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群饲养管理
1、选王: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核伍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繁殖期管理
1、繁殖期:一般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繁殖期应注意保温,供应足够饲料,及时扩大蜂群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防治病虫害。
2、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提出,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采用内径200~250mm,高200~220mm的窄式育王框,育王框上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与台之间距离9mm~10mm,每框内移入24h内的幼虫15条~20条,移虫后立即放入育王区;次日,再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内移入18h~24h的幼虫,培育成蜂王。
3、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d前培育雄蜂;育王复式移虫后10d,从强群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盖子脾,带蜂放入1只优质王台(注意不要挤压、倒置)组成交尾群。蜂王交尾丢失后,再放入一个成熟王台,若两次丢失,则交尾群应合并。
4、人工分蜂后的饲养:从原群中抽出一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新蜂王交尾成功后形成新群,新群同老群同箱饲养,以母女同箱或姊妹同箱箱饲养为宜,若工蜂偏集一群时,应调整群势,改变巢门方向。
越夏阶段管理
1、度夏准备: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个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降温管理:应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或搭凉棚遮荫,中午高温时可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以利于蜂群降温。气温超过35℃时,给蜂群喂水和箱外洒水,为蜂群降温。
3、检查:高温天气应以箱外观察为主,防止蜂群产生飞逃“情绪”。若发现工蜂出勤少,应改凳或选择傍晚开箱检查,及时改善箱内条件。
4、天敌防治: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5、越夏后检查:9月初,野外出现零星蜜源,蜂群开始繁殖,应及时全面检查,调整群势,清除巢虫,合并弱群并进行奖喂。
蜂群越冬阶段管理
1、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给蜂群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
2、在最后一个蜜源即将结束时,用强群的蜂和封盖子脾补充中小群,同时撤出蜂群中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3、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4、越冬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越冬初期,只需在副盖上加保温物。越冬中、后期,进行巢内保温。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时,蜂群停止哺育幼虫,蜂群结团,并停止采集活动,并采取包裹蜂箱、留出巢门口等保温措施。
拓展资料:
广阔的国土,从南向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5个气候带。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漠河等地处寒温带;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属中温带;山东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等省的大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为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均处亚热带;海南、台湾及广东等省的南部为热带。面积宽广的青藏高原,因地势、地形的影响,自然景观、农牧业生产与上述5个温度带存在明显差异。
受季风气候影响和因离海洋远近的差异,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4类地区在中国并存。东北三省的东部及秦岭、淮河以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属于湿润地区,年降水在800mm以上;东北平原、华粗蔽北平原、青藏高原东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以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大部为半干旱地区,年降水400mm以下;新疆、内蒙古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为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以下。
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有茂密的森林。西南则有“北回归带上的明珠”著称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东海之滨和南海岛屿,无数热带、亚热带的珍贵植物群落交相辉映。中部的黄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平原,各种农作物更是绿叶繁花,常年不断,四季飘香,即使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大西北”高原、盆地、沙漠、戈壁等各类地貌上,也分布着各种生态环境下的植物群落。
中蜂指中华蜜蜂,中蜂群的四季管理方法如下早凳:
1、适时扩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势增长。
2、蜂场设置喂水器,并定期进行消毒。
3、定期检查蜂群(晴天温14℃以上时),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洁。
4、保持官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确保春繁扩群快速。
5、防治螨虫。用杀螨剂连续杀螨2~3次,隔2天一次。
6、箱内外保温。地面上放置20~30厘米厚地干草,蜂箱放在干草上,顶盖小草帘,外盖箱盖,后壁和两侧用草帘包裹,保持箱内空气流畅。白天掀起草帘等覆盖物,便于蜜蜂飞翔。
7、奖励饲喂。调整蜂群当天晚即可进行奖励饲喂,喂稀糖浆。每日每群喂粮浆100~200g,有蜜源时少喂或停喂。奖励饲喂的饲料必须消毒过或确认无带病毒饲料。
8、箱内保温物随巢群扩大摘除,箱外保温物蜂发展满箱、气温稳定时撤除(先撤除上面,再撤除周围,最后撤除箱底)。
9、低温阴雨天要给蜂群巢门每天喂水,补加粉脾于蜂巢外侧。
1、更换蜂王。在4~6月期间,把全场的蜂群更换成当年的蜂王。
2、定期全面检查,毁净自然王台,加强通风,防止自然分蜂。
3、采用遮阴、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宜温度和温度。
4、巢上喂水。晴热天气在午时用清水打温布在箱顶覆盖。
5、防止盗蜂,防除胡蜂、多蟾蜍,预防卷尾病。
养蜂者把一年作为养蜂的开始,秋季管理的重点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早春系列作准备。要防止出现7月强、8月弱,9月螨严重的现象。
1、适时培养和更换蜂王,更换前,必须对全场蜂王进行一次鉴定,分批更换。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培养适龄越冬蜂,保持巢内饲料的充足仍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同时结全换王和分巢治螨等措施,在继箱群哺育力过剩的基础组织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2、适时断子,防治蜂螨,第一步,在8~9月,结合秋季育王,在组织交尾群时提出封盖子脾,使原群无封盖子脾,并先对原群用药,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产的卵孵成幼虫以后,对新群进行治疗;第二步,在蜂群进入越冬并自然断子初期(各地断子始期不一)在9~11月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务求彻底,注意的是,用药前,先喂蜂,同时在人为断子时,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框以上。
3、通贮备越冬饲料,越冬饮料中不得含有甘露蜜。
4、注意防止农药中毒。
1、越冬前要选择好室友外越冬场所,要求清洁卫生、背风向阳,干燥安静。备好越冬保温材料,以20~30群为一组,或以2群、5~6群为一组不等,用草帘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围住,箱底垫15厘米左右的干草。
2、越冬前期应调整蜂群群势,适当缩群、紧脾,留足越冬饲料,布置越冬蜂巢。
3、越冬期间不宜开箱检查,加强箱外观察,调节蜂巢巢门,加强蜂巢保温,加强强群及双王群的管理,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4、越冬后期就注意补充饲料和预防蜂群下痢病,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蜜蜂排泄飞行。
5、越冬期补充饲料时,应使用消毒过后饮料或确认无带菌病的饲料。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视频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69873.html
金桔树叶子发黄怎么办1、自然落叶:如果正常管理时发现金桔树植株落叶集中在枝条中下部,...
刺梅叶子发黄落叶怎么解决 解决刺梅叶子发黄落叶方法1、浇水过多导致刺梅叶子发黄(水...
如何进行妊娠(怀孕)诊断?配种后经过一段时间进行怀孕诊断,目的是确定母犬是否已经怀孕...
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风险小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养殖业什么鸡最赚钱。...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