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吉林树鸡怎样养殖的 东北吉林树鸡怎样养殖视频
时间:2023-09-16 11:29:08 作者:常铖 怎样养殖散养鸡?
养殖散养鸡要做好以下几点:
1选品种
要选择放养的土鸡或土杂鸡为最佳,因为它们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而且产蛋高、品质好、肉质嫩、味道美、深受大众喜爱。
2择饲料
土鸡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也低,但如果只喂单一饲料,难会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发育,降低成活率和产蛋率。所以要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料、混合料,采取放养加补饲的形式进行饲养。也可以采用种植的南瓜、薯类、草类、杂粮等代替部分混合料。
3建鸡舍
场地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这既关系到卫生防疫、鸡的生长和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又关系到养鸡的成活率及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一下几个原
则:(1)有利于防疫。(亏手2)要交通方便。(3)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地方。(4)水源电源充足,植被好、虫蚁多、隔离条件好的地方。(5)冬暖夏凉,温度适宜。
4谈饲养
4.1雏鸡的饲养
小于60d天的鸡称为雏鸡,比较娇嫩,小于10d天内的死亡率较高。应注意安排好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实施变温育雏。鸡雏对所处的环境温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温度的控制对于育雏很关键。育雏所给的温度也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不断降低。比如,l~3d时为35~34℃,4~5d为34~33℃,6~8d为33~32℃……25d以后,便可停止加温。
(2)雏鸡管理要加强。鸡的饲养度,按雏鸡的天数的增加而减少。用育雏箱时,l~10d的雏鸡60只/m2为佳,ll~30d的雏鸡20只基空拿/m2为宜。同时,要满足鸡雏的光照条件。自破壳到30d要昼夜光照,30d后就可利用自然光照代替人工光照。
(3)精心呵护雏鸡。破壳后的雏鸡如果出现啄食行为时,可喂点5%的红糖水或温开水,即可开食。开食时,放好饲料后可以用手做啄食饲料,以诱导雏鸡吃食。要注意少吃多餐。1~20d的每隔2h喂1次,夜里不需要喂食;21~30d的每天喂5餐;31~60d的每天喂4餐。
与此同时,保证充足的、干净的温水,而且要防止雏鸡跑进水槽里把羽毛弄湿。鸡雏要喂混合饲料,日粮的粗蛋白含量要在13%~20%以上,其中动物性饲料在50%~55%。同时,在日粮中拌入15%~20%左右的碎青菜。
4.2青年鸡的饲养
2个月到4个月的称为青年鸡。这个阶段鸡生长发育最快,2~4月的鸡是生长最快时期,一般120d就基本接近成年鸡的大小。青年鸡要在鸡舍里饲养。鸡舍建造以座北朝南为好。斜坡式房顶,房顶的最低处用木桩支撑,鸡舍里面要安置水槽、食盆、栖架。青年鸡公母鸡要分开饲养。60~90d的每日喂3次为佳,90d以后可以减少为2次。如果留作种用的鸡,饲料不能喂得太多,以免出现难产,产蛋期推迟,降低产蛋量。
4.3成年鸡的饲养
成年鸡营养要丰富,以满足产蛋鸡和越冬鸡要根据需要增加日粮中的营养成分。饲喂成年鸡要保证供料充足。鸡舍保持清洁,防止疾病发生。
5话病变
5.1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大肠杆菌病的主要原因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有着复杂的血清型。当地鸡的大肠杆菌病主要可引发卵黄性腹膜炎、败
血症及出血性肠炎等。发病特征:鸡的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翅下垂、腹泻,蛋鸡产蛋量下降。两周病变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率。这时要保持鸡舍的卫生,加强管理,及时治疗。
5.2组织滴虫病
鸡的组织滴虫病又可以叫做黑头病,是鸡的一种原虫病。
发病特征:多发于三月内的鸡,常散发。发病鸡一般体况较好,但发病后期瘦弱。食欲减退,嗉囊内基本没有食物。
这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常消毒,及时清除粪便,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防止搏搭病原污染饲料和饮水;降低饲养密度。
6说免疫
目前对散养鸡没有统一的免疫程序,而是依据当地的禽类流行病特点而制定免疫程序,导致散养鸡死亡率最高的是雏鸡白痢杆菌病、新城疫、禽流
感等。所以养殖户在为散养鸡做免疫时,既要考虑散养鸡自身的特点,又要参考群养鸡的免疫过程,制定可行性较高的散养鸡免疫程序。
怎样高效养殖土鸡怎样养殖土鸡
1、选地建鸡舍购优质雏鸡:先选好散养土鸡的地方,最好是选园子,园子范围较大,有树木、花草、各种虫子、还有其它适合土鸡享用的美食。另外还要搭建鸡舍,建议第一次散养土鸡的亲们,别把规模搞得太大了,先适量的养殖一部分,经过一些日子的学习有经验了,再加多养殖为好,这样会减少损失哦。一切准备就绪后,第一年就要购买优质雏鸡,以后最好是用自繁自养为宜。这样也能减少成本。市场上的雏鸡价格在3.6元/只左右,自繁自养的雏鸡价格在2.0元/只左右。
2、合理给土鸡饮水和食物:只要合理的养殖,3个月多就长大了,但这时不能出售,还得养殖一些日子,肉质长好才可能卖个好价钱哦,饮食上要安排好,要做到按时给土鸡饮水和充足的美食享用。只有这样肉质才会鲜嫩好吃。
3、土鸡疫苗的成本:养鸡的预防很重要,土鸡的疫苗钱是以养殖的多少来定,通常疫苗钱是20元/支,能注射2000只左右。土鸡做疫苗的次数最少为3次左右,鸡/只的疫苗钱是在几毛钱。还要定期为土鸡体内驱虫,有利于它们健康的生长。
4、土鸡的散养成本:土鸡养殖最好以散养为主,一般养殖120天左右就可以销售啦,重量为2.8斤/只左右为好,这时的土鸡为最佳销售时期,肉质很鲜嫩,养殖土鸡通常的饲料成本在16元/只左右。先卖一部分公鸡和下蛋率低的土鸡,把优质的母土鸡先让他多下些蛋,为下一批的雏鸡作好准备。
5、土鸡饲养方式要多元化:饲养人员可用成品粮食和饲料及土鸡的自然找食为主,自然找食可含有高蛋白的草虫和飞蛾等,是土鸡的美食佳肴哦。
6、土鸡的生活方式选择:尽量让土鸡们自然健康的成长,秋冬季节可让他们生活在鸡舍,春夏可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在园子里生活,他们会知道自己怎么生活比较舒服,不信大家可看看,有的在树枝上,有悉历的在地面上,有的在草丛里,总之他们很聪明,是懂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哦。经常清扫土鸡栖息地内的粪便,并定点消毒,加强管理。防止鸡受到其它的兽害。
7、挑选优质的土鸡蛋来孵化:进行鸡妈妈或者机器来孵化质雏鸡,这样可大大送还本来,再说自己的优质土鸡蛋孵雏鸡也放心。21天就会由鸡蛋变为雏鸡。
8、科学免疫: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多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具体免疫程序如下:1日龄马立克氏病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3日龄鸡新城疫灭活苗颈部皮下注射;7日龄新、支二联弱毒冻干苗点眼、滴鼻;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低毒力活疫苗双倍量饮水;21日龄新、支二联弱毒冻干苗点眼、滴鼻;28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游腔苗双倍量神陆衫饮水等。
9、在做好马立克氏病、鸡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肾传支等疫病的常规免疫基础上,平时防治疾病多采用中药配伍制剂,其优点是治疗范围广泛、无细菌耐药性、无兽药残留,对混合性感染疾病疗效突出。
林下养鸡怎么养
1、林下鸡的养殖一般选在天然次生林边和林间草地的交界处。鸡舍场址周围没有污染源,向阳背风,地势高,水源充足,水质好,取水便利,排水容易。
2、鸡舍与运动场:育雏要根据饲养量修好足量的保温育雏舍,其面积以100只/平方米计算枯高缓,修建育雏舍的结构和材料要因地制宜,低成本投入,讲实用。只要达到舍内地势高、不潮湿、不阴冷、保温好、光照充分、通风流畅、便于清扫与消毒、防鼠害和野生动物伤害等即可。运动场四周用塑料网围栏,网外挖60厘米以上宽的深沟,用来排水和降低场舍的水位。场地平整,自然排水方便,场内堆放颗粒沙堆,以便鸡的沙浴和采食。
3、养鸡棚舍的修建:雏鸡脱温后,放牧后进入栖息棚舍。栖息棚舍要具备防风、防雨、防暴晒条件。地势要高,地面便于清扫,不潮湿。为了节省建筑成本,可以建两层以上鸡架栖床。需要准备好饮水器和补饲料的料槽,育雏鸡每只需占饮水位置2.5厘米,占采食位置5厘米,饮水器和补料槽要表面光洁,轻便,便于涮洗和消毒的人工操作。
4、鸡舍的修建: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木丛草地等环境,因陋就简,搭盖一定量的鸡舍。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围上。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只为最好。同时可选用木条、竹竿在鸡舍内顺养鸡林地方向搭建离地30cm的平台,每隔1cm设1根,供鸡栖息。
林下养鸡的围网可选择尼龙网、塑料网、钢网,也可以用竹竿、树干作围栏。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50-200只(有没模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围栏设在场地周边,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竹子编成竹篱笆)。
5、设备
料桶和饮水器应根据饲养鸡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30只鸡配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
养鸡如何选择鸡苗?
苗鸡的品质是养鸡经济效益好坏的前提。不少农户因贪图一时的便宜而购入劣质苗鸡,这种价格偏低的苗鸡一般来自于鸡品种念并不好、孵化技术不过关的私人小孵坊。苗鸡品质差,结果导致鸡群生长不均匀、生长速度慢、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及饲料报酬低,因而难于获利。因此,在选择苗鸡时一定要先了解引进品种的特性和引种场的实际情况,一般正规孵坊出来的苗鸡的品质、品种都较好。
养鸡用药应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要注意饮水给药的剂量、水温。要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一般家禽用药3~5天为一个疗程,2~3次/天即可;其次要根据家禽饮水量来计算药液量。饮水量与鸡的大小、饲养季节、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如温度低,饮水量少,药液配制量也应少些,相反配制的药液量也应多些,对在水中溶解度低的药物,如呋喃唑酮要使用一些物理方法使其充分溶解后方可饮用,否则易引起中毒反应,也达不到疗效,对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如青霉素,要尽快饮完以保证药效,其方法是给药前停水l~4小时,将药液量减少到常用量的1/3~2/3,并保证饮水器具充足。第三,对于拌料给药的要注意均匀度、浓度。注意配伍禁忌、耐药性、药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