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黄茶制作过程 黄茶制作过程简述怎么写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你的誓言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制作过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黄茶制作过程简述怎么写和黄茶制作过程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黄茶制作过程 黄茶制作过程简述怎么写1

众所周知,黄茶是通过绿茶“焖黄”而来的,黄茶和绿茶一样在杀青后,通过干热或湿热的方式,来让绿色的茶叶变成了黄色,所以黄茶就是这么来的了,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黄茶的制作方法吧!

黄茶的制作过程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

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3、干燥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黄茶的分类

1、黄芽茶

黄芽茶,采摘时以单叶或者摘一芽一叶加工制成

黄芽茶的茶品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

2、黄小茶

黄小茶,多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加工制成

黄小茶的茶品主要包括:北港毛尖、沩山白毛尖、远安鹿苑、皖西黄小茶和平阳黄汤

3、黄大茶

黄大茶,以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成

黄大茶的茶品主要包括:皖西黄大茶、霍山、六安、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

黄茶品质特征

黄茶因为品种和加工技术的不同,外形也有差别

如君山银针,芽头肥壮,白毫满布,外形似针

蒙顶黄牙外形扁直,白毫显露

黄大茶叶肥厚壮,梗长相连,色泽鲜亮

黄小茶外形微卷成块,白毫显盛,色泽黄亮油润

闷黄是黄茶类的制茶工艺特点,是形成黄茶黄色黄汤品质的关键工序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越多,叶温越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进程也越快

黄茶中,闷黄时间谁最长

有的在揉捻后闷黄,如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

在湿坯闷黄的黄茶中,北港毛尖的闷黄时间最短,为30~40分钟,黄变程度不够,常被误认为绿茶;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的闷黄则在5~6小时左右

有的在毛火后闷黄,如霍山黄芽、黄大茶

霍山黄芽在初烘后摊放1~2天,黄变不明显,也常被说成是绿茶

黄大茶堆闷时间长达5~7天,黄变缓慢,成茶色泽深黄显褐

还有的闷炒交替进行,如蒙顶黄芽三闷三炒;有的则是烘闷结合,如君山银针二烘二闷

两者在闷黄中,前期黄变快,后期黄变慢,历时2~3天

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采用了边烘边闷,故称为“闷烘”

在湿坯闷黄的黄茶中,温州黄汤的闷黄时间最长,需要2~3天,然后才是闷烘

由此能知道的是,黄茶和绿茶是十分相似的,只是比绿茶多了一道焖黄的工艺罢了

我们都知道绿茶并不是那种可以收藏很久的茶种类,那么问题来了,比绿茶多了一道焖黄工艺的黄茶

冲泡黄茶的相关要点

黄茶,可以说是六大茶系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了。在提及黄茶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就是:“黄茶是一种与绿茶的加工工艺略有不同的茶,多了一道焖堆渥黄的工序。”经常会有人将黄茶错认为绿茶的一种,黄茶最显著的特征——黄叶黄汤,也时常会被误解为是绿茶放坏了,那冲泡黄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冲泡黄茶茶具选择

黄茶一般以盖碗或者是玻璃杯冲泡的味道是最佳的,黄茶中的君山银针以玻璃杯冲泡是最好的,这样可以观赏茶叶在水中冲泡的整个过程和整个形状的舒展,其“三起三落”的奇观尤为好看。

冲泡黄茶时的茶叶量和水温

1:50左右的投茶量即可,冲泡的水温以85度为宜。

冲泡黄茶的三阶段

冲泡黄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泡30秒,第二个阶段是泡60秒,第三个阶段是泡2分钟,泡好后就可以喝了。

黄茶的品饮方法

品饮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黄茶在于观其形、赏其姿、察其色、尝其味、闻其香,故用圆直、无棱角、无花纹的玻璃杯盛茶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可以通过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去观赏茶芽的形和姿,让饮茶者大饱眼福。

以君山银针为例,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最多可达3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个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且不说品尝其香味以饱口福,只需亲眼观赏一番,也足以引人入胜,茶姿的形态、茶芽的沉浮、气泡的生成等堪比美不胜收的风景。根据“轻者浮,重者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可以设想,最外一层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随后芽头体积膨大,比重变小则上升,继续吸水又下降……

黄茶的制作工艺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

相关介绍: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黄茶的具体冲泡方法

黄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与乌龙茶一样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但又与绿茶不同,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因此,黄茶在冲泡的过程中也是有相关规定的,具体的介绍如下!

传统的黄茶的冲泡要领

步调1、筹备茶具,冲泡黄茶,提议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盖碗。用温水洗濯茶具,同时还能起到温杯的浸染。

步调2、按照1:50的比例,量取适量的黄茶,放到茶杯里。

步调3、往茶杯里倒入少许85-90度阁下的开水,以没过茶叶为宜,浸润一下黄茶叶。

步调4、继承往茶杯里注入85-90度阁下的滚水,至杯子的七八分满即可。浸泡约莫30秒即可品饮。

简单的黄茶的冲泡要领

取5-8克阁下的黄茶叶,放到茶壶里,茶叶知识,插手少许85-90度阁下的开水,浸泡约莫30秒。然后再注入适量滚水,闷泡约莫120秒即可饮用。饮用后留三分之一茶壶的水量,续水举办第二泡。

黄茶的冲泡注意事项

冲泡黄茶时,应留意节制茶叶量,停止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或过淡。同时必要用85-90度阁下的滚水冲泡,才气更好的叫醒黄茶的茶性。

黄茶的汤色特征

1、杏黄型

或称淡杏黄色。鲜叶为单芽或一芽一叶,为高级黄茶的典型汤色,如蒙顶黄芽、莫干黄芽、君山银针、建德苞茶等。

2、橙黄型

细嫩采或适中采原料制成的黄茶汤色,如广东大叶青、沩山毛尖、黄大茶、平阳黄汤等。

黄茶的叶底形状

1、芽型

由单芽组成的叶底,如君山银针。

2、雀舌型

一芽二叶初展的原料炒制后,芽叶基部相连,端部如雀张开,如莫干黄芽。

3、叶底色泽

高级黄茶的典型叶底色泽,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等。

《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黄茶口感好不好

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黄芽制造分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那黄茶口感好不好呢?相关的介绍如下!

黄茶的品质特点

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

由于品种的不同,在茶片选择、加工工艺上有相当大的区别.比如,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茶,采用的全是肥壮的芽头,制茶工艺精细,分杀青、摊放、初烘、复摊、初包、复烘、再摊放、复包、干燥、分级等十道工序

加工后的“君山银针”茶外表披毛,色泽金黄光亮

黄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色,属于轻发酵茶

这种黄色主要是制茶过程中进行渥堆闷黄的结果

黄茶可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三类

黄茶的种类

1、黄芽茶

黄芽茶是挑选采集细嫩的一芽或一芽伴叶制作加工而成的

其精品茶有:君山银针、安徽霍山黄牙等;

极品__君山银针

其黄芽茶以君山银针为黄茶中的极品,君山银针黄芽茶的外形挺直紧实、芽身金黄、银毫显露,其身价在国际市场已值千金

珍品__安徽霍山黄芽茶

安徽省的霍山县出产的黄芽茶属珍品,霍山茶在唐代时期就已经生产,到明清时被列为贡茶

其外形如雀尖,细嫩且明亮

2、黄小茶

黄小茶挑选嫩鲜叶的标准以:一芽伴两叶或伴三叶,进行加工;其伤叶、紫色叶、鱼叶等都不要

其精品茶有:湖南岳阳,湖南宁乡,湖北远安,安徽,浙江等地

极品__湖南岳阳毛尖

湖南省岳阳的北港出产的是毛尖黄小茶属极品,岳阳从古至今都是旅游的胜地;北港的茶在唐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北港是由其区域位于南港的北方向而得名

珍品__湖南宁乡白毛尖

湖南省宁乡的大沩山出产的白毛尖是珍品,白毛尖除了其精细的加工制作以外,它的香味是一大特点;白毛尖的叶缘微微卷成块形,白毫披露,色泽黄亮是大沩山的白毛尖外形特点

3、黄大茶

黄大茶的鲜叶挑选为,一芽伴两叶、伴三叶或伴四叶、五叶进行制作;其精品有安徽霍山,湖北英山,广东肇庆、韶关、湛江等;

极品__安徽霍山黄大茶

安徽省霍山的大化坪、慢水河、金寨的燕子河出产的为极品黄大茶,其外形叶片呈条形,叶肥壮梗,叶色显褐金黄,色泽明亮等都是大黄茶的外形特点

珍品__广东大黄茶

广东省的大黄茶又名大叶青,是广东的特产

其中广东省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大叶青为极品,其外形成索形,叶肥重实,其叶张张完整,不老叶不嫩,身披毫毛,色泽青中带黄是广东大叶青的外形特点

黄茶冲泡方式一

1、准备茶具,冲泡黄茶,建议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盖碗

用温水清洗茶具,同时还能起到温杯的作用

2、根据1:50的比例,量取适量的黄茶,放到茶杯里

3、往茶杯里倒入少许85-90度左右的开水,以没过茶叶为宜,浸润一下黄茶叶

4、继续往茶杯里注入85-90度左右的沸水,至杯子的七八分满即可

浸泡大约30秒即可品饮

黄茶简易冲泡方式二

取5-8克左右的黄茶叶,放到茶壶里,加入少许85-90度左右的开水,浸泡大约30秒

然后再注入适量沸水,闷泡大约120秒即可饮用

饮用后留三分之一茶壶的水量,续水进行第二泡

冲泡黄茶注意事项

1、茶量的控制:冲泡黄茶时,应注意控制茶叶量,避免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或过淡

同时需要用85-9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才能更好的唤醒黄茶的茶性

2、茶具的选用:冲泡黄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并用玻璃片作盖

用这样的杯子泡黄茶最能展现黄茶的神韵

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

3、水温的控制:黄茶经过沤制,茶中的营养成分大多已变成可溶性,一般的沸水即可使营养物质溶解,因此水温要求不是很高,70~75℃即可,不至于泡熟茶芽

在冲泡前,首先要把茶杯预热,以保持合适的冲泡温度

冲泡后要加盖保温,防止温度的快速降低

4、冲泡要领: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并擦干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竖立

用茶匙轻轻取出黄茶约3克,放入茶杯待泡

每克茶用开水50~60毫升

用水壶将70℃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盛茶的杯子,至1/2处,使茶芽湿透

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满为止

约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

总之,在闷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很多,特别是C-EGCG和L-EGC大量减少,由于这些酯型儿茶素自动氧化和异构化,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苦涩味,形成黄茶特有的金黄色泽和较绿茶醇和的滋味

黄茶有哪些好处?黄茶怎么喝才保健

如今很多人喜欢喝茶来保健,特别是很多人在了解了黄茶的功效后,更是喜欢通过用黄茶来替代水,作为日常的茶饮。但其实黄茶虽好,却不适宜过量饮用。那么到底饮用黄茶有哪些好处呢?黄茶应该怎么喝才能保健呢?

喝黄茶的好处

1.保护脾胃

黄茶有保护脾胃促进消化的功效,如果你的胃不好,或者是经常感觉食欲不振的话,那么适量饮用一些黄茶是最好不过了。因为黄茶属于沤茶,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进入黄茶的茶叶里面,经过水一泡开,就可以起到增进消化和促进食欲的作用。

2.减肥消脂

那么在介绍完黄茶的功效和作用后,黄茶应该怎么喝才保健呢?以下将会从冲量、水温和黄茶的饮用时间来介绍。

黄茶的正确饮用方式

首先是冲量,很多人喝茶喜欢味道重点的,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为了将黄茶里面的作用尽数吸收到自己的身体内部,却外外没必要让黄茶将整个水杯都置满。因为这样除了浪费黄茶,还无法使得身体将黄茶的营养都吸收进来,如果胃部不太好的人,可能还会因为过量的吸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引起胃部的反应。一般置入泡水杯具的四分之一的茶叶就可以了。

最后是从黄茶的饮用时间来介绍,有很多长期熬夜的人喜欢在晚上冲泡黄茶来饮用,黄茶本身是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但是黄茶里的各种营养物质在胃部肠内蠕动,则会影响消化系统的休息,而且黄茶本身具备清新大脑的功效,如果这时饮用黄茶,可能整晚都不能再进入梦乡。因此,不推荐在晚上的时候饮用黄茶。

饮用黄茶也是因为其拥有良好的功效,但是要知道凡事必有度,在饮用黄茶的时候也需要适量适时的去饮用,只有正确饮用黄茶才能发挥其保健作用。

泡茶有讲究:黄茶冲泡几大注意点介绍

黄茶冲泡讲究什么呢?用什么冲泡黄茶会比较好?那黄茶的冲泡时间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带你去看一下。

1、冲泡黄茶茶具选择

黄茶一般以盖碗或者是玻璃杯冲泡的味道是最佳的,黄茶中的君山银针以玻璃杯冲泡是最好的,这样可以观赏茶叶在水中冲泡的整个过程和整个形状的舒展,其“三起三落”的奇观尤为好看。

2、冲泡时的茶叶量和水温

一般情况下,在茶具里置入四八之一茶叶就可以了,冲泡的水温以85度为宜。

3、冲泡黄茶三阶段

冲泡黄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泡30秒,第二个阶段是泡60秒,第三个阶段是泡2分钟,泡好后就可以喝了。

蒙顶黄芽茶故事传说

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

蒙顶山是著名的茶叶产区,有诸多品种,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蒙顶黄芽就成为蒙顶茶的代表

蒙顶黄芽茶故事传说

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

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

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

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

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

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

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

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

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

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

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

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

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

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

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蒙顶山茶文化

蒙顶山又被评为文化圣山,国内外专家给出了六个理由

一.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了七珠茶树,是人工种茶的始祖,世界茶文明由此发祥.

二.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到清末1911年,蒙顶皇茶园所采明前茶,一直是中央朝廷清明祭天祀祖专用茶,长达1169年,无茶出于其右,堪称世界一绝

三.中国自古禅茶一体

源于宋代,至今吟颂的《蒙山施食仪规》诞生在蒙山永兴寺,《常用赞本·八赞品》中要求供奉佛菩萨的是“蒙山雀舌茶”,此茶产于蒙顶山

四.宋代设立,至今全国仅存的茶马司在蒙山脚下的名山县新店镇,绵延数千里的茶马古道从这里出发,成为一条连接汉藏民族团结的友谊路,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背夫文化”

五.宋代禅惠法师始创,名震神州的蒙顶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和中国禅茶技、茶马古道茶艺,正在形成新的茶文化产业

六.历代名人颂蒙山的“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元代)、“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若让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代),……这是千百年锤炼的文脉,是无价的文化珍宝

中国茶文化研究专家余悦先生说:“历史悠久、形式完美、内涵厚重的中国茶文化,是一个从形式到内容,从物态到精神的结合体系,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特殊创造和中华民族思想的集中体现”,蒙顶山,浸淫中国茶文化千年风雨,在中华和世界茶文化史上写下宏篇巨著,实乃世界茶文化圣山

蒙顶黄芽,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每市斤鲜叶约有8000-10000个芽头.黄芽外型芽叶整齐,形状扁直,芽匀整多毫,色泽金黄,内质香气清纯,汤色黄亮,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早期是进贡的皇茶.

俗话说:”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这就是蒙顶黄芽的真实写照.

关于蒙顶黄芽的美丽传说

蒙顶黄芽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主要生长在名山县蒙山之顶,故名“蒙顶黄芽茶”。蒙山种茶历史悠久,自唐代中期开始,就被列为贡品,至清末停供,1000多年来代代如此。

蒙顶黄芽这个美丽的名字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隔夜的蒙顶黄芽茶汤可护眼

上班一族,一天8小时对着电脑,下班回家还对着电脑,这样用眼过多而疲劳,除了休息外,隔夜的蒙顶黄芽茶汤也可为你去除疲劳。

喝剩下的蒙顶黄芽茶汤,用棉花蘸冷茶水清洗眼睛,几分钟后,喷上冷水,再拍干,有助于去除疲劳。

另外,蒙顶黄芽茶汤还可消除黑眼圈。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把两袋茶包在冷水中浸透,或搁置冰箱中,闭上眼睛,在左右眼皮上各放1个茶包,等待15分钟。坚持以此方法护眼,黑眼圈很快不见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黄茶制作过程和黄茶制作过程简述怎么写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君山黄茶口感 君山黄茶是绿茶吗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