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植技术视频 茶树种植视频
时间:2023-09-24 11:45:53 作者:万般情 茶树怎么种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树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我国茶树种植范围较广,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在20~25℃的地区。下面小编就来谈谈茶树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播种
1、播种方法
以中小叶种栽培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单条栽和双条栽两种
(1)单条栽:一般的种植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2500-4000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适当缩小到1.2-1.3米,丛距缩小到20厘米左右。
(2)双条栽:在单条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植方式,每2条以30厘米的小行距相邻种植,大行距为1.5m,丛距为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4000-6000株。与单条栽相比,双条栽具有成园和投产较快但同时保持了日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北方中小种地区主要的处植方式。
2、种前整地与施基肥
茶树能不能快速成园及成园后持续高产,首先是以种前深垦、种前基肥来决定的;种前深垦既加深了土层,直接为茶树根系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又能促进土壤进行一系列的理化变化,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深垦结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更能发挥深垦的作用,种前未曾深垦的必须重行深垦,已经深垦的,则开沟施入基肥,按快速成园的要求,应有大量的土杂肥或厩肥等有机肥料和一定数量的磷肥,分层施入作基肥。生产实践中的种前基肥用量相差较大,按大多数丰产栽培经验,种前以土杂肥为基肥应不少于15-25吨,磷肥50-100公斤,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沟中。平整地面后,按规定行距,开种植沟
3、茶籽直播
(1)播种时间:南方地区11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播种,而北方地区则因土壤封冻,宜在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不要延迟到4月中旬以后播种。春播时应注意保管好茶籽,要保持适当的含水率,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鼠、虫害。适宜的保存温度为5-7度和60%-65%的相对湿度。
(2)层积催芽:催芽可达到提早出土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将浸水饱和的茶籽和湿润的沙子(以手攥不出水为宜)按一层沙子一层茶籽堆藏,沙堆不要高于60cm,否则透气性差,容易沤烂茶籽。堆藏20天左右,随时检查茶籽发芽情况,待一半的茶籽露出胚根时就可播种
(3)播种密度和深度:整好地以后,开好种植沟,浇足水。采用条式等距离穴播,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种深度3-5厘米,覆好土。
(4)加强苗期管理:主要有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4、苗木移栽
(1)移栽时期: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选择茶苗地上部处于休眠时期进行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运老期移栽。根据我国茶区的气候与生产情况,移栽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时进行。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的成活,这是由于此时地上部虽然已经停止生长,而根系生长还在继续,茶苗越冬后,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较早进入正常生长。但是在冬季干旱或冰冻严重的地区,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足,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
(2)移栽技术: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种植的茶园内开好沟,沟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后迟坦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取根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的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黄泥浆沾茶根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
(3)做好保苗、补苗工作:茶苗移栽后,一般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力差,因此要做好护苗工作。一般可采用铺草或浅耕来提高抗旱能力,以采用铺草防旱效果较好,比未铺草覆盖的茶园茶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如果有缺苗的地方,应该及时补苗,必须是同龄茶苗,一般就地间苗补缺,或用“备用苗”补缺。补缺的方法和补后的管理,与移栽茶苗一样。
(4)及时防旁旦升治病虫害:幼龄茶园由于苗木移栽前后生态环境改变,加上初期苗木生长势较弱,对病、虫的抵抗力不强,因此应加强病虫害防治。
二、成年茶树的周期修剪
为了维持茶树的旺盛生长,长期保持树冠的良好群体结构,方便操作管理,使茶树延长高产年限,除了加强肥培管理外,还必须通过年度修剪来进行调控。
1.常规茶园的周期修剪
(1)轻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树冠面,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轮茶萌发,提高鲜叶质量等。轻修剪的深度应依据茶树品种、树龄、气候条件、茶园管理水平及树势状况而定。树势强健的修剪宜浅,只要剪去3~5厘米即可,树势较弱的修剪稍重,以剪去5~10厘米为宜。修剪偏重可使单芽重明显增加,但芽的密度减少,修剪较轻的则有利提高发芽密度,修剪时需根据茶园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轻修剪可以每年秋末冬初(11~12月)进行,也可隔年修剪一次。如在高寒山区为了早发春茶,多采春茶,轻修剪最好延迟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时进行。修剪的茶树以弧形为好,可增大发芽面和采摘面。修剪工具都采用绿篱剪(杭州、四川生产),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电动整枝机修剪(日本零件,杭州组装)。
(2)深修剪。茶树经过几年轻修剪和采摘后,树冠面的枝条会变得密集而瘦弱,为使采摘面上的枝条得到更新就需进行比轻修剪重的修剪,这种剪法称为深修剪。深修剪程度一般是剪去树冠面绿色层10~15厘米,即基本上剪掉上一年留下的全部枝叶,对大叶种茶树则需剪去20~30厘米才能达到目的。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损失,不宜短周期进行,通常每隔3年搞一次较恰当。贵州省各茶区大多在春茶采后进行深修剪,这对当年产量的损失会相对少一些,而夏季高温多雨又有利于快速恢复。
2.密植茶园的修剪
密植茶园成园投产后,树冠已密接郁闭,下部叶片受光较差,茶蓬采摘面积,生产枝密度等均已保持稳定,提高产量的潜力受到一定限制。为使茶芽多发快长,在需要利用群体顶端优势而保证芽重的基础上加快新梢的生长速度,增加采摘轮次,从而提高生产率。这就需要在年度轻修剪时尽量减少对萌动芽的损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顶芽和上位肥壮腋芽的生长优势,从而实现继续增产。为此可采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和徒长枝。这种修剪法,绿色叶面损失极小,枝条受伤少而轻,越冬芽完好无损,既保证了芽的数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并且可以比一般轻修剪提早5~7天萌发,春茶提早10天以上开采,增产达二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时间和季节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进行,对密植茶园来说也是协调个体、群体矛盾的有效手段。连续抽枝修剪几年之后,若树高增长太快可用深修剪进行调节。密植茶园因树冠面大,往往使人行走道密接而影响农事操作,也影响茶园的通风透光,放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一次边脚枝(也可用镰刀割)。
三、茶树的病虫害防治
茶树从嫩梢至地下部的各部分,均可遭受病虫害的为害。茶树病虫害种类繁多,据调查,本省茶树病虫害有500多种。其中为害最大和较普遍发生的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粉虱类、茶丽纹象甲、毒蛾类、茶蛀梗虫、介壳虫类等;病害有:茶饼病、轮斑病、赤叶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圆赤星病、茶煤病等。
怎样种植茶树?
一、气候条件\x0d\x0aa、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x0d\x0ab、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烂如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x0d\x0ac、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x0d\x0a二、土壤条件\x0d\x0a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燃历滚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x0d\x0a三、地形条件\x0d\x0a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皮余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茶树怎样种植_茶树的种植技术?
种植茶树需要知道它的种植方法,那怎样种植茶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树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树种植方法
一、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80%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种植
应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的方式种植,行距1.2-1.8m。根据实地情况选择秋栽或春栽。
种植前挖种植沟,施足底肥,施用农家有机肥,再种茶苗。
采用深沟浅种法。茶苗定植时根系蘸黄泥浆,在种植沟内扶正茶苗、填细土,分吵颤层压紧根际土壤至泥门,浇足定根水。
三、土壤耕作
根据茶园的型别、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含罩,合理采用浅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术,避免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有条件的配备耕作机,提倡使用茶园耕作机械完成耕作作业和进行茶园地表覆盖。修剪枝、叶应全部回归茶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有效养分。
应定期中耕除草,春茶前与春茶采摘结束后分别中耕除草一次,结合茶园施有机基肥改土效果最好。
四、水肥管理
1、应用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加强养分综合管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基肥和追肥配合升老败,按需施肥。
五、病虫防控
1、配备至少1名植保人员,负责制定防治计划、确定防治技术;负责农药采购、使用、贮藏、处理和防治指导工作,并记录防治档案。
2、实行统防统治,及时控制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按照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技术防治病虫害,全面应用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选用推荐农药,不得使用禁限用农药。
3、建立病虫防治档案,记录防治时间、地块、防治目的、防治措施、投入品名称、剂量、防治效果、操作人等。
按照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普及应用灯光诱杀、性诱杀、色板诱杀等无害化防治技术;优先选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优先使用机械方法除草。
六、树冠管理
根据茶树生长发育特点和茶园环境条件,合理运用定型修剪、轻修剪、重修剪等技术措施,培养结构合理、长势健壮的树冠。
七、采摘
因园制宜,灵活掌握。根据茶树生长情况、所制茶类要求的不同***细嫩采,是各类高阶名优茶的标准;适中采,是大宗红、绿茶的标准;成熟采,是边销茶为主的标准;开面采,是乌龙茶等特种茶的采摘标准***、严格按照农药、化肥施用采收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摘。注意采留结合,适量留叶,保证每年有一批新生叶片留在茶树上。茶农经验是留叶量以“不露骨”为宜。
茶树种植要点
***一***选用无性系良种
品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在选用良种时,应充分了解良种的特性如发芽迟早、适制茶类,对土壤及气候的要求、抗病虫性等等。要做到良种对环境的要求与当地条件相适,良种的适制性适合当地的茶类,面积较大的应注意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当前我县重点推广种植的品种为龙井43、龙井长叶、安吉白茶、乌牛早等。
***二***整地和施基肥。种植前应平整土地,并在种植沟内分层施入基肥,施肥量至少每亩施土杂肥1500--2500公斤,磷肥50--100公斤。如果种植前基肥用量不足,则以后应逐年加施。
***三***种植密度。根据我县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单行条栽为宜,其种植密度:一般行距1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穴2棵茶苗,每亩种植3000-3600株。
***四***茶苗移栽。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仍然旺盛的时期。一般以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和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为移栽适期。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溼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和雨后初晴的傍晚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大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移栽的茶苗,一般中、小叶种要求高达20厘米以上,茎粗0.25厘米以上。栽植前最好先将茶苗进行黄泥浆蘸根。栽植时应保持根系原来的姿态,使根系舒展。茶苗放入种植沟后要边覆土边压紧,使根与土紧密接触,切不可上紧下松,及时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
栽植深度比茶苗原土痕深5厘米左右为宜。移栽定植后应及时用稻草、麦秆、干草等覆盖行间,防旱防寒保苗。为减少水分蒸发,可以结合第一次定剪,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要注意保留6张叶片左右。
茶园施肥原则
针对茶园有机肥料投入数量不足,土壤贫瘠及保水保肥能力差,部分茶园氮肥用量偏高、磷钾肥比例不足,中微量元素镁、硫、硼等缺乏时有发生,华南及其他茶区部分茶园过量施氮肥导致土壤酸化现象比较普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肥用量,加强磷、钾、镁肥的配合施用,注意硫、硼等养分的补充;
3、出现土壤酸化的茶园可通过施用白云石粉、生石灰等进行改良;
4、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秋季茶树防治害虫技术
夏末秋初,气温下降,多数害虫的发生量有所回升,甚至出现大暴发现象,轻者影响秋茶产量,重者影响树势和翌年春茶生产,因此,必须做好防治工作。夏末秋初常见的害虫主要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刺蛾、茶黑毒蛾等害虫。
一、主要害虫的习性与危害
1、假眼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在我市各区均有发生,发生为害时间长。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被害芽梢生长受阻,严重时芽叶枯焦,一年发生有两个高峰期,第二高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特别是老茶园改造留养茶园或杂草丛生的茶园发生严重,望广大重点茶农引起高度重视。
2、茶黑毒蛾
茶黑毒蛾是在区域性茶区发生严重,特别是于潜地区,注意观察虫情,虫口数量大的可将茶树叶片嫩枝全部食光,对茶树长势和茶叶产量影响较大,该虫一年发生4代,第4代幼虫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害秋茶,成长幼虫一般分布在茶树上层,喜食嫩叶,4、5龄连续剧虫具有假死性,受惊后会卷缩坠地。幼虫老熟时爬至茶丛基部枝桠间,落叶下或土隙间结茧化蛹。
二、防治方法
1、防治小绿叶蝉:分批多次及时采扎;喷施10%吡虫啉15-20克/亩,70%艾美乐2-3克/亩,35%赛丹乳油1000倍液,98%巴丹1000-1500倍液;
2、防治茶黑毒蛾:利用茶黑毒蛾假死性振落捕杀,98%巴丹1000-1500倍液;毒沙法
猜你感兴趣:
1.茶树种植技术
2.油茶种植的技术介绍
3.高产油茶种植技术
4.苦丁茶种植方法
5.养殖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