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竹荪种植技术视频01 大棚竹荪种植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24 04:16:18 作者:出发吧鲁奇 大棚种植竹荪方法及种子
竹荪是一种优质食用菌类,被誉为“林下金果”。竹荪的营养含量十分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被誉为“菌中之王”。
竹荪种子的选取竹荪种子的选取非常重要,优质的种子是确保生长出优质的竹荪的前提。在选取种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能够生长出均匀菌盖的种子
2.确保选取到的种子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较小
3.尽可能选取新鲜的种子
竹荪的种植工具竹荪的种植工具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设备,只需准备好以下工具即可:
1.竹荪菌种:可以在家庭种植中购买,竹荪面膜等产品中也会含有竹荪菌种
2.培养袋:一般市场上可以买到,也能自己制作
3.大棚:为竹荪提供适宜的环境,大棚种植的控制性比较强
竹荪的生长环境要求竹荪的生长环境对于竹荪的质量非常关键,竹荪需要一个相对比较暖和、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
1.温度:竹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且不宜过低或过高。
2.湿度:竹荪生长时需要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
3.通风:适当的通风能够促进竹荪生长,但过度通风会影响竹荪的生长。
竹荪种植步骤1.将竹荪菌种加入沸水中焯水10分钟
2.取出菌种,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天
3.将浸泡好的菌种平均撒在培养袋中
4.将培养袋放入大棚内
5.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培养竹荪
6.待菌网长满后,可以取下并进行后续处理
竹荪种植温度竹荪的生长环境竹荪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其中温度也是影响竹荪生长的一大主要因素。
竹荪温度的要求竹荪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至30℃之间,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竹荪产生死亡,过低则会影响竹荪的生长。同时,温度也会影响竹荪菌丝的扩展速度,竹荪菌丝在21℃至25℃的温度范围内扩展速度较快,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扩展速度逐渐减缓。
竹荪生长温度与品质的关系温度对竹荪的品质也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更高的温度会导致竹荪的生长周期减短,但由于养分的代谢速度加快,也会导致竹荪的品质下降。因此,在竹荪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确保达到适宜的生长缓吵扒温度区间。
竹荪的生理特性对温度的反应竹荪的光合作用范围比较窄,因此需要一定气温条件下的辅助光源进行人工补充。同时,竹荪还具有一定的光周期效应碰慧,不同的光周期会对竹荪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扰昌影响,温度环境也是竹荪光周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思考与总结在竹荪种植的过程中,温度是影响竹荪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竹荪品质的好坏也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竹荪的种植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品质竹荪的栽培过程中同样如此,控制适宜的温度环境也是保证竹荪品质的一个关键要素。
竹荪种植方法与技术
1、土壤选择:种植时要先在箱底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然后加一些竹段、木段等,再接上竹荪就可以进行种植了敏携。
2、管理:种植时一定要覆盖5-8厘米的肥土,种植好之后必须及时浇水,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培养发菌。
3、温度湿度控制:如果环境适宜,4-5个月的时间菌丝就会长出来,温度在20-24°C之间时,会在表土内形成菌蕾。
一、土壤选择
1、种植时要先在箱底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再铺一些竹段、木段等,然后接上竹荪进行种植,最后再覆盖肥土5-8厘米即可。
2、种植好之后一定要及时浇慧判水,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培养发菌。如果环境适宜,大概4-5个月的时间菌丝就可以长出来,温度在20-24°C之间时,就会在表土内形成菌蕾。
二、环境条件
竹荪种植的条件比较的严格,竹荪一定桥碧伏要选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且背风有一定坡度的地方进行种植。而且温度和湿度都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样竹荪菌才能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三、温度湿度
1、竹荪出菌之后一定要对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流通等各方面进行管理,菌丝体生长之后除了要覆盖一层肥力比较充足的细土之外,还要再盖上一层竹叶。
2、每天都要保证出菌房的空气流通,还要将温度控制在24°C左右,湿度控制在80%-95%之间,这样竹荪就可以长出来了。
竹荪该如何种植?竹荪种植技术!
竹荪该如何种植?竹荪种植技术!
竹荪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生真菌,也有很多地方的人称之为竹参,由此可以看出它的而营养物质的含量是极高的,所以慢慢的也就出现了人工种植的竹荪。
那么竹荪该如何种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竹荪种植技术,一起看看吧!
1.场地整理:选向阳、通风、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耕地。
整地做畦床,宽1m,高弯手30cm,长度不定;畦距50cm,畦面铺10cm以上的肥土,整平。
然后在畦面喷5%甲醛溶液密闭12小时。
播种前,取畦面上5cm厚熟肥土堆放一旁,作覆土用,再用0.3%敌敌畏溶液或石灰水喷洒畦床。
场地四周设遮阳棚,光照强度要求“四阴六阳”。
2.培养料配制:配方为玉米芯48%,玉米秆30%,杂木片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或杂木片68%,黄豆秆30%,石膏粉1%,糖1%。
使用前玉米芯应粉碎成2cm的碎块,玉米秆或黄豆秆切成3cm长的碎段;杂木用机械切片。
先将原料晒干,再装入袋中置清水中浸泡5天,橘闹森也可用0.5%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沥干即可使用。
每平方米用料20kg,含水量65%左右。
3.栽培季节:一年可栽培两次:春栽在5月初播种,8月可以采收;秋栽在9月播种,翌年夏季采收。
4.播种:用层播法铺料播种。
先在床面铺料5cm厚,用点播或撒播法播种,上面再铺10cm厚培养料,稍加压实后,再播一层菌种;上面再铺5cm厚培养料,压实后,盖树叶残渣,即可覆土。
畦四周覆土5cm,畦表覆土2cm,加盖薄膜,保温保湿。
每平方米用种8瓶,种块不能太碎,以蚕豆粒大小为宜。
5.畦床管理:
①发菌期:播种后,盖好薄膜,温度保持在25℃左右,每天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一月内不喷水。
②现蕾期:30天后待白色绒毛菌丝长满畦面时,覆盖1cm消过毒的熟肥土,然后撒一层树叶或松针。
菌丝扭结成菌蕾时,每天向畦面喷水,保持空气湿度80%,温度25℃。
③出菇期:40天后子实体相继形成,温度宜控制在28%,湿度保持在90%,喷水时间应在早晨7点以前,一般每天通风一次,温度高时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
6.越冬管理:竹荪播种一次可采收两年以上,但在北方,竹荪越冬是一个重要环节。
具体做法是:在霜降前后,土壤开始冻结前,用杂草、树叶等将畦床盖好,厚度以15cm左右为宜。
覆土前浇灌封冻水,使畦床和畦旁沟内灌足水。
翌年春季土壤开始解冻时,分两次揭开覆盖物,每次隔7天,圆亩然后进入正常出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