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买菜种植技术视频教程 苦买菜的种植方法
时间:2023-09-23 11:50:02 作者:盲目 如何养殖苦荬菜?
苦荬菜,俗称苦菜子,夏秋生长旺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是猪良好的饲料。新鲜的苦荬菜含水分89%,粗蛋白2.6%,粗脂肪1.7%,粗纤维1.6%,无氮浸出物3.2%。风干的苦荬菜含粗蛋白质20%以上。新鲜的苦荬菜柔嫩多汁,有白浆,稍有苦味,有健胃和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其喂法是:采挖的苦荬菜用清水洗净,切碎或打浆后喂猪,对提高母猪泌乳和仔猪的增重有良好的效果。为了防止猪拉稀,最好掺些干饲料。
苦荬菜也叫苦苣菜、凉麻、山莴苣、八月老、鹅草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青绿饲料。苦荬菜味携型敬稍苦,性甘凉,柔嫩多汁,其粗蛋白质含量20%左右,兔非常爱吃。苦荬菜病虫害少,再生能力强,利用时间长,1年可多次收割,每亩鲜草产量高达1万千克。然而有机苦荬菜的栽培也是有很多要求和技巧的。
环境要求。苦荬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热又耐寒,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在湿润、营养丰富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旺盛。对光照适应性强,但在强光下容易老化。
土壤准备。选用灌溉良好的沙质壤土作为栽培田。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地。结合翻地每亩施入有机肥1500~2000千克作为基肥。精细整地,做成宽租圆1.5米左右的平畦,待播。
选择苗床。苗床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灌良好的地方。最好选择未育过同类作物或生茬地上。如用老苗床,应对床土进行消毒。也可采用基质育苗。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温汤浸种10~15分钟,苦荬菜种子催芽时间不辩慎宜过长,以免幼苗长势过于细弱。
甜唛菜种植方法,它的习性,几月播种?
南方特色蔬菜:甜唛菜甜唛菜栽培技术
甜唛菜又称苦荬菜,为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叶用莴苣,为我国南方的特色蔬菜。20世纪70年代前是粤西地区的主要食用蔬菜,20世纪80年代引种到地区,并得以推广。其口感鲜嫩、质地爽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钙、铁、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病虫害少。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南方特色蔬菜:甜唛菜甜唛菜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最佳适播期为9—11月,夏季栽培须低温催芽再播种育苗,冬季栽培应采用苗床育苗方式,宜严霜过后定植。根据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时间。
2.种子处理
甜唛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高于25℃或低于8℃均不发芽,一般采用低温催芽。将种子放于清水中浸泡3~6小时,捞起沥干,用湿纱布包裹,置于15~20℃环境中催芽2~4天,当6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培育壮苗
甜梁桐唛菜种子出土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忌土壤过干或过芹尘湿;展开子叶后适当控制水分,以防徒长;长出1~2片真叶时,适当间苗;3~4片真叶时,淋1~2次淡复合肥水,促进生长。如遇猛烈,要用遮阳网遮光育苗,早晚各浇1次水,防止土壤过干。
4.整地作畦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或鸡粪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结合整地将土壤耙细耙匀,畦宽包沟1.7米,畦高约25厘米。
5.定植
苗龄约30天,5~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25厘米×25厘米。定植应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尽量多带土移植,淋足定根水。定植后加强水分管理,及时补苗。缓苗时如遇阳光猛烈,应适当搭遮阳网遮光,保证成活率。
6.田间管理
定植后5~7天施1次淡复合肥水,使根系恢复生长;定植后15天左右,每亩施复合肥30公斤、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定植后30天左右,喷施叶面肥1~2次。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控制施肥量及施肥时间。植株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5天适当控制水分。
7.病虫害防治
甜唛菜病虫害相对少,移栽期主要虫害为地老虎,可用300~500倍糖醋诱杀剂防治;生长期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为害,可用2.5%菜喜(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5%普尊(氟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10%稻腾(氟虫双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60%爱绿士(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或斜纹夜蛾核多角体800倍液喷施,可有效防治虫害的发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霜霉病,白粉病可用25%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30%翠泽(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25%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1800倍液等喷施;霜霉病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百泰(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倍液、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金雷(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喷施,效果明显。
8.采收与留种
定植后40天,株高40~60厘米时即可采收,一般选在晴天上午采收。采收后浇水并追施氮肥,每隔25~30天采收1次,可采收2~3次。留种株采收两次后停止采收,待抽薹结籽留种。成熟的种子为棕色或黑色,因种子较轻,易被风吹落,要及时采收种子。
甜唛菜栽培技术
1特征特性
叶片浅绿色,纹理粗,有光泽,有尖叶形也有圆叶形,叶细长平展,梗绿白色,质脆,风味佳,具有抗寒、耐热、耐风雨、抗病性强、虫害少、产量高、采收期长等特点。从播种至始收期60~70天,可连续采收60天左右。
2栽培要点
2.1栽培季节
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最佳适播期为9~11月,夏季栽培须低温催芽再播种育苗,冬季栽培应采用苗床育苗方式,宜严霜过后定植。北方地区根据当地气候来确定播种时间。
2.2种子处理
甜唛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在15~20℃,高于25℃或低于8℃不出芽,为提高其发芽率,一般采用低温催芽方式。催芽方法是将种子放于清水中浸泡3~6h,然后捞起沥干,用湿纱布包嫌渣禅裹,置于15~20℃冰箱催芽,2~4天,6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3培育壮苗
甜唛菜种子出土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忌过干或过湿;展开子叶后适当控制土壤水分,以防徒长;长出1~2片真叶时,适当间苗;3~4片真叶时,淋1~2次淡复合肥水,促其生长。如遇正午阳光猛烈,要采用遮阳网遮光育苗,早晚各浇水1次,防止土壤水分过干。
2.4整地作畦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栽培。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或鸡粪1500kg、复合肥50kg作基肥,结合整地将土壤耙细耙匀,畦宽1.7m包沟,畦高约25cm。
2.5定植
苗龄约30天,5~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25cm×25cm。定植应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尽量多带土移植,淋足定根水。定植后加强水分管理,及时补苗。缓苗时如遇阳光猛烈,应适当搭遮阳网遮光,保证移苗后的成活率。
2.6田间管理
定植后5~7天施1次淡复合肥水,使根系恢复生长;定植后15天左右,每667m2施复合肥30kg、尿素10kg、硫酸钾10kg;定植后30天左右,喷施叶面肥1~2次。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控制施肥量及施肥时间。植株管理期间要注意水分供给,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采收前5天适当控制土壤水分。
2.7病虫害防治
甜唛菜病虫害相对少,移栽期主要虫害为地老虎,可用300~500倍糖醋诱杀剂来防治;生长期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为害,可用2.5%菜喜(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5%普尊(氟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10%稻腾(氟虫双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60%爱绿士(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或斜纹夜蛾核多角体(10亿个PIB/g)800倍液等喷施,可有效防治虫害的发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霜霉病,白粉病可用25%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30%翠泽(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25%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1800倍液等喷施;霜霉病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百泰(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倍液、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金雷(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等喷施,效果明显。
2.8采收
定植后40天,株高40~60cm即可收割,收割后浇水并追施氮肥,每隔25~30天收割1次,可收割2~3次。也可剥叶采收增加甜唛菜的利用率,即不断地剥取其外部大叶,留下内部小叶让其继续生长,然后选取较嫩的茎叶上市,较老的茎叶用作饲料。一般选在晴天上午采收。如遇菜价好时,可让偏大些再采收上市,以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2.9留种
采收2次后停止采收,或直接栽培不采收让其抽薹结籽留种。成熟的种子为棕色或黑色,因种子较轻,易被风吹落,要及时采收。
几种优质牧草种植方法
牧草一般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优质牧草的种植方法,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苦荬菜的种植方法
有剥叶型和刈割型两种类型。苦荬菜适应性强,产量高,叶脆嫩多汁,味稍苦,营养价值高,牛、羊、鱼等各种畜禽均喜食。每亩可产鲜草5000~8000千克,最高可达10000千克。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种。直播亩用种量为0.5千克,育苗移栽亩用种量0.1~0.15千克。直播采用条播,行距20~30厘米;当幼苗在苗床长出3~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苦荬菜的再生性很强,刈割后2~3天即能长出嫩叶,每隔20~25天可刈割一次,株高30~40厘米时刈割为宜。刈割时留茬5~8厘米,割后第二天亩施尿素5~10千克。
2、菊苣的种植方法
菊科多年生宿根植物,叶片形似苦荬菜,叶期平均高度80厘米,叶长30~46厘米,宽8~12厘米,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牛、羊、猪、鹅等各种畜禽均喜食。
春播、秋播均可。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播前亩施腐熟猪、牛粪肥2500千克和过磷酸钙20~25千克作基肥。春播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种,秋播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亩用种量为镇前250~300克。
第一年可刈割利用3次,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的伍辩刈割利用次数有所增加,每隔20~25天可刈割一次,株高30~40厘米时刈割为宜。刈割时留茬5~8厘米,割后第二天亩施尿素5~10千克。
3、苏丹草的种植方法
苏丹草是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当地温稳定在12~14℃时即可播种,北方在五月下旬前后。一般采用条播,收草用的行距35厘米左右,每亩播种2~2.5千克;
为防止播种后地下害虫危害种子或幼苗,可在播种时用辛硫磷拌种或用辛硫磷拌麦麸沟施御橘清防治。
除施用基肥外,原则上每利用一次,都要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素化肥,一般每次每亩施用尿素10~15千克。
苏丹草糖分含量较高,易遭蚜虫为害,必须及时防治。刈割利用作青饲料的田一般不要打农药,若有蚜虫为害,立即刈割利用。在幼苗期要注意除草、中耕天气干燥需及时灌溉。
4、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而且耐寒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适宜种植区域很广,可以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并获得一定产量。
整地要求深耕,耕细,耱平,播种层紧密,掌握好适耕期,一般粘壤土含水量在18%~20%,粉砂壤土在20%~30%时为最佳适耕期。生产中常把10~20厘米土层的土用手捏成团,土团落地立即散碎,这时是合适的整地时间。
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或普通磷肥50千克。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紫花苜蓿主要引进品种有金黄后、阿尔冈金、苜蓿王等。
另外,初次种植苜蓿的地块应采用根瘤菌剂拌种。一般每千克种子用根瘤菌剂5克,溶于水中与苜蓿种子拌湿混种,水量以浸湿种子为宜,拌匀后立即播种,在早晚播种为佳。用菌剂接种过的苜蓿固氮能力强,生长旺盛,产量大幅度提高。
播种量要根据种子发芽率确定,一般控制在1千克左右,每平方米保苗300~450株。苜蓿生长中存在自然稀疏现象,密度稀时分枝多,密度大时分枝少,因此播种量要控制在适当范围。
根据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条播适当深一些,撒播则适当浅一些。一般播深在1.2~2.0厘米,不要过深或过浅,否则出苗弱,影响产量。播后视墒情及时喷灌,防止干旱。
苜蓿在播种当年的生长前期,苗期管理主要措施是防治杂草和保证土壤墒情,以利于幼苗的良好生长。幼苗田间管护、温度、水分适宜时,15天左右开始出苗。出苗期应确保土壤墒情适宜。
小苗长出3片复叶时,适时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苗期生长缓慢,春播容易受到杂草危害,注意清除杂草和保持土壤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