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的放养密度是根据计划产量、混养的模式、养殖情况的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采用大规格、中规格和小规格的混养模式,一般大规格鲫鱼为600~700克/尾,中规格的鲫鱼为200~300克/尾,小规格鲫鱼是30~50克/尾。
如果亩产需要达到1000公斤以上,大规格的鲫鱼一般为90~100尾,中规格的鲫鱼130尾,小规格的鲫鱼210尾左右。如果养殖池中只养鲫鱼,一般要求面积最少3苗,最多10亩左右,水深保持在3米左右,池底保证淤泥15厘米左右。
1、池塘处理:水深1.5m以上(深轿庆2-3m最佳),池底有10-15cm的淤泥。放养鱼种前15天左右用200-250mg/L的或者是20mg/L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后2-3天注水。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粉剂全池泼洒。
2、鱼苗:3天左右开始对池内注水,注水时要用网栅在入水口处过滤,防止杂鱼入池,每亩池内放1500尾身体在6厘米左右的鲫鱼过冬,并可搭配40%左右的草、鲢和鳙过冬鱼种,笑帆敏放养时间越早越好。当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放养,规格为40-60g/尾的鱼,每亩放养1500-2000尾,规格超过60g/尾的鱼,每亩放养1000-1500尾,如果是为了培育鱼种,每亩放养0.8-1.2万尾鱼苗。同时可以在训食成功后,每亩放养150-200尾的(20-60g/尾)。
一亩的水面是不碰枝能养1万斤鲫鱼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做到这个需要有先进的设备配用。
以鲫鱼为主的混养模式,顶天也只能在2000斤左右,如果只以鲫鱼为主的饲养模式,一亩也只能产出3000多斤左右的草鱼。
3、喂食:在喂食前需要进行训食,投喂前使用固定器皿敲击,让鱼记住声音,形成。训食成功后,当水温低于18℃时,饲料日喂食量为鱼体重的1-3%,每天喂食2次,当水温高于18℃时,饲料日喂食量为鱼体重的3-5%,每天喂食3-5次。每次喂食30-40分钟左右。
4、水质: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30cm,7.5-8.3。随季节和水温不同加注新水调节水位,一般每半月一次,高温季节每周一次,每次加水15-30cm。同时每天中午使用增氧机增氧2小时左右,保持池水3mg/L以上。
5、疾病预防:生长期间每半个月左右,每亩泼洒15k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当发现有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时,每立方米水体泼洒0.2g合剂。
说到鱼,鲫鱼是最熟悉的一种。无论是池塘还是田间,养殖鲫鱼的很多,主要是因为鲫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对食物要求低的优点。合理的养殖密度对养殖鲫鱼很重要,鲫鱼养殖的合理密度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鲫鱼养殖多少密度合适?
1、鲫鱼养殖察毁桐密度一般取决于培养方式。比如池塘单独养鲫鱼,每亩可放养约1500条体长约6厘米的鱼种,与其他鱼类混养,每亩可放养约600条鲫鱼。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鲫鱼的生长大小及时调整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而影响其生长。
2、如果采用混养模式,就要合理选择混养鱼的品种。一般鲫鱼不能与黑鱼、鲶鱼等余贺肉食性鱼类混养,因为败坦会对鲫鱼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3、而且混鱼养殖的规模也不能与鲫鱼相差太大。如果选择体型过大的鱼,很容易对鲫鱼造成威胁,混鱼养殖的比例不要超过总比例的30%,因为混鱼养殖过多也会影响鲫鱼的生长。
从鱼塘综合经济效益来看,放养密度>2200鱼/亩,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商品鱼成鱼量太小,售价太低,综合效益不理想。放养量不足1500尾/亩。虽然商品鱼规模太大,但整体产量无法提高,销量太低。因此,饲养鲫鱼的主要模式主要在于各种鱼种放养密度的合理组合。建议放30g/尾,1400尾;或50g/尾,1200条鱼,配合适量的鳙鱼、鲢鱼、夏草鱼,总量不超过600条鱼,鲫鱼净产1500公斤以上,其他鱼200公斤左右,效益可观。
鲫鱼养殖注意事项
1、养殖鲫鱼生长需要更多的钙,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增加水中钙含量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过磷酸钙,它可以增加池塘中的钙含量。这种水适合它们生长。
2、疾病预防对于鲫鱼来说,应该预防疾病,患病的鱼应该立即治疗。一般来说,鲫鱼发病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池塘没有完全清理或没有清理干净,吃池塘里的食物导致病原体的产生。二是投入运行时鱼受到损伤,运行时鱼的表面受到损伤,使病原体寄生。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鲫鱼养殖亩产多少斤合适 鲫鱼养殖亩产多少斤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62209.html
如何进行妊娠(怀孕)诊断?配种后经过一段时间进行怀孕诊断,目的是确定母犬是否已经怀孕...
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风险小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养殖业什么鸡最赚钱。...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