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喂蜂技术 塑料袋饲喂蜜蜂
时间:2023-09-23 16:38:17 作者:方伊琪 蜜蜂饲料配制及饲喂方法(蜜蜂的喂养方法)
一、饲料选择
蜜蜂是完全以花为生的昆虫(包括花蜜和花粉),从蜜蜂的习性上看最好的饲料是蜂蜜和花粉,但用蜂蜜和花粉饲喂蜜蜂在成本上相对较高,因此在养蜂生产中多用白糖代替蜂蜜来饲喂蜂群,事实上蜜蜂吃白糖和人吃饭一样没有任何问题,只要做到合理饲喂对蜂群是不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的,但在流蜜期仍大量饲喂白糖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二、饲料配哪庆汪制
蜜蜂饲料的配制方法比较简单,喂蜂蜜时可直接给蜂群补充蜜脾或将蜂蜜用水稀释后饲喂,喂花粉时可将花粉与蜂蜜按一定比例调匀后灌脾并补充到蜂群中,喂白糖时可将白糖和开水按1:1的比例制成糖浆后饲喂,注意不管饲喂什么饲料都一定要保证饲料的卫生,切勿用变质的饲料饲喂蜜蜂,另外配制饲料时也可添加些维生素片、盐或蜂药。
三、补助饲喂
补助饲喂是饲喂蜜蜂的两种方法之一,目的是为蜂群提供生存所必须的食物基础,一般多在越冬前或早春进行,例如蜜蜂在越冬前储蜜不足时养蜂人要进行补助饲喂,基本原则是蜂群一次能接受多少就补饲多少,同时补助饲喂最好要在傍晚或晚上进行,白天饲喂尤其是饲喂糖浆时极容易引起盗蜂,另外长期性补助饲喂也容易变成奖励饲喂。
四、奖励饲喂
奖励饲喂是饲喂蜜蜂的两种方法之差笑一,目的是通过饲喂来刺激蜂王产卵和激励工蜂哺育,一般多在春繁和秋繁时进行,例如蜜蜂进入春繁期时通过奖励饲喂可快速繁殖蜂群,另外在秋季为了激励蜂群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也要进行奖励饲喂,基本原则是少量但连续的饲喂,简而言之每次饲喂的量要少,但在整个繁殖期都要连续进行饲喂。李仔
总结:蜜蜂最好的饲料是蜂蜜和花粉,而使用最为普遍的则是糖浆,但不管选哪一种饲料都要保证饲料的卫生,切勿因饲料问题导致蜂群出现异常情况,另外还要选择对应的饲喂方法来饲喂。
用什么制作蜂蜜饲料?
蜜蜂饲料配置方法:
一、糖饲料的饲喂
糖饲料(蜂蜜和优质蔗糖)是蜜蜂最主要的饲料,为蜂群的发展乃至存活提供最重要的支撑。饲喂方式主要有两种:补充饲喂和奖励饲喂。
具体饲喂方式多采用饲喂器饲喂,将饲喂器放在蜂箱隔板外侧。个别情况采用灌脾饲喂。灌脾饲喂是将空脾插入温热的糖饲料中上下抽动,用手或毛刷将糖饲料灌入巢房内,之后将已灌好蜜脾放到有接盆的架子或者继箱内,让其外表的糖饲料空干。在傍晚时加入蜂群内。
1.补充饲喂:补充饲喂是在蜜源匮乏的季节,蜂群内贮蜜不足以维持蜂群的正常生活,从而进行的一种大量饲喂高浓度糖饲料的饲喂方法。最理想的补充饲喂方法就是直接往蜂群加优质封盖蜜脾。如无蜜脾则用蜂蜜或优质蔗糖进行饲喂。
在进行补充饲喂时,糖饲料的浓度一般为蜂蜜3~4份,水1份或者蔗糖2份,水1份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一般意蜂为1.5~2kg,中蜂减半,而蜂群的具体饲喂量,则以各自实际情况而定,以在下次饲喂时,饲喂器内糖饲料被取食干净无剩余为宜。
2.奖励饲喂:不管蜂群内贮蜜是否充足,都要进行连续的给蜂群饲喂少量低浓度的饲料,这种在蜜蜂饲养中为了稳定蜂群、利于产卵育虫以及提高蜜蜂积极性的饲喂方式就是奖励饲喂。
在进行奖励饲喂时,糖饲料的浓度一般为蜂蜜2份,水1份或者蔗糖1份、水1份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每日饲喂量一般意蜂0.2~0.5kg,中蜂0.1~0.3kg,视各自具体情况而定,以巢内贮蜜不压缩蜂王的产卵圈为宜。
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的时间,一般是在春季主要流蜜期的45天或外界出现粉源的1周,秋季培育越冬蜂的阶段伏圆进行。或者在蜂群管理的特定阶段,如合并蜂群,人工育王和蜂群诱入蜂王时进行。
二、花粉的饲喂
花粉是蜜蜂在自然界中厅闭唯一主动获取的蛋白质来源。若粉源不足,会造成蜂王产卵减少、幼虫发育不良、蜂群早衰、泌浆和泌蜡造脾能力降低。因此,在蜂群缺粉的季节,为了防止不良后果出现,要对蜂群进行针对性饲喂。在养蜂生产中,主要采用补充花粉脾和饲喂花粉饼两种饲喂方法。
补充花粉脾就是将前期粉源多,扮厅裂蜂群内多余的花粉脾抽出保存好,在外界粉源缺乏或蜂群缺粉时直接加入蜂群内。花粉饼饲喂法是将花粉用蜂蜜或者糖液充分浸透后,搅拌揉成团状,然后用手搓成条状放在蜂箱的巢框上梁处,这两种饲喂方法有操作方便,对蜂群干扰小的优点。
而其他的如灌脾饲喂、干粉箱外饲喂和液态饲喂器饲喂等,或多或少存在操作繁琐、饲料浪费和饲料污染的问题。
三、喂水
水是维持蜜蜂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蜜蜂利用水能进行食物的分解、吸收、运送、废物排泄以及调节蜂群内的温湿度。喂水的方法主要采用自动喂水器和带有秸秆或者砂石的浅容器盛水饲喂。如蜂群需水量大,则直接在饲喂器盛水或空脾灌水放在箱内隔板外,供蜜蜂直接采吸。
四、喂盐
盐在蜜蜂的生命中起到构成和更新机体组织,促进生理机能旺盛,帮助消化等作用。主要饲喂方法有两种:一是结合饲喂糖饲料,是按糖饲料和盐以2000∶1的比例,加入盐进行饲喂;二是结合饲喂水,即配制5‰盐溶液,按照喂水的方法进行饲喂。
两种饲喂方法在养蜂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是按照养蜂的阶段进行,在饲喂糖饲料的时间,采用结合糖饲料饲喂,而在其他时间,一般采用喂水加盐的方法对蜂群进行喂盐。
饲养蜜蜂的详细流程。
初养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种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环节,内容较多,篇幅有限,间单介绍一些。一、蜂箱、巢框、巢础、摇蜜机、起刮刀、面网、喷烟器、隔王板等用具。蜂箱标准箱,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标准箱,又称郎氏蜂箱,它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板,副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变形的红白松、杉木、青杨等坚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于2公分。箱内围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后壁外侧各有一个扣手,便于搬运。前后壁内侧上部各开一条宽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处钉上一铁片引条,引条上沿距箱体上沿17毫米。2、箱盖a、蜂箱大盖b(副盖)纱盖。3、箱底。二、蜂具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1.巢础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生产雄蜂蛹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蜂巢础。使用巢础筑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雄蜂房少。2、面网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遭蜂蜇的用具。3、起刮刀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用它撬动、刮、铲东裂派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4、喷烟器是镇服或驱赶蜜蜂的工具。由发烟筒和网箱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但不要喷出火星。5.蜂帚主要用来扫除巢脾、箱体、养王框等蜂具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扇形的长毛刷。一般有两排刷毛,刷毛长65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马鬃或马尾毛制成。6.蜂具凳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坐凳。7.隔王板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的栅板,把蜂群严格分隔为育虫区和产蜜区,使幼虫、蛹、花粉等不会与蜂蜜相混杂,工蜂可以自由通过。用14号铅丝制成的铅丝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变形;两铅丝之间的空隙约4.4毫米,蜂王不能通过,但价格较贵,用直径7.5毫米竹丝制作的竹丝隔王板,在我国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较差,较易变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内,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8.饲喂用具补充饲喂蜜汁、糖浆或水的用具有多种,常用的有:(1)巢门饲喂器,也称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气压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巢门饲喂的底座口从巢门插入巢内,适合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河北农业大学养蜂场研制的塑料杯饲喂器携带方便,灌人糖肆宴贺浆后,盖上底盖,翻转底盖朝下平放,从巢门插祥顷入巢内。(2)框式饲喂器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器内,有薄木片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此外在巢框上梁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3)巢顶饲喂器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饲喂器,大小类似浅继箱的盘状,适应紧急补充饲料和饲喂越冬饲料,一次可装5~10升糖浆。9.蜂王诱入器常用的蜂王诱入器有木套诱入器、安全诱入器和框式诱入器等数种。(1)木套诱入器木套诱入器是一个扁平的铁纱笼,一端的木堵头上开有小孔,装有可抽拉铁片,铁纱笼的开口端插入一薄木板。(2)安全诱入器,又称扣脾诱入器是一个长方形的银丝纱笼,四壁的下部有铁片制的齿牙,可以压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铁片。(3)全框诱入器用木板或铁板为框架,两个大侧面装备铅丝纱,其内部宽度约43毫米,高度245毫米,刚好可装入一个巢脾,上面有抽拉板。(4)蜂王笼是用铅丝纱制成的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铁壁有一圆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圆孔上有滑动的铁片盖,下部装有可开闭的木制饲料槽,槽内可装入炼糖。可用来诱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来广泛使用一种竹丝制作的蜂王笼,以四周钻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两端,用直径2毫米的竹丝插入小孔,围成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丝间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丝较长,是活动的,可以拉出,由此处放入蜂王。多用于晚秋或冬季,将蜂群的蜂王关入竹丝蜂王笼,使蜂王停产,便于防治蜂螨。三、蜂种选择蜜蜂了。现在饲养的主要蜂种是意蜂和黑蜂系的杂交蜂种。初养蜂的,早春最早的时候,一般买个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这个蜂就可以搞饲养了。(一)东方蜜蜂东方蜜蜂有许多自然品种,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华蜜蜂等。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的土著蜂。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在高纬度、高山区中蜂的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色泽偏黄。全身被灰色短绒毛。喙长4.5~5.6毫米。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中蜂因为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特别在南方山区,具有其他蜂种不可取代的地位。(二)西方蜜蜂西方蜜蜂有欧洲类型、非洲类型和中东类型3种。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都属于欧洲类型,我们常称它们为欧洲蜜蜂。1、意大利蜂意蜂为黄色品种。工蜂腹板几丁质黄色,第二至第四节腹节背板前缘有黄色环带。体长12~14毫米,绒毛淡黄色;喙长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善于采集持续时间长的大蜜源。造脾快,产蜡多。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抗巢虫力强。意蜂易迷巢,爱作盗,抗蜂螨力弱。蜂王产卵力强,工蜂分泌蜂王浆多,哺育力强,从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积子脾,维持强壮的群势。意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它的越冬性能不如东北黑蜂和其他欧洲黑蜂。意蜂除在华南亚热带地区越夏困难,在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2.卡尼鄂拉蜂卡蜂的大小和体型与意蜂相似,腹板黑色,体表绒毛灰色,喙长6.4~6.8毫米。卡蜂善于采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较强,耐寒,定向力强,采集树胶较少。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主要采蜜期间蜂王产卵易受到进蜜的限制,使产卵圈压缩。3.喀尔巴阡蜂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个地方品种,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与卡蜂相同。3.东北黑蜂黑龙江省饲养的东北黑蜂。是卡蜂和欧洲黑蜂的杂交种,并混有意大利蜂的血统。体型与卡蜂相似,腹节背板黑色,绒毛灰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弱,耐寒,性温和,不怕光。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善于采集流蜜量大的蜜源。4.欧洲黑蜂工蜂体长12~15毫米,腹部粗壮,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节背板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强。采集树胶多,怕光,检查时蜜蜂乱爬。蜂王产卵力较强,春季群势发展平缓,善于采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国新疆伊犁一带饲养的欧洲黑蜂也叫新疆黑蜂,大部分已经与意大利蜂混杂。(三)我国选育的高产蜂种1.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是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学院蜂学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协作选育的蜂蜜、蜂王浆双高产意蜂品种,1995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经专家鉴定,浙农大1号蜜蜂的蜂王浆产量显著高于我国饲养的其他蜜蜂品种(品系);春季群势增长率较大,采集、利用花粉较多;产蜜量与意大利蜂其他品系相当,而且在形态上和同功酶方面也产生了变化,是蜂王浆、蜂蜜双高产品种。早春的1千克蜜蜂(4框蜂),在7~8个月的生产期,可生产蜂王浆4千克。2.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选育成功的优良杂交种蜜蜂,该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的繁殖力比普通意蜂高18%,产蜜量增加30%以上,王浆产量增加20%以上,越冬群势削弱率降低10%,越冬饲料消耗减少25%,具有增殖快、群势强、高产、低耗、越冬安全等优点。3.高产杂交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选育的蜂蜜高产杂交种(国蜂213)和蜂王浆高产杂交种(国蜂414),其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分别比普通意蜂提高70%和60%。4.平湖王浆高产意蜂品系平湖王浆高产意蜂品系是浙江省平湖县养蜂专业户周良观、王进经过20多年的定向选育,由意大利蜂选育成的蜂王浆高产品系。经专家鉴定,平湖意蜂比当地饲养的普通意蜂蜂王浆产量高30%~228%,平均增产87%。在蜜源情况不佳,甚至缺乏蜜粉源时期,依靠饲喂也能获得王浆高产,适合定地长期生产蜂王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5.工萧山王浆高产意蜂品系萧山王浆高产意蜂品系是浙江省萧山县养蜂专业户洪德兴在天目山山区经过18年定向选育而成。萧山意蜂具有很强的蜂王浆高产性能,只要有充足的粉源或者饲喂人工花粉,就能获得蜂王浆高产稳产。该蜂种还具有分蜂性弱,易保持强群,采蜜力强等优点。6.松丹1号和松丹2号这两个双交种蜜蜂,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蜂蜜产量分别提高73%和56%,蜂王浆产量分别增加14%和26%,越冬群势削弱率分别降低12%和7.5%,饲料消耗分别减少33%和12%。43回答者:丨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