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种小尾寒羊养殖技术视频 纯种小尾寒羊养殖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24 12:30:11 作者:谁爱谁 小尾寒羊的饲养
小尾寒羊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长发育快,运姿体格高大,肉质好,四季发情,繁殖力裤迟强,遗传性稳定等特性。山东省西南部所产的羊较优。因此很多人都想饲养它,但是关于小尾寒羊的饲养方法你有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小尾寒羊的饲养
如若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确定配种时间,小尾寒羊可1年产2胎或2年产3胎。
一、配种期
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年2胎可在3月-4月配种,8月-9月份产羔,或9月-10月配种,2月-3月可产第二胎。2月-3月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月-9月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大好时机,2年3胎的羊可在8月-9月产羔,10月-11月配种,3月-4月又产羔。若辅以同期发情技术,效果更好。
二、同期发情
同期发情就是对母羊发情进行周期化处理。
1.同期发情胡悄李的常用药物。一般为两类:一类是抑制发情的制剂,属孕激素类物质,如孕酮、甲孕酮、炔诺酮、氯地孕酮、氟孕酮、18甲基炔诺酮等,它们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水平,能抑制卵泡的生长发育。另一类是在应用上述药物基础上配合使用的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素、促黄体素、PMSG和HCC,以及具有促进内源促性腺激素释放作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使用这些激素是为了促进卵泡的生长、成熟和排卵,使发情排卵的同期化达到较高程度,提高受胎率。
2.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最常用的是阴道栓塞法:取一块消过毒的泡沫塑料,直径和厚度要根据羊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厘米-3厘米,太小易滑脱,太大易引起母羊努责,并会被挤出。在泡沫塑料上挂上消过毒的细线,线的另一端引到阴道口外,便于处理结束时拉出。将泡沫塑料浸以孕激素制剂溶液,用消过毒的长柄钳塞至子宫颈外口处。放置14天-16天取出,并肌注PMSG400国际单位-700国际单位,2天-3天后被处理的母羊多数表现发情,可在发情当天和次日各授精1次。
药物种类及参考用量一般为:甲孕酮40毫克-60毫克,甲地孕酮40毫克-50毫克,18甲基炔诺酮30毫克-40毫克,氯地孕酮20毫克-30毫克,氯孕酮30毫克-60毫克,孕酮150毫克-300毫克。
三、妊娠及其护理
母羊配种后经18天-20天不再表现发情,则可初步判断为已妊娠。母羊妊娠3个月时,胎儿已经形成,用手触摸腹下,乳房前有硬块。4个月-5个月时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羊体内物质代谢和总能量代谢急剧增强。此阶段母羊腹部增大,肷窝下塌,乳房增大,行动小心缓慢,性情温驯。这段时间最需要加强饲养管理,若营养不足,特别是缺乏蛋白质、钙、磷等,容易造成母羊流产或早产。
应采取的保胎措施有:
1.分群饲养。怀胎母羊不可与其他羊混群饲养,要单独组群舍饲;2.保证营养。母羊在怀孕期应喂给较好的饲料,特别是怀孕中后期,胎儿发育很快,要对母羊加强营养,供给丰富而全价的营养物质,如豆科牧草、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骨粉),适当增加精料供给;
3.羔羊提早断奶。如果母羊1年产2胎,那么羔羊应在3月龄时断奶,这样既能使母羊尽早恢复体质,又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4.预防疾病。怀孕母羊患病易引起流产,所以在母羊整个怀孕期要注意圈舍卫生,做好防寒或防暑工作,避免吃霉烂变质和有毒的饲料,以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小尾寒羊的饲养
小尾寒羊的养殖禁忌
养殖禁忌.夏季青草茂盛,是小尾寒羊吃草上膘、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放牧成为饲养小尾寒羊的最佳选择。但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又对小尾寒羊生长十分不利。根据小尾寒羊的生活习性,夏季放牧应做到六忌。
一、忌长时间远距离放牧
夏季青草茂密,早晨及傍晚放牧一个小时,羊就可以吃饱。中午在家舍饲,不需要全天放牧。俗话说:"羊跑一趟,一天白忙",由于小尾寒羊游走能力差,更要缩短放牧距离,以一天不超过五华里为宜。
二、忌出牧过早
早晨露水比较多,小尾寒羊应忌食露水草,不宜过早出牧,一般在7-9时出牧最佳。下午天气炎热,5点钟以后再放牧运动。因为早上高草露水少,下午低草水气老,所以在牧草地选择上要坚持"早放高、晚放低"的原则。
三、忌通风不良、低洼潮湿
如果放牧的环境闷热又不通风,小尾寒羊散发出的味儿比较大,易招引鼻蝇。天气热,羊还要躲避鼻蝇,很难吃好。此外在低洼潮湿的环境里放牧,还容易患寄生虫病和腐蹄病。
四、忌雨后放牧
雨后草水气较大,羊吃了容易引发拉稀、臌胀等疾病,所以雨后不要马上放牧。
五、忌在公路旁放牧
公路旁放羊容易引发羊痘等传染病。
六、忌空腹吃蓖麻叶和蓖麻花
要先在其它牧草地上放牧,然后再在豆科牧草地上放牧。因为饿着肚吃蓖麻叶或蓖麻花易中毒,如果羊吃了其它饲料以后再食,一方面羊吃不多,即使吃多中了毒,胃中也有其它草料伴着可以稀释,并且容易吐出来。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单独在豆科牧草地上放牧,容易引起瘤胃臌胀,最好的办法是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的草地上放牧。
七、夏天放牧的时间不要过长。因为夏天青草比较茂盛,小尾寒羊一般早晨放养一个小时就能吃饱,然后中午就在圈里喂养最好,因为夏天比较热,如果中午也放养的话,小尾寒羊容易丢失大量能量。最后傍晚再放养一个小时就可以了。一个小时足以吃饱。不要觉得放养的时间越长,对其越好。
八、不要在雨后放养。天气刚下过雨,切记不要马上去放养小尾寒羊,因为下雨后,雨水还都停留在青草上,这个时候如果小尾寒羊吃了青草的话,容易引起拉稀,肚子膨胀等疾病,这种疾病一得,羊就会不爱吃草,成长速度就会过慢。所以大家一定要谨记。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得不偿失。
如何养殖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羊类品种,它的养殖价值也很高,养殖效益和养殖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那么,如何养殖小尾寒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腿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一、高腿小尾寒羊的品种特征、特橡镇性1、外貌特征高腿小尾寒羊被毛白色,部分母羊头部有黑斑,被毛长超过10厘米,可分为粗毛型、半细毛型、裘毛型。粗毛型毛粗梁好粗,花弯大;半细毛型毛细密,毛股不清晰,花弯小,不规则;裘皮型毛股清晰,花弯较多,花穗美观,适于制裘。头部、腹部、四肢无绒毛,多为粗刚毛。其中粗毛型体格粗壮,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高腿小尾寒羊突出的特点是腿高而细,鼻梁隆起,耳大下垂,脂尾呈圆扇形,尾尖上翻紧贴在纵沟中,尾长不超过飞节;公羊头大,有粗大的螺旋形角(抱腮),角根粗壮呈三梭形,颈粗短,前胸发达,髻甲高并生有较长的发毛。成年公羊体高可达95~110厘米。母羊头小,颈细,多数有角,角细小,形状不一,有镰刀状、鹿角状和姜芽状。2、生产性能(1)高腿小尾寒羊成熟早。一般4~5月龄就达性成熟,母羔6~7个月就可配种繁殖,产后30~40天出现第一次发情,配种后即可怀孕。(2)繁殖率高。母羊可常年发情配种,无季节性,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可1年2胎或2~3胎,除头一胎产单羔率10%~20%,一般每胎产羔都是2~4只,多者可达7只,经产母羊平均产羔可达280%以上,产羔率之高居世界前列。因此,被视为“国宝”。(3)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羔羊初生重,公羔平均为3.14千克,母羔2.91千克,产双羔者羔羊初生重5千克以上。经科学饲养,4月龄公羔体重50千克,母羔重40千克以上。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90千克和60千克以上。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120千克和65千克,有的公羊体重可达150千克以上。屠宰率为55%,净肉率41%以上。二、高腿小尾寒羊的生活习性1、性情温顺,但攀登、越野能力差高腿小尾寒羊属于沉静型,性情温怠,懦弱,反应迟钝,行动缓慢,群众说袜梁小尾寒羊不“猴脚”,称其为“疲绵羊”。所以羊舍建设可因陋就简,羊栏高度只要与羊体同高即可,出牧时羊只不会乱跑,羊随人后,从不远离放牧员。经驯练的羊可按放牧员的口令行动,管理上特别方便。但突然的惊吓会引起羊的惊慌乱跑,容易“炸群”,尤其怀孕母羊极易引起流产,经常的惊群,还会使羔羊生长受阻。公羊虽有粗壮的角,但无抵抗能力。因此,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其他兽类的入侵。高腿小尾寒羊体大,腿高,不适于攀登高坡和长途运动,故放牧时不爬山也不得长途远牧,否则会出现吃饱了、跑瘦了或因爬山劳累而降低采食能力,影响生长发育。2、喜干燥、爱清洁,怕炎热,厌潮湿高腿小尾寒羊适宜在干燥、凉爽的地方生活,喜欢清洁,对有异味、污染或践踏的饲草饲料、饮水均不喜采食,炎热潮湿的环境会使羊感到不适,采食能力下降,还会引起传染病、寄生虫等疾病,所以放牧时不要在低洼潮湿的草场,夏季出牧要避开炎热的中午,注意到树荫下吹风纳凉;舍饲或补饲时把草吊起或放在草架内饲喂;料槽在喂前要清洁干净,饮水也要清洁,避免供给脏水、污水。羊圈要通风良好,勤换垫料,保持干燥、卫生。3、合群性强高腿小尾寒羊具有较强的合群性,相聚在一起,互不分离,休牧或收牧后也同卧在一处休息,新入群的羊虽受其他羊的驱赶顶斗仍不离羊群。放牧时只要头羊过桥涉水、爬山或出入栏圈,则其余羊只必尾随其后,进行群体活动。当地群众为节人力常把散养户的羊集中在一块由专人放牧,收牧后各自回家补饲过夜,俗称“拦群”,因羊易合群,农户上午将羊放出栏圈,羊就会自行到羊群集中地。这样既解决了羊少不值当放或养羊无人放的困难,又能做到及时补饲草料。4、对饲料利用性强,但不啃树高腿小尾寒羊耐粗饲,利用植物性饲料的种类比其他家畜广泛,放牧时,行走慢,采食速度快,能啃食低矮细小的牧草,能捡起地面上的树叶,采食植物种类约占饲喂植物种类的80%,尤其喜食豆科、禾本科牧草。枯草期能充分利用干草、秸秆、叶蔓、秕壳及农副产品作为饲料。高腿小尾寒羊没有啃树皮的习惯,即在林间也不啃树,所以可在牧草较多的树林内放牧或休息;如此既能放饱羊,又可为树木增添些粪肥,还可看树护林,一举多得。5、适应性强高腿小尾寒羊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的和抗病能力,凡是适合于人居住的地区均能饲养,这已为北至黑龙江、内蒙古,南至云贵地区从原产地山东东平县引进种羊而饲养成功所证实了。但因高腿小尾寒羊反应迟钝,对疾病的敏感性差,当发现羊只出现不食、不反刍、卧地不起等状时已是病情较重,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切莫延误,并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注意观察羊群表现,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6、公羊喜顶斗高腿小尾寒羊公羊体大,有粗壮的角,性悍威,善顶斗,两羊相遇必分胜负,胜者多为身大力强、性欲高、配种能力强的公羊。当地群众有着斗羊的习惯,利用春季交易会、集市、农闲季节,开展“斗羊”活动,选留种公羊,通过“斗羊”选优去劣,使高腿小尾寒羊品种质量不断提高。经过驯练的公羊还可看家护院,外人不得进入。三、高腿小尾寒羊的放牧高腿小尾寒羊既适合于农区分散户养,又适于牧区集群牧养。不同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有效地利用当地牧草资源,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四、放牧方法在农区分散户养,以小群放牧或牵放、拴放为宜,做到勤更换地方,使羊吃饱。牧区以集群放牧为主,提高牧场利用率。1、放牧组群。农区羊群每群羊只宜少不宜多,原则是既便利放牧管理,又能使羊只吃饱。种公羊单独饲养不宜合群。牧区按公羊群,成年母羊群,育成母羊群,羔羊群及育种核心群等分群饲养放牧。通常每群数量母羊200~300只,公羊20~30只,育成羊可适当多些。2、放牧技术。小群或牵、拴放或在村头、河边、田间、路旁放牧,勤换地方,以防羊因长时间在一处而降低采食量。牧区放牧要根据牧地的优劣、地形、季节合理采取“一条鞭”或“满天星”的放牧队形。并要做到“三勤”、“三稳”,“三勤”即眼勤、嘴勤、腿勤;“三稳”即放牧要稳、出入圈要稳、饮水要稳。其次要掌握少走慢游的原则,使羊“走慢、走少、吃饱、吃好”,尤其要做到走慢、放稳,防止羊只挑草、快跑,造成走路多,吃不饱的现象。牧区对草地要有计划的分区进行轮牧,合理的利用牧场。注意训练头羊,好的头羊会有利于放牧管理。3、放牧注意事项(1)由于高腿小尾寒羊不适于攀登爬坡,长途奔走,所以放牧时既不要到高山,又不得长途远牧,一般日放牧距离不要超过2.5千米。俗话说:“羊跑一趟,一天白放”。尤其怀孕母羊更应注意,以防影响胎儿生长,甚至引起流产。(2)注意清点羊数,每天出牧前和收牧时要各数一遍羊,防止丢失。(3)羊吃露水草、雨后草,易患臌胀病,特别是带露水的豆科牧草。羊吃带霜草易引起拉稀、腹痛,孕羊还会造成流产,因此放牧时要注意不让羊吃露水草、雨后草和带霜草。(4)饥饿肚不让羊吃蓖麻叶、花,以及高粱苗、玉米苗,以免中毒。豆科地茬放牧要在羊快吃饱时去,否则会因大量食入豆角而引起瘤胃臌胀症。(5)不同的季节要掌握好不同的放牧时间,寒冷季节要晚出早归,收牧后适当补饲;炎热的夏天早出晚归,中午将羊赶至通风、凉爽、饮水充足的地方休息。(6)不要到有椎实螺的低洼地、水坑边放牧,以防感染肝片吸虫及囊蚴等寄生虫病。(7)注意放牧后再喂盐,空肚不能喂盐,喂盐后再饮水。喂盐量一般每只羊日喂10~15克。(8)要让羊饮足水,并注意饮水要清洁卫生,夏季放牧,饮水前要挡住羊群,休息片刻再饮,以防羊喘急饮,呛入肺内。五、高腿小尾寒羊的饲养高腿小尾寒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粗饲的特点,既能放牧又能舍饲,对饲养要求不高,不挑捡饲草,当地群众总结:“高腿小尾寒羊吃百样草,到处可找到,不用铡短,不用洗涝,饲喂方便,吃饱就上膘”。1、一般饲养方法牧区饲养高腿小尾寒羊,以集群放牧为主,在枯草期,收牧后补喂饲草,对怀孕后期母羊、哺乳母羊、种公羊还应适当补喂精料。农区饲养高腿小尾寒羊,夏秋季以放牧为主,冬春季牧草缺乏时以舍饲为主,充分利用干草、作物秸秆、叶蔓、青贮饲料以及秕谷、棉籽皮等农副产品,同时供给适量的混合精料。一般每日每只供饲草1.5~2.5千克,混合精料0.1~0.2千克,繁殖母羊和种公羊0.3~0.5千克。混合精料配比:玉米45%~50%、麸皮20%~30%、豆饼10%~20%、脱毒棉籽饼3%~5%、骨粉1.5%~2%、食盐0.5%。精料用水浸泡、拌湿放在食槽或盆内,按每日1~2次喂给;饲草要放在草架上或筐内,避免浪费或污染;对质地坚硬的秸秆、秕壳类(干玉米秸、豆秸、花生壳等)可将其粉碎(粗粉)混入少量精料再用水拌湿后饲喂,效果更好。对哺乳母羊也可把精料混在饮水中投喂。饮水要充足,一般每只羊日需饮水2~3千克,以日饮2~3次为宜,且在食后再供水。2、繁殖母羊的饲养母羊担负起配种、怀孕、哺乳等项繁重任务,要根据母羊不同的生理时期,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尤其母羊到了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加快,母羊本身也需要积蓄大量养分,高腿小尾寒羊又属多胎高产羊,所以饲养上应特别精心。放牧时,不要随大群远牧,要以舍饲为主,每天供给混合精料0.3~0.5千克。冬春季供干草1.5千克,青贮或多汁料1千克。并注意发霉、变质、冰冻的饲草不能喂,否则会引起流产,出入圈舍或补饲时要防止挤压、顶撞。母羊产羔后在哺乳前期,为保证有充足的奶水,要供给较丰富的饲料,每天每只供给混合精料0.5千克,干草2.5~3千克,同时补喂一定量的多汁饲料,并供给充足的饮水。到哺乳中后期,可将精料减至0.3千克,日喂干草1.5~2千克。母羊产羔1周内圈内饲养,1周后可到附近草场放牧,日返回2~3次,给羔羊哺乳,晚间母仔合群自由哺乳。哺乳母羊的圈舍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要勤消毒,对胎衣、毛团、石块、烂草等物要及时清除,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要经常检查母羊乳房,如发现奶孔闭寒、乳房发炎、乳汁异常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羔羊断奶时应提前几天减少母羊多汁料和精料的补饲量,以防乳房发炎。3、羔羊的饲养从出生到断奶(3月龄)的小羊称羔羊。刚出生的羔羊体弱,抵抗能力差,要加强护理。一是产房要冬暖夏凉、尤其冬季要保暖、避风、清洁、卫生。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含有抗体,能增强羔羊体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初乳中还含有镁,可促使羔羊排出胎粪,防止便秘。俗话说:“粪便不通,百病都生”。二是奶量不足或多羔母羊哺养困难的,则应采用人工哺乳或寄养,人工哺喂可用小米粥加红糖,1周后加些炒黄豆粉,10日龄内每隔2小时哺喂1次,每次每只40~50毫升,以后减少次数增加喂量,当地群众对多胎羔羊采用奶山羊哺喂或人工挤奶后再喂羔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羔羊1周内容易患痢疾,要注意观察粪便,及早防治。人工哺喂的,奶瓶要1次1洗刷,不能喂凉食及变质乳。羔羊不可喂奶粉,因奶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易患羔羊痢疾而死亡。四是要注意早开食,训练吃草料,以促使胃肠的消化功能,并增加足够的营养。一般羔羊10日龄后就要开始训练采食嫩草或优质青干草,15日龄开始补喂混合精料(玉米、小麦、大麦、高粱、黄豆、饼类等相混合),经粉碎煮成粥饲喂,30天后可改成用水拌湿生喂。饲喂量,1月龄内不能超过50克,1~2月龄约100克,同时要供给优质牧草,少喂勤添,提高羔羊食欲。羔羊一般3月龄便可断奶或提早断奶。4、种公羊的饲养高腿小尾寒羊常年发情配种,种公羊应常年维持在中上等膘情,保持健壮、活泼、精力充沛的体质和良好的种用性能。种公羊最好单圈饲养,尤其不要与母羊合群,以免乱配,消耗体力,降低配种能力,青草期可放牧,也可以割青草舍饲,并每天补喂混合精料0.4~0.5千克。枯草期补喂精料1千克,适当补喂些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优质干草自由采食,日需干草2~2.5千克。配种量大时,每天还应补喂1~2个鸡蛋。公羊补料要按每日3次补给,以免1次喂料量多而引起腹大而影响配种。种公羊每天要有2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以增强体质、提高性欲和配种能力。5、羔羊育肥高腿小尾寒羊肥羔肉膻味轻,脂肪少,精肉多,鲜嫩多汁,易于消化。幼龄羊生长最为旺盛,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是集约化肥羔生产的优良品种,尤其是利用公羔开展肥羔生产是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1)育肥时间。利用高腿小尾寒羊幼龄期生产发育最快、产肉多、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3月龄断奶后加强饲养管理,促其快速生长和肥育,经过快速育肥6~8月龄体重超过50千克,出栏屠宰,屠宰率可达55%以上。(2)育肥方法。羔羊育肥分放牧与补饲相结合和舍饲育肥两种方法,以后者效果最好。①放牧与补饲相结合。在牧草丰富的地方,羔羊断奶后,组群放牧,同时补饲精料,到后期进行全舍饲,增加精料量并供给充足的饲草。混合精料前期每日每只0.2~0.3千克,后期0.4~0.5千克。②舍饲育肥。羔羊断奶后进行圈养,供给优质牧草和混合精料,牧草自由采食,精料每日每只0.3~0.5千克,分2~3次投喂。棉籽饼用量可占精料量的15%。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化舍饲育肥的方式,人工控制小气候,全部使用全价颗粒配合饲料,让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3)育肥羔羊的管理。①分群。羔羊断奶后,按体重、性别、个体不同分群饲养,羊群大小以便于饲养管理为宜,一般每群20~30只,每只羊占舍面积0.6~0.8平方米。②去势。作育肥的公羊,应在出生后1~2周进行去势,去势后的羔羊,性情温顺,好管理,易上膘,肉质好。去势常用的方法有刀切法、结扎法和捶打法3种。群众认为较好的是结扎法,方法是在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内,从精索部位连同阴囊用橡皮筋紧紧地结扎,待10~20天后,阴囊和睾丸干枯,便自行脱落,此法操作简便,对羔羊发育没有影响。③驱虫。育肥羔羊要分别在育肥初期和中期进行两次驱虫,每次连续用药2天,药物可选用驱虫净、左旋咪唑、敌百虫,或使用“害获灭”(美国产),据专家介绍,本品1次用药可终身免疫驱虫,效果很好。④羊舍。尽可能使羊舍冬暖夏凉,舍内保持干燥、清洁。每批羊出栏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更换新土,并用3%~5%的来苏水或5%~11%的碱水喷洒消毒。夏秋季要注意消灭蚊蝇。通过以上关于高腿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如何养殖小尾寒羊,高腿小尾寒羊是优良的肉用羊,被我国养羊前辈誉之为“世界超级羊”,特别是繁殖率高、早熟、生长发育快、体格大、肉质鲜美、极耐粗饲(只要无毒的植物都吃)、遗传性能稳定。
求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二、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育成羊是指羔羊从断乳到第一次配种前的饲养(母羊3—8月龄;公羊周岁)的羊只。这个阶段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羊只体格发育、生产性能高低和质量的优劣。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营养,促进体成熟
育成羊饲养是由乳、精料为主转向经粗饲料为主。此时羊只的可塑性极强,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生长发搏慎友育受阻。影响到羊只的综合生产性能。应经常供给充足的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并补饲一定数量的精料,是羊只得到足够的营养,加快生长发育速度。
(二)公母分群,适时配种
小尾寒羊5—6月龄可达到性成熟,如任其发情配种,过早怀胎必然影响母羊生长发育,故应公母分群,母羊初配年龄应限制在8龄,或体重达到40千克者为宜。
(三)适时去势
对一些不能做种用的公羔。适时去势,短期育肥后出售。
三、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饲养管理对羔羊的发育、生长和成活影响很大。小尾寒羊的换孕期为5个月,哺乳期为3个月,在哺乳期内即可发情配种。在配种受胎后,为使胚胎能充分发育和母羊产后有充足的乳汁,故应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做基础。因此,对母羊的基槐饲养管理工作,在全年必须始终抓紧抓好。
小尾寒羊具有“一年两胎、一胎多羔”的繁殖特性,所以器生产的连续性相当紧密,在饲养上也应针对这种特性按羊只各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来饲喂,以下介绍两种饲养管理方法。
(一)分段饲养法
分段饲养法就是根据羊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营养供给,分妊娠期和哺乳期。
1.妊娠母羊都是饲养管理母羊从配种受胎到产羔阶段为妊娠期。妊娠期饲养管理的任务是保胎,并使胎儿发育良好。妊娠期又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前期由于胎儿发育缓慢,营养需要并无明显增加,在一般情况下均可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后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加快,羔羊出生重的90%都是在这一时期增加的,如果此阶段营养不良,就会造成羔羊初生重小,成活率低,抵抗力弱,易死亡。不仅如此,此时营养缺乏,将导致分娩母羊产后缺奶。故这一阶段除正常生长外,应适当补饲0.25—0.5千克混合精料为佳
小尾寒羊的妊娠期为150天,妊娠期内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流产和早产。要严禁喂发霉、变质,冰冻或其他异常饲料,禁空腹饮冰渣水,在日常管理中禁惊吓、急跑、跳沟等剧烈动作,特别是在出入圏门或补饲时,要防止相互挤压。母羊在怀孕后期不宜进行防疫注射。在产前7—10天,做好接羔育羔的准备工作。临产前5天,应注意值班观察,一边接羔助产。临产前的母羊应单独圈养在清洁卫生、铺有干净垫草的产房,当母羊有分娩表现时,应有人守候,让其自然分娩,如遇难产,需专职兽医现场处理。
2.哺乳母羊的饲养管理羔羊出生后到断奶为哺乳阶段,小尾寒羊一孝肆般哺乳期为3个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母羊有充足的奶汁来哺乳,尤其是产后一个月内更为重要,此时羔羊的生长发育主要靠母乳,若母羊营养差,泌乳量就会减少,不但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同时导致自身的体重下降,为了提高母羊的泌乳能力、应多喂鲜、干草及多汁饲料,适当多补饲精料,注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哺乳后期母羊泌乳力量下降,再加上羔羊已采食粉碎的混合精料,主要不是依靠母乳而生存,除正常饲喂外,可适当减少补饲。
在哺乳期间,应经常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对胎衣、毛团、石块、霉草要及时清理,以免羔羊舔舐引起疾病。
要经常检查母羊乳房,如发现有奶孔堵塞、乳房发炎、化脓或乳汁过多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羔羊断奶时,应提前几天减少母羊多汁饲料、青贮饲料和精料的补饲量,以防发生乳腺炎。
(三)均衡饲喂法
这种饲喂方法就是根据羊只的大致营养需要量,不分阶段,不分前后,除正常饲喂粗饲料外,补饲一定数量的精料,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在科学合理性方面不如前者。
三、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饲养的好坏对养羊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母羊好,好一窝;公羊好,好一坡”就是这个道理。小尾寒羊多分散饲养,不必户户样公羊,一般按30—40只母羊配一只公羊较为适宜。种公羊必须单独饲养,应全年保持均衡的营养状态,不肥不瘦,精力充沛。小尾寒羊虽因母羊常年发情,配种并不集中,故公羊的配种任务不重,但还是有配种旺季和淡季之分,因此,种羊的饲养管理可分为配种旺季和配种淡季两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为旺季,冬夏两季为淡季。搞好配种旺季的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一)配种旺季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种公羊加强营养和体质锻炼,以使公羊适应繁重的配种任务故所喂饲料应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混合精料和优质青干草,以提高公羊性欲,增加精子密度和射精量,提高精液品质。
一只公羊在配种旺季每天采精5—6次,需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体力,所以在配种旺季应喂给充足的全价日粮。种公羊的日粮应由种类多、品质好、且为公羊所喜好饲料组成,豆类、玉米、谷类、高粱、大麦、麸皮等都是公羊良好精料。干草以豆科和禾本科青干草为主,此外割的鲜草、玉米秸青贮饲料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也是很好的维生素补充饲料。
公羊的补饲定额,应根据公羊体重、膘情及配种次数而定,小尾寒羊公羊目前尚无统一饲养标准。一般在配种旺季每只每日补饲混合精料1—1.5千克,先、干草任意采食,骨粉10克,食盐15—20克,若配种次数过多,可加喂煮鸡蛋2—3个(带皮揉碎,均匀拌在精料中),或脱脂乳1—1千克,种公羊日粮体积不能过大,要要营养,小体积,以保持健壮的体况。
在加强补饲的同时还应加强公羊的运动,这是配种期公羊管的主要环节,关系到精液质量和样的体质。若运动不足,公羊会很快发胖,使精子活力降低,严重时不射精;但运动量也不宜过大,否则消耗能量多,不利于健康。一般以每天去干运动2小时左右为好
(四)提高母羊繁殖率的措施
1提高营养水平营养是维持羊只生命和繁殖的物质基础,要提高母羊的繁殖率,首先要全面做好羊只的饲养工作,使羊有一个健康的体况,力求使母羊发情旺盛,多排卵,公羊生产量大质优的精子。这就要求所喂的粗饲料要量大优质,精料中要含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对于种羊和一些营养状况较差的母羊要单独补饲。其次,要给羊只一定数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第三,要注意精饲料的搭配,精料不能过多。
2加强羊群的选育工作首先选择高产母羊,用繁殖率高的公羊母羊进行繁殖,保持种群有一个良好的高繁殖力遗传特性;其次,提高羊群中适龄母羊的比例。母羊比例不高或适龄母羊比例不高,是造成羊群繁殖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及时淘汰老龄母羊,重视羔羊培训,提高基础羊群的数量和质量,小尾寒羊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配种年龄和淘汰年龄应比其他品种绵羊提前。母羊淘汰应在6岁,产7-10胎为宜;公羊可在4岁以后淘汰,特级公羊也可使用到6岁左右。
3提高配种技术首先要掌握配种时机。实时多次输精也是促进一胎多产的主要手段,母羊排卵一般多在发情后期,卵子在辅卵管中存活的时间为4~8小时,公羊精子在母羊生殖道内受精作用最旺盛的时间为24小时左右。为使精子和卵子大袋最佳组合,最好在排卵前数小时内配种,但在实际生产中,母羊开始发情的时间较难确定,故一般采用在发情期内多次配种的方法,以提高受胎率。第二,积极开展人工受精技术。实行人工授精,可以充分发挥优良公羊的作用,提高母羊繁殖力,尤其是采用冷冻精液进行授配,更加提高了优良种公羊的繁殖率,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掌握配种技术来保证。
4积极开展胚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就是通过应用超数排卵的技术,从优良母畜体内得到较多的受精卵,再把这些受精卵分别移植到同期发情的、但繁殖性能低下的母畜体内,采用“借腹怀胎”的方法,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力。目前,这种技术在绵羊生产中应用的十分成功,建议有条件的场户积极推广应用。
三妊娠与接产
(一)妊娠
1妊娠表现母羊配种后20天不再发情,则可初步确定已经妊娠,妊娠初期,是胚胎形成阶段,对母羊影响较小。妊娠中期(即妊娠2~3个月时间),胎儿已经形成,但消耗母体营养仍不太多,此时,母羊食欲良好,毛色光亮,身体肥壮。妊娠4~5个月内,即妊娠末期,这时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体内物质代谢和总能量代谢急剧增加,此时母羊腹部增大,窝下塌,乳房增大,行动小心谨慎,性情温驯。这段时间若营养不足,特别是缺乏蛋白质、钙、磷,或剧烈运动,或受到挤压,或气候突变,或感染疾病,均会造成流产或者早产。
2.保胎措施
(1)分群饲养。怀胎母羊不可与其他羊只混养在一起,而应单独组群饲养,这样可以针对胎儿的不同发育时期,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从而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2)保证营养。良好的体况可以保证供给胎儿正常发育的营养。为了使母羊保持一个良好的体况,在怀孕期应喂给较好的饲草,对个别营养较差的母羊应单独补饲料一些精料。怀孕后期的母羊所补饲的精料中应添加胎儿所需要的骨粉或含有钙、磷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适量运动。为增强母羊体质,要加强放牧运动,长期不运动的母羊体质差,易造成难产。适量增加运动,对增强胎儿体质,提高羔羊成活率有一定的作用。
(4)提早断奶。小尾寒羊是1年2产或2年3产,其频繁周期较短,在不影响羔羊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要及早给羔羊断奶,促使母羊尽早恢复体质,保证体内胎儿的发育。
(5)预防疾病。怀孕母羊患病极易引起流产,所以在母羊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母羊疾病的预防工作,按时接种疫苗、驱虫等,注意圈舍卫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饲草饲料变质或饲喂有毒的饲草、
3.妊娠期母羊从开始受孕到分娩的时期叫妊娠期,也叫怀孕期。小尾寒羊的妊娠期平均为148天,随年龄或营养状况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为146—152天
(二)接产
1.接羔前的准备母羊分娩前一定要做好接产前的准备工作,一些专业化生产厂户要配备专门的产房,产房要求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接产前产房一定要做好全面清扫和消毒工作,冬季舍内还要垫草,产房温度一般以2℃--3℃以上为宜;其次,要准备好接产用的器具(脸盆、毛巾、剪刀)及器具的消毒,还要准备消毒药品,如碘酊、酒精、来苏儿等。小尾寒羊因为是高产母羊,一般要求在产前一周做好准备工作,做好接产准备工作是体改羔羊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应该重视。
2.接羔技术
(1)分娩症状。在母羊临产前的一段时间内,要注意经常观察,发现有分娩症状时,要立即送往产房,护理产羔
母羊临产前,骨盆韧带松弛,腹部下垂,尾根部两侧下陷,乳头下垂,并能挤出乳汁,阴门肿胀潮红,有时流出浓稠粘液,排尿次数增加;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起卧不安,不时回顾腹部,或喜卧墙角休息。当发现母羊有卧地、四肢伸直、努责等症状时,应立即做好接产准备。在没有产房的情况下,也可以把羊牵到临时避风接产,并做好护理工作。
母羊产前应将尾根、外阴部肛门及乳房等处用温水洗净,并用消毒液消毒。
(2)生产过程。母羊临产前,印阵痛而表现起卧不安,接着卧地不起后肢伸直,呻吟不止,努责一阵紧似一阵,羊膜露出外阴时,很快就要产羔。正常情况下,经产母羊产羔较快,在羊膜破后数分钟至30分钟左右,羔羊即可产出。正产时羔羊的前蹄最先露出,接着便是夹在两前蹄间头嘴部露出,当羔羊头通过外阴时其他部分即随之顺序产出
当母羊分娩出第一羔羊后,以后各羔一般先后隔几分钟左右产出,有时间较长者,所以产后应检查所有羔羊是否全部产出,不要轻易结束接羔工作。胎衣在产后1小时左右排出,应及时取走,不要让母羊吞食。
(3)助产。一般正常生产的母羊不需要助产,但为减少母羊的痛苦,必要时可在羔羊头露出外阴部时,将羔羊的前肢向外、向下轻轻拉直,羔羊头部即会顺利而出。
小尾寒羊母羊难产较少见,有些羊因胎羊过大或初次产羔阴道狭窄及胎位胎势不正等原因出现难产。还有多胎羊产出1~2只后,因体力不支,努责乏力,出现难产。属于正产难产时,可将胎儿两前肢反复推入拉出数次,使阴门扩大,一手握两前肢,一手扶头并保护会阴部防止撕裂,随着母羊努责向外拉,帮助胎羊产出。当羊水流失、产道过干时,应涂抹植物油。因胎位、胎势不正难产时,要将母羊后躯垫高,减少胃肠压力,伸入手探明胎位、胎势,在腹腔内调整使之成为顺产或倒产。有时仅外露一条腿,应将外露的一条腿缚消毒纱布条后推入腹腔(外露纱布条),找到另一条腿,帮助其产出。对怀多胎羔的母羊无力产出时要用手向外推母羊下腹部(乳房前),助其娩出。在操作前要将手指甲剪短磨光,用2%来苏儿液洗手及涂油脂,或带胶手套。遇到难产时不要惊慌,必要时可请兽医。
(4)假死羔羊的处理。羔羊产出后,如不呼吸,但发育正常,心脏仍跳动,称为假死。原因是羔羊吸入羊水,或分娩时间较长,子宫内缺氧,分娩时间过长或受凉所致。假死羔羊的处理常采用两种方法使其复苏:一是提起小尾寒羊羔羊两后肢,使小尾寒羊羔羊悬空,同时拍打胸部;二是让小尾寒羊羔羊仰卧,用两手有节奏地按压胸部两侧,或向鼻孔吹气,使其复苏。如果是因为受凉而造成假死的小尾寒羊羔羊,应当立即将小尾寒羊羔羊移入暖室和进行温水浴。方法是将小尾寒羊羔羊放入38°C的温水中,使其头部露出水面,严防呛水,之后把水温逐渐地升至45°C,浸泡20~30分钟后,小尾寒羊羔羊便可复苏,立即擦干全身。
(5)新生羔羊的护理。羔羊产出后,应立即握住羔羊的嘴,抹净口腔、鼻、眼内的羊水,以免因呼吸或吞咽羊水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
在正常情况下,羔羊的脐带是自行断开的,如果未断开,可用消过毒的剪刀距羔羊体表8~10厘米处剪断或用手掐断,为防止羔羊感染,可用5%的碘酊涂上或浸脐带断口。母羊一般在产羔后会将羔羊身上黏液自动舔食干净,如果母羊不舔或天气较冷时,应迅速将羔羊全身擦干,以免羔羊感冒。冬季,要注意产房保暖,这样对母羊和羔羊都有好处。
母羊舔舐完羔羊身上的黏液后,这时首先要把母羊乳头的奶塞挤掉,让羔羊尽早吃上初乳,初乳是指产后五日内所产的乳,初乳中干物质含量多,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又有一定的温度,可以使羔羊提高体温、适应环境、增强体质。此外,初乳中,还含有较多镁盐,具有倾泻作用,能促进胎粪排出。初乳的作用很多,因此,让羔羊及早吃上初乳是非常重要的。
哺乳期羔羊发育很快,若奶不够吃,不但影响羔羊生长发育,而且容易感染疾病和死亡。对于缺奶羔羊,应找好保姆羊代养。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实行人工哺育,但要注意配乳的浓度,而且要严格消毒,并能定温、定量,一般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
(6)产后母羊的护理。母羊在分娩过程中要失去大量水分,并且新陈代谢机能下降,抵抗力减退,如果护理不当,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是生产性能下降,因此要加强产后母羊护理。
产后母羊应注意保暖,防潮、避风、预防感冒,并使母羊安静休息,产后1小时左右,应给母羊饮水,最好加盐和麸皮,水温要稍微高一些,切忌给母羊饮过冷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