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新技术保温方法 水产保鲜技术
时间:2023-09-24 17:44:08 作者:裂空沧海 想做水产养殖,有什么好的养殖池保温方案?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良好的保温方案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保温方案:
1.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选择背风向阳、环境相对安静且不受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的场地进行养殖。此外,适当加深养殖池深度,以减缓水温下降戚脊耐的速度。
2.使用保温材料:例如使用泡沫保温板、稻草、塑料膜等材料覆盖在养殖池上,以减少池水热量的散失。此外,也可以使用双层薄膜覆盖,以增加保温效果。
3.加热设备:在养殖池周围安装加高春热器,如热风管道、电热棒等,通过加热空气或水来提高养殖池的水温。
4.恒温系统:安装恒温系统,根据养殖池的水温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加热器的运行,以保持养殖池的水温稳定。
5.合理换水:定期更换养殖池中的水,以降低养殖池中的热量散失。同时,选择合适的水源,避免水温差异较大的水源进入养殖池,导致水温波动过大。
6.合理投喂:根据养殖池的水温和鱼类的生长阶段合理投喂,避免过度投喂导致鱼类消化不良,增加饲料浪费和有机物分解带来的热量散失。
7.定期检测水质:定野衫期检测养殖池的水质,如水温、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保温措施,以确保养殖池的水质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和环境条件对保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保温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同时,也需要注意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避免盲目追求高温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鱼类的保鲜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蒙眼法。买鱼时,将一张薄纸用水浸湿,把鱼的眼睛蒙上,放人塑料袋中,也不必在塑料袋中装水,这样经过一二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鱼也不会死去,把段渣鱼带回家后,放人水中,把蒙在鱼眼上的湿纸除去,不多时就会活过来了。
2.白酒保活法。用一只棉球,蘸上白酒,塞到鱼的嘴里,不要用水,只要盖上湿毛巾,几个小时也不会死。因为白酒中含有乙醇,通过鳃的吸收,进人鱼答燃祥体内,大概能起到麻醉作用。
但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所用的白酒,必须在50度以上,以增强麻醉能力。二是到了目的地后,要立即将蘸有白酒的棉球从鱼嘴中取出,以免时间过长,会把鱼醉死,一般两三个小时清搏为宜。
3.低温保鲜法。有时,鱼买得多了,一时又吃不完,可采用低温保鲜法。只要将鱼洗净后,装人塑料袋或放在塑料托盘上,放人冰箱冷冻室速冻,然后移放在低温室。根据保温和保存期的不同,低温保鲜可分为3种。
第一种是冷却保鲜:温度在0℃左右。第二种是微冻保鲜:温度在-1~-5℃,使其身上的水分部分冻结,第三种则是冷冻保鲜:先置于-25℃以下的低温,然后放在-18℃以下的温度,可保鲜较长时间。
4.盐水保鲜法。如果没有冰箱,可先将活鱼或新鲜鱼放人2%~2.5%的盐水中,历经10~15分钟,这样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一般在30℃左右的气温下,保鲜时间可延长几天,也不至于变质腐败。
虾类保鲜有哪些新颖的技术
虾类保鲜有哪些新颖的技术
一般的虾类保鲜技术为低温保鲜,如冰藏保鲜、冷海腔陵水保鲜和微冻保鲜等,这些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现代保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几种新颖的保鲜方法。
1.低温贮运法
低温贮运法是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简单的一种保鲜保活方法。根据低温保鲜的目的和温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低温保鲜、玻璃化转移保鲜、超冷保鲜等。普通低温保鲜又可以分为冰藏保鲜、微冻保鲜、冻结保鲜和冻藏保鲜等。在采用此种方法贮运小龙虾时,将小龙虾逐步降温至合适的温度,然后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下,即可较长时间地贮运。该保鲜方法既经济又实惠伍誉戚。
2.氧气法
塑料袋充氧运输水产苗种及成鱼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小龙虾的保鲜中也可以应用。在塑料袋中先加入1/4的水,接着将小龙虾装人袋中,排出空气后,充氧封口,袋中氧气虚历与水的比例为3:/1。如果袋中小龙虾装的数量比较合适,小龙虾的成活率会达到99%以上。
3.麻醉法
采用麻醉剂抑制虾的中枢神经,使其失去反射功能,降低呼吸和代谢强度,达到保活的目的。此法操作简便,而且小龙虾放入清水即可很快恢复。目前已经应用的麻醉剂主要有MS-222、盐酸普鲁卡因、盐酸苯佐卡因、碳酸和二氧化碳、乙醚、喳哪丁、尿烷、弗拉西迪耳和三氯乙酸等。
4.臭氧水法
将臭氧水作为杀菌保鲜剂,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臭氧水能很快渗透到细菌的细胞内,将酶系统破坏,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臭氧水杀菌的速度是氯的300~1000倍,而且臭氧在水中分解后不会形成残留,不会造成对食物的污染。
5.酶法
主要利用酶的催化作用,防止或消除外界因素对小龙虾的不良影响,使虾保持原有的风味。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葡萄糖氧化酶和溶菌酶保鲜技术。该技术一是利用其氧化葡萄糖产生的葡萄糖酸,使小龙虾加工产品表面pH值下降,抑制细菌的生长;二是除去了氧,降低了脂肪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活力,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