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米种植技术视频教程 王米种植技术视频播放
时间:2023-09-24 03:28:19 作者:长安月大唐情 玉米种植方法视频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方法是农民们必须熟知的技能之一。下面是关于玉米种植方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步骤。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地,玉米喜欢土地肥沃、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环悉掘境。冬季至春季间进行深翻,将你所种植的土地整倒,培养和准备好土壤,让土地更适合种植。
其次,选好适宜的品种。根据自己的当地气候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以确保最大桐陆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并保持品质。
接着,进行播种。在土壤表面开局竖沟,每隔30-40厘米左右开一道,然后把玉米籽粒均匀地撒在沟内,覆盖上土壤并浇透水。
在播种后,需要注意的是向玉米作物提供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您可以通过定期浇水、施肥和除草来保持均衡的生长环境。
最后,进行收获。可根据玉米颖穗变黄后逐步成熟,采取平移推移收获,最先收获的玉米颖穗质量会更好,同时需要避免过早收获,以免减少玉米产量。
总之,玉米种植是一项挑战性很大的任务,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收成。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视频_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1、技术模式 这项技术的具体方法一是把原来65cm或70cm垄的两条小垄变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其小行距为35-45cm,大行距为100-95cm。二是把原来65cm或70cm的两条小垄变三条45cm小垄,种两垄空一垄(简称二比空),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利用边际效应增加玉米产。量此项技术可增产8-12%,并可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改善玉米的田间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玉米成熟时子粒快速脱水,可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玉米品质。
2、技术措施
2.1 品种选择。品种的生育期选择;依据本地自然状况,品种本身所需积温要求和栽培条件等因素,选用生育期适宜的优质、高产良种,按生育期要求提前5-7天成熟的品种做主栽品种,确保玉米成熟时留有150℃的有效积温,延长站杆晾晒时间降低玉米含水量。第三积温带选用东农248、反交哲单37、海玉6、四早11、合玉16、合玉21、嫩单8等品种;第四积温带选用海玉4、海玉5、龙单22、绥玉12等品种。
2.2 品种内在质量的选择;玉米淀粉含量,角质率、蛋白质、及粗纤维等含量的高低。
2.3 品种株型的选择;应用通透栽培较其它栽培技术增加种植密度,宜选用紧凑型或中矮杆等耐密品种。
3、选地、选茬与整地
玉米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具有需水、需肥量大、耐涝性较弱的特点。因此。种植玉米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才能使玉米生长良好。玉米对茬口的要求虽不十分严格,但在茬口上最好选择大豆、马铃薯、高粱、玉米等肥力较高的前茬。同时禁止选用前茬应用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茬口,如豆磺隆系列、普施特系列、绿磺隆等,以免发生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选择玉米作前茬,最好调换品种进行种植,以免病害的发生。
根据不同地块和前茬分别采取秋翻起垄、秋耙起垄、秋翻春起垄、深松起垄等耕整地措施,提倡伏秋整地。无深翻基础地块,进行深翻深松,耕翻深度20-23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垄距为130cm,达到待播状态。原垄墒情较好的大豆等软茬。采用小垄宽窄行偏垄种植。春整地要尽量少动土,为防跑墒,应起垄镇压连续作业,以免跑墒抓不住苗。
4、适时播种
4.1 精选种子;祛除霉变、瘪粒、破碎和遭受病虫危害的种子,选出大粒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拨前5-7天进行晾晒,晾晒2-3天,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强种皮透性和种子的吸水能力,提高酶的活性。催芽坐水种技术是高寒、旱作区提质增效、增产的有效技术措施。通过催芽可巧夺积温50-70℃,防止粉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促进玉米早熟2-3天,增产5-7%。
4.2 播期应依据土壤温度、土壤墒情、品种特性等因素,按先岗地,后洼地;先沙壤土、后粘重土的顺序进芹衡模行适时播种,具嫌缓体的指标是在耕层5-10cm处的地温稳定通过6-7℃时播种。
4.3 播种深度;一般在3-6cm之间,土壤黏重、墒情好、种子拱土能力差的条件下应浅些,3-4cm即可;土质疏松、墒情不好、种子拱土强时,应深些,4-6cm即可。
4.4 播量应依据确定的合理密度,播种方法、种子大小、发芽率高低、整地质量、土壤墒情以及地下害虫发生和是否用药处理而定。人工播种一般公顷播种35-41kg,机械播种一般公顷播种41-49kg。
5、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而定,半紧凑型品种,公顷保苗5-6万株;紧凑型品种,公顷保苗6-7万株。
6、科学施肥
6.1 增施有机肥;公顷施30吨。
6.2 化肥施用应做到增氮、减磷、补钾,增施中微量元素。公顷用量二铵100kg,钾肥90kg。尿素;250--300kg。其中30--40%做底肥,另60--70%做追肥。
7、加强田间管理
要依据玉米的生育特性、针对我省高寒冷凉、旱作农业的特点,坚持常年促早熟思想,积极推广促早熟技术。如;铲前趟一犁、增加铲趟次数,搞好早间苗、早定苗、苗期深松、放秋垄,拿大草,剔除无棒小拦镇株,适期收获等,应用好松、旋、耙等土壤耕作技术,充分利用天上水,保住地下墒;作好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实现节本、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164723黑龙江省拜泉县永勤乡农业技术指导站)
玉米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种植玉米的技术和方法:选地整地、选种播种、定苗管理、日常管理、预防病虫害。
一、选地整地
玉米的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它惧怕水涝,因此要选地势高、方便排水的地块栽培。为了提高玉米产量,种植前最好先整地,将地块中杂物清理掉轮桐,撒入充足的基肥,提高土壤肥力。基肥一般选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施肥后还要翻地一次。
二、选种播种
玉米品种多,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情况选择品种,选抗病能力强、丰产的品种。播种一般都是穴播,按照行距65厘米,株距18厘米进行挖穴,穴深5厘米左右,每个穴内放2-3粒种子,种下后及时覆土,并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浇水,环境适宜玉米种子很快就可萌发出苗。
三、定苗管理
玉米在5叶期就可定苗,将病苗、弱苗拔除掉,只保留健壮的玉米苗就行。若是有缺苗情况野旦,还要及时补苗。定苗后及时中耕,促进根部下扎。
玉米苗期消耗的养分多,还需及时追肥,确保肥水充足才行,这样长势才会更旺盛。另外,发现地块中有杂草时尽快清理,否则会和玉米苗争夺养分,会影响生长。
四、日常管理
玉米属于喜温植物,播种后要将温度保持在28-35度之间,有利于幼苗生长,而且要为玉米每天提供8-10小时的光照,促使花芽分化,并且在拔节期、孕穗期、抽雄期、开花灌浆期要为其施加氮肥,并清理田间杂草。
五、预防病虫害
病害主要颂桐扰有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