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转肝期是什么时候 对虾转肝期注意事项
时间:2023-09-16 20:49:27 作者:哆来咪发梭拉西 南美白对虾转肝期有什么注意事项?
转肝期就是南美白对虾苗的转变的一个适应性过渡过程,一般是指由天然的浮游生物饵料转到人工配合饲料,也有说法是饲料由0#转入1#料,或1#料转为2#料,这时虾苗食性的转变就会影响到肝胰脏,肝胰脏表面会逐渐出现一层白膜,白膜在3~5天后会渐渐包围整个肝脏后缘和底部,肉眼可见的白膜就是脂肪积累,然后白色的包膜消失,其肝脏的包膜变为棕褐色,这个过程称为转肝期。
对虾转肝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水体环境、养殖敏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体质弱的虾苗适应能力差,度过转肝期就会很慢,体质强的虾则会提前顺利度过转竖镇肝期余拿粗。如果不能完成,会导致对虾肝胰脏发育不完善,影响对虾的成活率和抗病力等。
有经验的养殖户会提前做好肥水工作,培育出优良的天然饵料——浮游动物,以供虾苗摄食,延长生物饵料的饲喂时间,之后再选择优质的对虾配合饲料,投喂时建议少量多餐,并拌喂赛有渔壮虾宝,可配合丁丁强调理肠道,10~15天左右拌喂并外泼对虾肠肝宁+丁丁强+赛有渔液肽美,促进对虾体内毒素的排除,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肥水放苗时,一些养殖户可能控制不好池塘的藻相,会导致pH值过高,影响放苗。
南美白对虾各养殖阶段如何护理?像对虾转肝期?对虾转料期?对虾蜕壳...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肝胰腺的健康程度是关系到成活率和出成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南美白对虾肝胰腺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转肝期、转料期、蜕壳期和偷死期这几个差清逗关键时期。
对虾转肝期虚卖:一般在对虾养殖18~22天以后,是肝胰腺快速发育成熟期。在转肝期,肝胰腺后部逐渐出现一层白膜,白膜逐渐发育,渐渐包围整个肝胰腺后缘和底部,这是肝胰腺功能成熟的标志。此时是肝胰腺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易出现转肝慢、肝胰腺发红、脂肪肝等现象,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预防肝胰腺病变的最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肝胰腺发育不好,那么在养殖后期就会导致对虾容易出现肝胰腺病变,并且很难修复。
转料期:苗种期是对虾整个养殖过程中体质最弱,摄食能力最差,又是影响到后期成活率及产量高低的关键阶段。转料期一般出现在对虾养殖的12~20天(虾长至2.5~4公分)、25~40天(虾长至5~7公分)这两个时期,虾苗从苗场转移到虾塘,从吃浮游生物变成吃饲料。转料期的虾苗存在环境与食性转换的问题,虾的肝胰腺负荷非常大,一般都会出现摄食减少或停食的症状,应注意做好肝胰腺的保健以减少应激。
蜕壳期:对虾的生长必须依赖蜕壳。对虾蜕壳期的机体免疫力会比较弱,容易遭受病原和毒害物质的侵袭。此时若是肝胰腺受损,会导致对虾机体免疫系统崩溃,间接影响对虾的顺利蜕壳。
偷死期:主要发生在苗期和养殖后期,主要由弧菌感染引起,以肝胰腺萎缩、坏死、空肠空胃为主要特征。弧菌是条件致病菌,对虾机体抵抗力差时容易感染,因而偷死病的防治关键在于保护肝胰腺增强机体抵抗力。
选择营养搭配合理、质量稳定的饲料是保障对虾肝胰腺健康的首要条件。其次,我们在饲料储藏方面也必须注意,最好是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不能让饲料受潮发霉产生黄曲霉,投喂这样的饲料,会导致对虾正此肝胰腺中毒。此外,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也是护理对虾肝胰腺必不可少的措施。
胆汁酸真的能帮对虾顺利度过转肝期吗?
一般在对虾养殖18~22天以后,肝胰腺会处在一个快速发育期:此时肉眼观察对虾,会发现一层白膜逐渐包住肝胰腺,黑白逐渐分明,形成轮廓,业内人士一般称之为转肝期汪斗。
肝胰腺,其实是对虾的免疫和解毒器官,它的健康程度是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健康的对虾肝胰腺轮廓较大而清晰,黑白分明,胃肠道饱满;而非健康的对虾肝胰腺轮廓模糊,颜色暗淡,胃肠道颜色暗红,食物较少甚至空肠空胃,这样的对虾养殖成功率较低。
养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肝胰腺应从转肝期做起。所谓转肝期,其实是对虾的肝胰腺在发育过程中,由浮游性生物饵料转化为人工配合饵料的一种适应性过渡阶段,肉眼观察主要是颜色、轮廓上的帆顷转变。
由于人工配合饲料或多或少会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这困轿磨些物质虽然没有超标,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对虾在饵料转化初期由于这些毒素的积累或多或少都会些不适。这样一来,体质弱的虾适应能力差,度过转肝期就会很慢,体质强的虾则会提前顺利度过转肝期。
为了使对虾顺利、安全度过转肝期,我们一般需要做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促进对虾体内毒素的排除:一般以外用排肝毒的产品为主,比如胆汁酸,大约10~15天一次;
二是提高对虾机体的免疫能力:一般以内服免疫增强剂配合益生菌调理肠道为主,比如杜仲叶提取物;
三则需要选择优质的对虾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