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蒙顶黄芽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蒙顶黄芽的原产地和蒙顶黄芽介绍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蒙顶黄芽产区四川省名山县蒙山,位于城西十五里,地跨名山、雅安两县,为邛崃山脉尾脊,阵势北高南低。
蒙顶茶是四川蒙山种种名茶总称,个中品质最佳者为甘露、黄芽。蒙山属邛崃山脉,地跨名山、雅安两县。蒙顶茶自古为茶中珍品,白居易诗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民谣又称“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可见蒙顶茶名之盛。相传蒙顶茶始于西汉末年,甘露寺普慧禅师,于蒙山中顶上清峰植茶树七株,直至雍正年间。唐朝开始,至清朝,上千年间,蒙顶茶岁岁为贡茶,在中国茶叶史上为稀有。
蒙山之地理情况,昔人记载,“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尤其名山西部的雅安县,处四川盆地边沿,受西藏高原影响,雨量多。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名山胜地颇多,素有“剑阁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俗谚。蒙山堪与峨嵋、青城媲美,山势巍峨,峰峦挺秀,重山积雾,蔽亏日月。昔人说这里是“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恙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山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吴中复有“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的诗句。
蒙山有五顶,又称五峰,中顶——上清峰海拔1450米,耸插云霄。明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山上寺庵罗列,名山县七十二座寺庵,有近半在蒙山。林木苍翠,清泉遍壑,绿树红字,风光优美。道旁山间,寺院周围,茶园遍布。
所以人们说,蒙山上有天幕(云雾)笼罩,下有精气(沃壤)滋养,是茶树发展的好地域。
蒙顶黄芽贮存要注意一、蒙顶黄芽水分含量尽量要低,不得高于6%,要求茶生产企业能严格控制成品茶的水分含量。
二、储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要低,控制在60%以下为佳。
三、严禁茶叶与异味接触。在感染异味方面,因为茶叶中含有帖烯化合物和高分子枸橼酸,这些能很快就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而改变或掩盖茶叶本来的气味。
四、避免阳光直射。光线对茶叶品质有影响,特别是将茶放置于强光下太久,很容易破坏叶绿素,使得茶叶颜色枯黄发暗,品质变坏;同时,如在日光下曝晒,还会产生日晒味,难以饮用。
六、分批放置。家庭消费一般是购买小规格包装的茶叶,分批放置,尽量减少平时饮用过程中因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品质劣变。
蒙顶黄芽如何选购适当饮用蒙顶黄芽有诸多益处,所以诸多茶友喜好饮之。对于蒙顶黄芽的选购,选购前一定要先了解下茶叶的详细特征,以防上当受骗。
首先需了解蒙顶黄芽详细特征,其特点如下: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会甘,叶底全芽嫩黄。
君山银针唐代称“黄翎毛”,因为茶叶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像黄色羽毛一样根根竖立而得名。
据《茶经》记载,宋时君山僧侣在白鹤寺等处种茶,取名白鹤茶,用岛上白鹤井的水冲泡白鹤茶,茶如白鹤在水中行走,起落不定,奇景万千,形美味佳。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君山茶十分赞许,并把君山茶定为贡茶。1957年,正式定名为君山银针。《红楼梦》中妙玉用隔年梅花上的积雪冲泡的”老君眉”就是君山银针茶。
君山银针茶的品鉴和冲泡君山银针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唐代就为人所熟知,在后梁的时候就已成为贡茶了,据说文成公主入藏所携带的嫁妆中就有君山银针。君山银针仅为芽头制成,汤色橙黄,冲泡时,可以明显地看到茶汤中茶叶片像根根银针直立向上,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入水后会发生“三起三落”的变革,此为茶芽吸水后,重量差异步增加所致。
【茶叶品鉴】
君山银针芽头茁壮,是非巨细均匀,内面金黄色,外层白毫包裹完整紧密,外形像银针。假茶或劣等茶外形是非纷歧,看起来有些零碎,有的能看见有老叶子在个中,大概整体都是老叶子,闻起来有青草味。
正品的君山银针,冲泡后的茶汤泛起出浅黄色,香气清新,银针在水中竖立。假茶茶汤中的银针不能立起来,大概直接沉到茶杯底部。
【冲泡要点】
茶叶的姿态是欣赏的重点,尽量使用玻璃杯进行冲泡。但是用玻璃杯冲泡,因为无盖,所以水温降低过快,就会导致茶叶的姿态产生变革,所以最好使用双层保温并加盖的玻璃杯冲泡。
君山银针是啥茶_君山银针的品质特征<p>君山银针是什么茶,许多人应该很是熟悉吧。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台甫茶之一, 产自洞庭湖的君山岛,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出产,着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其制品茶芽头茁壮,是非巨细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并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缓缓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下面,茶叶基地的小编就详细给各人再介绍介绍君山银针及君山银针的品质特征,让各人多了解一点吧。君山银针是茶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尺度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
1、杀青
在20° 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把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阁下。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行动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备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阁下,即可出锅。2、摊凉
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烧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3、初烘
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把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阁下。初烘水平要把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光华发暗。4、初包
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阁下,置于箱内,安排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行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革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迟钝,难以到达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阁下,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是非,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C阁下,约40小时,气温低该当耽误。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气势派头根基形成。 [2]
5、复烘
复供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牢固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历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阁下,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敷,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排凉的目的与初烘后沟通。
6、复包
办法与初包沟通。历时20小时阁下。待茶芽光华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7、足火
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倍至足干止。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光华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欢之。
8、贮藏
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当令改换石膏,银针品质经久稳定。君山银针的品质特征
蒙顶黄茶是我国十台甫茶之一的黄茶种类,外形扁直,光华嫩黄,芽毫显露。它具有防癌、杀菌、消炎功能。那么好茶肯定要会怎么泡上一杯好茶,那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蒙顶黄芽冲泡办法 ~~~
一、蒙顶黄芽冲泡办法
蒙顶黄芽为黄茶类名优茶中之珍品,可回收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或中投法(先注适量水再投茶最后再注水冲泡。
(一)温杯
建议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有利于抚玩和散热。
用80-90度的开水,将玻璃杯温烫一下,使其均匀受热后,弃水。
(二)置茶
1.下投法:轻轻将适量(约3克,也可按照小我私家习惯而定)干茶拨入杯中。
(三)润茶
1.下投法:将80-90度的开水倒入杯中至三分之一处,使茶芽湿透。
2.中投法:此时不必再加水,只需迟钝轻微地动弹杯子,让水慢慢地浸润茶叶。
(四)冲水
冲泡用水建议首选清澈的山泉水,其次为纯净水。
高提水壶,操作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冲水,重复三次至七分满即可,雅称“凤凰三颔首”。三次注水能攻击茶汤,激发茶性。也寓意向客人鞠躬三次,以示接待。
如果觉得上述办法麻烦,也可这样简单粗暴,即沿杯壁徐徐倒入80-90度的开水直至七分满,一次完成。
(五)饮用抚玩
蒙顶黄芽冲泡后,可见茶芽上下沉浮,渐次直立,有的婷婷玉立,如妙龄少女,有的犹如雀舌含珠,似春笋出土……真是妙不行言,让人啧啧传颂。
茶汤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甜香浓郁。其特征为“黄叶黄汤”,如下图。3-5分钟后即可品饮。
识别蒙顶黄芽有无添加剂的方法添加剂一般为粉状、雾水状和气状。粉状为添加物粉碎后拌入茶叶中,如有的在绿茶中添加绿状粉剂;雾水状是把溶解中的添加水剂喷入茶叶中,如添糖水、乳水等;气状是把气体与茶叶置放在一起,让气味给茶叶吸收吸附,如香花味。辨别添加剂方法主要有 :
一、将茶叶用手搅拌,让手掌吸附添加的粉剂,观其色,辨其味,判定是何物。
二、冲泡茶叶时,有添加剂的茶汤呈浓浊状,茶叶冲泡时同时可闻香味,可从茶汤中辨别是何种粉剂或气剂。
三、浸泡叶底,检查叶底上的附着物。
常饮蒙顶黄芽能保护牙齿常饮用蒙顶黄芽保护牙齿。饮茶可以防龋齿,早在我国宋代已有记载。茶之所以能防龋,主要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两种物质:一是氟,二是茶多酚。这两种物质共同构成综合性防龋作用。
氟与牙齿健康有密切关系。牙齿的表面有一层光泽而成乳白色的半透明层称釉质。釉质中主要矿物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当口腔中牙齿间食物残渣发酵而产生酸性物质时,磷灰石可被溶解,钙离子和磷酸根呈游离状态,这个过程称为“脱矿”。脱矿的牙齿很易构成龋齿。
蒙顶黄芽茶水中的氟与牙齿的珐琅质钙化以后,还可以有效的增强对酸性物质的抵抗能力,可以减少蛀牙的发生。氟还可以消灭牙菌斑。所以我们平时不妨试试茶水漱口,茶水方便,干净又快捷。
以上内容是关于蒙顶黄芽介绍和蒙顶黄芽的原产地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