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虫草技术含量高吗 蚕蛹虫草技术要点
时间:2023-09-24 07:41:28 作者:还以为 蛹虫草是什么?蛹虫草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蛹虫草是什么?蛹虫者宏草为子囊菌门,肉座目,虫草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等,有部分地区亦称为踊虫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1950年,德国科学家Cunningham观察到被蛹虫草寄生的昆虫组织不易腐烂,进而从中分离出一种抗菌性物质,3-脱氧腺苷,定名为虫草素。由子座(即草部分,又称子实体)与菌核(即昆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多感染鳞翅目昆虫的蛹。中医认为,虫草酸(甘露醇)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蛹虫草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碳源:是蛹虫草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人工栽培时,蛹虫草可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果胶等,其中尤以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糖类的利用效果最好。
氮源:氮元素是蛹虫草自身合成的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以及铵盐等无机氮。能利用的有机氮很多,如氨基酸、蛋白胨、豆饼粉、蚕蛹粉等;无机氮主要有氯化铵、硝首数册酸钠、磷酸氢二铵等。有机氮的利用效果最好。
矿质元素:以磷、钾、钙、镁等为主要元素。一般通过添加无机盐类来满足蛹虫草对矿质毕斗元素的需求。维生素:虫草菌丝不能合成必要的维生素,适当加入VB1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
温度:在虫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界限。菌丝生长温度6℃30℃,低于6℃极少生长,高于3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生产温度为20℃23℃。原基分化时需较大温差刺激,一般应保持5℃10℃温差。
水分和湿度:水分是蛹虫草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保持在60%65%,
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要达到65%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要注意培养基适时补水和补充营养液。
空气:蛹虫草需要少量空气。但在子实体发生期要适当通风,增加新鲜空气。否则,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影响生长发育。
光照: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应保持黑暗环境。但转化到生殖生长阶段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光照度为100240勒(勒为光照度单位)。光照强,菌丝色泽深,质量好,产量高。
酸碱度:蛹虫草为偏酸性真菌,其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为5.26.8。但在灭菌和培养过程中pH值要下降。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应调高pH值11.5,在配制培养基时可加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二钾等缓冲物质。育种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及多次转管的蛹虫草菌种,其母本基因容易变异,表现为出草畸形,产质量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应定期对蛹虫草菌种进行一次有性繁殖。
具体做法是,选取高产、优质、早熟的蛹虫草子实体,用0.1%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表面药液,置于盛有综合培养基容器上方悬空,在21℃-23℃下静置培养,待培养基表面出现星芒状虫草菌落时,在接种箱内挑取单个或多个菌落置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待蛹虫草菌丝布满斜面后再提纯。获得的孢子母种须经出草比较试验后,选取优质虫草子实体再进行一次组织分离,经筛选后方可用于转扩栽培种。考种将母种扩大培养后,置米饭培养基上,于18℃-20℃下培养20-30d,观察生长情况。若见有细菌或霉菌污染,应对母种进一步纯化;若无杂菌污染,可继续培养,一个月后即有橙红色子实体产生,说明母种可靠。二级种子培养将液体培养基分装于500ml三角瓶中,每瓶加培养液200ml,用12层纱布外加一层牛皮纸封口。13-30分钟灭菌后,将母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接入三角瓶中,每支斜面可接10瓶以上。接种后于20℃摇床培养5d左右,待形成均匀小球后即可用于栽培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培养液变混,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细菌污染应予以淘汰;二是由于菌丝生长过分粘稠所致。若难以判断,可进行镜检。栽培流程优选品种制备培养基蛹虫草母种二级菌种(药瓶)栽培蛹虫草菌种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采收。
请问蛹虫草种植是真的吗?哪里有正规的蛹虫草技术合作项目?
蛹虫草(又叫北虫草、虫草前丛搏花、黄金草、金虫草)的种植是真的,是用大米、小麦等作培养基,另一种是用活体蚕蛹作营养载体,接入菌种,长出来的慧祥草(蛹连草)叫蚕蛹虫草,两和郑键我都种过,我的qq2501416013(菌学徒)。下图是我种的蚕蛹虫草: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
蛹虫草又名蚕蛹虫草,因滋补、药用功效与冬虫夏草相近,正日渐成为冬虫夏草的理想替代品,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人工培育蛹虫草时,先将蛹虫草菌接种于培养基上,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再挑取分生孢子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浊液,接种于宿主即蛹体上,保护蛹体直至僵硬。然后将僵硬的蛹体放在模拟蛹虫草自然生态条件下培养,从蚕蛹中长出的子座便同野生蚕蛹长的一模一样。
具体操作如下:1、菌株的筛选将蛹虫草通过活的蛹体进行复壮,进而筛选出对蚕蛹致病力强、易形成孢子的菌株。
2、孢子悬浊液的制作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上,置20℃温度下培养,待出现分生孢子后,挑取一部分放在无菌水内制成孢子悬浊液待用。
3、宿主准备将家蚕或蓖麻蚕上簇后烟局拆熏消毒。一周后剖茧取蛹,剔除病蛹和不良蛹,选发育时期的健康蛹作宿主,也可直接选取上簇前的五龄蚕作宿主。
4、蛹虫草菌的感染用接种针针尖蘸孢子悬浊液刺入蛹体,感染成功率可在95%以上。
5、感染蛹体的保护染菌后的蛹体平摊于蚕匾或竹席上,室温下保护至蛹体僵硬。
6、子座的培育模拟蛹虫草的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僵硬的蛹体长出友孙于座。方法是在僵硬的蛹体上覆盖一层多孔材料,如碎海绵、细煤渣等,置于室温下、空气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中培养。好腊链
7、子座的定向培养为使生出的子座长而硬,可采用定向培养。方法是,将僵硬的蛹头向上,插入多孔保温的材料如海绵中,放在前述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
8、蛹虫草的收集保存子座成熟后,挖出清洗,用食用酒进行体表消毒,再放在60℃环境下烘乾,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由上述途径培养的蛹虫草,从接种到子座成熟约需35天-45天,每平方米培育面积可收获250克-300克。
据检测,人工培育的蛹虫草含有大量的虫草酸、虫草素、氨基酸、微量矿物元素和生物碱,可补精髓、抗肿瘤、镇静消炎、止血化痰,对肾炎、肝炎、哮喘、神经衰弱等疾病有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