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视频 河蟹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时间:2023-09-23 09:12:30 作者:原点的回忆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是一项连续的管理工作,做好不同阶段的养殖管理是赢得河蟹高产高效的关键之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河旅衡蟹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哪些。
一、投喂管理
投喂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人工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配合饲料、冰鲜鱼、螺类、蚬类、豆粕、小麦和玉米等。饵料投喂应坚持“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
养殖初期(3~5月),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喂部分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养殖中期(6~8月),以投喂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应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以防河蟹性早熟和发生消化道疾病;养殖后期(9~11月),以投喂配合饲料、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动物性饵料为主,适量投喂部分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以满足河蟹后期生长和育肥的营养需求。
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饵量的70%。河蟹的活动范围小,饵料投喂要求呈条带状,均匀投在浅水区,投饵点面积应占蟹池面积30%以上。投喂量应根据河蟹摄食强度、季节和温度变化灵活掌控,一般以投饵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
二、日常巡塘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与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主要任务有:
一是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
二是检查河蟹的活动和吃食情况,发现有残饵时应减少投饵量。
三是检查水质变化和河蟹的蜕壳、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是认真填写塘口记录,详细记录放养、投喂、水质、病害、产量和销售等情况,并整理归档保存,为下一年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三、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总体要求是“清、新、嫩、爽”。一般保持ph值为7.5~8.5,透明度为30~40厘米,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水温为25~28℃。
每月使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底净宝等生物制剂1次,分解池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可起到改良水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经常使用微孔增氧设备增氧,以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为河蟹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
四、水草管理
水草管理是重要的技术环节。当池塘水草覆盖率低于40%时,应及时补充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和浮萍。喜旱莲子草净化水质效果明显。浮萍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但浮萍繁殖拆罩做能力强,当覆盖面积超过15%时,必须人工捞出,避免影响水体光合作用,降低产氧量。
对于水草上附着的污泥等异物,可采取泼洒护草活水素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吸收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增强净水效果。
五、病害防控
应遵循“以生态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无病先预防,有病早治疗”的原则,通过实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放养优质苗种、营造良好环境、科学投喂饵料和定期投喂药饵等健康养殖手段,积极防控病害;通过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闷拦降低有害细菌含量,再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和聚维酮碘等消毒水体,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正确用药,控制病害的蔓延。渔药要高效、低毒、副作用小,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渔药。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要注意哪些?
只要有合适的养殖环境,比如水质要清澈、有丰富的水草、弱光以及合理的水温等,河蟹都能正常生长。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要注意哪些。
一、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河蟹对水质很敏感,不合格的养殖水体是养不好蟹的。
如果养蟹池进入污染水,轻则使河蟹体内积累毒性,影响河蟹品质,食用对人体有害;重则使河蟹大规模死亡,造成重要经济损失。
二、生存环境建设要合理
河蟹养殖不仅要水源充足,水深面阔、排灌方便,污泥少、水质清新,饵源充沛,而且还要根据河蟹的特性建设好河蟹的生存环境。
要有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浅水区面积之比为3∶1以上。
三、河蟹苗种要无病原微生物引进和使用有病或有病原体潜伏又未消毒的苗种,待发病的条件成熟时,就能造成某种蟹病的流行或大流行。
购买河蟹苗种要检春顷验是否带有病原体,放入蟹池之前要进行消毒。
实践证明,从发病区引进的蟹种大都会发病,健康蟹种就很少发病。
四、要有合理的养殖模式
一些养蟹户在养殖商品蟹的过程中,总会在5、6月再投养一部分仔蟹,年底收获时,捕成熟的蟹,留下的蟹继续再养,翌年5、6月再补充仔蟹。
对这种养殖模式,他们不但看不到它的危害性,反而认为是养蟹的好办法,结果造成大蟹和敌害残杀小蟹和软壳蟹的现象很严重。
而正确的做法是:放养的河蟹苗种要保证规格一致,养殖一个周期要彻底清塘消毒。
五、投喂的饲料营养要合理在养蟹过程中物谨,有的养蟹户投饵不足,使河蟹生长慢,躯体瘦弱;有的投饵虽较多,但饵料质量差,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罩森基有的只投喂植物性饵料,不投动物性饵料,造成蛋白质缺乏等。
这些不正确的做法,使河蟹营养缺乏,抗病力就弱,因而发生各种病害的概率也就会高起来。
因此,要养好一池螃蟹,必须按照河蟹的营养需求来饲养管理,使河蟹健康生长。
蟹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池塘必须排水性、透气性好。为了使螃蟹乎桥茁壮成长,首先池塘的条件必须满足生长条件。在选择通气性好,排水方便,水质不受污染的粘土,土砂等土壤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池的水的深度和池的坡度。请注意,池塘的深度必须保持在0.6~1.5m左右,如果池塘倾斜不太快,将不利于螃蟹的夜间放水活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人工制造孔。
2、种好水草岁戚猛。水生植物与河蟹的生产量有关,因此有必要好好种植水生植物。浮萍,凤眼莲,黑鱼藻,马铃薯等水生植物种类繁多。
3、小心别让螃蟹跑掉。螃蟹在池子里养殖容易逃跑,所以必须采取防止逃跑的对策。根据养殖状况,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等。
4、池塘要消毒清洗。清塘消毒是为了不让螃蟹长得更好,更不生病。放入苗前用生石灰消毒,可以改善池底微生物的结构,杀菌有害生物。
5、选苗放苗。螃蟹的螃蟹苗关系到螃蟹的品质,所以一定要选择健康,活泼,整齐的螃蟹苗。放苗时要注意放养密度和温度。不能把新买的树苗就那样放进池子里。浸泡几次,熟悉之后再放进游泳池。存活仔胡率更高。
6、投食。在池子里养殖螃蟹时,主要是用人工饲料喂养,因此选择适当的饲料是重点。一般可以选择动物性的小杂鱼。植物的水生植物,苦草本植物等;商品有谷类,马铃薯等。
7、螃蟹黑腮病。螃蟹患上黑鳃时,如果轻的话,鳃的部分就会变成深灰色和黑色,如果重的话,整个鳃就会变黑,无法呼吸,反应也会变得迟钝。一般来说,由于水环境的差异,多见于蟹的生长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