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蜈蚣养殖的最新技术视频 红头蜈蚣养殖的最新技术是什么
时间:2023-09-14 09:17:55 作者:迷你特工队彩泥乐园 室内蜈蚣养殖的方法有哪些?
室内蜈蚣养殖方法如下:
1、饲养工具。蜈舍:可在室内用立体箱养殖,箱大小1.2平方米以上,也可用地下池养殖,其墙壁用木制或水泥结构,壁高在0.5米以上,内壁周围均用光滑塑料膜或玻璃贴面,底部铺10厘米以上的松土(或沙),土上扣上三排瓦片,瓦片上再反放一层瓦片,反复放三四层。
蜈蚣室外养殖围墙与室内养殖一样,但需要有上棚,以防晒、防雨、防虫害。食具:饲食盘用大瓷盘或干净长方形塑盘,在饲养箱里多放几个食盘,达到每个巨蜈都能有位置。饮用盘选择小悔纤唤碟子,每个箱需要5个以上,分布在箱内各处。用具要每天清洗一次,每星期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
2、饲养食物。定时定量饲喂,均匀分配,其食物有一定的讲究,少食鱼虾、多食粉虫,禁食瓜果杂虫、烂肉、隔夜肉类。主要选择黄粉虫为饲料,也可每15----20天喂一次新鲜熟鱼(煮熟、捣碎撒在盘上很薄一层),鲜熟泥鳅更佳。出生40天以上的幼蜈蚣可食煮熟的蛋黄,每天必须用一次新鲜的,幼蜈50天以上可与母体分离,这时要夹出大蜈蚣,留下小蜈蚣以利饲养。
3、饲养方法。中国红头巨蜈蚣活动期内每天下午5----6时投食,每天投食一次(每800条30天可食1.5千克左右)。首先,将洗净的食具、饮具擦干不留水珠,将其分散摆放在蜈蚣池内,保持每条蜈蚣都能接近,都能吃到食物,此时均匀投黄粉虫(或鱼),在饮水盘上加上凉开水,喂食前不要在室内喷水。每天要按时投食,喂鱼不要太多,适可而止,以免食物过量,消化不良竖逗,食物中毒。
饮水应选平、浅的盘子(约1----1.5厘米深),每天要饮一次新鲜凉开水。应保持室内卫生,不要有苍蝇出现。室温平时保持20----25℃,如气温过高时,在室内蜈舍外洒水,对室内降温,不能使用电风扇,空调则可用;冬天冷时如提前生育,可采取无冬眠饲养技术,要加温。注意观察巨蜈蚣,看有无精神异常。
4、病虫害的防治。黑斑病:红头巨蜈蚣身下和头部发现有大小不同的黑斑。可用食母生0.6克、土霉素0.25克、氯霉素0.25克,一起磨细拌饲料虫连喂7天可防治,对严重者可分离喂食。也可分别选用制菌素、两性霉素、放线菌酮和克念霉素等乳化剂防治。
胃肠炎:用磺胺片0.5克拌饲料虫饲喂,也可用氯霉素0.25克拌300克饲料虫饲喂。
脱壳病:红头巨蜈蚣生长快,脱壳时湿度过干难脱壳,过湿产生小螨虫、真菌寄生。这碧凯时要连续每10天喂土霉素0.5克、食母生0.6克、钙片1片,一起磨细,同400克饲养虫拌匀连喂。
蜈蚣百科
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等,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
目录
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成品加工
4.养殖技术
5.应急处理
1.生活习性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团镇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2.形态特征
。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
3.成品加工
蜈蚣干的加工法
将已采收的蜈蚣放入盆内,用热开水快速烫死,但不能把蜈蚣烫烂。
取长宽与蜈蚣长宽相等、两端削尖薄竹片,一端刺入蜈蚣的头部下鄂,另一端插进尾端,借竹片的弹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晒干或烘干即可。
晒干以后,不要去掉竹片,以50条为一包,用薄纸包好,放在缸内存放,并在缸内放一些樟脑,以防虫蛀。缸应放在干燥处,防止潮湿影响质量。放入缸内不能用硫磺薰,以免蜈蚣干在储存期间脱足、变色,降低品质。
蜈蚣干要求:身体干燥,体无杂质,无霉变,无虫蛀。身体挺直,完整无断头断足。
蜈蚣酒的泡制方法
取蜈蚣3~5条,用热开水烫死后,用淡盐水冲洗干净,整条浸泡在60度米酒中,浸泡三个月即可。
4.养殖技术
1.箱养,养殖箱用木板制成,其大小以长55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较为适宜,箱内壁贴上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箱口配制有一个铁纱的箱盖。箱制成后,放在室内适当的位置,多个箱则排放好,箱底放多层瓦片,瓦片间的距离为1.5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垫脚,通常5~6片为一叠,这样瓦片间留的空隙可供蜈蚣栖息。瓦片入箱前,要用水洗干净,并吸足水,以便为蜈蚣创造一个潮湿环境。而且一定时间后更换一批预先制做好的新的瓦片,以保持湿润和清洁卫生。
2.缸养,通常采用陶瓷缸,选择口径宽50~60厘米,高80~100厘米的陶瓷缸。在室内摆放在适当位置,缸底放一层碎石子或碎瓦片。在上面盖一层30厘米厚的肥沃菜园土,稍整平,在土表上按箱养方式睁渗堆叠瓦片,最上层瓦片离缸口20厘米左右,在缸口上用铁纱盖罩住防止蜈蚣逃跑。
3.池养,是在室内或室外建池养殖,池为砖水泥结构。塌早粗池内环境要温暖、凉爽、潮湿、安静。室内池一般每个池面积2平方米左右为适宜,长方形,池高为50~60厘米,内壁用水泥抹平不留任何空隙,并衬上农用薄膜,或用20厘米宽的玻璃在池上方镶嵌一圈。池底不铺放水泥,先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小土块,再在上面堆放5~6层瓦片,瓦片间留有1.5厘米的空隙,供蜈蚣栖息和产卵孵化。在天气寒冷的地区,可在池壁围墙内侧距离墙的一定距离外挖一条深50至60厘米的坑,坑内堆放石头,碎砖碎瓦片,并造成空隙,供蜈蚣越冬,池口用铁纱盖或塑料[2]纱盖罩严。
5.应急处理
临床表现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如果被长江流域的红头黑身黄脚蜈蚣咬到手,咬伤处会很快产生剧烈疼痛,一般2个小时内肘关节处,3个小时腋窝处开始剧烈疼痛,4~5小时胸口隐隐作痛,不过不用担心,一般不会导致致命危险。4天过后症状渐渐消失。
应急处理
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直速到医院治。
应急处理
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治疗。
蜈蚣都有哪些品种?蜈蚣吃什么?蜈蚣价格多少钱一斤?蜈蚣养殖前景...
蜈蚣品种蜈蚣的种类非常多,遍布于世界各地。其中,我国蜈蚣的种类有上百种。分为汉蜈蚣、苏蜈蚣、多棘蜈蚣、韩氏蜈蚣、模棘蜈蚣、小棘蜈蚣等。我国常见的毒蜈蚣有哪几种?
中国红巨陆腔龙蜈蚣
中国红巨龙蜈蚣是中国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蜈蚣品种,因为全身深红色,蜈蚣在古籍中又名“天龙”,加之体型壮硕,故名“红巨龙”。部分靠近大陆的热带岛屿上的个体可以达到20cm。
喜欢阴暗潮湿,但怕光怕渍水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中国红头蜈蚣
节肢动物。体扁长。头部金黄色,有鞭状触角。躯干部背面暗绿色,腹面黄褐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足一对。主产湖北荆州、随州、宜昌、孝感、郧阳等地市及老河口、襄樊、荆门、枣阳等市的部分县。呈扁平长条形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对足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
蜈蚣吃什么蜈蚣食性广,动植物都可以作它的饲料利用。动物性饲料除饲养饲料虫、诱捕昆虫以外,还可以利用小鱼、小虾、黄鳝、泥鳅、猪血、软体动物;鱼粉、血粉、肉骨粉等作为配合饲料中的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中有各种谷物面粉、各种豆类面粉、粉碎的各种饼粕等。
植物性饲料中的青绿饲料、瓜果也可以作为蜈蚣的饲料。优质新鲜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有丰富的水分,洗于净可直接喂。甜瓜、西瓜是很好的多汁饲料,进入夏季后,天气炎热,蜈蚣需要大量水分,可以把瓜类切成块放在食槽中,由于味甜、多汁,蜈蚣特别爱吃。但由于夏季天气炎热,瓜类切开后容易腐烂,应勤检查,把腐烂的瓜块捡出,换上新鲜的瓜块。
南瓜也是蜈蚣爱吃的多汁饲料,秋季南瓜下来的时候,把南瓜切成块蒸熟放在食槽中,让蜈蚣采食。鲜土豆也是蜈蚣的植物性饲料,秋季土豆下来的时候,把土豆切成块蒸熟,放在食槽中,也是蜈蚣爱吃的。
动物性饲料开发利用,还可以用鲜猪血、鲜鸡血、鲜羊血、骨头等,把这些东西煮熟放人食槽中,也是蜈蚣很好的动物性饲料,蜈蚣也很爱吃。但必须注意清理剩食,防止腐烂。还可以用豆腐渣加水放入缸内,利用夏季蝇子多的时候引诱蝇子在缸内产卵,经一星期以后,蝇卵可以生出大量蝇蛆,取出蝇蛆和发酵物,用清水洗2~3次,剩下蝇蛆放入饲料槽中,也是很好的动物性饲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蜈蚣饲料开发,种类是很多的,只要善动脑筋,蜈蚣的饲料也很容易解决。而且这样开发的饲料价格低廉。
蜈蚣价格
1、蜈蚣不论斤说价格。蜈蚣是50条、或100条一板,根据大小价格是2元、3元/条,你用量少可以从药店零买,用量大可以从医药公司买。
2、蝎子根据个头大小、净制或盐制,其价格是900----1200元左右。
3、蜈蚣有活体卖的,也有干品收购的,一般按数量计价。一年繁殖一次,一次50颗卵左右,要孵化50天左右才出小蜈蚣。小蜈蚣要长成成虫,起码要4年以上,所以养殖蜈蚣是个漫长的过程,没网上说的那么快,至于收购价每年的行情不一样,一般2元左右。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与全蝎的关系完全一样。息风止痉,与全蝎是典型的相须为用。以抗惊厥为主要指标看是1+1大于2,2个各用0.5g,抗惊厥作用效果相当好。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包括小儿急惊风,尽管偏温,就是因为它息风止痉作用比全蝎还强。攻毒散结。用于疮痈肿痛、瘰疬、痰核、瘿瘤。通络止痛。用于顽固的风湿痹证,顽固的头痛,对口眼歪斜、麻木偏瘫通络。与全蝎比不同的就一点,蜈蚣的温燥毒烈性强于全虫或强于全蝎,用时要注意,适合散剂。现在全蝎药材质量很差,药材炮制是迅悉带用盐水来烫死全蝎,这样保存时间长,又亩芦叫淡全虫,没盐味。如果盐多还要去盐。而现在有的人向里拌很多盐,降低药材质量。更有甚的是让它临死前饿几天,然后喂水泥,所以它死后肚子里都是泥块。几乎不能用。有的人喜欢用蝎尾,尾节,有效成分是这里强,但是很浪费,其它的腹节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是作用稍缓和些。这是蜈蚣在临床上往往都用多少条。但称的时候都不去掉竹片,造成用量偏小,还混进了杂质。
1.息风止痉,用于痉挛抽搐。蜈蚣辛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内风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适当配伍,亦可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等证。
2.攻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以本品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如不二散。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可治毒蛇咬伤。
3.通络止痛,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搜风通络止痛作用,用于风湿顽痹,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
蜈蚣养殖前景市场前景
蜈蚣作为传统动物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几年,随着蜈蚣解毒制药剂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蜈蚣货源紧缺。综合国内药市行情,从全国特种养殖信息会上了解:由于人们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使野生蜈蚣资源逐年减少,价格逐年上涨,由上世纪的几分钱每条到现在的1.5元/条,岂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时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从而使人工养殖蜈蚣的特种养殖业应运而生。人工养殖蜈蚣条件要求低,养殖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易管理,既可家庭养殖,也可立体化规模养殖,在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人工养殖蜈蚣前景广阔,给创业者出口创汇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机遇难得
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医药机构已不再要求中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纯产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混合物。蜈蚣作为传统中药的应用,一直受到国际医药市场的青睐,尤其是欧美及东南亚等发达国家,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是我国动物药材出口的紧俏产品。
蜈蚣不光是作为动物药材的应用,在食疗滋补方面,蜈蚣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壮阳、驻颜养容、抗癌散结等功效。在我国各大都市,食用蜈蚣已蔚然成风。蜈蚣可炸、可煎、可烤,也可煲汤。世界各国的皇亲贵族、阔佬大款们所养的宠物“金龙鱼”,也是以金头蜈蚣为主要食物。
政策扶持
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难题,成为举国头等大事。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多项政策扶持。发展蜈蚣养殖业,是基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项目。既解决了农村富裕劳动力,也为农民一条脱贫致富的增收途径。更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低效益单位转型提供一条难得的创业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