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枫香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是
时间:2023-09-15 09:03:50 作者:生活风向标 北美枫香如何种,北美枫香的种植及养护技术
北美枫香又名胶皮枫香树,原产于北美,是园林常用的庭院观赏彩叶树种之一。
北美枫香花心独特,生长迅速,对种植环境、技术要求不高,且有高抗病能力,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病虫害,在园林运用上,不仅可与高大树木搭配群栽,也可在大型园林中作为树篱或屏障。
那么北美枫香怎么种?北美枫香的种植及养护技术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形态及习性
北美枫香为大型落叶阔叶树种,春、夏叶色暗绿,秋季叶色变为黄色、紫色或红色,落叶晚,在部分地区叶片挂树直到次年二月,是非常好的园林观赏树种。
北美枫香喜光照,在潮湿、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较好。
适应性强,耐部分遮荫,根深抗风,萌发能力强。
北笑含美枫香的种植方法
北美枫香主要以播种繁殖为主,二三月份时候开始播种催芽,于播种前15天设置催芽沙床。
床内置温度计,再以毛竹片为支撑,横向架成弧形,上盖薄膜保温保湿。
种子发芽后每7至10天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36%百菌清500倍液—次,交替施用。
芽苗移植
发芽后15天左右是移植的时间,移植前3至5天选择阴天或傍晚揭膜炼苗,增强幼苗的抗性,提高移植成活率。
取苗时用手指尖抓住芽苗茎部轻轻向上提起,然后用锋利的刀片切除l/3主根。
将保留的根部置于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中消毒片刻,整齐排放于盛有少量清水的容器内,用湿毛巾盖好备用。
定植时,先用筷子在容器介质的中央捣一小孔,深5至6厘米。
将芽苗的根部放入时一定要舒展,不可弯曲在孔内,其根茎部与介质表层持平即可。
再用手在芽苗四周轻按使其根部与介质充分密接,然后浇透定根水。
北美枫香的养护方法
栽后水肥管理:
5~8月是苗木生长旺期,要加强水分管理,土壤持水量保持在50%~60%;7~8月加大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75%,下雨时要及时排除苗圃地的积水,可在移植成活后30~40天开始追施氮肥,次追肥浓度要小于0.1%,以后视小苗生长情况,每隔1个月左右追肥一次,浓度不高于0.5%。
整个生长季节施肥二三次。
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可增施磷、钾肥,促进苗木粗壮,根系发达。
北美枫香的病虫害防治
北美枫香的抗病力较强,日常养护中以预防为主,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根腐病等,一般情况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广谱性杀菌剂敬升隐,即可达到杀菌保护的作用。
危害北美枫香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小地老虎和蝼蛄等。
1、可采用药剂防治,在土壤深翻前每667平方米地撒人3%的呋喃丹颗粒3~4千克,将药剂深翻至土壤中。
采用杀虫灯诱杀它的成虫。
2、施肥时注意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
3、防治螨虫:在发病期用三氯杀螨醇或金霸螨喷施1~2次即可控制。
防治蚧壳虫,植株危害不严重时,可用竹片刮除虫体。
在若虫盛期可用40%乙烯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每周喷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杀死害虫。
4、防治蚜虫:该虫大多发生在春季,采用吡虫灵喷施1~2次即可防治
5、防治刺蛾:可用40%乙烯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喷2~3次即可杀死害虫。
北美枫香的园林绿化应用
北美枫香树干通直,气势雄伟,秋叶橙红、橙黄或紫红,灿若被锦,美丽壮观,是的秋季色叶树种,其叶片具有很浓的橘香味,遇到风时很远都能闻到,令人陶醉。
北美枫香适于低山丘陵地区营造大面积风景林;在城市公亮厅园可孤植、丛植于河畔,或在山坡、建筑物前作庭荫树;可与其他高大树木群栽;也可在大型园林中作为屏障或树篱。
因其生长迅速,外观有吸引力,花型独特,又具有特殊的香味,因此是常用的庭院观赏树之一。
另外,北美枫香对二氧化硫、氯气有较强抗性,并具有耐火性,也很适合于厂矿区绿化。
以上即是北美枫香的种植及养护技术,当秋天霜打枫叶的时候,树叶变成红色或黄色,绚丽多姿,层林尽染,为秋天平添许多色彩和情趣。
北美枫香的病害防治
北美枫香野孙的抗病力较强,在正常情况不会发生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
病害常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等,一般情况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广谱性杀菌剂,即可达到杀菌保护的作用。虫害危害北美枫香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小地老虎和蝼蛄等。可采用药剂防治,在土壤深翻前每亩地撒入3%的呋喃丹颗粒3—4公斤,将药剂深翻至土壤中。采用杀虫灯诱杀它的成虫。施肥时注意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防治螨虫,在发病期用三氮杀螨醇或金霸螨喷施1—2次即可控制。防治蚧壳虫,植株危害不严重时,可用竹片刮除虫体。在若虫盛期判携可用40%乙烯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每一周喷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杀死害虫。防治蚜虫,该虫大多发生在春季,采用吡虫灵喷施颂冲链1—2次即可防治。防治刺蛾,可用40%乙烯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喷2—3次即可杀死害虫。
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围绕采剪、耕作、施肥等技术进行,但一般是用于预防。比如冬季结合施用有机肥进行深耕培土,及时采摘、合理修剪,改善植株透风透核备光条件,再比如合理施肥,改善植株的抗病能力等,都能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采用的是诱杀技术,具有经济、安全、简单等优势,而且无农药残留。其中灯光诱杀是常用的诱杀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趋光性,人为设置灯光来诱杀害虫。另外,黄板、灭蝇纸诱杀技术也用的比较多,可诱杀大量的蚜虫和其他粉虱类等害虫改乎毁。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防治。但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行针对性的用药,而且还要严格执行用药标准,切勿随意加大浓度,避免产生药害。
常见的病虫害分类
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又称为生理性病害和非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也就是生理性病害,这种病害通常都是由环境因素导致,植株间不会互相传播;而侵染性病害也就是非生理性病害是由病原菌导致,植株间可以相互传播。
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其中常见的大部分病害都为真菌性病害,由真菌侵染植物造成,如锈病、白粉病、疫病、霜霉病、灰霉病、叶斑病等。
虫害危害比较重的一般都是固定的几种,根据取食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食叶、吸汁、驻干以及地下害虫。食叶类害虫主要取食叶片、嫩梢,对树木为害较重。吸食树汁的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蚧壳虫、粉虱等,容易造成树叶皱缩或煤污病,聚集性比较强。
地下害虫一般为害较为隐蔽,主要为害根部以及小苗,对小苗危害较高,主要为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对树木为害最重的还要数蛀干害虫,由于其驻干的特性,经常导致苗木顷铅枝条甚至整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