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茶树菇种植所需的条件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茶树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茶树菇种植所需的条件

时间:2023-09-15 00:30:45 作者:高原的回忆

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其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环境条件

茶薪菇菌丝生长温度为3~35℃,最适生长温度为23~28℃。温度在30℃以上,菌族敬丝长势减弱甚至停止。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为23~26℃,最适温度为18~24℃,温度较高或较低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据试验,温度在20℃左右时出菇最好,从现蕾至成熟约10d.茶薪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bf}~65{bf}.菌丝生长时的空气相对湿度以65{bf}~70{bf}为好。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过分明亮的散射光对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茶薪菇为好氧菌,对CO2十分敏感。通风不良,CO2含量过高,菌柄细长,菌盖发育受阻,易开伞或致畸形。菌丝体可在pH值4~7范围内生盯桥长,以pH值4.5~5.5生长最好,pH值低于4或高于7时菌丝均会生长不良。

2、栽前准备

茶薪菇有室内层架立袋出菇、脱袋覆土出菇、菌墙式袋栽法等栽培模式。春栽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制袋接种,4-5月出菇;秋栽于8月底和9月初制袋接种,10-11月出菇。茶薪菇袋栽通常在室(棚)内出菇。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交通方便、近水源、周围无污染的场所建造简易菇房,结构以砖瓦结构为最好。在菇房或菇棚内可设置床架。丰县通用的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40{bf}、棉籽壳30{bf}、麦麸16{bf}、玉米粉8{bf}、菜籽饼粉4{bf}、石膏1{bf}、白糖0.5{bf}、磷酸二氢钾0.4{bf}、硫酸镁0.1{bf}.

3、菌袋制作

按常规称量配料,调含水量60{bf}左右,料水比约1.0∶1.2,灭菌前pH值7左右。待水分渗透均匀后及时装袋。卧袋栽培通常采用规格为15.00cm×55.00cm×0.04cm的低压聚乙烯筒膜袋装料,每袋装干料700g.高温灭菌的具体操作为:开气阀加热,待压力上升到0.8~1.1kg/cm2、排出的气体达107℃时,控制2~3h,保证锅内的热量有足够时间穿透料袋,袋内外的温度一致后再加温,使压力上升到1.5~1.7kg/cm2、保持105~120min.开始升火时,烧大火猛攻,要求点火后2h袋内中心温度达97~100℃,然后保持15~18h[1-2].中途不能停火,不能降温,保持文火,保持100℃。培养好的原种和栽培种,菌丝粗壮浓白,待料温冷却到28℃时在菌袋两端接种。也可在灭菌后,将打孔、接种同步进行。接种后用透明胶带贴封接种孔。每瓶菌种可接种25袋。

4、发菌管理

接种后前3d,室温调节到25~27℃,使菌丝生长健壮。当菌丝长到料深的1/2时,其生长开始变慢,此时松动袋口扎口绳,或在菌丝生长前方的1.0~1.5cm内穿刺1~2行微孔增氧。发菌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70{bf}左右。且不可有过分明亮的光照,门窗要遮光。

5、催蕾管理

室外菇棚排袋方法如下:将场地整理成宽30cm、高15cm的畦床,床上铺1层砂土,再铺2层薄膜,将菌袋两端袋口割开堆放到畦床上。菌袋堆放的方向,应与菇棚的门窗方向一致。割袋与排袋同时进行。菌袋开口前,用34{bf}石炭酸液或溴氰菊酯(敌杀死)3000倍液、乐果2000倍液对菌袋消毒和场地灭虫处理。用锋利小刀沿扎口绳将袋口薄膜割掉[3].割袋之后,随着菌丝体褐化时间的延长和颜色的加深,袋口周围表面会形成1层棕褐色的菌皮。转色正常的菌皮呈棕褐色和锈褐色,具光泽,出菇正常。结合菌袋转色,连续3~7d拉大温差,使昼夜温差达8~10℃,直到出现许多白色粒状物,并分化成菇蕾。

6、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菇棚温度保持在15~26℃,以20~24℃最好。原基形成后,要增加喷水次数,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bf}~90{bf}.前期主要是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中后期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子实体生长期间呼吸作用旺盛,在出菇期间,要加大菇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4].出菇时光照度保持在500~1000lx,在生长期间不要随意移动菌袋,也不可使菇棚的兆则慎光源紊乱。茶薪菇可连采3~4潮菇。每采完1潮菇,将袋用塑料薄膜盖好,停水7~10d,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bf}~75{bf},采菇处创面愈合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催蕾。

7、采收及保鲜

当菌盖颜色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肉色、菌膜尚未破裂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要求整丛或单株一次性采下,随即切削菇脚。将鲜菇放在15~20℃的空调房内风干至8成干,然后用塑料袋或泡沫塑料箱包装,在袋口或箱口用4~6层吸水性好的卫生纸盖好,密封冷藏,保存温度为5~10℃。在运输过程中,将菇体适当压紧,防止在包装容器内震动。

茶树菇种植技术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自生于油茶树上,肉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茶树菇干品、鲜品的出口和内销都非常受欢迎。
1、种植房选择:无论是室内菇房或野外菇房和塑料大棚均可。菇房要求保温、保湿、通风、采光合理。
2、栽培季节:根据茶树菇最适温度20℃至28℃的生物学特性要求,栽培季节安排在春秋季节为宜。实践证明,茶树菇在高温季节过后气温降至28℃,低温季节温度升至20℃时,将形成大量子实体,由此可见,马龙县的独特气候非常适宜周年生产茶树菇。
3、菌袋工艺:茶树菇菌袋生产工艺流程:配料→搅拌→装袋→灭菌均按常规操作。栽培袋规格:立袋栽培常用15厘米×32厘米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
4、接种培养:首先选择质量好、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接种后将菌袋放入菇房的架上培养,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3℃至25℃,相对空气湿度不超过70%,弱散射光。发菌期若遇高温,注意疏袋散热,加强通风降温。
5、出菇管理:方法是把袋口解开,拉直薄膜,上面覆盖报纸。此阶段室内保持温度20℃至28℃,空气相对湿度70%至75%,开口后不宜直接喷水,以免感染杂菌。只要温度、湿度适合,开口后15至20天内开始陆续出菇。从菇蕾到采收一般需要5至7天。第一潮菇不许过多喷水,为下潮菇积累营养。15天后再逐步提高温度到第二潮菇长出,卜扮森时间间隔约需5至15天。以后再按上述方法管理,生物转化率可达80至120%。
6、病虫害防治:主要靠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消毒工作。发现杂菌及时处理,因为茶树菇出菇的气温较高,容易产生虫害,可用菊脂类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茶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属伞菌目,粪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茶树菇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一、生长条件
1.营养。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提供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2.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在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就能萌发,经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零下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
3.水分。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型亩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缺歼长产品保鲜期。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等现象。
5.光线。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条件。菌丝体培养期间,在无光条件下仍然生长,但不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没有光照不易分化,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
6.酸碱度。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5.5—6.5,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二、制种方法
茶树菇可分春秋两季栽培。栽培季节安排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栽培。实践证明,在高温季节温度降至24℃,低温季节温度上升至18℃时,将形成大量子实体,因此,春栽宜当地气温稳定在18℃时往前推2个月接栽培袋,秋栽气温稳定在24℃往前推2个月接栽培袋。广东一般4—6月和9—11月出菇较为理想,在高海拔LU区7—8月亦可正常出菇,在冬季春初适当保温亦可出菇。
(一)菌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时间,等于制栽培袋的用种日期向前推栽培种培养所需天数,原种制作时间等于栽培种制作日期向前倒推原种培养实际开天数,同样方法,可计算出母种制作时间。茶树菇菌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培养基所需的培养时间差异较大。
1.母种制作:茶树菇母种,常从栽培的子实体或野生子实体中,选择生长良好、朵形圆整的用作组织分离材料。组织分离获得的菌株再经适应性试验,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菌株,用以示范推广。
母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
配方1: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配方2:马铃薯200克、葡萄糖5克、蔗糖5克、琼脂20克,麸皮50克(煮汁)、硫酸镁0.15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按常规配制、分装、灭菌、制斜面备用。
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菌柄剪短、纵切掰开,在菌柄与菌盖连接处,切取组织一小块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置于25±2℃恒温箱中培养,菌丝长满斜面即为母种。
2.原种、栽培种制作培养:
培养基及制作:原种常用麦粒培养基或木屑培养基,用蘑菇瓶分装。栽培种因用种量大,常用木屑为主要原料作培养基,用聚丙烯袋分装,木屑培养基与栽培料配方相同。将原料加水拌匀(麦粒需浸、煮),然后分装入瓶、袋中,压实。中间打一孔穴,扫净瓶袋粘着物,制好棉塞,按常规灭菌、冷却。
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母种(或原种),每支母种可接原种5瓶左右,栽培种40—45天培养,菌丝可长满瓶(袋)。
三、栽培技术
茶树菇栽培按季节分春栽和秋栽。春季栽培,菌丝培养阶段需适当保温,子实体生长后期气温升高,生长快,子实体朵形较小,品质相对较差,易受病虫危害;秋季栽培,接种后,菌丝培养温度较适宜。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朵形较大,品质好,病虫害污染少,生物转化率较高,经济效益好。栽培场所,既可室内栽培也可室外栽培,栽培形式则分为层架式袋栽、墙式袋栽和床式覆土栽培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加以选择。
(一)培养基配方
配方1:杂木屑76%、麸皮20%、糖l%、过磷酸钙1%、碳酸钙1%、石膏l%;
配方2:杂木屑68%、麸皮15%、茶籽饼粉15%、糖1%、石膏粉1%;
配方3:杂木屑58%、棉籽壳20%、麸皮20%、糖1%、石膏粉1%;
配方4:杂木屑60%、甘蔗渣18%、麸皮或米糠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
配方5:杂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或米糠19%、石膏粉1%;
上述配方含水量为60%,自然pH,秋季栽培应加入0.1%—0.2%的多菌灵;油茶栽培地区可加10%的茶籽壳粉,能有效提高产量。
(二)室内袋栽
室内袋栽可利用温室、菇房及闲置空房屋等,自发菌至出菇均在同一场所内完成的栽培。室内袋栽的环境小气候易于人为控制,管理方便,易获得优质、高产,也适宜于工厂化栽培。
1.选场和消毒
用于室内袋栽的场所,要求干净、卫生,远离作坊、仓库及家禽家畜栏舍,调温和透光性能良好。栽培前须进行全面杀虫和消毒,首先打扫清洗干净后用500—800倍的敌敌畏溶液喷洒杀虫,隔3—5天后,再用硫磺或甲醛溶液熏蒸消毒,以防治杂菌孳生。
2.拌料分装灭菌
按照选定的栽培料配方,称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使含水量达60%—65甲e,用手工或装袋机分装人17×33×0.005厘米的聚丙烯折角袋内,松紧一致,料面平整,装料高度为13—15厘米,上加无棉盖体或套环棉塞封口。常压100℃保持10小时,闷过夜或高压0.138兆帕保持1.5小时灭菌。
3.接种培养
经灭菌冷却后的料袋,在无菌条件下接人1接种铲栽培种,套塞上无棉盖体或套环棉塞。菌种尽量成块状,避免过碎以防死种。将接种后的菌袋竖立排放在室内的层架上,在25i2℃条件下培养45—55天,菌丝即可发满全袋。发菌期间,室内尽量保持黑暗。
四、采收与加工
茶树菇不仅菌盖可食,且菌柄也十分脆嫩,应连盖带柄一起采收。当子实体长出后,菌盖尚内卷、孢子还未大量发生时采收。采用一次性采收,也可采用采大留小、采老留幼的方法分批采收,分批收获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菇。一般可采收3—4批,每100公斤干料可产鲜菇60—70公斤。
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根部及附着的杂质即可上市鲜销,亦可烘干,分级包装、远销,也可分级后进行速冻保鲜或加工成清水罐头。方法简述如下:
(一)速冻保鲜
将茶树菇分级,菇体大小尽量一致,避免在速冻过程中的温度不均匀现象。采用真空密封包装可延长保质期。先预冷至0—5℃,然后将温度降至零下39℃以下。速冻后的贮藏温度低于零下18℃,这样保质期可达一年。
(二)罐藏
1.工艺流程:选料预煮冷却一分级配汤一装罐一排气密封一杀菌冷却一保温入库。
2.操作要点:
(1)选料预煮冷却。要在菇盖尚未完全开伞时采收,菇体完整,无畸形、破损。切削去柄基部杂质。柄长控制在10厘米左右,清水漂洗,放在沸水中煮3—5分钟,捞出置于流水中快速冷却。
(2)分级配汤。冷却后捞出沥干,以菌盖大小分级,每10毫米为一级,配制2.5%食盐水,煮沸后备用。
(3)装罐。选315毫升回旋玻璃瓶,装罐量180克,加入热汤汁。
(4)排气密封。用加热排气法排气,在罐中心温度不低于80℃时封口。
(5)杀菌冷却。趁热杀菌,杀菌式为10—50分钟/100℃,采用分段冷却法冷却100—80℃下5分钟,80—60℃下5分钟,60—38℃下5分钟。
(6)保温入库。擦干罐头瓶表面水迹,在36±1℃温度下保温5天,去除不合格罐,即可入库。
3.技术指标:
(1)感官指标
色泽:呈淡黄色至黄褐色,菌盖中心色较深,汤汁清澈;
滋味、气味:具茶树菇罐头应有滋味和气味,口感清香,无异味;
组织形态:菇形基本完整,菌盖有弹性,允许有少量裂口,无严重畸形,菌柄脆嫩,同一罐内菌柄长短一致。
(2)理化指标
固形物:不低于净重的5%;
盐水浓度:0.8%—1.5%;
微生物指标:无致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的腐败现象。

茶树菇怎么种植技术

种植茶树菇需要注意栽培基质的挑选、温度的管控、浇水的返液管控和环境稳定等。栽培基质以疏松、单宁成分少的阔叶树木屑为主,温蒂稳定在20-28摄氏度之间,每天浇水2次保持湿度,定期通风,早期无光后期弱光环境。

茶树菇的种植技术

1、栽培基质

想要种植茶树菇的话,就要先选好用以栽种它的基质。茶树菇不同于一般的平菇或是口蘑那样在普通的树木碎片秸秆等打制的碎屑上就能生长,它只能生长在材质较为疏松、含有比较少的单宁成分卜脊的阔叶树的木屑上。

2、温度管控

茶树菇是一种偏向于中温类型的蘑菇,但本身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没有雨雪或烈日暴晒等较为极端的天气情况下,4-35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茶树菇都能生长发育,但一般来说在20-28摄氏度左右茶树菇会生长得更快更好。

3、浇水管控

茶树菇的营养价值等都远高于一般的蘑菇和平菇,但是它本身也是一种大型真菌的聚落,因此对于湿度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其所生长的基质的含水量要达到一半以上,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基质的湿润茶树菇才能生长。

4、稳定环境漏弊物

在栽培茶树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定期通风,这种作物的呼吸作用会非常强,充足通风之后能够保持其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含量不会太高,且在其栽培的前期对于光线的需求基本为零,后期也只需要一些弱光的环境稍稍补足即可。

上一篇:蟹爪兰怎么养殖方法视频教程全集 蟹爪兰怎么养殖方法视频教程大全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茶树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茶树菇种植所需的条件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60931.html

使劲推荐

养殖周期短投资小回报高 养殖什么周期短投资小
养殖周期短投资小回报高 养殖什么周期短投资小

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风险小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养殖业什么鸡最赚钱。...

红掌适合室内养殖吗 红掌室内怎么养殖方法视频
红掌适合室内养殖吗 红掌室内怎么养殖方法视频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