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云南普洱茶生普与熟普有什么区别 云南普洱茶生普和熟普的区别是什么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不停的不听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云南普洱茶生普与熟普有什么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云南普洱茶生普和熟普的区别是什么和云南普洱茶生普与熟普有什么区别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云南普洱茶生普与熟普有什么区别 云南普洱茶生普和熟普的区别是什么1

普洱茶生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后蒸压成饼,普洱熟茶则主要为渥堆发酵;颜色方面,生普洱茶初为青绿、墨绿,而普洱熟茶颜色呈红褐色;普洱生茶口感强烈,茶气足,茶汤清香,苦能回甘,涩能生津,而普洱熟茶入口醇厚,绵软,回甘。

1.鲜叶原料

“生普”主要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直接贮放或蒸压而成,““熟普”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加速发酵制成的普洱茶。

2.加工工艺

【站长 推荐:罗汉果菊花枸杞茶禁忌,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

生普洱主要是茶叶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后制成毛青,再蒸压成饼,或直接以散茶形式储存。

熟普洱则主要就是应用渥堆发酵技术,通过湿熟人工加速发酵,使茶叶速成快速转化。

3.品质特征

生普洱茶初为青绿色或墨绿色,后逐渐转为黄红或黄褐色;汤色亦由黄绿色逐渐转为橙黄;香气亦由清香、花香、薄香等类型转化为陈香、药香等。

生普洱茶茶气比较足,入口锐利霸气,浸泡易有涩感,叶底黄绿,富有弹性,叶片完整度比较高。

而具有一定年份的普洱老生茶则口感更加顺滑,甜度好,水路饱满,富有力度感。

而普洱熟茶颜色呈黑褐或者红褐,冲泡后汤色深红稍带黑,入口无苦涩感,滑顺回甘,有黏稠感,叶底呈红棕色或深褐色,质地较硬。

(左图为普洱熟茶茶汤,右图为普洱生茶茶汤)

4.叶底

新制生茶的叶底以绿色、黄绿色、暗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柔韧、有弹性,把叶条像扭橡皮筋一样扭转,一般会回过来的是好茶。

熟茶渥堆发酵度轻的叶底是红棕色但不柔韧,重度发酵的叶底多呈深褐色或黑色,叶片硬而易碎。

普洱茶被称为生态茶的原因

早期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农药滥用的情形,在国际上被列为同一级。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间,为提升产能,在精制茶厂附近产茶区有喷洒农药与施用化肥情形。但随着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加上成本问题,19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无农药残留问题,对日本与法国等欧盟检验标准严格的国家,销售量也能每年稳定成长中,农药残留的问题对普洱茶而言并不容易发生。

2004年8月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公布10个中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叶抽检结果,云南省茶叶残留量最低;据了解,有农药残留的样本为高成本高利润的红茶与绿茶类。

除官方说明的原因,如生态良好、茶树原生地受保护等等,所以不施化肥农药外,深入了解分析后发现还有几个主要原因:

当地茶区多处山区交通不便,农药化肥难以送达。

云南茶区面积十分广阔,产量远多于目前的需要量,不需藉洒药增加产能。

许多茶农与采茶人、茶贩为少数民族,经济能力不佳,当地普洱茶青毛茶收购价格相当低廉,茶园多釆粗耕野放,洒农药化肥不符合经济成本。

古树茶、野生型茶树高大,无法以正常方式洒药,且大茶树洒农药、化肥容易死亡。

早年云南许多晒青茶箐来源多属于野放茶,为茶园经栽种过后少有人工管理,不洒人工化肥与农药,只稍做锄草与翻土整理,现代称之为“生态茶”。

普洱春茶“明前茶”之争

俗语有云:“明前茶,贵如金”不少名优绿茶,都以清明节作为时间节点,推崇清明节前后所采收的茶叶,以此为珍品。如今已经是四月初,清明已过,但普洱茶,尤其是以乔木茶树茶菁为原料的普洱茶,却罕有新茶面世,这是为何呢?

明前茶这一概念,多见于传统江南茶区,而北方茶区则因为气候偏冷茶树发芽较晚,所以并没有明前茶的概念。但云南不同,云南因为气候原因,只分干、雨季两季,并无春夏秋冬。云南的春茶一般泛指2月到5月中旬所采摘的鲜叶。可见与北方茶区不同,普洱茶春茶较晚面世,并非气候原因。

“明前茶”是江南一带绿茶的季候概念,和普洱古树关系不大,在云南不同茶区甚至同一茶区的不同树种采摘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明前只能采少量,有的只能采芽尖,有的完全没有开采。多数优质的古树茶都不是明前茶。

比起“明前茶”,“头春茶”要略微靠谱一点,从大的范围来说靠前面采的茶的比春尾茶的要好一些,但是并不是越前面越好。古树茶有其自身的规律,往往是春茶季期间的某几天茶质最好,前面、后面都相对逊色,这里面门道可深了,和植物自身规律、月相都有关系。

明前茶的概念主要见于绿茶,大家所熟悉的名优绿茶,很多是采摘茶树叶子的芽头,或一芽一叶的叶片来制作,嫩度高采摘时间较早。

而普洱茶,则是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茶箐来制作,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叶子成长,吸取更多的养分。

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悠久的植茶历史,保留了大量成百上千年的古茶树,近年来出于对原生态和口味的追求,用这些古茶树来制作普洱茶蔚然成风。

不同的采制标准,得天独厚的高龄茶树,迥异的生产工艺,是普洱茶千变万化口感产生的源泉,但也让普洱茶,尤其是大树茶,错过了明前的盛宴,但多等些时日,当普洱茶独具魅力的茶汤入口后,你会觉得这一段不长的延宕绝对值得,正如你为普洱茶陈化而做出的等待。

普洱茶怎样保管最好

怎样保管普洱茶,普洱茶存放选择紫砂容器(陶罐)或纸箱为佳,可将同类同批次的普洱茶用无异味棉质包起来,然后外层放入竹笋壳内,外层使用干燥无异味纸箱装起来,置于离墙隔地的桌上。

其次,保持干净、阴凉、无异味的环境,才可长期保存不变质。

1.避高温

高温会加速普洱茶中的叶绿素降解,叶绿素会不断向脱镁叶绿素转化,鲜绿色会变成暗褐色,茶多酚等物质在高温下自动氧化作用也会加快;据研究,温度每提高10℃,普洱茶褐变的速度就会加快,茶叶容易陈化影响品质。

2.避阳光直射

普洱茶中的植物色素和脂类物质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日晒味以及其它味道。普洱茶对光尤其敏感,因此存放普洱茶避免阳光的直射。

3.避异味

茶叶是一种多孔疏松体,非常容易吸收异味。避免存放普洱茶的地方存有异味,异味容易使普洱茶吸收异味影响其本质的味道。

建议:茶叶吸味,在家里存放普洱茶千万不要存放在有异味或味道很杂的空间附近,诸如卫生间、厨房、新买来的柜子等等。

4.避湿气

应放在阴凉干燥处。

结语:

普洱茶存放选择紫砂容器(陶罐)或纸箱;

如果收藏的普洱茶较多或者对存茶的要求较高,则可以利用一些器皿来存放普洱茶,通常用得比较多的是紫砂容器或者陶瓷容器,当然还可以用纸箱。

紫砂用具历来都是以茶相伴而生的,平时泡茶,最好的茶具也应该是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有其透气,还有就是越用越好的特点,用来存放普洱茶也是最好的容器,只是现在的紫砂缸造价较高。

如果觉得紫砂容器较贵,可以使用陶罐,相对于紫砂容器则便宜很少,当然效果也会差一些,但这个对于普通的收藏爱好者而言也是足够的。

对于散茶而言,如果想长久存放普洱散茶,则紫砂容器是最好的选择,而其它的容器都相对较差,所以只建议用紫砂容器。

使用这些容器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新买回来的容器一定要进行清洗,首先支除容器本身的污染源。

方法可以用清水与热水反复清洗,又或者用一些低档茶叶煮水清洗,清洗后晾干。在放茶之后,也可以放一些竹碳在里面,然后再放茶。

放茶的时候可以将茶的件包装(桶包装)上的笋壳拆走,以饼(砖)为单位放进去。

纸箱对于家庭个人藏茶而言,其实用纸箱是最实用的一种方法,虽然纸箱存茶的优点比不上紫砂容器,但其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来纸箱比较容易得到而是免费的,二来纸箱也方便在家里存放,不太占地方。

纸箱收藏普洱茶也得注意纸箱本身的异味,所以拿回来的纸箱的原来的用途要了解清楚,如果有异味最好放置一段时间,让异味散去后再存放普洱茶。

纸箱存放普洱茶,建议只存放紧压茶,存放在纸箱的茶建议整桶存放,不要拆散,对于一些只有几饼的,可以先用纸信封装好再放。

泡普洱茶技巧:如何轻松撬开普洱紧压茶

在撬茶之前,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撬普洱茶的几种工具。下图中的撬茶利器从左到右依次是:品悦古马茶刀、竹质茶刀、不锈钢金属茶刀、金属茶针。

首先,我们以一饼规格为357克的普洱茶生饼为例:选用的撬茶工具为品悦古马茶刀。

第一步:将茶刀从茶饼的侧面沿边缘插入

第二步:稍用点力,将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以免将茶饼撬的很散碎

第三步:向上用力,将茶饼撬开饼剥落

第四步:继续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饼的间隙,一层接一层的撬开

就这样,茶饼就轻松撬成小茶块了

接下来,我们以一个规格为100克的普洱茶熟沱为例: 选用的撬茶工具为金属茶针。

Ps:对于压制的比较紧,且外形比较小的普洱紧压茶,建议选用茶针撬起来更容易些。茶针是比较锋利的工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撬到自己的手哦!

第一步:将茶针沿沱茶的内涡边缘用力插入/也可以沿沱茶的外窝边缘插入

第二步:沿沱茶的外窝边缘慢慢剥撬,完整的小茶块就撬下来啦

最后,我们以一片规格为250克的普洱茶生砖为例: 选用的撬茶工具锈钢金属茶刀

第一步:沿着茶砖的边缘,将茶刀用力插入茶砖

第二步:接着稍用力,使茶砖表面的茶层与茶砖脱开

第三步:采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撬,茶砖就撬开了

经验分享:在撬茶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沿茶叶的间隙和茶叶条索的纹理方向来撬,这样可以把茶撬得更完整些,不容易把茶撬得太碎。

喝生普洱茶有什么禁忌这六点需注意

普洱茶也分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两者虽然都是普洱茶但口感和价位等都是不同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喝生普洱茶有什么禁忌,想知道的朋友们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喝生普洱茶有什么禁忌】

1.泡茶水温太低

普洱生茶是属于没有加工过的天然普洱茶,并且在工艺的处理上也是减少了一道工序。冲泡生普洱茶的水温不能太低,一定要使用沸水冲泡才能把生普洱茶泡熟泡开,否则喝起来可能会有苦涩味哦。

2.不能喝太多

什么东西喝多了都不好,生普洱茶也一样不能喝太多。许多人认为普洱茶有着一些很好的功效,从而过量喝认为这样能达到好的效果。其实不然,生普洱茶喝太多容易导致茶晕现象,因为生普洱茶是全发酵茶一定要适量。生普洱茶也不宜长期喝太多,会对胃部造成一些副作用,但如果是很爱喝普洱茶的朋友们,可轮流换着喝也是不错的办法。

3.不要马上就喝

生普洱茶因为是全发酵茶的关系,茶叶上多少会有些灰尘残留,所以买回来的生普洱茶最好不要马上喝,可以放置上一段时间后再喝。而冲泡后最好进行洗茶一遍,这样更加保证到卫生。如果喝刚做出来的生普洱茶,可能会导致神经高度兴奋以及心慌。因为新的生普洱茶中含有未氧化的物质,所以生普洱茶最好放置上一年再喝。

4.禁止加入其它东西

很多朋友都喜欢吃一样东西的同时,还加入其它东西认为这样能提升口感和功效。但也要加入适合的东西,平常喝生普洱茶的时候最好不要加入其它东西,尤其是一些决明子或者泻液等促进减肥的东西,普洱茶本来就有减肥功效,不能随便搭配减肥产品混合一起。

5.冲泡次数不能太多

一般的生普洱茶用沸水冲泡,最多只能冲泡上八次左右。但是再好再浓的生普洱茶,也会因为冲泡次数而降低了香味,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节约茶叶而反复冲泡多次。反复冲泡多次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再冲泡生普洱茶时喝起来的茶汤产生水味后,就要延长下一次的冲泡时间了。

6.不要空腹喝

普洱茶熟功效与作用禁忌

普洱熟茶含较多茶多酚及咖啡碱,饮用后醒脑提神、解困去疲,但不宜大量饮用浓茶,普洱熟茶性温,饮用会加快身体排泄速度、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但服用药物期间禁忌饮用普洱茶,特别是茶气很足的普洱茶,禁忌空腹喝茶,空腹饮茶会对肠胃造成负担,也不宜饮用凉的茶汤。

1.生津止渴、解暑热的功效

普洱茶既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产生津液,芳香类物质挥发时又可带走部分热量,使口腔感觉清新凉爽,且可以从内部控制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以达到解渴的目的。

茶叶有清火之功,有些人容上“火”,发生大便干结困难,甚至导致肛门裂口,痛苦异常,一个好办法就是坚持每天饮茶,茶叶“苦而寒”,极具降火清热的功能。

2.抗衰老

人体中脂质在氧化过程已证明是人体衰老的机制之一,采用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化合物,如维生素C与E能延缓衰老,而且茶多酚还起重要作用。

据日本学者研究,向来被用来抗衰老的维生素E其抗氧化作用只有4%,而绿茶印兼含茶多酚,其抗氧化的效果高过74%。

另外,茶叶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也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3.助消化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物可以增加消化道的蠕动,因而就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利尿

现代研究表明,由于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和茶碱通过扩张肾脏的微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以及抑制肾小管水的再吸收机制,从而起到明显的利尿作用。

普洱熟茶的禁忌:

1.不宜饭前饭后大量饮普洱茶

饭前大量饮用普洱茶,会冲淡唾液,影响食物消化。饭后饮用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餐前后最好相隔一小时才能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最佳效果。

2.禁忌饮用隔夜茶

普洱茶经过久泡不饮用,隔夜后存在大量细菌,且茶汤混浊,饮用可能导致腹泻,所以禁忌饮用。

宜人择时而饮,常言道,“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疼、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醉茶”现象,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普洱茶的生命力集中体现在“被消耗”

普洱茶,作为一个至今未单列于中国六大茶类之外,却饱受眼球关注和资金关照的品种,它的故事,在市场上流传有太多版本。我们无法说能做最全面的论断,所以只是撷取其中几点有意思的现状,与读者略作分享,也为我们的普洱茶系列专题,做一个总结。

有多少大众在消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回想一下今年春茶市场的古树纯料热——当特定山头、百年古树、拒绝拼配的纯料以及坚持手工制作的用心,构成了目前普洱茶高端市场的主要特征时,很显然,它便成为了被外界疯传的普洱价格神话的起源,但相对于更高端且大众难以触摸的号级茶、印级茶这些更神奇的茶品来说,名山大树甚至是古树茶,却成为了满足对普洱茶有越来越多追求的发烧友心理的一种现实需要。

我们知道目前中国茶业的绝对格局是供过于求,这在普洱茶领域也无例外,当数千家发展程度不一的普洱茶厂或者作坊都在抢做大众生意时,我们却发现,他们所说的大众,往往只是少数人——能够有经济实力、时间余地以及学习热情来追求普洱茶至高感受的发烧友。他们既是目前普洱茶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最大的传播群体,而他们中有商人、文化人、名流明星……成分复杂,不一而足。

那么大众在哪里?大众对普洱茶有多少认识?恐怕当我们走进众多的超市、社区以及街头人群时,你会惊异地发现,绝大部分人对普洱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道其有生熟之分、有抗病作用、有可能升值的程度,但也还会担心喝多了影响睡眠——一句话,普洱茶是一种健康饮料,但它和其他茶类并无太大区别!我们的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反而不清楚,市场有如此激情究竟为哪般?

年份传说与时间神话

在普洱茶市场,广泛流传着“品老茶、喝熟茶、藏新茶”的说法,而这几乎也是今天的市场共识——普洱茶收藏,使得当前的普洱茶消费有了更多可供玩味的空间以及趣味性,当然,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增值的诱惑。

其实,较了解普洱茶市场的人士大都知道,在上世纪1990年代以前,普洱茶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说法,为什么呢?首先在1949年以前,国内的普洱茶生产沿用的是历史传袭的生产和运输方式,原料也基本是纯料。所谓的工艺拼配,出现于1949以后,国家为了均衡云南全省各地产茶区的利益,把所有茶叶都用起来,才有了拼配,而拼配工艺则属于云南各大茶厂。其次从1980年代开始,云南各地茶农在主管部门的提倡下,开始大面积种植新茶园、抓产量,这就产生当今所说的台地茶茶园。这才客观上形成了与古树、乔木茶为主要原料的野放原生态茶园的区别。而后者如今以极小占比,轻松掠走了普洱茶市场的绝大部分价值,这其中有相当部分因素,来自于流通渠道的宣传。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中国台湾地区便开始掀起了旷日持久的老茶热,其盛况演变成神话导致2001年时台湾市场崩盘。这一情形在内地市场再现——普洱茶因部分有掌控市场话语权能力的群体,对其特殊保健功效和收藏价值的宣传,使得老茶以及一些大厂的品牌普洱茶价格飙升,最终在2023年造成市场跌宕起伏,其影响延至今日。

可是老茶要多老才够价值?哪项科学成果证明老茶突出有益?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给出肯定说法,但有一个事实确定无疑——在日益推进的年份传说中,老茶们的身价已经翻了数番甚至数十上百番,诸如福圆昌、宋聘号、50年代红印、88青饼……这些大名鼎鼎的老茶在无形之手的追逐中,已成为一种资本意志的象征。而因为老茶的时间神话,市场上就出现了永远说不完也卖不完的“老茶”及令人难以判断的“干仓”、“湿仓”等诸多悬念,使得普洱茶品鉴在其趣味无穷的同时,一直暗藏玄机。

高端执着和平凡的世界

普洱茶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多年来风云变幻,既诞生了对中国茶叶市场体量来说影响颇大的大益、下关、七彩云南等企业,也催生了一批以山头为阵地、以小众为目标、以追求产品极致为宗旨的个性化小茶厂和加工作坊。而如果要细分市场,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普洱茶中的高端产品,往往出自后者;而普通人对普洱茶的直观感受和印象,一般来自前者。究其原因,和普洱茶企业对其产品的定位方法、渠道形式以及宣传发布口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绝大多数的普洱茶产品,还坚持以方便长期储藏及长途运输的饼、砖、沱这几种形象示人;在产品标准上,又习惯以概念模糊的“茶气”、“茶韵”等等形容词来进行判断。也许这对专业级的发烧友来说已足够,因为他们玩的就是个性、赌的就是变化、不缺的就是时间和钱。但是不要忘记,在现如今连90后都开始挑大梁的社会结构里,这样的做法,毕竟是一座独木桥。而纵观全世界,任何国家的任何产品(例如法国红酒)要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基础扎实的金字塔形产业链为支撑,也就是说,大众是永远的主旋律,只有普通人都来消费,才能成就塔尖的辉煌。

鉴于此,我们应欣喜看待一些普洱茶企尤其是知名企业在产品品饮、包装、营销及与消费者接触终端等方面的一些改变,他们对新兴人群的培养和对未来市场模式的致力探索,因为毫无疑问,只有被消耗”起来的市场才有生命力,只有赢得大众消费的产业才是国家砥柱。这一点,绝不仅止于普洱茶,有更多的中国茶事,已经开始变革。

稿件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观点:辨别一款好的普洱茶实践才能得真知

博主按:在平时所碰到的问题中,这是各地的茶友客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好普洱茶不止一款。其次,好普洱茶们因为用料不同、加工工艺不同、存放的方式与时间不同等原因,彼此之间往往也不存在可比性。就好比我们很难以相同的价值观去要求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我们也无法要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都挑起一样重的担子或者绣出一样好看的花来。我们前面谈过,不应该拿某一款历史名茶(比如红印)去跟所有的茶作比较,它只应该跟同时期的茶或者同价位的茶去作比较。

可以这么说,生茶有生茶的好,熟茶有熟茶的好,老茶有老茶的好,中生代茶有中生代茶的好。我们在判断一款茶的品质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它的生熟属性和年份归类。

以下具体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敬请保留,只当我不懂茶好了。

一、新熟茶

先谈谈新熟茶。我们说的新熟茶一般指五年存期以内,必要时可以延伸到十年存期以内,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第一、第二两个阶段,仓储情况以干仓或者自然仓储为主。

如果非要给熟茶在口感、香气方面分个类别的话,实际上可以分为勐海系、下关系和昆明系。为什么叫“系”呢?意思就是这些茶厂的老板或者技术骨干主要地是早年在某个大厂工作过,从大厂出来后在新开的茶厂按以前该大厂的用料、工艺等做茶,形成有基本相同的口感香气特征体系。口感香气上面的差别实际上反映出了不同的茶厂在用料、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在十年以下自然仓储存放下的茶中,勐海系的茶突出表现为明显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米香,发酵较重一般为七成熟左右。如果发酵、散堆等环节做得都比较到位的话,勐海系的熟茶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一个明证。相比之下,下关系(代表产品:历年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系(代表产品:2023年以后的7581熟砖)的熟茶在十年之内作干仓存放的话就没什么优势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喝到过一款十年陈期以内好喝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我的个人偏好和个人口味,姑且听之不足为凭)。事实上分辨起来也很简单:头三口一喝之下出酸味的不是下关系就是昆明系,有明显熟米香的基本是勐海系的茶。

我们知道,一款好的熟茶可以分别用“香甜醇厚滑”等五因子来判别(可详查《如何鉴别普洱熟茶的年份、好坏?》一文)。说实话,这十年内的熟茶中好的真不多,三大系中勐海系独大,勐海系中博友茶厂06年以后的技术比较稳定,并且在继承老勐海茶厂熟茶风格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F系则更是其中精益求精的产物,其中尤以F5和F6-302为优中选优,也难怪我们的F系在《普洱壶艺》组织的“蜀山论普”活动中屡屡获胜。所谓“举贤不避亲”,不在这里推荐一下F系有点没法讲新熟茶的意思了。

另外常见的,如果一泡茶喝起来有明显的“铁腥味”(也就是有一种嘴里含着铁器的感觉,这在近十年的新熟茶中比较普遍),那么一定是茶汤中氟含量较高的原因,而氟含量高是因为用料较粗老的原因。

二、老熟茶

喝到老熟茶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茶友拿新熟茶的要求来衡量老熟茶,稍闻到一点陈味就大喊“湿仓”。其实,好喝的老熟茶往往跟好喝的新熟茶一样难找。

最后,老熟茶的香气与新熟茶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如果是香港传统仓储的话一般是参香甚至药香,相比新熟茶的香气表现得更加高雅更有贵族气息。

需要补充的是:特别干燥存放的老熟茶,因为转化(熟茶也有转化的问题)的原因,往往表现差强人意甚至不如新熟茶。曾经有当年云南省茶叶公司的朋友拿来九十年代初昆明茶厂生产的“福禄寿禧”熟砖来让我品鉴,希望能送上拍卖公司的拍卖台,但试过以后确实让人失望,放得太干了,口感非常不好。另有一位旅日华侨托人送来了早期出口去日本的7562熟砖,同样也因为放得太干而口感表现很差。

前面谈到过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在第一、二阶段如果干仓存放则口感表现一般般,但在经过了香港传统仓储之后,往往给我们以惊喜。

在我看来,熟茶要么喝第一阶段的精品,要么喝第四阶段的精品,中间阶段特别好的真不多价格也不便宜,当然第四阶段的精品(比如文革砖)价格更贵。

三、中生代生茶

对普洱茶的理解要遵循它的客观规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不要以为把新熟茶随便放放就会变出参香药香来,同样地也要用完全不同于熟茶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不同时期生茶的表现与变化。说得更透彻一点:你就把新熟茶、老熟茶、中生代生茶当成三种完全不同的茶好了。

红印宋聘公认好喝,但我们不能拿红印宋聘当成唯一标杆来衡量所有的生茶,于是我们把普洱茶人为地划分成了若干个时间段(我划了四个阶段,分别是04年以后、04年至96年、96年至86年、86年以前),每个时间段都可以树立一个乃至几个标杆。中生代生茶包括了04年至96年以及96年至86年两个时间段,其中的标杆茶不见得是最好的,但通过试喝这些标杆茶至少可以让人有一个比较、有一个方向、有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

这些标杆茶大致符合“三句话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茶气强烈而刚猛、香气持久而绵长,则这款茶一般茶质厚重且仓储较干,滋味丰富表示有苦有涩有冲击力,但愉悦则是“苦化甘、涩转津”速度较快的具体体现。你看,这些标准跟熟茶的标准是不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从历史的传承性上来看,往往长期坚持生产有大量各类产品出产的大厂表现更为突出,尤以勐海茶厂从原料的使用和拼配工艺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要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会只落到大益(勐海茶厂)的头上呢?因此,我在“三句话标准”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判别标准,这是对一个茶从用料、工艺、仓储以及今后转化走向都很有意义的判别标准。

也会有人喜欢同期其他茶厂的产品,但在反复比较之后,我还是更欣赏大厂特别是勐海茶厂产品中的那种独特的神韵。从性价比方面考量的话,有些下关茶厂的产品比如被称为83铁的90年代初无纸铁饼(一说为去了包装的8653)、仓储得当的1999至2001年间的中茶牌繁体字铁饼、01年厚纸8853等都可以列入其中。还有一款茶不能忽视:有一定年份并受相当一部分茶友喜爱的下关甲沱。当然,我们的黄普二号、黄普五号也可以列入其中。

至于老生茶,建议大家找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和杨凯先生的《号级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与流变》看看,虽然有个别谬误但总体写得都很好,只是老茶的价格已经不是一般普通消费者可以讨论的了。围绕近几生产的新生茶,说的人很多,说法也不少,我个人认为可以再观望一下,等待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参数”的出现,等待用料、工艺、仓储等各方面因素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之后再下结论不迟。

稿件来源:黄刚的博客

以上内容是关于云南普洱茶生普与熟普有什么区别和云南普洱茶生普和熟普的区别是什么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普洱熟茶洗茶多长时间 普洱熟茶洗茶几遍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