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阶段的池水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3毫克/升以下将会大大影响生长,同时也会影并蚂销响到食欲和降低鱼的免疫抵抗力,所以在鱼池中应备有增氧设施,并做到适时开机增氧。
高温季节应做到经常充注新水,绝游一般1~2周充水一次,保持良好的水质。水质过肥,发现异味,水质败坏应及时换水,可先排后进或边排边进,换水量一次最大也只能20厘米左右,可多次逐步调好水质,切忌大排大灌造成水质急剧变化而引起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引发病害发生。
在饲养过程中应掌握好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过量投喂不但浪费饲料,而且会影响水质。
池中发生青苔等有害藻类和其他敌害均要及时清除、杀灭,保持池水清洁,池边无杂草、杂物。出现水草的池塘可亩放10~15尾20厘米规格的草鱼,以控制水草的生长。
斑点叉尾鮰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病害,如果亲鱼不是带病害、鱼苗体质健壮、水质等环境条件好,饲料营养全面,投喂科学,生产操作谨慎,细致轻快,避免损伤鱼体,一般是不会生病的。
当鱼出现摄食量下降、吃食能力差、行动迟钝、体表出现红点、疱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进行诊断,对症治疗。
水源要求
虽然任何水源经过处理都可以用于斑点叉尾鮰育苗,但某些水源的处理成本较高,不适用,所以需选择好的水源。常用的水源有物没地下水和地表水。
一般来讲,地下水是斑点叉尾鮰繁殖孵化的最好水源,因为地下水通常没有悬浮物、未受污染,也不存在病原菌,水温和水化学成分相对较稳定。当然,地下水也存在溶氧低、可能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水温低等缺点,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曝气、增氧、加热、沉淀、过滤等手段使地下水符合繁育用水要求。
地表水包括溪流、江河、池塘、湖泊和水库。无污染的地表水作为水源要优于地下水,但目前不受污染的水源很难找到,特别是使用地表水容易带入病原菌。
水温要求
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的适宜温度为26~28℃,如果水温过低鱼卵孵化期就会延长,而且低温时真菌会大量繁殖,影响卵的正常发育;如果水温太高,鱼苗畸形率就会上升,而且水温超过28℃,斑点叉尾鮰鱼卵和鱼苗极易患上细菌病和病毒病。因此,选用孵化水温最好控制在27℃左右。
溶氧要求
孵化用水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除了水源进入孵化池之前要充分曝气外,孵化池中还应架设充气设施,不断充气,并且使孵化池水保持循环状态。
斑点叉尾鮰在我国某些地方是一个热点的养殖品种,经济效益也不错。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斑点叉尾鮰能长瞎纤升竖帆多大,了解一下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性成熟年龄为4龄以上,人工饲养条件好的少数3龄鱼可达性成熟,性成熟鱼体重为1000克以上。在池塘养殖中常见体长超过53cm,体重超过1.5千克的个体。在美国有报道最大成熟个体鱼体全长为1270mm。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第一年体长可达18-19.5cm,第二年可达26-32cm,第三年可达35-45cm,第四年可达45-57cm,第五年可达57-63cm。
通常斑点叉尾鮰产卵温度范围为21-29℃,最适温度为26℃,水温超过30℃不利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鱼苗成活。在长江流域斑点叉尾鮰的繁殖季节为6-7月。体重(或年龄)较大的比体重(或年龄)较小的其产卵季节要早些。产卵时,每尾鱼通常以尾鳍包裹对方头部,雄鱼剧烈颤动鱼体并排出精液,与磨老此同时,雌鱼开始产卵。卵受精后发粘,相互粘结而附于水池底部。
在池塘中单养斑点叉尾鲴,应保证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质不受污染。水深1.5-2米,面积0.2-0.3公顷。经清塘后,于开春时节,每0.07公顷放养体长7-12厘米的鱼种800-1500尾,并搭配放养体长20-23厘米的鳙鱼10尾和13-16厘米的鲢鱼10尾,以调节水质。饲养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每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1/2),用人工饲料投喂。
凡主养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混养斑点叉尾鲴。但最好选择水质较清的池塘,每0.07公顷可混养体长10-12厘米的斑点叉尾鲴50-100尾。放养后可适当投放人工饲料。一般成活率在50%-60%,混养10-12个月,平均尾重可达0.5-0.7千克。混养时,要适当减少鲤、鲫、罗非鱼和草鱼的放养量,以免与斑点叉尾鲴争食。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斑点尾鱼图片 斑点鱼怎么养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60008.html
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风险小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养殖业什么鸡最赚钱。...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