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霍山黄芽的制作过程 霍山黄芽怎么样?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绝密往事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霍山黄芽的制作过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霍山黄芽怎么样?和霍山黄芽的制作过程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霍山黄芽的制作过程 霍山黄芽怎么样?1

——–以下信息由爱茶网aichaw.com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一、杀青

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粱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二、初烘

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oC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

三、摊放

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剔除片杂后复烘。

四、复烘

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oC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五、足烘

温度100-120oC,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甜,叶低黄亮,嫩匀厚实。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造就了霍山黄芽优秀的品质,它的茶叶芳香物质及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十分丰富。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显示,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其中香叶醇含量高出一般名茶5倍之多;同时,霍山黄芽还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虽不能“久服得仙”,但长饮霍山黄芽,确实有益于身体健康。据史料记载,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霍山黄芽的味道很有特色,霍山黄芽的味道醇厚甜美!

霍山黄芽含有氟,氟是一种能使牙齿更强壮、更耐酸的物质,每公斤霍山黄芽一般含有约100毫克氟。经常用霍山黄芽茶饮用,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氟,也可以更好的保护牙齿,预防龋齿。霍山黄芽有很多功效。霍山黄芽的味道特征是什么?

霍山黄芽的口感特征

我们都知道霍山黄芽属于黄茶。它的外观看起来笔直,略微伸展。它的颜色是黄色和绿色,闻起来清新持久。酿造的霍山黄芽口感醇厚甘甜,叶底微黄明亮。一般来说,霍山黄芽茶也是“色价高”,非常适合观赏。此外,霍山黄芽也是一种口感好的黄茶,很多茶爱好者都非常喜欢它浓厚、新鲜、醇厚的味道。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品味。霍山黄牙味道好不好取决于你自己品尝。

霍山黄芽泡法

浸泡霍山黄芽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方法,否则就泡不出好茶。选择好茶具后,应该消毒。

1.茶具准备

茶具的选择一直是泡茶的重要一步。冲泡霍山黄芽,可以选择透明的玻璃杯,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茶叶在水中优雅的舞动,看到茶汤的颜色,直接闻到茶的醇香味道。除了眼镜,白瓷杯也是不错的选择。

2.水的选择

用上好的水泡茶,用自来水泡茶,没有茶的味道,喝起来就不那么醇香了。首选泉水,其次是溪水或干货矿泉水。如果没有,自来水是唯一的选择。然而,烹饪前最好让自来水静置24小时。

3.沸水

4.泡茶

霍山黄芽可选用高抗冲防水。采用这种方法,水可以冲击霍山的黄芽,使霍山的黄芽在水中上下滚动,使茶叶中的成分快速分离出来。霍山黄芽不能浸泡太多次,三次后味道会变淡。因此,不能浸泡超过三次。

然而,黄茶属于轻度发酵茶,其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绿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和茶碱。这些物质会影响胃的健康,如果胃不好的朋友最好不要喝黄茶!

霍山黄芽黄茶工艺,杀青,羊毛火等五道工序!

由于霍山黄芽的原料是由部分茶芽制成的,芽的鲜叶比较嫩,所以采摘和制作时要特别注意。霍山黄芽现产于霍山县西南部大别山腹地的大坪镇等地。其中,大坪的金鸡山、太阳的金猪坪、珠佛安的金家湾、姚家范的五米涧和东溪的杨三寨最为著名,即“翟逸义乌三金”出产质量最好的黄芽。由于高山寒冷,采矿期通常在谷雨之前和清明节之后。

霍山黄芽生产技术

霍山黄芽原料应按标准适时分批采摘,采摘方式应折叠,整体要求应嫩、均匀、干净。年轻时采摘很嫩。整齐划一是指整齐划一,不含其他杂质,外观整洁美观,形状、大小、颜色一致。采摘时要严格采摘,实行“四不采摘”,即无芽、无虫芽、无霜芽、无紫芽。采摘和采摘后,将它们薄薄地撒在约3-5厘米厚的风选碗中。露珠叶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播撒2-3个小时,在雨天播撒4-5个小时,以释放绿草气体和表面水分。新鲜的叶子通常在早上收集,但不是在下午,直到芽叶散发出淡淡的气味,叶子的颜色从鲜绿色变成深绿色。

制作过程包括杀青(生锅和熟锅)、羊毛火、摊放、脚火、采摘、采摘和再烧制五个过程。

灭绝

将生锅和熟锅分开。生锅需要高温和快速油炸。锅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20到130度之间。将新鲜芝麻放入锅中后,以油炸芝麻的声音为准,油炸时叶子不应爆炸。每个锅里放入的叶子量为50-100克。新鲜的叶子放入锅中后,用双手或单手擦拭,擦拭干净,摇开,充分分散水分,当叶子变软变暗时,将它们转移到煮熟的锅中。手势是抓握、摆动和摇动的结合。叶子放入锅中后先油炸。叶子均匀加热后,四个手指合拢,拇指张开。茶叶被抓到锅的内侧,然后扔掉,直到摸起来有点热。水通过抓握、摆动和摇动来释放。反复抓握、摆动和摇动的组合,直到芽叶聚集成麻雀舌头的形状并从锅里出来。

头发着火

温度在110-120℃之间,将叶子放入3-4个锅内热烫,高温烘烤频繁快速。将茶叶烘烤大约5分钟,直到茶梢有刺手的感觉,香气溢出大约70%的时间。

红烧黄

当羊毛在火下烘烤时,趁热撒在锅里,炖24-48小时,直到叶子变软变黄,然后烘烤。

脚火

烘烤温度为90℃,甩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叶烘烤一次。翻转烘烤动作要轻而慢,持续15分钟,手有刺痛的感觉,揉捻时茶叶破碎,90%的茶叶干燥后,茶叶干燥、摊凉,形成黄芽生茶。

挑出火

在火灾恢复之前,清除浮叶、黄色薄片和红色茎杆等杂质。匹配颜色使它们一致。复火温度约为90℃,投入每个烘干笼的茶叶量为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着茶叶烘干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翻转干燥应轻、快、频繁,持续15-20分钟,直至茶叶用手捻成粉末,茶香浓郁,露出白发,在烘箱下干燥,茶叶热时装入筒中。进入市场销售或储存保存。

制得的霍山黄芽按质量分为特级一级、特级二级、一级和二级。形状顺直,略显发达,色泽黄绿,香气芬芳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口感浓厚、清新醇厚,叶底略显黄色明亮。

溪黄茶的功效作用(有很多好处!)

溪黄茶的功效作用

饮用溪黄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排毒的效果非常好,它还能修复已经受损的干细胞,这种茶对患有肝脏病的患者有很大的好处;溪黄茶清火凉血的作用也很好,还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溪黄茶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消炎止痛的效果也非常好。虽然溪黄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但溪黄茶中含有中药材,我们都听说过是药三分毒,经常饮用溪黄茶,会让毒素在身体内堆积,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不能大量饮用,对人体也有影响。

广东大叶青有什么品质特点?

大叶青为广东的特产,广东茶农创制的名茶。其产地为广东省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广东大叶青为属黄茶类。广东大叶青制法是先萎凋后杀青,再揉捻闷堆,这与其他黄茶不同。杀青前的萎凋和揉捻后闷黄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青气涩味,促进香味醇和纯正,产品品质特征具有黄茶的一般特点,所以也归属黄茶类,但与其他黄茶制法不完全相同。

历史发展

广东大叶青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叶大、梗长、黄色黄汤,具有浓裂的老火香(俗称锅耙香)。

自然地理

大叶青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

品质特征

广东大叶青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老嫩均匀,叶张完整、显毫,色泽青润显黄,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淡黄。产品分1—5级。芽毫明显,干茶色泽青润显黄,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叶底呈淡黄色,滋味浓醇回干。

黄大茶是什么茶?工艺上有什么特点?

黄大茶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叶大、梗长、黄色黄汤,具有浓烈的老火香(俗称锅粑香),属于黄茶。

特征

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黄大茶要求大枝大杆,鲜叶采摘的标准为一芽四五叶。一般长度在10~13厘米。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我国诸多茶类中确实少见,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前些年一些茶区也仿制黄大茶,但因外形缺少“大枝大叶”,故“鱼目混珠”。

种类

著名的品种有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鲜叶采摘

黄大茶要求大枝大杆,鲜叶采摘的标准为一芽四五叶。一般长度在10~13厘米。春茶一般在立夏前后2~3天开采,为期1个月,采3~4批。夏茶在芒种后3~4天开采,采1~2批,不采秋茶。采摘方法为,留鱼叶采,做到“三采三留”,即采符合标准的对夹叶,留小的正常芽叶;采顶苗,留侧苗;采肚苗,留蓬。叶要新鲜,采回的鲜叶要合理摊放。雨水叶要薄摊。如叶层厚,应勤加翻拌。白天采晚上制,一般不隔夜。

炒茶

又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个阶段。炒茶锅用普通饭锅,砌切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倾斜呈25~30度。炒茶扫帚系用竹丝扎成,长1米左右,竹丝一端直径10厘米。炒法: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

(1)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50~200℃,投叶量250~500克。叶量多少,视锅温高低和炒茶技术而不同。炒法是:两手持炒茶扫帚与锅壁成一定角度,在锅中旋转炒拌,竹丝扫帚有弹性,使叶子跟着扫帚在锅中旋转翻动,受热均匀。要转得快,用力匀,不断翻转抖扬,使水气及时散发,炒约3~5分钟,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2)二青锅(初步揉条):锅温稍低于生锅,炒法与生锅基本相同,但用力要大,转圈也要大,起着揉条作用。茶要顺着炒把转,否则茶叶要满锅飞,不能成条。当茶叶炒至成团时,就要松把,将炒把夹带的茶叶甩出,抖散团块,散发水气。松把后再炒转,用力一次比一次大,使之揉成条。当茶叶炒至皱叠成条,茶汁溢出,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

(3)熟锅:熟锅是进一步做成细条,锅温130~150℃,方法与二锅基本相同,旋转搓揉,使叶子吞吐在竹丝炒把间,谓之“钻把子”。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初烘

用烘笼烘焙,温度应控制在120℃左右,烘叶量2~2.5千克。每隔2~3分钟翻烘一次。烘30分钟,到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觉,折之梗皮连,即为适度。下烘后立即进行堆积。

堆积

初烘叶趁热装入茶篓或堆积于圈席内,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视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及黄变程度而定,一般是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

再烘焙

堆积变黄叶子经拣剔老叶杂物后,进行足火。黄大茶足火可分拉小火和拉老火两个阶段。

(1)拉小火: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每次烘投叶量10千克,隔5~7分钟翻拌一次。烘至九成干,大约30分钟,即可下烘摊晾3~5小时,再行拉老火。

(2)拉老火:温度130~150℃,每次烘投叶量12.5千克。烘时要做到勤翻、匀翻、轻翻。烘至足干,茶梗折之即断,茶叶手捻即成粉末,梗心起泡呈菊花状,金黄色,梗有光泽,并发出浓烈的高火香、烘顶冒出青烟、足干上霜为止。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趁热包装待运。

产品特点: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油润,汤色深黄,叶底黄色,味浓厚耐泡,具有突出高爽的焦香味。

溪黄茶有大三阳不能喝

溪黄茶有大三阳不能喝

喝君山银针有什么好处

君山银针特点鲜明,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在保健方面也起着不错的作用,那么,喝君山银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喝君山银针的好处:

(1)君山银针茶有清热降火、明目清心、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工作效率、缓解压力的功效。君山银针茶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消化酶和茶多酚能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

(2)君山银针茶有解毒抗菌、利尿、强心解痉、止咳化痰、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的功效。君山银针茶内含有的咖啡碱和茶多酚能减少肠胃对脂肪的吸收,减少油腻,从而达到帮助消化的作用。

(3)君山银针茶有醒酒敌烟、防龋齿,美容养颜、塑身健美、消食去腻、除痘祛斑的功效。君山银针茶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的作用。

(4)君山银针茶还有杀菌、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效。君山银针茶有兴奋解倦,益思少睡,消食祛痰,解毒止渴,利尿明目,增加营养的作用。

(5)君山银针茶可以减少肠胃对脂肪的吸收帮助肠胃消化,所以常饮君山银针茶能够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起到作用。

(6)君山银针茶的消脂作用能够穿透脂肪层,让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机体功能。

(7)常饮君山银针茶可以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增长。抗氧化抵抗衰老的作用。

(8)夏天饮君山银针还能清热明目降火、提神醒脑,让人消除疲劳,提高下午工作效率。

君山银针储存方法:

山银针中的茶多酚、多酚类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极易氧化,因此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异味、光线、空气和微生物等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为使其不变质,一定要注意:避高温、避高湿、避光线、避氧气。

日常生活中用来君山银针茶叶的材料有铝铂复合袋、器具以及两者结合。器具以锡罐为好,其他陶罐、金属盒等也可。用复合袋保存茶叶最好在包装袋中放入适量茶叶专用保鲜剂。

1、瓦坛保存:用干燥、无异味、无裂缝的瓦坛,将茶叶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坛中,在瓦坛中放置一袋石类,用棉花团将坛口封住,每隔1至2个月换一次石灰。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石灰吸潮而使茶叶干燥,缺点是:存放时间太久,茶叶的香气有所降低。

2、冰箱保存:将茶叶置于能密封的容器中,用透明胶条将盖密封,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春天存放,到冬天取出时,茶的色、香、味同存放时基本不变,此方法简便易行。

3、热水瓶保存:将热水倒干净,即使内壁有垢迹或断了低部的真空气孔的热水器也可用,但要彻底消除水分,然后将茶叶放进去,把瓶盖盖紧。

4、塑料袋保存:将干燥的茶叶用软白纸包好后装入其中一只内,并轻轻挤压,以排出空气,然后用细软绳扎紧袋口,再将另一只塑料袋反套在第一只外,同样挤出空气扎紧,放入干燥、无味、密封的铁筒内。

本文就介绍到这里,日常饮用君山银针,适量的品饮对身体有好处。此外,在家里存放君山银针,要注意采取适当的保存方法,正确的存储才不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君山银针茶产于哪里

君山银针是我国名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中的黄茶。由于产量稀少,所以饮用的人群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君山银针也是具有保健价值的,而且口感也不错。那么,君山银针茶产于哪里呢?现在,就一起详细的来了解下君山银针茶的相关内容。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

君山银针,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细密,金色与白毫交相辉映,所以又雅称“金镶玉”。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色呈现黄色,叶底肥厚匀亮,也呈黄色,符合黄茶“黄汤黄叶”的特点。

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故君山银针有“三落三起”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叠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

君山银针茶功效:

君山银针茶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君山银针茶能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另外,君山银针有清热降火、解毒抗菌的功效,可以明目清心等功效。

君山银针茶冲泡方法:

冲泡君山银针,用水以清澈的山泉为佳,茶具宜用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克,太多太少都不利于欣赏茶的姿形景观。冲泡程序如下:

(1)赏茶

用茶匙摄取少量君山银针,置于洁净赏茶盘中,供宾客观赏。

(2)洁具

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并擦干杯中水珠,以避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的竖立率。

(3)置茶

用茶匙轻轻地从茶叶罐中取出君山银针约3克,放入茶杯待泡。

(4)高冲

用水壶将70℃左右的开水,利用水的冲力,先快后慢冲入茶杯,至1/2处,使茶芽湿透。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杯满为止。为使茶芽均匀吸水,加速下沉,这时可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经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在水和热的作用下,茶姿的形态,茶芽的沉浮,气泡的发生等,都是其他茶泡时罕见的,这是君山银针茶的特有氛围。

(5)奉茶

大约冲泡10分钟后,就可开始品饮。这时双手端杯,有礼貌地奉给宾客。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君山银针茶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并且有鲜明的特点。另外,君山银针对清火,明目,提神或者是利尿,美容养颜等方面都是具有不错的效果的,所以君山银针也是保健效果不错的茶。

以上内容是关于霍山黄芽的制作过程和霍山黄芽怎么样?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君山银针的保存方法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