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养大蟹怎么样 高科技养蟹
时间:2023-09-24 06:47:05 作者:张宁益 螃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激答。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明敬慧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稿搜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螃蟹养殖高产技巧,这几点必须学习
众所周知,虾蟹类的水产品市场行情一直以来都比较稳定的,因此想养殖螃蟹的水产养殖户是不断再增加的,但是养殖螃蟹不是人人都能养好,实现高产的。
那么养殖螃蟹想高产,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天敌为害
一些动物会吃螃蟹,是螃蟹的死对头,迹戚中绝对不能让这些动物进入池塘,比如老鼠、它会咬死小螃蟹,鳌虾可以杀害正蜕完姿山壳的螃蟹,趁虚而入,泥鳅、黄鳝之类善于钻洞的动物,容易使池塘漏水、渗透。
甚至会有大的飞鸟捕食小螃蟹。
所以最好就是,养殖前石灰水清塘,杀灭病菌、虫子、其他动物的卵。
进出水口要用细纱布网住。
周边设置较高的,细密铁丝网。
二、饵料管理
在养殖螃蟹时,饵料也比较重要,要保证饵料的新鲜性,而且还要保证饵料的适口性,以此来增进螃蟹的食欲,提高摄食量,促进其随着。
一般饲料以肉食饵料为主,合理的搭配其他的荤素饵料,投喂是要合理合量,确保螃蟹在吃饱的情况下,又不会造成浪费,以免残饵污染水质。
三、水质管理
池塘的水质管理,在养殖螃蟹水质极为重要,关系到螃蟹的水质和繁殖,尤其是在夏季是温度比较高,水温较高,水质恶化较块,细菌极易增生,它们的繁殖会影响到螃蟹的生长和健康,这时要做好水质管理,勤换水消毒,抑制细菌的繁殖。
如果水位过低,随着水温的提高,螃蟹会出现不良的反应,要及时换水,每次换水要将食物残饵一起清理掉,为螃蟹随着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环境。
四、种苗质量
螃蟹养殖是种苗质量极为关键,随着养殖螃蟹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种苗的质量却一年不如一年,成活率也在逐渐下降,导致很多人损失了较大的收益。
所以在养殖时一定要保证种苗的质量,这是螃蟹养殖的基础,只有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才能保证螃蟹健康生长,提高收益。
在给种苗饲养时也要注意营养比例,以免种苗营养不良,造成种苗体质较弱,极易遭受病菌侵扰而死亡,在养殖后尽量自留种,购买的种苗质量无法保证。
五、环境要求
一般螃蟹胆子不大,容易受到惊仔兄吓,所以就是要把池塘建在少住户的地方,平时不要带太多人在周边群集。
受到惊吓的螃蟹也是会出现应激反应,然后主要表现就是蜕壳困难,偶尔有意外死亡现象。
安静螃蟹比较自由,生长比较好。
综上螃蟹养殖的几个要点,大家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吗?可以留言说明。
如果你还想着重学习某一方面的螃蟹养殖技术,可以继续关注青瓜学堂!
关于螃蟹养殖注意事项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造成螃蟹大量死亡的五大原因分析
大螃蟹养殖技巧 大螃蟹养殖技巧有哪些
1、蟹种选择。螃蟹幼苗的选择实际上相对是很简单的,通常我们会选择颜色更均匀的,正常的大小和正常的四肢,没有疾病,也没有对活跃的大黄蟹进行饲养的活动性损害,这种螃蟹的存活率会更高,增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也会更强。
2、科学放养。放养前,我们需要对螃蟹苗进行消毒,以免污染水质,影响其他螃蟹幼苗的健康生长。其次,我们第一次放养时的水深一般在1点5米到2米之间,农场的水温基本察猜上是大约二十到二十五摄氏度,一个月后,它们慢慢适应恢复到正常温度。之后,在生长条件更符合标准的条件下,每亩通常誉手储存约300只大闸蟹,这样他们的活动空间和食庆没嫌物就会更加充足了。
3、饲养管理。大闸蟹的旺季通常在夏季,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抓住更好的机会,我们将为大闸蟹提供更多营养物质,以促进其快速生长,通常基于植物饲料为主要的。例如小麦、玉米、南瓜等,而当进入秋天,它一般是大闸蟹的育肥阶段,所以我们需要增加蜗牛、螺蛳、小鱼、河蚌,这样子可以使螃蟹吃得好,可以用螃蟹赚取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