一样的,因此这样的纯料量相对较少。

6、单株

单株,意思就是“单株茶”,也就是某一单独古树上的茶,这算是最纯的纯料古树茶了。一般都是选择古茶园里茶树年纪最大的那一棵茶树,或者是几棵茶树,只采摘它的头春茶,所以量是很少的,一般都是私人珍藏品。

7、茶王树茶

这种纯料就是那些被定为茶树王的茶树上出的茶叶,量是绝对绝对的少。

搞清楚各种纯料是如何界定分类的,在自己选购普洱茶时不会被各种玲琅满目的概念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本文来源:得一茶叶)

十六大产茶山的普洱茶特点

了解各大茶山的特色,对于品评普洱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1、布朗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2、班章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属于勐海茶厂旧有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本茶样属老班章茶区。

特色:云南大叶种,与布朗山香型口感类似,但口感香气下沉,刺激性更强,为舌面苦味最重者,上颚表现不明显。

3、景谷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景谷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4、邦崴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色:香甜质重饱满,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

5、南糯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香扬清甜、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稍高。

6、革登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7、蛮砖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相较其他古六大茶山,茶箐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如曼撒易武香扬。

8、无量

茶区位置:云南省大理、思茅地区无量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舌面中段香甜回甘,香在上颚中段,苦涩度不高,因茶区生产范围大,较无个别茶区特色。

9、易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原属古代曼撒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气口感类似曼撒、属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的茶品,与曼撒茶区相同,近年汤质较薄。

10、倚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稍苦,舌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11、千家寨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金竹山千家寨。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12、攸乐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古六大茶山茶区,唯一不在勐腊县的正山。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型口感与曼撒,香扬水柔,舌面苦涩度稍高。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14、莽枝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15、勐库

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

特色: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16、曼撒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遍及两颊,近年汤质较薄。

以上内容是关于普洱茶生虫子还能喝吗和普洱茶生虫的处理方法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普洱茶生茶保质期一般多长时间 普洱生茶保存多久最好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